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施爱东]试析顾颉刚的民俗研究方法

是宁锐老师的推荐,让我在2007年成为了中国民俗学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柯杨老师在2008年就给我推荐中国民俗学网、民俗学论坛,可因那几年公务繁忙,长期在乡下跑,无暇上网学习。高丙中老师寄给我的《节日文化论文集》等书籍,说实话也没有系统通读。真正关注民俗学这一话题,还是从今年开始的。受高老师多年的鞭策和鼓励,我正在完成一本书,书名暂定为《神与人的沟通——甘肃岷县月露滩青苗会调查研究》,现已基本完稿,正在做深精细收尾工作。在写作中,我不断地想:这本书有没有价值?有没有人读?我最初的设想是把它放在许许多多的小故事中去书写,在故事中穿插文本性的东西,可是写来写去,就走样了,学究气有过之,故事性缺无了。现在想改,也没有时间了。我加入了很多主观认识,我最怕的就是这些东西是最为蹩脚的。因此,才向施老师不断地发问有关理论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处理理论这一问题。在此,万请施老师理解我的初衷和意图。由于全书目前的文字还粗陋得很,我把目录发在短站,祈望指导。全书正文12万字,图片说明文字3万字,附录图片300左右张。我深深地感到,只有不断地写作,才能使问题日趋清晰明了。

TOP

回复 46# 的帖子

怎么会没有人读,张老师的这种踏踏实实的田野作风真的值得年轻人去学习,特别是那些天天把期刊网当实验室的同学,别人的研究成果他拿去一包装,就是他自己的了^^  待大作面世,学生一定第一时间拜读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谢谢长鸿鼓励!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6-26 18:29 发表
谢谢润平兄的意见。
过去我的想法和你是一样的。

但在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学术史之后,我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事实并不象我们所以为的,中国没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聪明的中国学者一直都在生产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
事实并不象我们所以为的,中国没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聪明的中国学者一直都在生产自己的理论和方法。

TOP

越看越精彩!

TOP

什么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法活了?我就不信!

TOP

引用:
原帖由 车前子 于 2010-7-24 10:23 发表
什么规则?没有规则就没法活了?我就不信!  
车前子兄不用规则当然能够活。这不用我多说。
但车前子兄这句话,正印证了我前面跟润平兄提到过的意思。
许多东西不是由道理说了算,而是由情绪说了算。
接受者愿不愿意接受你的观点,不在乎你的观点有道理还是没道理,只在乎接受者看你顺眼还是不顺眼。
听许多台湾的朋友说,阿扁如果现在参与台湾总统的竞选,一样能得到非常高的选票。因为愿意选阿扁的人,不论阿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一样会投阿扁的票。

TOP

我原以为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社会归社会,经常向各位老师请教,也是从学术角度而言的,尽管我说实话并不懂学术是什么。应该说学术是冷静的理性的,不应该是情绪的。我一直信奉这一点。但听了施老师一再地这么说,“许多东西不是由道理说了算,而是由情绪说了算。
接受者愿不愿意接受你的观点,不在乎你的观点有道理还是没道理,只在乎接受者看你顺眼还是不顺眼。
听许多台湾的朋友说,阿扁如果现在参与台湾总统的竞选,一样能得到非常高的选票。因为愿意选阿扁的人,不论阿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都一样会投阿扁的票。”我就对学术有点失望了。中国是这样,不知国外也是这样吗?不过,情绪归情绪,我还是信奉学术应该是冷静的理性的。起码,我们应该这样去矢志不渝地进行追求。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0-8-19 19:17 发表
我就对学术有点失望了。中国是这样,不知国外也是这样吗?不过,情绪归情绪,我还是信奉学术应该是冷静的理性的。起码,我们应该这样去矢志不渝地进行追求。...

润平兄说得对。尽管现实和理想相去甚远,但总是有一部分人在坚守着理想。
我不敢说自己做得怎么样,但我一直在坚守着这点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完全“没有意义”的理想。

但中国的学术研究有多少人在做呀?
据七八年前的统计,中国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总数约在25万。现在应该超过30万了吧?(30万是个人猜想)
30万人中,能有3万个人还在坚守这点理想吗?
我想应该不止。
但我相信,掌握学术话语权和学术资源的,一定不在这3万人当中。

另外27万人,包括那些地位更高、资源更充足的学术权威,
难道还能把他们视作“非学者”吗?
当然不能。

正如车前子兄说的,我不要规则,难道就不能活吗?
虽然我不知道车前子兄是哪位前辈或平辈老兄的马甲,但就凭车前子兄说的这句话,我敢肯定,车前子兄一定活得比我更好,比我更适应当前的学术体制。

润平兄可能以为这是中国特色,我过去也以为是。
其实不是,
社会都是人组成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
肉做的心都是带情绪的。
“科学社会学”、“学术政治”这些名词,都是外国人发明的。
可见举世如此。

只是西方人比我们更敢于剖析自己,
更敢于面对问题,
所以,西方有更多的规则在制约这些问题。

只有当我们把这些问题当成了问题,而且下决心解决它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但也得认识到,解决永远只能是部分解决,
不可能做到杜绝。

TOP

学习了,果然是好讲座

TOP

顶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实际上,大师级学者们研究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不拘泥于学科藩篱,多学科融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