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民俗学的那一张张脸(6)(7)(8)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爱东兄的留言不仅是对建宗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勉励和警醒。

这样的学术引领是温暖的食粮。。。。。。。。。。。。

TOP

回复 39# 的帖子

感谢笛威辛亢兄的及时“八卦”,让我领略了诸位老师和童鞋的风采。
很想目睹任双霞学姐的芳容?不知道所发照片中有没有?

TOP

2009年的“话题讨论”帖子中有三个留下深刻印象:一是乌丙安先生提及的赵本山与二人转的传承人真实性探讨,乌先生高屋建瓴,不畏浮云遮望眼,据理力说,体现了一个民俗学者的学识与责任。二是已经偃旗息鼓的抄袭风波,一开始理已经很明了,但所争论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两个当事人范围,其警世性效果更为突出。三者当然是所在的民俗脸谱系列了。其所散发的魅力不只是民俗学界领军人物或学人们的风采,更多的是通过马先生的深描,还原了一个个虚拟世界中“神话人物”的生活本真。余也混迹于几个所谓学术圈中,但心有所动,有所牵系的还是民俗学这个阵营。我想除了与具体的人格魅力有关联外,也可能与学科本身性质的影响所致。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阿格的表扬的表扬很受用,为了让这个帖子坚挺住,我要不断做个包打听,让更多我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进入这个系列.以后再熟悉之加工之,完善之.

TOP

引用:
原帖由 柱子 于 2009-12-26 23:12 发表
感谢笛威辛亢兄的及时“八卦”,让我领略了诸位老师和童鞋的风采。
很想目睹任双霞学姐的芳容?不知道所发照片中有没有?
双霞姐姐今年没去噻,想睹芳容的话站短索要吧:):)

TOP

刁老师写的真是传神!嘿嘿。宛在眼前~

TOP

小朱也来写写,而且怎么只露半张脸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09-12-26 22:32 发表
这是我最近写的《学术行业生态志》中的一段话,看了知遥兄的《李建宗》,贴出来与建宗兄共勉:

创造性思维的学者都是钻牛角尖的,曲高和寡是多数杰出成果的必然命运,学者们常常感叹“我们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因 ...
非常谢谢施老师的鼓励,但愿能永远寂寞下去!

TOP

好谦虚的建宗!

TOP

看了马老师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刁老师华丽丽的大卷发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TOP

哈哈,都在关注刁老师啊

TOP

看不见

缘何看不见正文?我这里难道无法显示?

关于柯杨老师的素描在何处?希望看看,呵呵
R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