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

董永传说(第一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万荣县
         
    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都有相关记载。干宝的记载因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教化作用又有爱情色彩的民间传说,其教化内容同中国民众长治久安的大众心理需求相适应,爱情故事又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感情,所以它的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巧妙融合的艺术特色深受民众喜爱。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体”并没有大的变化。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间,董永故事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受众的俗文学(如说唱、戏曲)以及后起的影视文学创作追逐的题材,出现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等影响广远的作品。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等地不仅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而且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都称董永是当地人,如山东博兴有董家庄、董永墓;山西万荣小淮村有“董永故里”的匾额,民间还织造“合婚布”;河南省武陟县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江苏省东台市有董家舍,南宋《方舆胜览》即记载这里为“孝子董永故居”等。多地流传、不断附会的“滚雪球”现象是传说故事常有的特点。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董永传说的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民间文学传说为主
  522   Ⅰ-35     尧的传说                      山西省绛县    523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山西省和顺县
  571   Ⅰ-84     笑话                                山西省万荣县                (万荣笑话)
  1032        I-88        赵氏孤儿传说        山西省盂县
  1033        I-89        白马拖缰传说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
  1034        I-90        舜的传说        山西省沁水县,山东省诸城市
  传统技艺:
  943   Ⅷ-160    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山西省全晋会馆、晋韵楼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抿尖面和猫耳朵制作技艺)
                   老陈醋酿制技艺                   山西省太原市               (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
  
  民俗:
   978   Ⅹ-71  九曲黄河阵灯俗、               山西省柳林县
   997   Ⅹ-90    祭祖习俗                         山西省洪洞县               (大槐树祭祖习俗)
   449        Ⅹ-1        春节(怀仁旺火习俗、查干萨日)        山西省怀仁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450        Ⅹ-2        清明节(介休寒食清明习俗)        山西省介休市

TOP

大家介绍的都不错嘛~~赞一个~~

又想去各地旅游了。。。

TOP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034蒙古族长调民歌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3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
  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全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心灵历史和文化品位。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长调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乐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类型最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二、
035 蒙古族呼麦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4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
    呼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区,新疆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俄罗斯图瓦地区也能听到这种歌唱方式。   
    据考证,呼麦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匈奴时期,至迟在蒙古族形成前后就已经产生。
    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歌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杰出的创造。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歌唱的某些因素,是一种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与蒙古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对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均有重要的价值。
    抢救和保护“呼麦”这种神奇的歌唱艺术,使它免遭灭绝之灾,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时间:2006年  类别:民间音乐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Ⅱ—35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无论是它的造型、制作材料,还是它的音质音色、音乐表现风格和演奏方法,均体现着蒙古族的性格内涵,充分反映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历史形态,表达着蒙古族对自然宇宙哲学性的思考和体悟。
    蒙古族马头琴历史悠久,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马头琴就已存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马头琴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这些流派又与蒙古族内部和外部的聚散离合以及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可以说,马头琴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其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马头琴不但在一些正式和隆重场合演奏,也出现在民间的婚典仪典和亲友聚会等日常活动中;既可为歌伴奏,亦可独奏曲目。马头琴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发挥着传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等社会功能。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1.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2.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3.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4.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等;5.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等。
    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极受尊崇,已成为蒙古族文化极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近几十年来,马头琴的发展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历史上马头琴有四大传统演奏流派,每一种演奏流派都有自己传统的演奏曲目。但时至今日,马头琴传承人日渐稀少,曲目失传现象严重,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四、496那达慕
时间:2006年  类别:民 俗  地区:内蒙古  编号:Ⅹ—48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群众性盛会,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具有代表性。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了盛大的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当代的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今天,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摔跤是那达慕的重要项目,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比赛前先推一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每个参赛运动员都有奖。
    每次那达慕大会都要举行赛马、射箭等活动。赛马分速度赛马(跑马)、走马、颠马三种。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蒙古族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TOP

