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11小组研讨

一、木兰的孝顺和勇敢

课文开篇写木兰停机叹息,为下文设置悬念。木兰为何事而叹息呢?这是她将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所发出叹息。文中写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考虑到父亲年老体弱,根本经受不住战场的打击,而弟弟又幼小无知,无人从军,木兰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这里可以看出木兰很孝顺。其实木兰辞官还乡和父母团聚,也可以看出木兰孝敬父母。第三段用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几句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及征程的遥远,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作为一个柔弱女子,同一群男儿一起纵马奔驰,从另一角度突出了她的勇敢。第四段用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四句来描写战争,但我们完全能想像出其中的艰难和危险。这些,木兰都承受下来,而且还建立了赫赫战功,这就更加突出了她的英勇顽强。

二、木兰不图功名利禄

诗歌的第五节描写木兰凯旋归来,建立了赫赫战功却不愿接受可汗的赏赐,而只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自己的故乡。这说明木兰是用自己的行为替父亲建立功勋,为父亲赢得美名,而不愿以英雄的身份面世。她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尽早回家见爷娘,以尽孝心,诗歌至此即将达到高潮,于是出现了第六节全家人热烈欢迎木兰还乡以及木兰还乡后梳装打扮的铺排描写。在热烈的气氛中,在欢快的节奏里,我们不难感受到木兰和家人团聚的愉快心情和还“我”女儿面目时的喜悦。可见,木兰是个不慕虚荣; 不图功名利禄;不贪图荣华富贵的巾帼英雄。

三、木兰的谨慎机智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啊!木兰天天女扮男装,一直要让这个秘密埋藏起来,是何等的困难。事实上木兰瞒过了皇上,瞒过了我们所有人。从这里可以看出木兰在战场上那种英姿飒爽,英勇顽强的气魄,毫不逊色于男儿,更可以看出木兰作为女孩子这种特有的谨慎和机智。所以作者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样一个比喻结束课文内容,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智做了讴歌和赞美。

四、木兰深明大义,她既爱家又爱国

木兰是一个闺中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巾帼英雄。当皇上大规模征兵时,她想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希望自己的国土落为他人之手,当得知皇上要父亲出征时,她考虑父亲年老体迈,根本无法上战场,于是她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沙场十多年,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之后,又谢绝官职,返回家园。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亲人和对祖国的爱融合到一起,做到了完美的统一。

总之,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这是一个深深扎根在中国北方广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巾帼英雄形象,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TOP

涉县民间故事——龙王显圣

在涉县北面的西戌镇东戌村有座龙王庙,这座龙王庙从开村以来,一直以来是村里最灵验的庙,村里每年只唱一回大戏,就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唱给龙王爷的。
多年的风吹雨打,龙王庙已经破烂不堪,一下大雨屋顶就漏雨。龙王爷就托梦给管庙的师婆要求给修修房顶。师婆把原委说给了村里一个有威望的族长。族长号召全村李姓家族集资,共集得一万八千元。族长年纪已高,不能主持建造任务。村里有两个无赖,一个叫书会的,一个叫二牛的,边威胁族长,要求族长把钱给他,让他俩自己建造。族长无奈,只好把钱交给了这俩无赖,族长要求这俩人必须把钱的去处列明公示。俩个无赖为了弄到钱,边阳奉阴违,同意了。
书会的是出了名的无赖,悄悄的以盖庙为名义,把村里的集体树林砍了许多。半夜三更卖到阳邑,被村里一个老大爷看见了,老大爷骂道,:“什么钱你都敢贪污,这个是盖庙的木头,你卖吧,龙王爷会找你算账的!”书会的骂道,:“滚远远的!老不死!自己挣不到钱,也不让人挣钱!”老大爷很生气,只好去告诉了镇里的李书记。李书记是个文人,也是个清官,自己亲自去制止了书会的,要求书会的赔偿了损失。
书会的眼看卖树不成,心理想,“弄公家的钱,不好弄,有李书记管着了。弄老百姓的钱,我看他咋办!”
正好,龙王庙的屋顶要铺琉璃瓦,书会的边采购了一批琉璃瓦,当场没有给卖瓦的老两口钱,说是等盖好庙后再给钱。老两口从来没有赊过账,一看是给村里盖庙用的,也就同意了。老两口心里想,借给龙王爷盖房子,也算积点功德吧。
没多久,庙盖好了。老两口去要账。书会的赖着不给,说,你去找二牛的吧!老两口去找了二牛的,二牛的却说:“去找书会的,书会的拿着钱,我没有拿,谁买你的找谁!”就这样,书会的和二牛的推来推去,老两口没有办法。一万元哪!哪是给孩子上大学的学费哪!
老两口实在走投无路,就跪在了龙王庙门前,哭哭啼啼的说:“龙王老爷爷哪!你给我们做主哪!”哭声感天动地,村里的老百姓都听到了。
第二天,书会的家里传来哭声,大家都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原来书会的家的二儿子在干活的时候,一阵黑风刮来,晕头转向,被铲车压断了腿,俩腿从大腿以下全掉了!从此,书会的一家父子两代拐!
第三天,二牛的家也传来喊叫声,原来二牛的上房的时候,突然一阵黑风刮来,一脚踩空,掉了下来,把肋骨摔断了好几根。二牛的赶紧去找师婆问问咋回事?师婆说你得罪了龙王爷了。二牛的赶紧让人蒸了十八个大馍馍,送到龙王庙,毕恭毕敬地给龙王爷磕了三个头,嘴里说:“龙王爷爷,求求你饶我一命吧!我再也不敢贪污村里的钱了!”

