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舌尖上的福州之虾和鱼的食用进化史:鱼丸和虾油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个人类生存法则,在福州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吃的同时,这些海味食物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典型代表,一如虾油鱼露,一如鱼丸。

  鱼丸:不同季节不同味道

  每年年底,就是连江官坞村的林金标一年最忙的时候,因为此时他要忙着出海捕鱼,大量的鱼做成鱼丸后,能在过年时卖上个好价钱。

  鱼丸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端上来后,撒上葱花,浇上几滴白醋,入口便刺激出不少津液。

  外行人看来,天下鱼丸都一样,只有爱吃鱼丸的老福州,或者生活在沿海的人,才会吃出鱼丸的不同口感。如果你吃的是渔民自制的地道福州鱼丸,你会发现,不同季节的鱼丸口感不一,这主要是不同季节选用来制作鱼丸的鱼大不相同。

  夏天时候,大家都用鲨鱼、马鲛鱼的鱼肉做鱼丸,颜色比较深,咬起来更有嚼劲,而到了冬天,村民都喜欢用鳗鱼制作鱼丸,鱼丸皮更绵,多了一份鳗鱼独有的鲜味。
虾油:福州人的命脉

  “虾油味”三个字,对于福州人来说,代表着太多。

  虾油,又称为鱼露,福州沿海渔民的方言称之为“咸”。味如其名,虾油咸鲜互补,可用来烹炒烩汤,也可只做蘸酱,有着“调味常需相辅佐,烹羹每赖滴琼浆”的美誉。

  虾油是生产虾制品时的发酵卤汁。家在黄岐半岛最末端的连江北郊村渔民林光成告诉记者,传统的制作虾油方法,是选用新鲜小虾日晒夜露晾一天后,撒盐腌制,并早晚各搅动一次,如此反复一个多月。当缸中出现一层清油时,便可开始熬炼虾油。后来,虾油不仅在渔村流行,福州一些工厂也开始酿制虾油,原料从虾变成了鱼,制作工艺上也精简了不少。

  在老福州人的厨房里,不论是烹饪还是佐餐,都离不开虾油。吃锅边、太平燕、鱼丸,都要加虾油煮。拌面、拌空心菜,也要用虾油。过去,穷人家家里没有菜,就直接蘸虾油下饭。

TOP

拗九节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  目连救母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因为正月期间,许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场上不易买到合适的食品)。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  目连救母幽冥宝传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 “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 不管是正月廿十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 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TOP

佛跳墙

 佛跳墙是将鸡、鸭、鱼、参等原料用文火煮沸后装入酒坛,加入鲜汤,密封坛口,文火烘煨,待鲜汤收汁时揭开封口,再加进鸡汤及调味佐料,重新密封烘煨而制成煲类菜肴。此菜配料考究,做工精细,集中了闽菜在选料、刀工、火候等方面的特点,味美醇厚,色香俱全,是福州地区的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传统名菜,誉满中外,被各地烹任界推为闽系菜谱的“首席菜”。

  佛跳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传最初出自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夫人之手,后经闽菜奠基者郑春发加以细心改进而定型。有一天,福州官钱局的这位官员在家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官员夫人对烹任颇有研究,便效法古人将鸡、鸭、猪肉和几种海鲜加上佐料,一并放人空酒坛内煨制,名曰“福寿全”。酒坛上桌启盖后,香气扑面,周莲品尝后更是赞不绝口。回衙后,周莲仍然惦念不忘,遂命衙厨郑春发登门求教仿制。郑春发掌握制作方法后,又根据烹饪的“色、香、味、型”四大要素,在用料、宰杀、浸泡、剁切、装坛和调味方法上做了改进,尤其是多用海鲜,少用畜肉,使之更加荤香可口。后来郑春发集资经营聚春园莱馆。一天,一批举人、秀才到聚春园聚会,“福寿全”这道菜抬上桌后,坛盖一打开,立刻满堂溢香,众人拍手叫绝,纷纷吟诗赞美,其中有两句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福寿全”就被易名为“佛跳墙”。