湖南株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其五彩缤纷的色调,优美清新的艺术风格,精致巧妙的工艺技法,丰富多样的花色品种,驰名中外,享誉世界。
  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时隶长沙郡,汉初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置县。其土壤肥沃,自古为产粮区,家给人足。渌水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水陆相连,瓷土资源丰富,是制瓷的理想场所。
  醴陵陶瓷的生产始于东汉,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县城近郊发现有东汉制陶遗址,可知当时制陶已具相当规模。据《醴陵县志》记载,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广东人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制瓷,并邀来同乡技工20余人设厂制瓷,成为醴陵瓷业之篙矢。早期醴陵瓷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其质量与景德镇相去甚远,皆为粗瓷,拉坯和彩绘系一人所为,其时瓷商称醴陵瓷为“土瓷”,景德镇瓷为“镇瓷”,价格也大不相同。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著名人士熊希龄(公元1870—1937年,湖南凤凰人,字秉三,光绪进士,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总理)与县人文俊铎(公元1853—1916年,光绪十七年中举,曾参与“公车上书”),同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在日本期间,他们发现日本瓷业技术先进,产品精良。回国后,熊希龄和文俊铎亲自深入醴陵调查瓷业。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向湖南巡抚端方提出“立学堂、设公司、择地、均利”的强国富民之道和实业救国之策,主张在陶瓷工业区设瓷业学堂以发展湖南实业,得到端方大力支持。是年,熊希龄与文俊铎在醴陵城北之姜湾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熊希龄亲任校长,文俊铎任监督。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速成班和永久班,永久班为学制四年,除本省师资外,还聘请有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醴陵瓷业的改良之机亦由此开始。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熊希龄又招商集股,组建“湖南瓷业公司”,熊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理,装置机械,建景德镇式和日本式窑炉,公司下设圆器厂、琢器厂、机械室、电灯室、化学室等。锐意改良,致力于生产上等瓷,从此醴陵开始生产细瓷。
  清光绪三十三、三十四年(公元1907、1908年)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
  湖南瓷业公司在成立初期的十几年中,由于不惜工本制造上等瓷器,所以出品优良、画工精美,尤其是釉下彩陈设瓷,装饰效果别具一格,在当时已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武汉举行的劝业奖进会上,获得一等金奖;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南京紫竹林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第一等奏奖;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在意大利都朗博览会上获得最优奖;公元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奖。据公元1911年的《时报》报道,那一时期,醴陵瓷器名声极盛,“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这标志着醴陵瓷业进入一个辉煌时期。
  湖南省醴陵陶瓷研究所、醴陵群力瓷厂曾先后多次承担为毛泽东、周恩来等生产釉下五彩瓷器;为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工人体育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宴会厅、湖南厅、以及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大厦、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提供釉下五彩瓷器。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国家用瓷和国家礼品瓷,被人们誉为“红色官窑”瓷。
  醴陵釉下五彩装饰不拘一格,花鸟、翎毛、山水、草虫、人物走兽、图案、书法无所不包,装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在众多的装饰手法中,最为广泛的也是醴陵釉下彩中最为突出的手法是“双勾分水”法。线条的出色运用是醴陵釉五下彩纹饰美的重要原因。画工的勾线表现出很高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并富有浓厚的装饰特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家乡传说之株洲醴陵李畋先师和李畋殿传说

