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第1课堂第1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第一小组报告整体逻辑补充上传

现将QQ群内讨论的开题大纲成果补充上传,实际完成周数为15周,详情见附录。
民间文学

整体逻辑
搜集童谣——寻找被人们认为是反成长的童谣(大众取向与成人视角)——分析这些童谣的特点——对儿童带来的影响(儿童视角)

当前已完成:
问卷调查与访谈:儿童视角的体现
待完成:
文本附录:需要体现成人视角

需要的附录童谣
被人们认为是反成长的童谣——尺度:人们认为,大众尺度——搜集对象:大众观念下的童谣(重点应该是体现大众观念)——范畴(哪些形式可以体现大众观念?):新闻媒体社评,出版物的版本更替,热搜榜,童谣流行度排行榜?

即寻找童谣的关键问题:体现大众观念的各种媒介形式,同时以童谣为内容。

拟附录方案——民间文学童谣整理方案
1.(是否可行?)以新旧不同版本的出版物为例,考察童谣删改情况,挑出被删的童谣分析

2.(1)通过新闻评论整理近年来反成长童谣相关报道(谷歌或百度新闻,输入灰色童谣) ,考察大众观念(2)通过文本继续整理分析反成长童谣(武汉民间童谣辑注继续整理)(3)通过热搜榜,排行榜,各类活动等搜集考察童谣流行度与大众取向

TOP

小组报告最终目录上传

因文件大小限制,现将小组报告目录上传: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
一、选题依据        2
二、 选题意义        2
 选题的研究现状        3
一、童谣研究综述        3
二、“灰色童谣”研究综述        4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5
一、研究目标与问题        5
二、 研究方法与思路        6
(一) 研究方法:        6
(二)研究思路:        6
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7
一、 重点        7
二、 难点        7
(一)分析研究难点        7
(二) 实践难点        7
三、 创新点        8
 研究进程安排        8
 研究分工        8
 报告正文        9
一、童谣概说(汤艺君)        9
二、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李雨珩)        11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对童谣偏好的影响        11
(二)环境因素对儿童偏好的影响        14
(三)儿童的童谣选择偏好        15
三、反成长元素探究(曾紫峰)        16
(一)黑色童谣        16
    1.《鹅妈妈童谣》        16
2.以《鹅妈妈童谣》为例分析黑色童谣        17
    3.黑色元素        18
(二)灰色童谣        18
1.灰色童谣代表性文本分析        19
2.灰色童谣的阴郁元素        20
(三)反成长元素        20
1.黑色元素与反成长元素        20
2.反成长元素分析与探究        21
四、看法小结(汤艺君)        24
五、实践调查        25
(一) 问卷及分析        25
(二) 访谈记录        31
六、附录        40
(一)参考文献        40
(二) 问卷        41
(三) 童谣文本(部分)        47
(四)2016-2017童谣新闻统计        55
(五)2016-2017年灰色童谣新闻评论汇编        64

