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难忘今宵

奖品马上就揭晓,敬请期待!!!!!!!!!!!!!!

TOP

祝贺野人兄高中头名状元!
俺这边已经快两点钟了,我得睡睡去了,明天是东京大学五月祭活动,这是重要的校园民俗文化,我得早起田野去。
特此告退,洗白白去鸟。

TOP

热烈庆祝庆典圆满举行!
千万次期待、千万次付出终成正果!
期待上亿次!
相信奇迹!
因为有你!
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你!
一个个活力四射、激情飞扬的你!
祝福你!
祝福中国民俗学!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难忘今宵
难说再见
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改天我得带着帐篷睡袋也去深山老林住上一阵~~
去沾沾仙气~~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钟兄好运气,来沾沾喜气。。。。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TOP

引用:
原帖由 洛洛 于 2010-5-30 00:40 发表
改天我得带着帐篷睡袋也去深山老林住上一阵~~
去沾沾仙气~~
洛洛,这个想法好,嘻嘻~~

TOP

引用:
原帖由 燕子的心 于 2010-5-30 10:29 发表

洛洛,这个想法好,嘻嘻~~
又能沾了仙气,还能有的吃 ,还有美景可看。。。
一举多得啊。。。
燕子姐,一起去吧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大高陪起去好些,一是安全,二是可以带路。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5-30 12:43 发表
大高陪起去好些,一是安全,二是可以带路。
英古老师也一起去吧。。。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我是想如何把野人引诱到丽江来……
丽江还有个俗名:艳遇之都!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10-5-30 13:39 发表
我是想如何把野人引诱到丽江来……
丽江还有个俗名:艳遇之都!
这个诱惑力强悍了~~~

上次在一本书上看到纳西族的殉情文化,里面说玉龙雪山不仅是圣山,还是一座恋人们的理想乐园,在那里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记得不清了,可能有些讲的不对O(∩_∩)O~)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纳西族之殉情也是纳西文化一大观。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人顾彼得来丽江,呆了七年多,写了一本《被遗忘的王国》,他也为纳西人的殉情现象所震惊,称丽江为殉情之都。当然这不是什么荣誉,主要是文化冲突而致。纳西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汉文化,在婚姻观念上的严重冲突导致了这一起起人间悲剧的频繁发生……

以前也写过篇小文,引录小段共飨:
《鲁般鲁饶》是东巴超度殉情者灵魂的经书,在举行仪式时年青人是禁止入内的,但作为一部超越时空的民间叙述作品,它的影响力已经浸透到民族的灵魂深处。“改土归流”后,汉文化渗透到纳西族地区,“以夏变夷”,以一个强势民族的文化价值衡量另一个弱势民族的文化价值,这样的结果是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婚姻形态上,就上演了一幕幕殉情悲剧。上世纪四十年代,丽江纳西族地区大量发生的殉情事件使当时到丽江的美国学者顾彼得感到震憾,在其《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纳西族被称为“殉情民族。” 纳西族殉情主因在于文化的变迁与冲突,其中,纳西人全民信奉的原始宗教东巴教里生死如一的超然观念,培育了他们对生死的豁达理解。纳西族回归自然回归祖先的生命观和民族个性中为友情、爱情、民族慷慨赴死的传统精神,同样滋养了他们崇尚勇武、重情重义的民风。纳西人没有“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反而有“不自由,毋宁死”,“活时不能成一对,死了也要做一家”的观念,加之传统和东巴教皆把“舞鲁涝翠阁”——“玉龙第三国”描绘成一个可以彻底摆脱人世间恶浊苦难的理想乐土,把情死视为是进入一个只能由爱情和青春生命所拥有的幻化世界,因之情死对婚姻不顺、情感受挫的纳西青年男女更具吸引力和诱惑力。“可以没有吃的,可以没有穿的,但不能没有心灵的自由,不能没有爱情。” “一个宁可以死亡换取心灵自由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他企望通过歌唱“情死”,倡扬一种对爱情忠贞不渝,对自由、理想执著而至死不渝的顽强追求。
西方有些学者断言中国的神话故事缺少类似希腊神话的自由精神、悲剧意识, 这是有失于偏颇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58# 的帖子


从英古老师那知道了更多关于纳西族的东西。。。
谢谢老师。
我看的书上说,因为殉情的人太多了,所以现在东巴在读到《鲁般鲁饶》的 时候会特意的让年轻人听的不太清楚,有些家长也会拉着孩子回去。

勇敢、浪漫的纳西族人。。。

看了您的这篇,我更想去纳西族呆上一阵了,也好去沾点浪漫回来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信仰层面的破坏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摧残。
现在的丽江不可能回到那个自由王国中来,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正侵蚀着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更多的是类似于昨日挽歌的一声叹息罢了。
到丽江,不能跟着团队走,至此一游,走马观花,浮光掠影。
与本地不同层次的人多交流,才能解读这方水土中的诸多基因密码……
丽江欢迎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