引用:
原帖由 马文净 于 2014-12-17 22:46 发表
故事中的人物都操一口地道的汉腔,属于西南官话的武汉方言90%以上的词汇都是中原音,
容易理解。但也有少数词汇是武汉所特有的,如“有得”、“您家”、“正暂”、“傲角色”、“卯起来喝”等等。这些富有武汉特色 ...
武汉民众品格:贱三爷是由弄村步入城镇的箭垛式的底层劳动者形象。他的文武双全、机智多谋和行侠仗义充分体现了武汉人民的品格特征:“倔、痞、精、智、勇、侠。”从身份上讲,贱三爷是典型的下层民众代表,很多故事都点出了贱三爷的贫寒出身。贱三爷的父亲、哥哥都是给财主帮工的短工,经常无故被克扣工钱,生活十分艰难,甚至因无法给贱三爷的老师奉送餐饭而遭人鄙视; 贱三爷本人则因买不起耕牛而自己拉犁耕田,他当过码头搬运工、餐馆和酒馆的跑堂、牛倌,从事过为人所不齿的“贱三业”,是外出谋生的贫苦大众的典型。
贱三爷的倔。他好打抱不平,保护弱者,不能容忍周围发生不平的事情。他的倔一方面表现为对亲朋友人的仗义,《还债》里他的朋友找庙里的道人借钱娶妻,不想遇到虚伪道人心怀不轨,贱三爷设计使道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另一方面表现为不畏强权,勇于反抗,《六个指头》中知县肆意敛财,贱三爷看不过去,借朋友长了“六个指头”的缘由上堂告状,直言不讳地指出知县超出皇帝所定下的新的捐税,犹如长出的第六根手指,吓得知县大惊失色,连忙取消不合理的苛捐杂税。
贱三爷的刁。这个人物形象很有特色: “越是有钱的他越不怕,越是当官的他越是骂,越是穷人他越是帮,越狠的他要跟他斗,穷人找他他就去,富人请他请不动他的大驾”。对于轻视自己的人,贱三爷都会主动出击。刘善人来买他的猪肉,他就主动出击,把“明日杀猪卖您家”说成“明日杀您家,再卖您家”,使刘善人难堪。有时甚至“无事生非”,哪怕事不关己,只要有不顺眼的事他都会出头。他看不惯知县贪赃枉法、见钱眼开,便两眼各贴着一枚铜钱,跌跌撞撞直闯公堂,待知县问他缘由时,却说自己和知县一样认钱不认人; 他气不过刘善人的武师耀武扬威欺压百姓,主动请缨打擂击败比自己壮实的武师,其“招惹”权贵的胆量可见一斑。
贱三爷的精。他的“精打细算”只会用在强权贵族身上,哪怕是一碗茶、一杯水都不会奉上。知县、师爷、刘善人想占贱三爷的便宜让他请客吃饭,贱三爷满口答应,到开饭时却说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都来了,气走了师爷,继而又说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却走了,气走了知县和刘善人。知县、师爷到贱三爷家讨茶喝,贱三爷却说家里粗茶无法待客,要为知县榨甘
蔗汁,知县左等右等等不到,却发现他在树林里酣睡,说等甘蔗苗长大再榨汁。
贱三爷的智。这主要体现在贱三爷的智斗上,几乎每一个故事对贱三爷的智都有所体现。《讨学钱》里贱三爷智斗东家,不仅拿回了自己三倍的学钱,还讨回了大哥前一年的学钱; 他见堂客为生病的岳母送一斗米,为生病的婆婆送一把米,他不吵不闹,而是当着堂客的面只亲女儿,不管不顾儿子,念叨着“要一升,不要一把”,启发教育堂客,使她幡然醒悟。
贱三爷的勇。贱三爷“敢于同形形色色的邪恶势力作对,维护了劳动者的尊严,是城镇底层劳动人民智慧和正义感的化身”。知县嫉妒贱三爷在百姓中的威望,要其为己下跪,贱三爷却道: “你是县太爷,我是贱三爷,爷不跪爷。”县太爷捉住了冒充自己抢夺民财的贼,还捞到了不少钱财,十分高兴,要贱三爷作诗赞美自己的德政,贱三爷道: “县太爷捉了贼官,县衙里翻了贼船; 不管是县官、贼官,要是区别难上加难; 县官是做官的贼,贼是做了贼的官。”《斗恶魔》《炸鬼》里还讲到贱三爷神不惧怕鬼怪,敢于制服鬼怪之物。其“勇”可见一斑。
贱三爷的“侠”。“侠”是低层民众期盼和讴歌的对象,《韩非子·五蠹》曰: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乱禁。”结合不断变迁的社会现状会发现,“侠”“不是一个体现在正统的经书典籍中的、可用简明的术语所确定的精神现象,而是一种历史存在与民间想象、社会体验与心理认证”。贱三爷故事正体现了民众的这种心理认同。县太爷让贱三爷将鱼肉百姓得来十坛金银放入坛内,贴上“酒”字送回老家,贱三爷途中见百姓贫苦,便将金银分给了贫苦民众; 北霸天巧取豪夺,抢劫民女,贱三爷伸张正义、惩治豪奴、智斗北霸天解救老妇和弱女; 财主趁农民之危,拼命压低牛价,贱三爷为卖牛的贫苦农民抱不平,诱导财主将买牛的银子加多,使贫苦人安然离开; 财主不顾天旱歉收,强迫欠账农民立即清账,否则烧房告官,农民被逼得生不如死,贱三爷便将农民欠钱的收据“一烧了之”。这些无一不证实了贱三爷身上的“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