TOP

儿童偏好及其产生原因修改版

童谣的主人是儿童,它必须是出自儿童之口,童谣的产生和传播与儿童的身心特点、生活实践等息息相关。所以要对童谣中的反成长元素进行研究,就必须弄先清楚儿童对童谣的取向偏好问题以及偏好产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探讨童谣中反成长元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探讨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就须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所把握,从儿童本身心理特征出发再结合实践经验对儿童的童谣选择偏好进行分析。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
首先要界定“儿童”这一概念,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广义的儿童是指0-18岁的人类个体,狭义的儿童期是指童年期,即介于幼儿与少年期之间的时期。我们在这里结合童谣的传唱实际,研究对象“儿童”是指“狭义的儿童”,具体指处于幼儿与少年之间的人类个体。
(1)儿童幻想世界的超现实性
童年是生命的源头,充满着生命初始阶段的全部稚拙和纯真,儿童的思维发展与原始人的思维发展经历着类似的过程,也是用感性的、艺术的方式看待和把握世界。在假象的世界里,幼儿的自我愿望、审美体验得到了满足,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经验,这正契合了儿童心灵的幻想性而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与实现的方式。
如同处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原始人类,儿童时期的理性抽象能力还不发达,无法通过概念和逻辑去理解外在事物,把握它们内在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他们异常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与世界万物构成了独特联系。在他们眼中,内在经验和外在事物混沌不清,一切都是神秘的、有生命的,儿童从而产生了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形成了原始人的集体表象。儿童就像原始人的一样,没有经过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濡染,没有推理力,浑身都是强盛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的思维模式。原始人有着自由和幻想的本性,率性而冲动,他们就凭着“感觉力”和“想象力”认识世界,凭着生命的本能和朴素的智慧认识世界。作为研究和治疗有严重心理障碍儿童的精神分析学家,贝特尔海姆指出儿童需要借助幻想超越幼年期,如果没有经历一个相信“超自然能力”的阶段,他们就无法承受成年后生活的困难和艰苦。
(2)自我中心状态和“泛灵论”的思维
人类思维分为“指向”与“我向”,指向思维追求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而我向思维则是潜意识的、非自觉的,它所追求的目的并不在意识之内,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幻像与幻觉的独立自我封闭系统。儿童的思维属于后者,对于不能掌控的强大的成人世界,儿童常常采取“同化”的手段把主观意愿施加在客体身上,赋予客体以形式,从而达到主体的精神的自由。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有显著的自我中心状态,自我中心状态是一种无须解释的自发的心灵感觉方式,表现为主体直接占有对象,这种占有是绝对的、纯粹的,以至于主体往往迷失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儿童看待外物并不将之视为客体,而是一种“相遇”,是将内在的观感投射到事物上。处于自我中心状态的儿童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因而会产生一种全能的感觉,这种感觉导致他以自我为中心,主客不分,认为外界的事物都是围绕着自己转。
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经常地把客体同化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导致其心理的和物理的东西无法分化,“儿童时期的泛灵论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这个儿童时期的开始,客体是有生命的,因而它进行着一种有用于人类的活动”。“这种泛灵论产生于儿童把事物同化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正像婴儿的感知运动的自我中心状态乃是自我与外界尚未分化的结果而不是自恋的方向过于扩大的结果一样,泛灵论和最后目标论的思想也是由于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质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一种表现”。 儿童的思维像一张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网,认为世间万物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情感,分不清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这导致了儿童思维的泛灵性。这种互渗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将外界事物与人的生命现象神秘地联系在一起,把人与外部世界视为一体,使儿童的感知能力异常敏锐,也使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更多游戏色彩。儿童在2-7岁这一阶段的思维特征是主客体不分,象征功能开始出现,因此有了儿童会把凳子当马骑、棍子当枪使的现象。儿童这种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决定了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把握周围的世界,对儿童来说,没有纯粹的主体,也没有纯粹的客体,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他是个泛灵论者。
(3)“同化”心理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介于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之间的平衡”。人要获得情感上和智慧上的满足,就必须要使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后,“不得不经常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举动和习惯所组成的物质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不断的改变自我,“顺应”外界,这样便不能有效地满足儿童的情感和智慧的需要,从而导致儿童产生一种企图“同化”外界现实的心理。这种“同化”是需要一个自我表达的工具,需要一个以他为主并按他的意志来组织的世界,这实际上便是象征游戏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儿童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反而是使现实被自己所同化。当然儿童的这种“同化”并不是要改变现实,而仅仅是解决情感的冲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儿童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渗透到客观事物身上,万物有灵就是儿童的原逻辑思维的表现。当儿童确认无法同化客体时,他就使用顺应的手段与客体达到和谐,从而使自己处于主体的自由状态。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儿童自然会感受到本能冲动和社会性压抑感的被暂时搁置和放逐的快乐,体味精神游戏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幸福的快感。
(二)儿童的童谣选择偏好(待完善)
基于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儿童对于童谣的选择也有自己的偏好取向。
首先,由于儿童是用感性、艺术的方式看待和把握世界,他们分不清内在经验与外在事物,认为一切都是神秘和有生命的,儿童偏好于大量使用拟人、夸张手法的童谣,这样的童谣更符合泛灵论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得到儿童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例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像童谣《上学歌》中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 这样的带有拟人手法的童谣,孩子们都表示并不感到奇怪,反而十分喜爱。而我们在搜集湖北童谣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大量像《蚂蚁看外婆》、《大树当姥姥》这样带有拟人和夸张手法的童谣。
其次,儿童由于情绪的发展还不够稳定,易于接受外界的影响,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儿童也会进行情感宣泄与心理满足,缓释了内心的焦虑、紧张及不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儿童更加偏好于积极乐观或是带有幽默元素的童谣,这和我们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我们也发现儿童中间流传着一些“灰色童谣”这样的消极甚至带有反社会性质的童谣,这和儿童进行情感宣泄,释放焦虑、不安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约束力,所以对于他们并没有社会道德观念。所以他们对于传唱童谣中在我们看来不符合社会道德的因素时,他们并不感到不对。