在醴陵最有名的山是西山,上面坐落着红拂女的衣冠冢、左权像和李畋殿。下面详细介绍李畋先师和李畋殿的传说。
   相传鞭炮的祖师爷李畋先师是唐代人,叫李世宗,因避皇帝李世民的讳,改叫李畋,曾住过“吴头楚尾”的麻石。
    据说唐太宗的丞相魏征,他日管人间,夜辖阴曹。有一天,玉帝叫他去斩掉犯了天条的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正当一个炎夏热天的半夜,魏征在睡梦中为斩孽龙,累得满头大汗。恰逢太宗李世民来访,见状后,于是用扇子扇了三下,不意竟风助魏征,斩杀了孽龙。孽龙的弟弟心里不平,恨透了李世民,便日夜到宫廷殿堂吵吵闹闹,弄得李世民不得安宁。于是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手持铜鞭,守护着李世民的寝宫,果然平安无事。秦、尉两人又哪能夜夜来守护,于是叫李畋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硝磺,随时炮响,山鸣谷应,好不威风。但炮竹能发出响声,仍不安静,以后便给秦叔宝、尉迟恭的肖像贴上寝宫门上镇邪。这是后来门神的由来。
    唐初,连年征战,疫病流行,民不聊生,百姓是苦不堪言,四处逃生,李畋又用这个办法,驱风散瘴,蛮有效验。于是,炮竹便用来驱邪散瘴了。
    后人为了纪念他,都尊他叫李畋先师,为鞭炮行业的祖师。
    李畋生于哪年,已无从查考。据说四月十八日是他的生日。从此沿习下来,每年到了这一日,鞭炮人家,都焚香点烛,献上三牲来祭他,祈求平安。这天,就是鞭炮雇工,也要休息一天,不扣工资。
    醴陵潼塘在解放前,曾有李畋先师会,有二十四人参加,每人出三桶谷,以利息用来买肉办莱。十七日夜,铳炮冲天,鞭炮人家都要朝李畋先师神位叩首作揖,非常热闹。这个会就是吃喝敬先师,直到解放后才解散。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于是在西山之巅建了这座李畋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汝南县):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一同前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鄞当县令时,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了尘世。
2、花木兰传说(虞城县):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十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3、盘古神话(泌阳县、桐柏县):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像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盘古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盘古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盘古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4、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武陟县、汝南县、西平县、平舆县):诚实善良的董永,家贫如洗,无钱无地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三年贷钱殡葬其父。七仙女深受感动,遂降下凡间。传说,七仙女以民间女子的装扮,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相遇,她怜悯董永的遭遇,敬其孝,爱其诚,以槐荫树为媒,二人在路上结为夫妻。土地公公出面为他们主婚,但当地习俗,主婚不能为媒,为媒就不能主婚,七仙女提出请这棵槐荫树为媒,董永请了三次,槐荫树果真开口说话,董永觉得是苍天旨意,于是,董永七仙女二人在槐荫树下拜了天地,结为夫妻。
5、牛郎织女传说(南阳市):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随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对他不好,给了他九头牛却让他领十头回来,否则永远不要回去。沮丧之时他得到高人指点,在伏牛山发现了一头生病的老黄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间,牛郎成功将其领回家。 后来在老牛的指点下,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游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一个的衣服,那个仙女名字叫织女,两人相识,坠入爱河,后生育有龙凤胎。但被王母娘娘发现,织女被带回天界。老牛告诉牛郎,它死之后把皮做成鞋出岸上就可以腾云驾雾。后来牛郎终于上了天界,眼看就要和织女团聚,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所变的银河拦住去路。天上的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化作“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团聚。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后命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两人才可在鹊桥相会。之后,每年七夕牛郎就把两个小孩放在扁担中,上天与织女团聚,成为佳话。

