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40课堂孙修远小组——归元寺

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道济的文献是南宋释居简《北文集》第十卷中的《湖隐方圆叟舍利铭》,收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1183册和《卐续藏》诸宗著部《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之后,部分摘录于下:
  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辞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暑寒无完衣,予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 …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死于净慈。邦人分舍利,藏于双岩之下。

TOP

这篇铭文中对道济的称呼是“叟”,男性老者的意思,禅宗称高僧多为禅师或大师,由此可知道济在当时的佛教丛林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历史上的道济,为人狂放耿介,不合时俗,虽没有什么践越规矩之事,但却不被寺众所喜欢。他外表破落,但有文,也帮助别人治病,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些德行的异僧,然并不能归为高僧之列,更不存在罗汉之说。道济圆寂时俗众对济公的信仰似乎已露端倪,邦人分舍利,俗众看到道济火化舍利如雨,才知其为得道高僧,分其舍利以供奉。也许在当时就开始有济公为罗汉的民间传说了

TOP

文献上明确记载道济为罗汉转世的说法出现在道济圆寂不久。天童如净的侍者所编的《如净和尚语录》卷下之赞佛祖部分有赞济颠诗如下:天台山里五百牛,跳出颠狂者一头,赛尽烟花瞒尽眼,尾巴狼藉转风流。许文笔在其《佛教中的济公形象与定位》一文中就此提出:此佛赞中天台山里五百牛即有喻五百罗汉,因为,牛在佛教或禅宗中有象征大力,生死自在,本具圆成之佛心的意思。笔者对此观点表示赞同。天童如净禅师于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嘉定十六年(1223)先后两次住持净慈寺,那么很有可能济颠为五百罗汉转世的说法是他在净慈时听到然后记录下来的。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即在济公圆寂不久,佛教丛林即承认济公为罗汉转世之说,济公罗汉信仰有了正统佛教的支持。

TOP

文学作品中对于济公为罗汉转世的说法似乎已成为定说,从《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到拟话本、戏曲、宝卷、鼓词、评书、章回体小说中济公故事,济公罗汉的桂冠从未被更换,至于投胎的罗汉究竟是谁,说法不一,以几部主要的作品为例。《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说:“且说大宋高宗时,有一金身罗汉,在天台山托化,来临安府显圣。”国清寺罗汉堂“一罗汉连椅仆地”,此乃投胎之兆。《济颠罗汉净慈显圣记》将这尊罗汉定名为紫脚罗汉。《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第一回,国清寺罗汉堂“只见一尊紫磨金色的罗汉,连一张彩画的交椅都跌倒在地”。方丈道:“过来一声震动,推倒土泥者,乃紫脚罗汉。”具体描写了紫脚罗汉的外在特征为“紫磨金色”。《麹头陀新本济公全传》又说:“罗汉堂东偏第一百八十八尊,揭波那光梵尊者,从上扑下,连椅而倒… …头面手足俱已迸裂殆尽,地上止有零零碎碎金光粉片… …这罗汉却也奇怪,闻得经典上云`着了金刚宝杵,立时化作微尘',看起来这个不是罗汉,还是一个魔头,不然为何打碎得这般净尽!”阅读作品乃知他实为梵光僧因过泄天机而投胎转世。《醉菩提》传奇,第二折“争获”中说济颠为金身罗汉转世。《济公传》鼓词亦是“紫脚金身罗汉”。《评演济公传》第一回便明确说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小说其他部分均说他是知觉罗汉。

TOP

从文本的梳理来看,投胎的罗汉大致从最初的一尊无名分的金身罗汉到紫脚罗汉、到紫磨金色的紫脚罗汉,再到五百罗汉中第一百八十八尊揭波那光梵尊者,最后定位于降龙罗汉。宋代的罗汉一般为木质外镀金,因而从外观上来看确是金身罗汉。“紫脚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并未出现过这一名称,估计是作者根据罗汉的脚的颜色而命名。《醉菩提》的作者进一步描绘为紫磨金色,不知是否为“紫脚”颜色的解释。但对于紫磨金典籍上是有所记载的,《涅槃论》曰:“阎浮檀金有四种,一青二黄三赤四紫磨。青者喻外道,黄者喻声闻缘觉,赤者喻六波罗蜜菩萨,紫磨喻如来。紫磨金具有众色,喻涅槃具有天魔外道声闻缘觉六波罗蜜菩萨。孔融《圣人优劣论》曰:“金之优者名曰紫磨,犹人之有圣也。紫磨金在佛教和儒家看来都是非常尊贵的金,而紫磨金色的罗汉也就随着紫磨金具有了佛、菩萨的性质和圣人的特征,比照前者的金身罗汉无论在法力上还是地位上理应更胜一筹了。至于五百罗汉中第一百八十八尊罗汉为揭波那光梵尊者,又不知是何出处了,因为据记载五百罗汉第一百八十八尊罗汉为电光尊者。揭波那光梵尊者也许在清初民间确是一位传说中的罗汉也未可知。