[ 本帖最后由 李雨珩 于 2018-1-1 16:57 编辑 ]

TOP

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最终版本

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李雨珩)
童谣的主人是儿童,童谣的产生和传播与儿童的身心特点、生活实践等息息相关。所以要对童谣中的反成长元素进行研究,就必须弄先清楚儿童对童谣的取向偏好问题以及偏好产生的原因,才能进一步探讨童谣中反成长元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探讨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就须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所把握,从儿童本身心理特征出发再结合环境因素对儿童的童谣选择偏好进行分析。
(一)儿童的心理特征对童谣偏好的影响
首先要界定“儿童”这一概念,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广义的儿童是指0—18岁的人类个体,狭义的儿童期是指童年期,即介于幼儿与少年期之间的时期。我们在这里结合童谣的传唱实际,研究对象“儿童”是指“狭义的儿童”,具体指处于幼儿与少年之间的人类个体。
1、儿童的感性思维与黑色童谣
童年是生命的源头,充满着生命初始阶段的全部稚拙和纯真,儿童的思维发展与原始人的思维发展经历着类似的过程,也是用感性的、艺术的方式看待和把握世界。在假象的世界里,幼儿的自我愿望、审美体验得到了满足,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到的经验,这正契合了儿童心灵的幻想性而获得了存在的价值与实现的方式。
如同处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原始人类,儿童时期的理性抽象能力还不发达,无法通过概念和逻辑去理解外在事物,把握它们内在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他们异常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与世界万物构成了独特联系。在他们眼中,内在经验和外在事物混沌不清,一切都是神秘的、有生命的,儿童从而产生了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形成了原始人的集体表象。儿童就像原始人的一样,没有经过现代社会与文明的濡染,没有推理力,浑身都是强盛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力的思维模式。原始人有着自由和幻想的本性,率性而冲动,他们就凭着“感觉力”和“想象力”认识世界,凭着生命的本能和朴素的智慧认识世界。
我们组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对于童谣《两只老虎》中描绘的“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眼睛”的老虎并不感到怪异和恐惧,这和儿童幻想的超现实性是密切关联的,他们和原始人的思维相似,是一种感性的元初自然思维,并不能将感觉材料加工成抽象概念,也就是说儿童并不能对信息进行逻辑加工,而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他们有限的思维使他们并不能在现象与抽象概念或是道德之间建立联系。在我们组成员在第三部分“反成长元素探究”中,提到了西方文化中的“黑色童谣”充满着灰色、阴暗、恐怖 等元素,黑色童谣创作者是成人,但主要传唱着还是以儿童为主。而儿童面对黑色童谣并不感到如成人那样的恐惧和不适,这并不是意味着儿童的心理是阴郁黑暗的,而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并不能将童谣中的阴暗、恐怖的词句与“阴暗”、“恐怖”建立起抽象联系,简而言之,儿童意识不到黑色童谣中的阴暗、恐怖和血腥,对童谣中描述的行为不能进行抽象的逻辑或是道德认识,这就不难解释儿童面对黑色童谣中的黑色元素改到自然而然了、
2、儿童的“泛灵论”的思维与黑色童谣
人类思维分为“指向”与“我向”,指向思维追求对现实生活的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而我向思维则是潜意识的、非自觉的,它所追求的目的并不在意识之内,而是为自己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一个幻像与幻觉的独立自我封闭系统。儿童的思维属于后者,对于不能掌控的强大的成人世界,儿童常常采取“同化”的手段把主观意愿施加在客体身上,赋予客体以形式,从而达到主体的精神的自由。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有显著的自我中心状态,自我中心状态是一种无须解释的自发的心灵感觉方式,表现为主体直接占有对象,这种占有是绝对的、纯粹的,以至于主体往往迷失了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儿童看待外物并不将之视为客体,而是一种“相遇”,是将内在的观感投射到事物上。处于自我中心状态的儿童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因而会产生一种全能的感觉,这种感觉导致他以自我为中心,主客不分,认为外界的事物都是围绕着自己转。
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经常地把客体同化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导致其心理的和物理的东西无法分化。法国心理学家瓦龙(P•H•Wallon 1879-1962)就曾指出,儿童在三岁到六岁中间,有一个物我不分、主客不分的“混沌”时期。皮亚杰进一步指出,“前运算时期”的儿童不能区别有生命的东西和无生命的东西,他们不但常常认为许多无生命的东西有生命,而且认为那些东西和人一样有感觉有意识。 “儿童时期的泛灵论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这个儿童时期的开始,客体是有生命的,因而它进行着一种有用于人类的活动”。“这种泛灵论产生于儿童把事物同化于他自己的活动之中。正像婴儿的感知运动的自我中心状态乃是自我与外界尚未分化的结果而不是自恋的方向过于扩大的结果一样,泛灵论和最后目标论的思想也是由于内在的主观世界与物质的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一种表现”。 儿童的思维像一张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网,认为世间万物和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情感,分不清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这导致了儿童思维的泛灵性。这种互渗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将外界事物与人的生命现象神秘地联系在一起,把人与外部世界视为一体,使儿童的感知能力异常敏锐,也使他们对外界的认识更多游戏色彩。
正是因为儿童泛灵论的思维,儿童对死亡也并没有明晰的认识。6岁前的儿童并不理解死亡是永恒的,每个人、每个生物最终都会死亡,反而把死亡看作是暂时或是可逆的, 因此儿童对于死亡或是一切和死亡有联系的事物疾病、血等并不感到恐惧,由此又进一步解释为何儿童对于黑色童谣并不感到恐惧。黑色童谣例如《谁杀了知更鸟》、《十个小黑人》中有大量与死亡联系的意象,充满血腥阴郁的因素,但儿童泛灵论的思维并不能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不理解死亡,自然也不感到恐惧和不适。