TOP

娲皇宫的故事

在漳河南岸涉县有个村子叫盘古山村。村旁有座雄伟的大山。传说是开天辟地时盘古跟混沌氏血战的地方。

传说天帝的一片苇席飘流到世间,成为一片平地。于是,天帝派混沌氏去世间创造世界。后来,天帝又派盘古氏下界察看混沌氏创造世界的情形,发现混沌氏因不愿离开天庭,到世间后并没有什么作为,盘古氏很生气,就和混沌氏打了起来,并将他打死。

然后,盘古氏自动承担了创造世界的使命。为了创造世界,盘古氏将混沌氏的尸体大卸八块。拿了混沌氏的皮肉铺在大地上,后来就成了大地的泥土;把混沌氏的肠子铺在大地上,就成了大地的大江、大河;把混沌氏的腿和胳膊摆在大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大山;把混沌氏的血汇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大海;把混沌氏的牙齿撒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宝石和金矿、银矿;把混沌氏的头发撒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森林。

因为大地是天帝的席子变的,所以人们就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地上还长着芦苇。

天帝的儿女伏羲和女娲原来住在今山东一带的河岸上。洪水漫世时,一只巨龟把他俩驮到今涉县的中皇山上。

洪水过后,海龟住进了漳河岸边的一个大岩洞里。这个岩洞高10米,深20米,后人称之为神龟洞,在今天的涉县张头村南。洞口两边是石崖,洞前是漳河的大水潭,名叫落丝潭。有人探过潭水的深浅,一落子(农村妇女绕线的工具)生丝放完,仍未探到水底。潭中有好多大龟、大鳖,每当漳河发大水时,它们就从潭底漂上来,往大海里游去。

洪水落世以后,世界上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二人欲配为夫妻,可他们又很羞怯。经过商量,两人决定用滚磨扇的办法,占验能否结为夫妻。二人每人站一个山头,同时往下滚磨扇,盘古在暗中撮合,两个磨扇竟然合在一起。现在中皇山上有两个村子,一个叫上磨扇村,一个叫下磨扇村,在娲皇宫山北,传说那就是女娲兄妹滚石磨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中皇山人还要向村里的石磨烧香上供,视石磨为神磨。

浊漳河北岸有一座山叫窟窿山。山形像一条大鱼,鱼头上有一个圆圆的山窟窿,像是鱼的眼睛,人们又叫它鳌鱼寨。

兄妹二人虽同意成婚,但总觉得不太适合,于是商量再占验一次。女娲在窟窿山这边,手里拿着骨针;伏羲在山那边,手里拿着线,隔着窟窿山穿针,竟然穿上了。女娲说:“这既然是天意,俺认了。”从此兄妹作了真夫妻。后人把结婚叫作“天作之合”,就是从这里来的。

现在有未婚男女,还常去窟窿山下,对着鳌鱼寨烧香磕头,为的就是求得美满婚姻。

女娲和伏羲成婚后生了儿女,可她又嫌人类繁衍太慢,就用黄土和泥,捏成泥人,然后吹口气,泥人就活了。靠两只手捏制泥人,到底还是慢!后来女娲又想了一个办法,她在地上挖个大坑,将黄土放进去,倒上水,搅成稠泥糊糊。再用一条草绳,从泥里往外拉,用力在地上一抖,地上就落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泥块,等泥块干后,她再向泥块喷吐唾液,大大小小的泥块就变成了活人,笑着嚷着跑走了。接着,女娲在地上挖了好多这样的泥坑,不停地拉动草绳,这样造出的泥人又多又快。现在中皇山下的固新、次村、索堡大苇荡,传说就是女娲当年拉草绳造泥人的地方。