TOP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其中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三个
1、伯牙、子期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伯牙奉王命出使楚国,在乘船返途中行至龟山脚下,与樵夫钟子期通过高山流水之曲一见如故,结为知音,相约来年。次年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辞世而去。伯牙悲痛欲绝,摔琴绝琴,从此不复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
  产生在我市汉阳区、蔡甸区的伯牙子期传说,已进入中国文化典籍《列子》、《荀子》和《吕氏春秋》,明代作家冯梦龙以故事写成话本小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更使传说家喻户晓。相传为伯牙所作的古琴曲《高山流水》不仅入选美国“旅行者”号宇宙探测器携带入太空的“地球之音”金唱片,也为我国古琴艺术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伯牙子期传说所独创的“知音”意蕴,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精神文化交流的向往,具有普遍的价值理念。“知音”和“高山流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符号,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远意蕴,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黄鹤楼传说
    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3年,这座楼屡建屡毁,仅清代就7建7毁。各代的黄鹤楼风格不同,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隽秀,清楼奇特。
  建楼的传说是美丽的。一千多年前,有位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酒店,常客中有一道士,回回喝酒不买酒菜,只用随身带着的水果下酒。店主人揣想他一定清贫,执意不收他的酒钱,同他交了朋友,道士也不推辞,就此领受。一天,他用橘子佐酒,饮罢,用橘皮在酒店的壁上画了一只黄鹤,自言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遂去,再也没有见他回来。店中吃酒的人里,有好奇的,想当场试试,面对壁上的画拍手,那黄鹤展翅飞下,在店外舞了一圈,又复原位,此事迅速传开,酒店大旺,连店里的井水也喝干了。当地一名贪官借口要除妖,命人把那面墙壁移到官府,谁想船行到中途,黄鹤抖翅飞走了,贪官追鹤,葬身江中。卖酒老人为怀念仙鹤,在原址建立了黄鹤楼。
  黄鹤楼可不好建哪,鲁班从鲁国到楚国考察,早已了若在胸。他头插草标,在集市上要卖给别人做老子,一个穷汉把鲁班领回了家。鲁班每天上山砍柴,每天从柴里挑一根好材削成光溜溜的木楔存起来,穷汉不解,在做饭时顺手把一根木楔添进灶火中,鲁班叹道:“这是无价宝,将来有用。”到了百日,鲁班留言:“放得千日货,自有变钱时。”然后离去。三年之后,蛇山上造起了黄鹤楼,但倾斜严重,有险毁之势,楔了这头那头歪,急得工匠团团转。穷汉照着楔子样砍了一个,凑成一百,上集去卖。建筑师见此宝楔,十分中意,花重金买下。那穷汉站在龟山上对着黄鹤楼,将楔子一个个抛了过去,九十九个楔子呼呼作响飞过长江,牢牢楔在黄鹤楼上,只有一个木楔落入江中,那是穷汉削的。黄鹤楼因少了一个楔子,还略微有些倾斜,但也千秋无妨了。
3、木兰传说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一首古代民歌《木兰辞》,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传唱至今,使人们对“花木兰”这位巾帼英雄充满了敬仰。
  《木兰辞》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流传在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位巾帼英雄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军人的家庭,从小就喜欢读兵书习武术。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老军人。当时北方边境烽烟四起,皇帝下令征兵北伐。按照当时的征兵制度,木兰的父亲也要从军。但木兰的父亲年岁已大,并且染病在身,根本就不能参军上战场杀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生女的木兰毅然挑起了代父从军的重担,脱下女儿装,换上了戎装,由一个妩媚如花的女郎,一变而成为严阵以待的军中壮士。
  战争一直持续了十二年,由于木兰作战勇猛,武艺、兵法样样精通,在军中屡立战功,脱颖而出的她渐渐从一名普通士兵跃居为一名将军。
  战争结束了,大军终于凯旋而归。皇帝论功行赏,封木兰为尚书郎。但是,木兰却不愿做官,心中始终惦念着家中的父母,她向皇帝请辞返回了故乡。
  木兰从军十二年,如今终于又回到家中,脱下战袍,穿起了女装。当她再次出门见一同回来的军中伙伴时,大家都惊呆了。同行了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郎!
  于是,木兰从军的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在民间流传开来。
  虽然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正史中却没有关于她的记载。我们最早见到的记载木兰从军故事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其中描写的“木兰”究竟是文学杜撰,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呢?对于在历史上有无木兰这个人的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木兰”的名字最早见于民歌《木兰辞》,正史无记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文学形象,并非真有其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真人真事的不计其数,史载木兰曾被封为“孝烈将军”,因此推断木兰确有其人。
  其实,早在《木兰辞》问世之前就有人提到木兰了。南北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何承天在他的《姓苑》一书中就已经提到了木兰。元代的碑文《汉孝烈将军记》中用162个字的篇幅,描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祭祀木兰的庙宇在唐代也出现了。晚唐诗人杜牧游木兰山后,曾赋诗一首——《题木兰庙》。在我国古代,为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立庙是没有的,不论立什么庙,都有他原始的化身。另外,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尤其是在《木兰辞》出现的前后一段历史时期中,诗歌中的所谓文艺形象,几乎都有真实的原形,《木兰辞》作为这段时期的作品应该也不例外。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可能有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军,这自然是非常动人的奇迹。民间歌颂这个英雄女儿,逐渐扩充大篇,修改成精品。诗中描写的木兰,确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英雄气概和高洁道德。”由此可见,木兰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TOP