3、儿童的“同化”心理与灰色童谣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介于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之间的平衡”。人要获得情感上和智慧上的满足,就必须要使同化和顺应达到平衡状态。但是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后,“不得不经常使自己适应于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举动和习惯所组成的物质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地使自己适应于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得很肤浅的物质世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要是不断的改变自我,“顺应”外界,这样便不能有效地满足儿童的情感和智慧的需要,从而导致儿童产生一种企图“同化”外界现实的心理。这种“同化”是需要一个自我表达的工具,需要一个以他为主并按他的意志来组织的世界,这实际上便是象征游戏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儿童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反而是使现实被自己所同化。当然儿童的这种“同化”并不是要改变现实,而仅仅是解决情感的冲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儿童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渗透到客观事物身上,“泛灵论”思维就和儿童的“同化”思维息息相关。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儿童自然会感受到本能冲动和社会性压抑感的被暂时搁置和放逐的快乐,体味精神游戏给他们带来的自由幸福的快感。我们在之后的研究文本中提到了“灰色童谣”,这种童谣被儿童用来表达压抑的情绪,我们在灰色童谣中发现了大量改编童谣的现象,而改编后的灰色童谣其实就是象征游戏体系的一种。面对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儿童通过改编的灰色童谣,使压抑的现实被自己同化,解决情感的冲突,社会性压抑被搁置或是娱乐化,从而体会到放逐的快乐和自由幸福的快感。因此灰色童谣和儿童进行情感宣泄,释放焦虑、不安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4、儿童的道德发展与灰色童谣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1.5—7岁的儿童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这是与他们的感知运动思维和前运算思维相对应的,这时候的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的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的环境看作是他自己的延伸,规则对他们不具有约束力,处于“无律期”,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而5—10岁的儿童处于他律道德期,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好坏,刻板地尊重权威。 10岁以前的儿童并没有进入道德自律阶段,对道德并无自主认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认知理论则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都处于前习俗水平,这阶段的儿童遵循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也就是说大多数儿童并没有建立起道德信念,没有有目的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
结合儿童的道德认知我们发现,当儿童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有限时,并不能对自身的言行给予道德判断。结合灰色童谣的特征,成人认为的敌意庸俗的童谣在儿童看来可能仅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我们组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6年级以上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在道德认知水平上有很大的区别,例如对于逃学版的《太阳当空照》,低年级的学生感到有趣而高年级的学生则表示抵触。我们也认识到大多数儿童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而灰色童谣富有幽默因素,因此也不难理解灰色童谣在低年级儿童广泛改编和传唱的原因了。
(二)环境因素对儿童偏好的影响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是与社会脱节地,一方面儿童受到自身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用元初自然思维来理解世界;另一方面,儿童也时时刻刻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等的社会教育因素影响,其自身对于童谣的选择偏好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社会环境因素
我们在研究的第三部分提到了西方文化中的黑色童谣,例如黑色童谣《罗伊斯之歌》(Ring a Ring of Roses or Ring Around the Rosie)也许是关于1665年在伦敦爆发的大瘟疫。“罗伊斯”(roise)是出现在腺鼠疫病人皮肤上恶臭难闻的皮疹,因此才需要用“一袋鲜花”(原歌词pocket full of posies)来掩盖这种恶臭。腺鼠疫夺去了伦敦15%人口,因此才说“阿嚏,阿嚏,我们都倒下了(去世)。”  虽然黑色童谣的作者是成人,但是并不是所有成人创作的童谣会得到儿童的广泛传唱,其实儿童的传唱过程就是对童谣的筛选过程,广泛传唱的童谣必然是得到儿童认可与接受的。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儿童并不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环境,但是以自身亲身经历感受着社会环境,儿童对黑色童谣的认可与社会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反而言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在经济商业发展、政治自由、社会稳定的时代,儿童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传唱充满希望的乐观的童谣,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政治经济蒸蒸日上,当时在民间传唱了大量歌颂新中国和的童谣,其中童谣《我是一个小画家》就是其中的代表。
2、同伴关系与同伴作用