后来,在大陆泽地方(今冀州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强人部落,首领名叫康回。这是个水上部落,有家住在船上,生活在水面上。康回为了统领中原,领着数千人,不断地把大陆泽的水放进中原,淹没了好多田地和村落,也淹死了好多人。

女娲到大陆泽地方去看康回怎样向中原放水。那时的华北平原,到处是大湖、大泽,她看到康回铜头铁额,红发蛇身,十分凶恶地站在船上,指挥着他的人马,抬着一包包沙土、石头,在大陆泽周围筑起很高的堤墙。在泽水储满后,从大泽的四个堤角儿打开缺口,那大水就没边儿没沿儿地涌向了中原。在大陆泽西南的太行山里,康回也用沙石在山涧把河水堵了起来,并修了放水口。等水位聚高后,再突然打开放水口,水从高处直泻而下,冲向中原。女娲看了想:“原来是这样!难怪大水流得那样凶猛。”

女娲回到中皇山后,带领中原的儿女,分成三班:一班人上山采石。要准备三万六千块儿,炼成青、黄、红、黑、白五种颜色;一班人上中皇山砍伐木头,要准备十丈高的松木二十根,三丈高松树二百根;一班人在山下打芦苇,要准备五十万捆。三个月后,这些东西都备齐了。女娲又亲手捏成了三千个泥人。恰好这时,有人跑来向女娲报告说:“康回又要向中原放水了。”

女娲立刻带领儿女们,扛着一捆捆芦苇,往中原空旷地方去了。到了那里,女娲叫人们把芦苇烧成灰,然后用芦灰和土拌成泥,在地上从东向西筑起了一道数百里长的挡水堤。这种芦灰泥不怕水泡,干后又很硬。土堤筑成不久,康回放出的大水就流过来了。大水一遇到堤墙,被土堤挡住了,女娲又作起法术,那洪水就返回倒流。女娲用的是以土克水的法术,水一倒流,康回的人没有想到,一下把他们的船只掀翻不少,人、粮、用品淹在了水里,淹死的人也不少。没有淹死的人就跟着康回往回逃跑。

女娲见康回的人逃走了,就带领中原儿女,把准备好的二十根长木,二百根短木运到大陆泽的堤上。趁着黑夜,让人把长木像打桩似的地打进大陆泽的四极(四角)放水口。围着长木,把短木又打在长木的两边儿。并用石头把出水口填死,石缝里填上芦灰泥。女娲还把四只神龟的脚,装在大陆泽四极的长木顶上。

康回一看,大泽已被中原的人封死了,气得哇哇大叫。带上他的人就又往西去了,直奔昭余泽。这个大泽在山西境内,以上党盆地为中心。康回早在太行山的各山口修了放水口,他要去放出昭余泽的水,继续淹没中原。

女娲早料到了康回的这一手,在把大陆泽封死后,连夜就带领人马上了太行山。中原的人已运去了三万多块五色石和大批芦苇。女娲带领人们,夜以继日地把芦苇烧成灰,拌成芦灰泥;把三万多块石头,按着离、坎、乾、坤(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别用青、白、红、黑四个颜色的石头,堵塞在昭余泽的各个出水口上,还用芦灰泥灌了缝。当康回赶到时,各个放水口已被女娲的人封死了。现在中皇山下太行山里的固新镇,有一个村子叫昭余村,漳河打村前流过,这里就是古昭余泽遗址。在村南七八里处,漳河两旁的高山形成一道高大而窄小的石门,现在叫匡门口,那里就是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空(堵水)堵住了大水的地方,叫昭余泽补天处。

在张头村北有一座大山,长约五里,高三百米,从山纵长裂去半个山,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用去了那半个山。留下的这半个山,名叫一半山(开封博物馆保存的《涉县志》有记载)。在一半山的东侧,是大港村的藏石洼(又名塌山沟)。山洼中有一座小山峰,从中间断裂倒在山顶上,人们叫它补天石,至今保存完好。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留下来的。在藏石洼山口有一个大岩洞,叫石母岩(洞),洞中有石母神,是管理山和石头的女神,在这里看守着补天石。石母洞还有另一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产房。大洪水过后,中华民族就诞生在这里。