  现在的"佛跳墙"在选料上荤素搭配、甜酸兼有,品尝起来更添一番独特风味。

TOP

福州“三宝”——角梳

角梳
  福州是中国头梳的三大产地之一,制梳行业源远流长。福州的制梳业讲究技术和质量,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水牛角,选蹄只取生性水牛蹄。福州的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被称为“福州三宝”之一,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取材
  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牦牛牛角一般为黑色或者绵羊角一半为乳白色伴透明可看到静脉纹路
  制作
  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成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25道工序才能制出梳子,然后再经刻字和严格检验方为成品。此款牦牛角梳子,做工细致,透过光线可以看见牛角的自然纹理,从厚料制成产品,使每只角梳都色泽莹亮,光润如镜。
  功能
  牛、羊角是中医药材,凉血解毒,使用角梳不产生静电,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经常使用既能止痒排毒,治疗脱发、头痛、有安神健脑、去屑护发保健之功效,又能舒筋通络增强细胞免疫力,对神经衰弱有独特功效。
  俗话说 “ 千过梳头,头不白 ”。用角梳,连梳头的 “仪式” 也不同了起来:每天早晚用牛角梳,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轻轻触及头皮各梳刮数遍。要用力平均,据说长年用角梳梳头,可疏经通络,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长白发、黄发和脱发。
  还在用塑料梳子或是木梳梳头吗?要知道塑料梳子梳头易产生静电,长期使用会使发质粗糙蓬 松;而木梳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依照木头本身的纹理来加工,容易产生细小的分杈,这个可是对您头发的极大伤害喔!特产牦牛角梳,使用生长在高寒山区的精壮牦牛牛角制成,比普通的牛、羊角梳质地更坚实,纹理更细密。
  史记
  隋代医学家巢元方指出:梳头有畅通血脉,使发不白之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也说,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延寿经》也认为,发多梳能明目祛风。苏东坡对梳头有深切的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友情提示
  1.不要将角梳经常浸泡在水中,以免失去光泽。忌摔、忌掰、忌高温、忌潮湿。
  2.可用冷水清洗。受气温影响,自然弯曲属正常现象,垫一层薄布,用电熨斗压平即可。忌未经加热硬掰。
  3.近年来,畜牧业品种改良,犄角的尺寸偏小,能用来制梳犄角越来越少。请珍惜您的角梳。
  4.鉴别真假牦牛角最简单的方法:用火微烧后像是牛皮被烧后的味道,而非刺鼻的塑胶味!

TOP

福州“三宝”——纸伞

福州纸伞
  有近千年的历史。晚唐时由中原传入,后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工艺考究,造型美观,轻巧耐用,地方色彩浓郁,与脱胎漆器、角梳并称为福州“三宝”。
  伞骨用深山老竹,经过严格的防蛀、防霉、防腐,涂上黑漆做成;伞面则选用特级棉纸,经过防蛀、褙纸、画花、上油、装配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可分为彩画花伞、油画花伞、明油伞、书法伞和色伞等5大类,有90多个品种,500多个花色,伞半径最小的仅20厘米,最大者达100厘米。伞面多绘有花鸟人物、虫草山水、亭台楼阁等精美图案,绚丽夺目。晴雨皆宜,既可挡雨,又能遮阳,深受中外游客青睐。民国4年以来,杨常利等名牌产品曾在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万国赛会、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和菲律宾、日本等国举办的博览会上多次获奖。80年代,年出口量达60~70万把,销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TOP

福州“三宝”——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清乾隆年间,福州髹漆大师沈绍安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独特的脱胎漆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固轻巧,装饰精细,色泽鲜艳,结实耐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 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艺术欣赏两大类。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其运用范围已扩大到工业品上。

TOP

福州风俗拾遗

音乐、戏曲

福州茶亭十番。“十番”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认为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记载,此乐种因用笛、管、萧、提琴、云锣、铴锣、木鱼、檀板、大鼓这十种乐器轮番反复演奏而称“十番”。有认为福州话“番”与“欢”同音,“番”由“欢”演变而来。福州十番音乐是一种著名的民间乐器演奏形式,它是由当地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的,原来只是龙舞灯的伴奏打击乐,乐器只有狼帐、清鼓、大小锣、大小钹等,后又逐渐加入笛、管、笙、椰胡等丝竹乐器。十番的曲调来源可分四类:1、曲牌,为流行于当地的民间音乐;2、小调,为逐渐乐器化的民间小调;3、哗牌,当地流行的唢呐曲4、打击乐,只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清锣鼓”。演奏形式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外演奏边走边唱,室内演奏乐队为前堂和后堂,前堂以金革为主,后堂以丝竹为主。