尽管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比同伴关系更加密切、持久,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却更自由、更平等,尤其是进入幼儿园特别是小学之后,儿童与同伴的相处时间更是大大加长。在整个学前和小学时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以年龄相同的儿童为伴。 而随着儿童的成长,同伴作为强化者和榜样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同伴以注意和赞扬的形式提供的强化影响着同伴间相互作用的行为模式,而儿童还通过模仿学到不同的反应方式。因此同伴和榜样的不同对儿童的选择偏好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在实践生活中发现,在老师眼中调皮的“坏孩子”是创作并传唱灰色童谣的主体,可能最开始只是有一个孩子偶然临时创作或改编了一首灰色童谣,赢得了同伴的笑声和认可,这种行为便得到强化,而最初的灰色童谣的创作者便成为同伴间的榜样,得到模仿,灰色童谣便在同伴群体间传播开来。但“好孩子”群体并不会受到影响。
另外在同伴群体中存在着从众的行为,儿童行为有寻求参照物的要求,在不明确的情景中,多数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同伴群体中从众行为普遍,同伴间儿童个体的童谣选择取向与同伴群体的取向息息相关,我们组在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88.18%的被试表示自己是通过朋友(同学、兄弟姐妹)这一方式了解童谣。
3、教育因素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我们这里所指的教育并不单单指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家长等的教育行为,其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在儿童个体成年之前,学校(具体来说指学校教师)和家长承担了大部分儿童的教育义务,在个体成年之后,社会代替了学校和家长成为最主要的教育因素,但是儿童时期所受的学校和父母的教育因素并不会消失,而是持续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学校教育相比于长辈的教育更加具有目的性,学校教材经过统一规划,学校教师更是经过专门训练。学校教育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内容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学校老师所传授的童谣多是积极向上赋予教育意义的。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被试表示自己是主要通过老师接触了解童谣。我们发现近十年来学校教师传授的童谣并无太大更新,其中以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世上只有妈妈好》等儿歌为代表。另外我们发现近两年来学校举办童谣评选的比赛和活动量大大增加,通过儿童自己创作童谣的评比也具有传播价值观的教育因素。
相比与学校教育,长辈个体的教育行为更加破碎,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的教育影响不持久。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成人对儿时父母吟唱的童谣有着深刻的记忆,相比同伴间的传播,通过长辈接触了解同时是第二大传播方式。不同于学校教育传授的童谣多是用普通话,带有官方色彩,长辈吟唱的童谣多是以方言的形式展现,更加具有地方色彩。父母传授的童谣往往是在当地流传广泛,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和历史感,对儿童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许多个体在成人以后也会不是怀念起儿时的童谣,这时候童谣又被赋予了思乡、怀旧等文化意义。
(三)儿童的童谣选择偏好
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具体阐述我们发现影响儿童童谣选择偏好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受到儿童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儿童的选择偏好往往是复杂的,但我们发现受儿童自身心理发展影响所偏好的童谣往往是具有共识性的,即是从古至今的童谣都反映出了一系列共同的特点,而这些共同特点便是儿童选择偏好的体现。基于儿童独特的心理特征,儿童对于童谣的偏好取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儿童是用感性、艺术的方式看待和把握世界,他们分不清内在经验与外在事物,认为一切都是神秘和有生命的,是“泛灵论”者。儿童偏好于大量使用拟人、夸张手法的童谣,这样的童谣更符合泛灵论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得到儿童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例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像童谣《上学歌》中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这样的带有拟人手法的童谣,孩子们都表示并不感到奇怪,反而十分喜爱。而我们在搜集湖北童谣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大量像《蚂蚁看外婆》、《大树当姥姥》这样带有拟人和夸张手法的童谣。
其次,儿童通过 “同化”来自我表达,童谣是以他为主并按他的意志来组织的世界的一个游戏体系。在传唱童谣的过程中,儿童也会进行情感宣泄与心理满足,缓释了内心的焦虑、紧张及不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儿童更加偏好于积极乐观或是带有幽默元素的童谣,这和我们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但我们也发现儿童中间流传着一些“灰色童谣”这样的消极甚至带有反社会性质的童谣,这儿童通过改编的灰色童谣,使压抑的现实被自己同化,解决情感的冲突,社会性压抑被搁置或是娱乐化,从而体会到放逐的快乐和自由幸福的快感。
另外,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还处于很低水平,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们来说不具有约束力,所以对于他们并没有社会道德观念。所以儿童自身创作的童谣往往极少具有德育因素,而他们对传唱的童谣并无明确的道德认知,因此在成人看来,有部分童谣所传导的价值观可能并不正确。
而各种环境因素对儿童童谣的选择偏好往往是历时性的,随着环境的改变,童谣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生产力、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教育方向的变化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变化,进而影响对童谣的选择偏好,但这样的童谣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国外的黑色童谣则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历时性的特点。