在大港村的村东,还有一个岩洞叫老母岩(洞),是女娲炼石补天时住的岩洞。这里还有一座山村女娲庙,古碑上记载叫“娲皇行宫”。

在一半山下和藏石洼山口,还有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炼石场。炼黑色石场,留下的是黑石头,像黑墨染的一样黑。炼红色石场,留下的是红色石头。传说中的五色石是:红、黑、青、白、黄五种石头;对应着东(青色)、西(白色)、南(红色)、北(黑色)、中(黄色)五个方位来补天。山门,名叫匡门口,那里就是女娲补天(堵水)的地方。女娲补天完工的日子,正是地上的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人们把这天称为女娲补天日。多少年过去了,中皇山的儿女还在怀念着女娲老母补天的功绩。每年的这天还要过补天节,蒸补天馍,向女娲老母烧香上供、顶礼膜拜,永记这个与日月齐辉的日子。

TOP

木兰女性形象的认识

1.勇敢,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并且在战场上还建立了军功
2.机智,在军营里面男扮女装可以做到不被人发现
3.孝顺,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替年老的父亲上战场。

TOP

家乡民间故事:黑龙洞旁黑龙神

峰峰有个黑龙洞,洞特别深,特别大。

黑龙洞附近有个庙,庙里住的就是黑龙神。相传有个姓胡的人,因举家反朝廷逃到固野的姥姥家,于是改姓姥姥家的姓氏为苗,起名叫做苗龙,苗龙在姥姥家务农度日。

一年大旱,到了六月二十三还没有下雨,山里人本来就穷,再加上年旱歉收,家家都有饿死的人。一天苗龙独自散步来到断头崖,见一个孩子把他娘扔到了崖下,用石头砸死。苗龙义愤填膺的说:“我是个人,我要是神,非把他抓了不行!”

苗龙说罢,一声巨雷。三人都不见了,接着乌云满天,下起了大雨。雨后,黑龙洞就流出了汹涌的泉水。人们说,苗龙那时候就成了黑龙神,因此,人们就在这里盖苗,并在六月二十三祭祀黑龙神。

TOP

家乡民间故事:王梦蛟智改修书

王梦蛟字云龙,生活在明代后期,鸡泽县亭自头村人,明神宗万历丁未年(1607年)进士,被朝廷任命为保定提督,巡案直隶各府。他自幼读书,聪明过人,一点即通,就学郭公庙,从不偷懒惰学,逞强好胜。父母对他的管教也很严厉,特别是他的母亲董氏夫人,教子读书,望子成龙,爱子更痛子,每天都是早送出门,晚接入门。

    一天,梦蛟回家对他母亲说:“今天我去上学时,路过廖家庄儿,被一个大哥拦住,他说他不会写字,再三恳请让我给他写一份休书。我就帮了他的忙”。梦蛟本以为自己乐与助人,母亲听后肯定会高兴,没准还会表扬自己呢,谁知道母亲听后十分恼怒,训斥道:“你小小年纪,不懂得纲常伦理,夫妻不和,本是家之常事,应加以引导,一念休妻,小人之见。你就该问明原由,良言相劝。俗话说‘宁拆千家庙,不毁一家亲’,不该助其成错”。梦蛟听后方知自己做事欠思忖了,特别懊悔。他急忙跑到廖家庄儿,找到了哪个要他写休书的大汉,表示歉意:“今日早间给你写休书时,由于荒疏,写错了一个字,回家改一下再给你送过来”。那人不知是计,就将休书递给了梦蛟。梦蛟收回休书后,找到了女方询问夫妻失和的原因,原来也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很要强,谁都不肯向对方低头。大汉才想起了休妻的办法,梦蛟一手托“两家”,对他们进行了调解,使这对即将离散的夫妻重归于好。这件事情人们传为美谈,纷纷说,小梦蛟办了大人都很难办好的事,说他以后长大了肯定有出息。

TOP

木兰形象:巾帼英雄

细数我国文学中的女中豪杰,比如樊梨花、穆桂英,孟丽君,她们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可以发现花木兰的影子。 这个影响到了现代仍然继续,在歌颂女子解放,翻身做主人的代表性电影《红色娘子军》中,新时代的女战士们高唱着“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的歌曲走上战场,也还是以花木兰作比。人们习惯性的用“当代花木兰”之类的称呼来赞誉同时代的杰出女性,“花木兰”是女英雄想象的源头,是女英雄的代名词。