闽剧俗称福州戏,流行于福州方言地区及宁德、建阳、三明等地。闽剧是明代末年的儒林戏和清中叶以来的江湖戏与平讲戏这三种不同艺术风格的戏种,互相渗透融合,并吸收了徽戏和昆曲而形成了以唱逗腔的儒林戏为主的综合性多声腔剧种。闽剧表演动作强烈,粗犷,如舞台上常有三赶三追,扁嘴憋脸,抖手颤腿,耍发甩须等表演程式。但也有部分生、旦其动作较为细致典雅。

佳节

福州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外,还有许多独有的节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要过“拗九节”(也称“后九节”“孝九节”“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和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桂圆、红豆、胡桃、芝麻等配米煮成“拗九粥”,用来祭祖和馈赠乡亲。已嫁的女儿要送上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福州俗语“逢九必穷”,认为人年龄上的“九”或“九”的倍数要交穷运,必须设法送穷。

寿诞丧葬

福建重视给长辈祝寿。福州传统是男庆九,女庆十。比如男人六十大寿,必须提到五十九岁那一年做,因为“九”与“久”谐音,象征着长寿。此外,在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镶寿”。即在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小辈如果有钱,可请儒道设堂念经,替过寿者向北斗星求福寿,称“拜斗”。

福州丧葬习俗十分繁琐和奢侈。当逝者弥留之际,亲人必须将其床上蚊帐拆卸掉据说是为了让死后的灵魂好出窍;逝者断气后,必须为死者更衣,并在大门口“贴白”放炮。然后派人四处报丧,再准备好装满土沙的大脚桶,将素烛点燃后插在桶内,将其放置逝者床前地上,仿佛为死者奔赴黄泉路上照明。逝者脸上需盖上白纸,以示阴阳有别。

信仰禁忌

福建民间普遍存在着对树木山石的崇拜。凡是较为古老的树木,都被看作为有灵气的神木。如枫神、榕神、樟神、松公等。其中榕树作为吉神化身而更受信仰。无论城镇乡村,大凡在浓荫蔽日的著名古榕下,都会有人在树下敬香,祈求平安。

福州的生活禁忌可谓无处不在。主人请吃饭是,往往将饭盛得山般高,客人尽可以表示吃不了这么多,将饭往主人饭碗里拨,但千万不要犹豫不决,更不要顺手将筷子插在饭碗上,这样极不吉利。因为福州在供奉灵堂棺头时,有一碗装得爆满的“丧食”,上面直插一双筷子。赴结婚宴席时,不能将盘碗重叠,否则就意味着重婚。说话禁忌更多,“要碗饭”应称“来碗饭”,以避要饭之意。

饮食与饮茶

在我国京、鲁、闽、粤、苏、皖、川、湘八大菜系中,闽菜别具一格。

福州菜是闽菜的主要代表,有着独特的风味。福州菜肴用料和调味均以地方材料为主,操作注重刀工、火候,色、香、味、形俱佳,烹调上擅长炒、熘、煨、炖、蒸、爆诸法,其主要特点是:(一)善用糖。福州人煮菜,喜用糖调味,偏于甜、酸、淡,与川菜、湘菜多用辣椒形成不同的风格。用糖可以去腥,用醋是酸能爽口,适合福州炎热气候口味;淡是为了保存原味和鲜味。(二)常用糟。红糟是福建特产,福州菜肴有炮糟、淡糟、醉糟等十余种用糟法。此外,在调味品中也有用虾油。(三)多汤菜。福州菜善于以汤保味,有“百汤百味”之说。汤是闽菜的精髓。福州菜花色品种有2000种以上,其“佛跳墙”、“淡糟炒竹蛏”等都是名扬海外的名菜。