山西非遗介绍——赵氏孤儿传说

2010年12月著名导演程凯歌先生的电影《赵氏孤儿》成功上映,此部电影引起了不少的热评。我想不仅是因为他有如此的魄力,敢于把沉寂已久并逐渐被人遗忘的忠义故事隆重的搬上荧幕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同时也由于他别具一格的导演风格和演员的出色表现,让整个电影看上去并不是讲述故事般的那样乏味,而是唤起了人们再次接触《赵氏孤儿》的激情。电影的开篇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藏山实地拍摄的景象展示于众,这为电影增添了不少的历史神秘感。虽然电影的内容并不完全与盂县《赵氏孤儿传说》吻合,但作为山西阳泉人也好,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也好,我还是由衷的感谢和敬佩程导肯花巨资拍摄这部电影,至少他让几千年前发生的这个故事重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2010年山西阳泉盂县《赵氏孤儿传说》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对我们从事非遗保护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年,《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出版发行,盂县赵氏孤儿传说亦收入其中。盂县藏山因藏匿晋国赵氏孤儿而闻名遐迩,在藏山风景区的30个景点中,有20多个都与藏孤救孤的故事有关,其文化内涵均体现“忠孝爱国”、“忠诚与正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盂县赵氏孤儿传说
   《赵氏孤儿传说》是根据发生在26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段感天动地、震撼人心的故事演变而成。据《左传·成公八年》、《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追名逐利,妄想独揽晋国大权,设计将累世于国有功的晋国上卿赵盾一家300余口满门抄斩。惟有赵盾儿媳庄姬因公室血缘幸免于难。时庄姬身怀六甲,在宫中生子赵武(即赵氏孤儿)。屠岸贾欲斩草除根,率兵进宫搜查而不遂,即悬赏千金举报赵孤。然天不灭赵。赵盾之子赵朔的生前好友程婴、门客公孙杵臼、中军元帅韩厥三人将计就计,程婴舍子、公孙杵臼舍生,救出一脉仅存的赵氏遗孤赵武,程婴并趁机携赵武于胸襟之内,从晋国辗转逃往仇犹古国的盂山(今盂县,周时为仇犹国)藏匿达十五年之久,使赵氏血脉得以延续。后人因改盂山曰“藏山”,以藏孤得名也。晋景公十七年,屠岸贾因犯欺君之罪而被灭族,赵氏冤情得以平反昭雪,赵武恢复了赵家在晋国的地位,并成为治国栋梁。
    《赵氏孤儿传说》在盂县2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地为赵氏孤儿的藏匿地——苌池镇及北部上社镇、下社乡、中部地区的城关镇、南娄镇、路家村镇等地区。直至现当代,盂县境内仍保存有九座祀奉赵武的庙宇,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都要在藏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形成了规模盛大的民间庙会。
    春秋至今,《赵氏孤儿传说》历代均有传承,并将其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改编成戏剧作品在民间广为传播。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详尽的描述,此后的史学家在文章著作中均有详略不同的记载。元代著名戏剧家纪君祥首次将《赵氏孤儿》搬上舞台。在剧本问世400年后,由在华传教的法国人马若瑟译成法文,于1731年托人带回法国,后即有英、法、意、德、俄等国的译本相继出现,其中法国思想文学家伏尔泰改编的《中国孤儿》影响最大。伏尔泰译成的《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引起轰动。《赵氏孤儿传说》已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时也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分。
   《赵氏孤儿传说》发生于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披上了神秘色彩的外衣,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崇尚正义、鄙视邪恶、善恶有报的善良心理,在历史上传播范围广、辐射范围大,深入民心,影响深远,由“街谈巷议讲列国,妇孺皆能说赵孤”一诗,即可见一斑。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口头及书面流传,已经烙入百姓心里,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赵氏孤儿》传说蕴藏和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重承诺、轻生死、忠直正义的传统精神,给盂县的民间文学宝库增添了极为绚烂和厚重的一笔,为盂县的历史和文化充实了丰富的内涵。(文字转自《阳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册》)

    赵氏孤儿作为民间传说的精华,成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一番努力的。它体现了民间传说的历史性、传奇性和解释性。其中英雄形象的塑造、中国孝文化、义文化的优秀传统美德对今世仍有积极意义。将这一传说继续发扬光大是后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程婴救孤

程婴与孤儿赵武


程婴与屠岸贾的对峙

盂县藏山风景区,相传为程婴藏孤处

[ 本帖最后由 施丽英 于 2013-12-3 17:5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孝文化源流”讲座感想