TOP

木兰传说发展现状

2007年6月,木兰传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木兰传说列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单位为: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和 河南省虞城县。
木兰传说一直在不断的发展,而对于木兰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在对木兰传说传承人的采访中,得知,叶老师是非常希望把木兰传说推向国际化的发展,与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结合,发挥传说的精神力量。

TOP

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女性总是被排除在公共事务之外和被限制在家庭之内。在男性生命周期中,女性形象和地位总是和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联系在一起。于是,作为人类这个整体一半的女性,她们必不可少,然而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她们的作用却无一例外地被忽视,只有少数女性曾经偶然地“浮出历史地表”(戴锦华语),例如花木兰这一出现在战场这样十足男性话语中心的巾帼英雄形象。
木兰形象以勇武的精神和英雄的气概为传统女性展现了独特的一面,光辉照人,引人关注。

TOP

家乡民间故事

明朝武安午汲村有个姓李的大财主,家有良田千顷,楼房百间,金银财宝无数。这么大的家产,可就是没个儿子。一天,正当和尚来化缘的时候,家里的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小和尚”。

小和尚长到三四岁,不哭不笑,财主很发愁。一天,丫鬟不小心从楼梯上跌下个细茶碗,小和尚听到叮叮当当的板(意即摔)碗声,突然咯咯地笑了。老财主就吩咐家人给小和尚板碗听,嫌彭城的瓷碗赖,专门让人去江西景德镇买细碗供小和尚板。当地就传开了“小和尚板细碗,板一个,笑一笑”。

小和尚长到十五六岁。除了待见从楼上往下板细碗,还喜欢赶集上会。找一帮财主羔子在一块海吃海喝,每回赶会,带的银子再多也不够花。

有一次,财主叫家人用牲口驮了一驮子元宝,跟着小和尚去赶会。可不到后半晌就回来了,一进门直嚷着肚子饿。他爹问:“咋在会上没吃饱饭?”

小和尚说:“钱不够了。”

财主说:“让家人给你带了一驮子元宝,就是吃猴头燕窝也用不完呀!”

小和尚说:“猴头燕窝算啥?我吃的是画眉舌头。”

TOP

小和尚好的都吃腻了。一天看见俩穷孩子在夺夺抢抢吃一个红萝卜,你一嘴,我一嘴,津津有味。他觉得红萝卜一定好吃,就对长工说:“明年把咱(午汲)古城地全都种上红萝卜。”古城地十三顷零五十亩,村里的几个铁匠见小和尚种了这么多萝卜,满以为镢头要卖个好价钱,就白天黑地地打起镢头来,没想到刨萝卜的时候,小和尚到地里拔一个咬了一口,就呸、呸地吐了,说道:“难吃死了,甭刨了,拿犁犁了它吧。”

春天,小和尚看见长工们在地里种谷子。秋天谷穗上结满了数不清的籽儿。他觉得奇怪,就问长工:“种啥就能收啥?”

长工说:“可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

小和尚说:“给我种元宝吧。种上元宝十几天,长工从地里刨出俩煤渣块儿对他说:“哎呀不好!地太干,全烧芽了。”

小和尚说:“不怕,烧芽了再重种。”

小和尚花钱如土,他爹死后,没几年就把家业败尽了,只好沿街要饭。有个雪天,他在一家饭铺房檐下过夜给冻僵了。

清早,掌柜的一开门吓了一跳,上前细看,认出是小和尚,忙把他搀进柜房里,端给他两碗热饭,小和尚不说三四就拨拉完了,吃罢后感激地说:“这两年我算受尽了苦,谁还把我当人哩,没想到你还给我这么好的饭哩。”

掌柜的提醒他说:“少东家,你不记得了,我是恁家原来的厨子,这算啥好吃的呀!这是你以前吃饺子时扔的饺子边,我晒干攒了好几席圈,只不过又重煮了煮。”