福建雨量充沛,多红黄土壤,具有种植茶叶的优越条件。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白茶和紧压茶是我国六大茶类,除主要为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外,其他五大茶类福建都有大量生产,且几乎每县都产茶,与浙、湘、皖、川并列为我国五大产茶区,其中一些珍品,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福鼎“白毫银针”等闻名遐迩。福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南唐时闽北已有“北苑御茶园”,饮茶风俗为全国最盛之地,已成“家不可一日无茶”,形成独有的饮茶风俗。

TOP

襄阳市保康县、南漳县 唢呐艺术

名录名称:唢呐艺术
编号:Ⅱ-37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保康县、南漳县
名录简介:   
1、保康县申报的“唢呐艺术(沮水呜音)”
   沮水呜音(原称巫音)在保康民间流传甚广,大凡婚丧嫁娶,皆可闻其声,它是保康的一大特色。它最初兴起于民间。楚定都丹阳后,呜音又由民间走入楚宫廷,奉为楚国国乐。那时保康巫风炽盛,人们信奉黄老道教,祭祀天地神必有巫道表演歌舞,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楚人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乐鼓舞。”这里说的“乐鼓”就是“呜音”,它是楚人与神灵沟通的语言。楚定都丹阳350年,呜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350年后,楚迁都于郢,呜音又流入了保康民间。《吕氏春秋•侈乐》中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明朝杨慎在《续百一诗》之一中说:“齐庭陈大吕,荆国起巫音。”保康的马良由于曾是楚的都城,呜音更是原汁原味。呜音调的主要特点:一是幽暗、诡谲、神秘;二是音调上,唢呐揉音较多,演奏八孔音时发出呜呜之声;三是结构原始、粗犷。2008年,呜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呜音调演奏乐器由马锣、小锣(包锣)、战鼓、小钗、大钗(俗称叶子)、2支长号、2支唢呐组成,由5人或6人演奏。上面的这两件乐器是长号,吹长号得有足够的内力,逢喜事,束红布,吹出“哈哈……”之声,让人其乐融融,倍感风趣;遇白事,束白布,吹出“呜呜……”之声,让人悲怆而泣,泪流不止。
  呜音调的主要表现器乐为唢呐。喇叭比普通喇叭长而厚,发出的声音怪异,低沉郁闷,这种喇叭也称为呜音喇叭。古时宫廷演奏者坐在瑶池对面的云台上,故称“云台师”。唢呐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调和曲。
  呜音具有很高的演奏技巧,传统管乐用指头按音,呜音则是用手指二关节摸音,靠“嗯唱”传谱。呜音之乐,由于演奏技法特殊,赋予了各个乐音以特殊的韵味,有的艳丽,有的幽暗,有的深沉,有的飘渺,尤其是呜音、闪音、跳音更具特色。
  偷换气、换拇眼、甩马锣是演奏呜音的三大传统技法。
  偷换气是呜音艺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法。店垭呜音艺人张顺早说起他父亲当年吹喇叭,一口气吹了五里路,赌得一件虎皮背褡。后生李启华轻轻松松吹了十分钟,赢了一封万字头鞭炮。由此可见其非同寻常。
  “交叉蒙眼合奏”堪称沮水呜音演奏中特技的特技。表现形式为你吹喇叭我摸音,两支喇叭同时吹,交换摸音,换拇眼,难度极高。大家在图片上看到的这两位艺人是王述军、王成成,曾在中华绝技大赛湖北选拔赛上获得最具传承奖。
  “甩马锣”是沮水呜音演奏中的另一项特技。呜音曲调繁多,有长调短调之分,演奏过程中,打击乐手将马锣接连不断甩向天空,似飞蝶旋转,艺人稳准捉拿,且不影响演奏的节奏。调儿越长甩得越高,上上下下,下下上上,让人惊叹不已。

TOP

2、南漳县申报的“唢呐艺术(呜音喇叭)”