TOP

儿童的童谣传唱取向参考文献

[1][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美)威廉•C.格莱因著,计文莹译:《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周宗愧:《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郭本禹:《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 科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郭永玉、王伟:《心理学导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9]刘文英:《原始思维机制与原始文化之谜——兼论儿童思维机制与儿童的世界图景》,《文史哲》1988年第1期。
[10]朱莉琪:《学前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期。
[11]秦艳琼:《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汪昱雯:《童谣与儿童德育——基于生活世界的视角》,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崔晔:《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少儿图书选题策划研究》,2011年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李瑞玲:《儿歌的阴暗面》,中国日报网,http://ent.chinadaily.com.cn/2016-11/24/content_27479894.htm.

TOP

红头洋人
走,走,走,走到洋街口。碰到乡里人,阴倒解小手。红头洋人看见了,打他的板子,上他的夹棍,叫他滚起走!
童子军与文华
童子军,十二条,背不倒,抌倒毛
萧衡山
萧衡山,王八蛋。娘下堂,儿做官。坐湖北,大天干。盐涨价,来加捐。赚黑钱,买红砖,砌的洋房三丈三,框了萧家半个湾。黄狗子进,黑狗子钻。苏太太,跟华山。
打麻城
打麻城,打麻城,砖头瓦碴都消开,玉皇大帝中间站,天兵天将跟我来。打麻城吗,打麻城,看你麻城几时开?老子今天来攻城,打得你城门八字开!