小和尚听了,低下了头。

TOP

“三顾茅庐”的故事
隆中在襄阳近郊,是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刘备要办大事,到处访贤揽才,想请一些能人来帮他忙,他听说过有能耐,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就让张飞去请他出山。
张飞骑上高头大马,带着一帮随从前呼后拥到了隆中。他见这里周围都是山冈,山上山下长满了树木花草,只听到鸟叫蝉鸣,却不见一个人影,不禁笑道:“鬼不生蛋的荒凉山沟,哪会有大气候! 就是有人,两眼只盯住着巴掌大的地方,又怎么知消天下大事啊! 大哥你好糊涂,何必让我到这里来找瞎子问路?”
话音刚落,忽然听见几声“咯咯嗒嗒”的鸡啼,又望见树林深处有座小茅屋。柴门嘎嘎”一响,走出一个年轻人来.穿的是粗布衣,长相倒像个书生。他手持一根钓鱼竿,也不看上门的客人,就坐在附近的水塘边上,钓起鱼来。
张飞哪受得了这等轻贱? 大声吼道:“这里没有别人,想必你就是诸葛亮了。坚起耳朵听着:鼎鼎大名的刘皇叔瞧得起你,想给你个一官半职,这就让我喊你来了。你赶快跟我走吧!
年轻人好像是个聋子,连头也不抬,只是两眼紧盯着水上漂的鱼浮儿,忽然,他飞快地扬起钓竿,见钓着了东西,高兴得直叫:“上钩了!”细看是一只虾子,便怒冲冲地把它摘下钓钩,用力往水塘一丢,说:“鱼不上钩虾子到,去你的吧!”
张飞粗中有细,听得出他话中有话,把虾子比成了自己,还下了逐客令哩,好不气恼! 他一挥长矛,对左右说:“捆了,捆了! 把他捆了去见大哥!”
年轻人依然不动声色,只顾聚精会神地钓鱼。这倒弄得张飞慌乱起来,心里想:大哥是让我来请客的,不是让我来抓人的,莽撞行事难交账哩。赶紧又自己搬楼梯自己下楼,对左右说:“跑了和尚,先记下这一笔账,回头再来和他好好算清楚。”扬长走了。
刘备听张飞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明白那钓鱼的年轻后生准是诸葛亮,越发觉得他不同寻常,便让关羽第二次上门去请。
关羽率领一队车马,装载了无数的金银绸缎来到隆中。他见这里山特别青,水特别秀,花特别香,连鸟叫也特别优美动听,倒真像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可再看林荫里的一座破茅屋,又不由暗暗一笑,心里说,就算他真的是卧龙吧,这日子也够穷苦的了,怎么受得了! 我带这么多金银绸缎来聘请他出山,不怕他不见财眼开,满口答应? 他正想到这里,忽听柴门响动,里边走出一个年轻人来,果然是穿的粗布衣,手执钓鱼竿,往水塘边走。关羽连忙上前施礼说:“想必你就是诸葛先生刘皇叔久幕大名,特意让我重金来聘你出去做官。他把手朝金银绸缎一指:“请你收下吧!
诸葛亮还是连看也不看一眼,坐在塘边钓起鱼来。忽然,那水上漂的鱼浮儿沉了下去,他连忙用力扬起钓竿,见钓住了东西,高兴得直叫:“又上钩了!”细看是一条小鱼,便把它摘下钓钩,随手扔进了水塘,说: “大鱼不来小鱼来,去你的吧!”
关羽听他话中有话,把自己比作了小鱼,还下了逐客令哩,心里很不高兴。可是想到聘人总得两厢情愿,无法强使公鸡生蛋,便不好发作,只得怏怏地走了。刘备义听关羽一五一十说了一遍,不仅不为他们接连碰壁生气、发火,反而非常高兴,说: “三弟用武力威吓,他不怕; 二弟用重金聘请,他不动心。可见他果然不是俗人,定是位胸怀宽、目光远的奇人对这样的人,我一定要亲自去请,两位贤弟也得陪我再走一趟,对一再失礼要当面道歉。
关羽和张飞都很不乐意,怕刘备会同样碰一鼻子灰,丢了脸面他们再三劝阻、刘备却执意不肯,只好勉勉强强奉陪了。
他们一不带随从,二不带礼物,只是三个人三匹马,第三次来到隆中关羽和张飞望着茅屋不禁嘀咕: 想他一定是没有真才实学,才扛了戏台卖豆腐一摆出特别大的架势。听到了柴门响,他们更是来了气。常言说,在一在二不在三。他要是再对哥哥无礼,倒不如干脆把他揍上一顿,让他知道点厉害!
谁料想,这一次诸葛亮手里拿的不是钓鱼竿,而是要出远门的行李,他向客人们深深长揖,然后说:“我两次怠慢失礼,刘皇叔均不计较,还第三次亲顾茅庐,可见气度不凡,举止不沾“势”、“利”二字,不把我看成想要升官发财的小人,更显得知人善任。我今得遇皇权,如鱼得水,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即和刘、关、张一起,离开了隆中的茅庐。

郭历一口述
韩致中搜集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