在南漳县巡检镇的大山深处,流传着这样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它融歌、乐、舞于一体,最早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宫廷,后在民间流传至今。如今,在农家的红白喜事上,都可以看到演奏这种音乐的艺人的身影。有一首诗歌是这样形容它的:“好远好远的行程啊,从宫廷一直走向民间。好美好美的旋律啊,竟然回响了三千年。说你是楚乐的活化石,史学界是这样论断:说你是闪光的国宝,绝非是无凭的侃谈。当喇叭响起的时候,我们翻开了历史的画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这首诗歌中所描述的、深受南漳县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文艺形式就是“呜音喇叭”。
   呜音喇叭原为楚国宫廷音乐,为宫廷乐师师旷所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音乐结构与《九歌》、《离骚》近似,分头腰尾三段式结构。在古代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中,呜音的主音是徵音。据史书记载,徵是旺盛、向上的意思,也是红色的意思,楚人崇拜火、尊重火神为祖先,选择徵音,符合楚人的精神,极具楚文化的特色,具有楚国早期崇巫尚神的民间风俗、民间音乐特征。
  呜音喇叭现遗留曲牌上百套,与丧葬、婚俗、节庆和祭祀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分别有较固定的曲牌。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喜乐类,例如“开套”、“衣调”、“娶亲调”、“虎抱头”、“何仙姑”等;二是丧乐类,例如“上山坡”、“叶叶落”、“普天乐”等,所有曲牌都伴以打击乐。其演奏所用的乐器分为吹奏和打击乐两大类,分别有铜制长号、喇叭;牛皮制边鼓、铜制凸锣、大锣、大钹、小镲、小锣。
  刘定家是南漳巡检镇文家垭村人,今年已有83岁高龄,他10岁开始随父亲刘帮秦学艺,能演奏呜音曲牌80多种,是目前在世的、年纪最大的呜音喇叭传人。他的儿子刘国福,现年52岁,16岁跟父亲刘定家学艺,现在能吹奏100多个曲牌,目前边务农边参与红白喜事演奏,每年演奏70多场次。44岁的二儿子刘国武10岁跟父亲学艺,也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演奏本领,经常和父亲组织的刘家班一起到各地为村民演奏,参加了上千场次呜音喇叭的演奏活动。刘定家19岁的孙子刘臣山也从祖辈和父辈那里学会了演奏呜音喇叭的技艺,使得这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现在确定了刘定家、刘国福、刘国武为代表的主要传承人,以更好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帖最后由 刘秋月 于 2013-12-1 23:10 编辑 ]

TOP

襄阳老河口市 老河口丝弦

名录名称:老河口丝弦  
编号:Ⅱ-104   
名录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地区:襄阳老河口市
名录简介:   
        老河口市在历史上是一个水旱码头,既是商贾云集之地,又是各方艺术荟萃的场所,人称“小汉口”。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丝弦乐就在原光化县(今老河口市)流传。由丝弦说唱“大调曲子”的前奏曲(又称板头曲)分离出来并历经演变而形成的老河口丝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的曲目丰富,曲风古朴、韵味典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动听。由于长期的演变,使它具有浓郁的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特色,区域性很强。
  老河口丝弦与其他的民间文艺形式不同的是,它是民间艺人行艺和文人学士自娱相结合的音乐。当年,老河口的商行以及大户人家经常举办类似于今天沙龙般的聚会。在聚会上,演奏老河口丝弦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程序。宾主分别坐好后,每人都要表演一段。轮到谁,谁便起立,拿起牙板,恭敬地向大家作揖,说完献丑后,丝弦响起,那人便唱上一段。
   在老河口现在除保留有著名的丝弦乐曲“三思”,即《思乡》《思春》《思情》外,还有《高山流水》《打雁》《赏秋》《小乔哭周》《闺中怨》《陈杏之落院》《陈杏之和番》等20余首曲目。以上曲目均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收录。

