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刘红芳小组

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还记载了伯牙向音乐家成连拜师学习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即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TOP

古琴台现状:古琴台景区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2004 年的相关数
据显示,古琴台的年接待游客量约在 ’5万人次左右,仅为黄
鹤楼的游客接待量的十六分之一)虽然近年来古琴台的
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与黄鹤楼"归元寺这些旅游景点相
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景区内存在大量损坏现象
也是古琴台发展缓慢的一大症结)古琴台蜡像馆内的伯
牙"子期残败破损,瓦屋面浮着物堆积,石刻品"护栏等多
处出现损毁,周围环境比较嘈杂,商业氛围较为浓厚,与这
一蕴含着音乐艺术"传承着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是极不
和谐的

TOP

知音文化中的古琴元素

人人都希冀有知音挚友,在良好的际遇中生活,追求人生价值。寻求知音是社
会普遍情感,感叹知音难逢是常见的失意心态。这也从反面表现了宣扬知音文化,
深挖知音文化的重要性。
知音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也是楚文化的体现。知音文化成于汉阳,植根楚文化
的基因,储存着楚文化的历史信息。
“高山流水觅知音”,体现了楚文化中乐山乐水的自然情怀。楚人尚乐好舞,
钟氏家族更是楚地音乐世家。知音故事是先秦古琴艺术交流的佳话,是楚地高雅琴
艺的千古韵事。伯牙钟子期因弹琴和听琴而相知,钟子期从琴声中能把握高山流水。

TOP

问卷调查我们每个人想些问题吧

TOP

《高山流水》,音乐与琴曲迥异,并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一般认为是民国以后古筝艺术家所创作。其曲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之貌。《高山流水》另有筝曲,虽同样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但与琴曲风络迥异。现有多种流派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TOP

标题

某天晚上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有讲到琴台传说。刘老师和陈老师有出镜滴。。。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刚刚看了一篇论文,叫《琴台与知音》,大家可以看看

TOP

回复 49# 的帖子

组长,我还没抓住古琴台符号化的倾向所带来的问题

TOP

在《淮南子.修务训》里,伯牙的古琴技艺依旧受到送样,但是“绝弦”之举则表示惋惜—“是故钟子期死,而伯牙绝弦破琴,知世莫赏也”。也就是说,伯牙的这一作为等于埋没了新的“知音者”,也使后来的鼓琴者失去了“规矩”和“准则”,不利于琴艺的传承。

TOP

古琴台

古琴台(GuQintai),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的发源之处,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武汉市著名的文物旅游景观之一,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于该处偶遇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
古琴台建筑群占地约15亩,除殿堂主建筑外,还有庭院、林园、花坛、茶室等,规模须然不大,但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殿堂前有琴台,为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约20平方米,相传为伯牙抚琴之处。

TOP

回复 53# 的帖子

文化淡化被利用,赋予商业价值,文化的淡化

TOP

古琴台

琴台碑古琴台园中有联云: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上联出自《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下联出自《诗品·实景》:“晴涧之曲,碧松之音,一客荷樵,一客抚琴。”此联明白如话,虽是集句,然信手拈来,天衣无缝,情景交融,妙趣横生。
《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并认为其高超的琴艺乃“积学”而成。然据《乐府解题》:“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相传《高山流水》琴曲是他的作品,另古琴曲《水仙操》也伯牙所作。
今“高山流水”为得遇知音或知己之典故。《大宋宣和遗事》前集:“说破兴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高山流水”也可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清袁于令《西厢记·病晤》:“清商绕画梁,一声一字,万种悠扬,高山流水相倾赏。”
有吟咏古琴台的诗云:
凤沼余灰此处埋,空留雅韵筑琴台。胸无锦绣何当死,世有知交不用媒。
白发无端输寂寞,清音散失拾悲哀。竹篱风榭年年事,偶尔鸬鹚绕几回。[4]
碑廊,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道光三年(即公元1826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题壁诗,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在他七十八岁时,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5]

TOP

古琴台的开发与利用,正好说明了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但把文化与经济效益挂钩似乎不妥

TOP

这就没人了么?怎么没回复了?

TOP

回复 56# 的帖子

我看了一下古琴台的相关现状,这个景点经营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