上述童谣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事件,其中不乏专制、强迫、暴力等色彩。
选自《大武汉故事丛书 武汉歌谣故事》p1-p100(彭翔华著 长江出版社,2015年09月)

TOP

童谣研究现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刘慧芬:《“另类童谣”现象解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秦艳琼:《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马家安、余妍霞;《从灰色童谣看当前基础教育文化构建》,《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07期。
[4]吕月涛:《“染绿”灰色童谣》,《教育文汇》2007年06期
[5]吕婷:《“我口唱我心”---“另类童谣”的调查与思考》,《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6期。
[6]达红:《浅论当代童谣的异化》,《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4期。
[7]吴旭红:《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01期。
[8]蔚艳楠:《从灰色童谣中看后现代视野中学校德育的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2期。
[9]张冠文;《校园歌谣的成因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TOP

童谣研究现状补充

综上所述,关于童谣的研究,研究角度多样,涉及教育学、游戏、民俗学和语言学、历史学和文艺学等方面。其中“灰色童谣”是当前童谣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童谣的现状。对于灰色童谣,一些研究者在内容解读、成因分析、影响、应对态度、应对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解读,为本组的研究提供了多样的研究视角,指明了研究方向。但这些研究过于笼统,缺少细致地分析,而且大部分的讨论和研究主要是一种“感想式的”、“态度式的”。主要是表达对灰色童谣的感想和态度,并没有做进一步地、系统地、整体地挖掘和探讨。
因此本组将在此研究基础上,以灰色童谣中的“反成长因素”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具体的实践与理论文献梳理,系统整体地挖掘与探讨这些“反成长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力图客观公正地树立面对这些“反成长”元素的正确观念与态度。

以上是对童谣研究现状的总结性言论,之前没有发到群里,现在补上。

TOP

选题原因(补充)

我们小组的研究主题是“童谣中的‘反成长’元素对儿童的影响”。当时之所以提出研究童谣这一选题,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老师的要求,与儿童成长紧密联系,而且童谣也是童年一个美好的记忆。记得小的时候,同学之间流传着很多搞笑有趣的童谣。在我的心目中,童谣是我最美好的回忆,记录着我的童年。但现在接触童谣却是因童谣中的“反成长元素”。这些当时可能并不觉得是“反成长”,只是觉得反映了我们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趣味。如今在微博上搜索童谣,讨论最多的就是灰色童谣、黑色童谣,本来作为童年美好回忆的童谣却变了味道,不禁让人遗憾和惋惜。关于这个选题,当时也有疑问,因为童谣现在似乎在儿童中并不那么流行了。但不管怎样,作为童年记忆的童谣还是有其研究的意义价值。

TOP

童谣选题的相关图片

这是之前我在微博上找到的关于黑色童谣的内容,
在讨论选题时,我发到qq群里了,现在以附件的形式把它发到论坛上。
因为附件有容量限制,所以就只截了几个图。

[ 本帖最后由 李肖萌 于 2018-1-1 21:0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童谣研究的一些感想

第四、五周讨论并定题到第16周结项,将近12周的研究讨论,使我对童谣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可能更多的从娱乐的角度去看待童谣,觉得童谣是儿童游戏的一部分,它仅仅存在于童年。但现在通过从专业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对童谣的发展历史、创作方式、传唱方式、传唱原因有所了解,才发现童谣远远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简单。作为成人去关照儿童,不同的视角,对童谣的认知和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儿童,而是要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世界,关注他们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 本帖最后由 李肖萌 于 2018-1-1 21:09 编辑 ]

TOP

小组行动总结

一个学期的时间,非常感谢大家的配合。开学之初老师说,要过程学习,感谢你们的配合,在我翻阅这些论坛帖的时候,能够看到大家的过程。每一个认真回复的你们都是好样的,谢谢!
  另外,在这学期的交流中,咱们对童谣无论是实地考察还是文献梳理都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其间大家遇到一些问题,感谢你们,都能解决得游刃有余,给我这个没有半点经验的人减轻了很多负担。还有一些遗憾,提出来与大家共勉:
1.咱们的集体交流不够,许多细节没来得及沟通。
2.还是有一些困难是滑水了,咱们报告的扎实度还是可以继续加强的。
   这里的问题大家之后也许也会遇到,在这里只做一个小小的提示,希望大家在今后能继续努力,愈战愈勇,谢谢你们!
   当然还有想要对报告进行补充的同学可以私戳我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