TOP

襄阳老河口市 老河口木版年画

名录名称:老河口木版年画
编号:Ⅶ-65  
名录类别: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襄阳老河口市
名录简介:
        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至解放前,老河口市区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松昌福、万源永等十几家。这些印刷作坊规模小的有几十人,大的有一百多人,工人们一年四季从事年画印制,产品远销邻近的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地区。每逢农历新年,当把五颜六色、雄赳赳气昂昂的门神往大门上一贴,即使家徒四壁的人家,也有了新年的喜气和希望。老河口的木版年画,就像天津的杨柳青一样,成了这些地区百姓共同的记忆。由此可见,老河口在当时已是鄂西北、豫西南地区木版年画制作基地。随着科技的进步,木版年画虽已淡出经济舞台,但作为传统艺术,仍有着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老河口木版年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芳香的泥土气息。构图饱满而主次分明、线条密实却一丝不苟、颜色丰富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整个流程全部是沿用古法手工制作,工艺流程十分复杂。
       老河口木版年画大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民间故事、传说,也有适应需要刻制的农历、农事谚语、书法条幅等,题材广泛.表现质朴、原始,有着强烈的民族原生态气质。主要表现形式有中堂、门神、贡笺、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其中以门神为多,表现类别大致为五类:一为吉祥寓意类,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如《燃灯道人》、《赵公元帅》等。二为民间童话,如《老鼠娶亲》、《过猴山》等,题材富于想象,生动有趣。三为戏曲故事类,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画面造型完善,且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如《杨家将》、《焦赞孟良》、《关公》、《岳飞》、《钟馗》等。四为民风民俗类,如《百寿图》、《和气娃娃》、《麒麟送子》、《一团和气》,反映了社会风土民情。五为花鸟瑞寿类,如《富贵春荣》、《百鸟朝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从风格、样式、色彩、造型等表现形式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在表现技法上突出构图饱满而层次分明,线条密实却一丝不苟,颜色丰富而对比鲜明,均衡中力求变化。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不受自然现象约束,高度概括、高度夸张、画面饱满、形态生动,既合物理又合法度。尤其人物造型,注重人物心理精神状态表现,比例适当,面部表情生动、完美。

TOP

襄阳市保康县 黑暗传

名录名称:黑暗传
编号:Ⅰ-1
名录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襄阳市保康县
名录简介:
       “黑暗传”是民间歌谣唱本,被称为汉族首部创世史诗,从明、清时代开始流传。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并且与我国现存史书记载的有关内容不尽相同,显得十分珍贵;它作为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神话、历史、考古、文艺、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黑暗传》由神农架林区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发现,曾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神农文化研究会主办、出版的《神农文荟》杂志创刊号首次发表了《黑暗传》的述评本和整理本,出版时间大约是1992年。
       《黑暗传》似乎是悄悄出版的,可是在网上,关于它的消息却几近铺天盖地。胡崇峻---这位蛰居在神农架深山的搜集整理者,在网上的信息条目超过了许多作家。其实,《黑暗传》虽在湖北发现和出版,但接着就引起了港台地区和新加坡及全球华人学者的极大兴趣。在前几年未出版时,国外及台湾等地区的读者及学人均纷纷来信,向其打听整理进展情况。现在,总算大功告成了。汉民族也终于结束了被称为“没有自己的神话创世史诗”的历史。
        可以说,这本书是汉民族最早的“家谱”。当然,《黑暗传》是一种神话,神话任何民族都有,但这群生活在神农架地区的汉族人,却有着令人无法相信的想象力。关于洪水滔天的故事,这或许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后人都被淹死了,伏羲与女娲兄妹成亲,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传》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纪,好多好多远祖,关于这个远古的家谱,不只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它的无以羁绊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相信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被那绚烂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倾倒,其文采甚至丝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逊色。