董荣  2011213130
                                             “孝文化源流”讲座感想
    今天去湖北省图书馆听了一场题为“孝文化源流”的讲座,主讲人是湖北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湖北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肖波。肖老师讲到中国孝文化历史久远,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伦理智慧结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和社会价值,不仅在古代社会发展中骑过长久的作用,并且至今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着肖老师讲到孝文化的起源,从甲骨卜辞中的讲到《尚书》,其中的“尧典”和“尔雅”都提到了“孝”,我们熟知的“百善孝为先”就出自《尚书•尔雅》。谈到孝文化起源的原因,肖老师提出三点:生命个体性起源,社会性起源和信仰性起源,其中生命个体性起源指的是孝最初起源于人类自然的血亲关系,是血缘亲情朴素的表达方式。信仰性起源包括生命崇拜及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祭祀死去的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等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人们通过祭祀祖先仪式来表达对祖先养育之恩缅怀,同时又祈望祖先的灵魂能庇护子孙,福荫后代,到后来对祖先的崇拜转变为对年老的长辈的敬养。
   关于孝文化起源的条件,肖老师讲了四个方面,首先是特定的生产方式,孝观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常年耕作使一些老人总结出种植农作物的宝贵经验,大大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从而获得人们的崇敬,享有崇高的威望,于是社会上敬老,尊老的孝观念出现了。孝文化产生于中国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伦理道德意义的“孝”,是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个体家庭经济的形成,而由族权到父权逐步演进而成。其次是血缘宗法制度,它是孝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再次是中国个体家庭,由于传统的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家中财产的分配权掌握在长辈手中,所以长辈具有较高的威望,于是对其敬重由此产生。最后是社会文化原因,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本土性和人民性来展开的。
  在孝文化的流变这一块,肖老师分析了孝的问世,从孔子、曾子、孟子讲到了孝的理论化,又从汉代的“以孝治天下”策略来谈孝的政治化,认为“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的故事是孝的异化,宋元明清时期的“移孝于忠”是孝的极端化。最后,肖老师结合当下的生活实际讲到了孝文化的今天,指出了今天的人应该如何尽孝。
  听完这个讲座,对于孝文化起源和流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原来只知孝敬长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观念,没有深究它的来源。事实上,孝道属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与最初的历史紧密联系的,适应了原始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西方的传统与我们不同,所以对于孝不如我们强调得那么重。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一直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道之中既有值得我们提倡的地方,也有走向极端化的愚孝。今天的人们面对新的生活状况和挑战,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增多等现象,行孝也需要新的观念,孝应该是对长辈的一种由身及心的尊敬和关爱,物质上的齐全必不可少,精神和情感上的爱也不能忽视,在忙碌的生活中,或许父母期待的只是极其简单的陪伴。所以,孝最重要的是了解长辈们真正的需要,让长辈过上真正幸福舒心的晚年。

TOP

荆州马山民歌
  马山民歌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具有奇特的五句成歌,句尾点题的唱词结构,音律优美,声部协调,音色柔和等特点。另外,它还有有“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美誉,在国际音乐界也享誉盛名,广受欢迎。
  马山民歌是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的民歌,远古时在这块土地繁衍的马山各族人民习惯以民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马山民歌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其可以分为东部民歌和西部民歌,东部山歌旋律粗犷豪放,有蛮欢、三顿欢、卜列欢、呼吁欢、了麻竹、大环欢、加方欢、杨圩欢、白山欢等歌调;西部山歌旋律流畅高亢,主要有雪欢、嘹欢、高调欢、排欢、思国罗欢等歌调。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花鸟虫鱼、婚丧习俗、节日庆贺等,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数十种。其代表曲目为《五大调》:
  (1)“喇叭调”:《翻一个对牡丹》
  (2)“伙计调”:《我说老板是条牛》
  (3)“嘚嘚调”:《今年丰收有指望》
  (4)“叮当调”:《一收衣裳二看郎》
  (5)“蛤蟆调”《一个蛤蟆一张嘴》。
  鉴于马山民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荆州区也积极的保护和传承马山民歌,包括:组建马山民歌抢救保护机构收集、整理和研究与马山民歌相关的原唱曲谱,并建档保存;对民歌进行改编和创新,使马山民歌更贴近现代生活,使之广泛流传;发动小学生搜集马山民歌歌词,并将马山民歌的内容纳入教学中。
  

TOP

荆州花鼓戏
  前面已经有同学在帖中介绍了湖南花鼓戏和随州花鼓戏,其实荆州的花鼓戏也是湖北比较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湖北三大剧种之一。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俗称“花鼓子”。
  虽然花鼓戏发源于湖南,但湖北荆州地区的花鼓戏也有其独特性。这种艺术形式源自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其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其艺术技巧的发展,逐渐形成农民业余的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时以此作副业,出外跑场赶会,进而以一丑、一旦的踏高跷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剧种的先始形态。后在长期的“平台”演唱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戏”,在剧目得以发展的同时,其表演行当也逐步增加。从以往的小丑、小旦行当,增加了小生行当,因此剧目内容得以丰富,艺术类型更具戏剧化,人物性格以及剧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态和规模得以扩大和丰富;另外,荆州花鼓戏的声腔由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几支声腔和丰富的小调组合,具有江汉平原鲜明的地域特点。其主要声腔高腔是在当地流行的“薅草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表现力丰富,音乐承载力强,擅于表现多种人物的不同情绪。这些都使荆州花鼓戏成为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


唐玥     2011213147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