TOP

襄阳宜城市 宜城市兰花筒

名录名称:宜城市兰花筒
编号:Ⅴ-10
名录类别:曲艺
申报地区:襄阳宜城市
名录简介:
        宜城兰花筒,因其用较粗的楠竹筒制作而成,故始称“楠竹筒”。
  兰花筒又别称渔鼓道情,据说最初是唐代道士们传道或在民间化缘时所演唱之音乐,故称之为“道情”。宋代,道教衰落,渔鼓道情所演唱的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奇、小说,通俗易懂,深受市井乡里喜爱。
  兰花筒在宜城兴起的时代,根据师徒传承情况计算,大致在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至上个世纪末,其师徒传承大概有三代,出现了一大批知名艺人。
  兰花筒系用较粗且竹结长的竹筒作材料,先打通竹节,然后在一端覆上皮膜,或去鳞的鱼皮、或较粗大的蛇皮。另还有一个附件叫云牙板,共有两块,用木板或竹片制作。表演时,演唱者左手臂向胸腹间弯曲,抱住兰花筒,左手握住两块云牙板,右手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击打兰花筒一端覆蒙的皮膜,主要用于演奏“过门”,很少用于演唱时,而云牙板只用于演唱时,呈慢节拍边唱边击打。
  新中国成立以前,兰花筒均为“单口演唱”,即一个人演唱,而演唱者都是穷苦人,或是无依无靠的盲人。其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游乡串户演唱;另一种是坐馆演唱。游乡串户,也就是挨门挨户乞讨,为了讨得听者高兴,乞讨到施舍,所唱之词多是即兴创作,见啥唱啥,而且都是奉承吉祥之语。坐馆演唱,就是在茶馆、酒馆里演唱,所演唱的内容一般是公案传奇之类的节目,多为长段子,连本。每次演唱完之后,向饮者或吃者收点钱维持生活。
  兰花筒曲目题材繁杂,内容广泛,其曲目究竟有多少,至今尚无准确的统计。目前,宜城市文化部门收集到的只有《包公案》、《西游记》、《响马传》、《隋唐传》和《红灯记》等共计35个。
  宜城兰花筒的唱腔皆为板腔,但根据板式的不同,板腔中又可分板头、散板、平板、苦平板、垛板、数板和落板等6种。板式虽然不多,但却能唱出各种不同的感情,表达出繁杂多变的内容,刻画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
  宜城兰花筒的词格,均为韵散相间的说唱形式。韵白讲究声调和韵调。在语言修辞上大量采用排比、对偶和击筒打板相衬托的方法,使之具有铿锵的节奏感,突出了韵白的音乐性。散白接近口语,用以叙述故事的情节,或摹拟不同人物的语调。其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也有长短不齐的句式。

TOP

襄阳市襄阳区、宜城市 襄阳花鼓戏

名录名称:襄阳花鼓戏
编号:Ⅳ-4
名录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襄阳市襄阳区、宜城市
名录简介:
        襄阳花鼓戏流行于湖北北部襄阳、枣阳、宜城等十余县。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在当地流行的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唱腔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等。传统剧目多为民间生活小戏。清末民初,专业班社较多,后日渐衰落。解放后加上丝弦伴奏。整理的传统剧目有《送寒衣》等。
    在2004年以前,宜城市没有专门的花鼓戏剧团。但在宜城,无论是民间艺术团体,还是专业的曲剧团、艺术团,一直坚持创作、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宜城市仅各专业艺术团体排演襄阳花鼓戏剧目就达24部,部分剧目在全市、全省及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正是在宜城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襄阳花鼓戏的艺术火种得以有效地保存,生生不灭。
襄阳花鼓戏的前身是流传于襄樊地区的民歌小调和一些其他说唱艺术形式,由于受到当时清戏、汉剧、湖北越调影响,逐渐形成了以打锣腔为主,并具鄂北方言与艺术的特点。
     襄阳花鼓戏最初只有“二小戏”(即小生、小旦)、“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后来受湖北越调、汉调、梆子等剧种的影响,逐步完善发展成“四梁”(指男角中的小生、小丑、老生、大花脸)、“四柱”(指女角中的花旦、老旦、彩旦、青衣)。在表演上,以唱功见长,特别重视生、旦行的唱功戏;各行当的唱腔基本相同,但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其中花旦要俏,正旦要稳,小生要平,花脸要粗,丑角要逗;唱腔并不复杂,但讲究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灵活应用;咬字吐音讲究尖团清晰,行腔讲究圆润、柔和、明亮,要求有刚柔相济的效果。
     襄阳花鼓音乐特色明显,声腔既高亢粗犷、激情热烈,又委婉细腻、明快活泼,其腔调有[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锣鼓伴奏,节奏鲜明,气氛浓烈,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TOP

襄阳市 龙凤书

名录名称:龙凤书
编号:Ⅰ-1
名录类别:民间文学
申报地区:襄阳市襄城区
名录简介:   
        在赤山法华院北山坡上,有两棵松树,恰似龙飞凤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间别具一番景致,人们都叫它龙风树。
  说起龙凤树,那还得从大唐说起。公元824年,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升至徐泗观察使。正好这一年皇帝过生日,他借机奏请要在泗州设置戒坛,大力兴建禅院寺庙,赐福天下百姓。于是委派手下得力干将张保皋到离泗州千余里的赤山建造起一座容纳近三十名寺僧的法华院。
  赤山浦是唐朝对外开放的最大港口之一,赤山法华院开光以后,笃信佛教的香客络绎不绝。因为张保皋出生新罗(今韩国),赤山一带又是新罗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因而居住此地的新罗人纷纷前来行香拜佛,一时寺院内祥辉缭绕,瑞蔼氤氲。
  一日,新罗商贾龙凯和冯平分别带着各自的孩儿来到赤山法华院,他们来此目的一是行香,二是拜谒张保皋。不巧张保皋外出有事,一时回不来,他们一行只好在赤山寺庄住下。
  龙凯和冯平因何来拜谒张保皋呢?说来话长,一次,他俩乘船来赤山浦收购丝绸,突遭一群海盗抢劫,海盗将他俩装进麻袋,扔进海中。此时恰巧张保皋巡查至此,众海盗一哄而散。张保皋见海中漂着两个鼓鼓的麻袋,便让军卒打捞上来,军卒将打捞上的麻袋打开,见两人已是气息奄奄,张保皋见状,知是海盗所为,即传令封锁赤山浦各出口,捉拿盗匪,并令军卒抢救龙凯和冯平。
  龙凯和冯平得救后,回到新罗,念念不忘张保皋的救命之恩,这次专程携孩子前来拜谒张保皋。他们漂洋过海,精疲力尽,在寺房里睡下后,龙凯之子龙生约上冯平之女冯凤,沿着一线小路绕山而上,两小初到异国他乡,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他俩端坐红门石前,更觉有步上仙台心旷神怡之乐。但见:叠嶂层峦重叠出,奇石触天出奇幻。崖前苍松古柏翠,峰后鹰雕复盘旋。更有溪琴弹不绝,蜿蜒折弯曲缠绵。云漫雾游谷壑动,百卉盛绽芳弥漫。莺歌燕舞娇歌脆。逶迤曲径通九天。
  两小凝眸此景,浮想翩翩,心中隐隐生出流连忘返之意。暗思:假如能扎根此处,纵死九泉也心甘。龙生说:“小妹,如果上天有灵,下世能转生的话,我将扎根赤山,愿做赤山一沙一石。”冯凤说:“小哥,如果苍天有情,来世安排我做赤山一草一木,那便是我的渴盼。”
  次日,龙凯和冯平一行四人见了张保皋,他们双膝跪地,叩首齐道:“张大人平息海盗,拯救下人,功德齐天,我等没齿不忘,今特来赤山拜谒。”接着三拜九叩,泪水滚落……
  张保皋见此,急忙躬身扶起他们,他俩泪水涟连地说:“张大叔,听父亲说,是你救了他们,你的大恩大德,我们会永远记住。”张保皋闻此,双手扶起两小,深情地说:“这没什么,你们长大后,也要匡扶正义,做一名济贫扶难的正人君子。”龙凯和冯平也叮嘱两小,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俩尚年幼,要牢记张大叔的教诲,年年来法华院行香拜佛,以保佑平安福禄终生……
  转眼数日即逝。两小不得不随从父亲告别赤山。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三步一回首,难以割舍与赤山的眷恋之情,化作了惜别的泪水,汇入了见证世世代代友好和平的黄海之中。
  后闻唐武宗灭佛,赤山法华院被拆除,两小在新罗向赤山方向跪拜,泪水潸然,他俩矢志不移地对上苍表示,假如能重建赤山法华院,假如能再转世为人,定将植根赤山,魂落法华院。
  也许是天意吧,公元21世纪八十年代末为弘扬中、韩友谊,发展国际贸易往来,当地政府重建了法华院,这喜讯不翼而飞,龙生和冯凤的幽灵欣喜若狂,千年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他俩化做两粒饱鼓鼓的松籽被两只天鸟衔落,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飘然落于赤山北岭。不久,人们在不觉间突然发现一片翠绿的松林中,南北对立地崛起一株似龙、一株如凤的龙凤树。
  有诗为证:
  山风徐徐拂清泉,涟漪层层叠翠卷。云游峰峦绵绵情,雾漫壑谷依依恋。
  青龙腾云歌悠悠,翠凤开屏舞翩翩。良缘呈祥山水画,高悬峭崖垂幽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