TOP

济公罗汉名号虽几经更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系,一是金身罗汉一系,一是降龙罗汉一系。前者主要是《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济颠罗汉净慈显圣记》、《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麹头陀传》、《醉菩提》传奇等,时间为明中后期到清初;后者主要是《评演济公传》及续书,时间为清中后期到民国,地点由北京向上海转移,二者之间的过渡作品即《济公传》鼓词。前者中的作品均写于杭州,金身罗汉或由此推演的紫脚罗汉源于传统罗汉塑像,罗汉显灵的种种神迹多与佛教文学密切相关;但后者中的降龙罗汉的佛教意味被淡化了,以至作品中更多出现的是“知觉罗汉”这一无名无分的罗汉,他的行为更似有超能力的侠客英雄而非佛教弟子。但总的来看,济公罗汉名称的改变,一方面济公作为僧人的佛教意味衰退而大众宗教意味增强,儒释道的文化内涵也越发丰富起来;另一方面济公的神通有所增加,前者济公罗汉如果说还局限于道济的原始材料、高僧传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的话,那么后者济公罗汉的原型则更多来自于神魔小说和武侠公案小说,神通能力玄乎其玄。

TOP

济公名号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理企盼。一是造神的传统意识。中国的造神运动于战国时期盛行一时,不过当时主要是神话中的造神,其中黄帝成仙神话备受关注;在方士的影响下,道教把一些民间俗神、历史人物吸收到神仙体系中,如许逊、文昌帝君等;佛教本有自己的崇拜对象,但为了迎合中国信众,也创造了一些中国的神,如济公罗汉、泗州大圣、华光菩萨等,然后又人为地将其纳入佛教神系。二是渴望救济。佛教经典上记述:罗汉能“为施主作真福田,令施主得大果报”,那么在人们的想象之下,罗汉成为人们现世祈福利益的神祇。

TOP

济公故事最初是以传说的形式在民间流传,逐渐形成文本,但流传的主要领域还是民间,因此济公故事最能体现民众的要求。民众、尤其是下层民众,特别希望得到外力的救助,保证其基本生活。但他们知识水平很低,他们头脑中的救星就是英雄、神佛之类,而这些英雄、神佛形象却是一些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灌输给他们的,反过来他们即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创造他们的救星,无限去增加济公罗汉的超能力,使他无所不能。

TOP

三是民间传统道德意识。民众阶层有其自己的道德准则,与官方准则可能不尽相同,孝、义及性的贞节构成了民间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他们的偶像也符合如上标准。济公罗汉从佛教中的金身罗汉走向三教合一的降龙罗汉便是明证,民众通过名号的更改,人为地为济公罗汉平添了民间传统道德意识,符合大众审美。

TOP

四是同质感。人对异质的东西具有本能的排挤感,罗汉经过本土化、世俗化的过程,完全融入了中国文化圈,成为中国的神祇。罗汉“蔽隐圣仪,同常凡众”的本性使得罗汉在修行果位上比佛、菩萨更易与人接近,这种特性被中国信众所利用、发挥,认为他们与罗汉可以达到近距离的接触,因此在中国大众佛教中,信众对罗汉的信仰程度甚至超过了佛、菩萨。由此济公罗汉的名号成为一种符号,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国民众的心路历程。

TOP

济公原本只是南宋临济宗的一位异僧,在南宋杭州浓郁的罗汉信仰氛围下,他圆寂后不久便被传说为五百罗汉转世。对此,口头文学、文本文学不断叠加新的传说以及新的称号,济公罗汉的名号由一普通的金身罗汉到紫磨金紫脚罗汉再到降龙罗汉。这些罗汉名号多有出处及历史文化内涵,而名号的更迭更有其深层的民众心理基础。这就是关于济公罗汉的一些介绍,因为是罗汉堂里比较有名的一位罗汉,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

TOP

归元禅寺建成要塑罗汉时,从黄陂县请来了一对父子泥塑匠人。罗汉谱是从天竺国传来的,据说全中国只有两套,一套在浙江天童寺,一在湖南祝圣寺。老塑匠跋山涉水,到了祝圣寺,把罗汉谱描画好,拿回来,才动手塑像。老塑匠不想拘泥于罗汉谱,还想塑出罗汉的各种神态,于是就到归元禅寺周围的农村,观察农民种地、休息、过路或者躺在树荫下睡觉的样子,并巧妙地化成罗汉的神态,有时候,还把附近的孩子们找来,故意逗他们打闹、嬉戏,仔细观察、琢磨,然后塑在罗汉的身上,有一座“六子戏罗汉”就是这样塑出来的。

TOP

塑泥胎容易变形,也容易损坏,但是一次老塑匠看到一件福建脱胎漆器,便按照那种做法,用麻绒、葛布、生漆和观音土混合成的材料,把塑好的泥胎一层一层糊起来,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尽了,空心罗汉就做成了。水打不湿,火烧不坏,非常结实,所以罗汉塑像在之后的几次大水中得以保存。
老塑匠没等塑完便死了,他儿子便接着塑。他的手艺也很高明,一直塑到四百九十九个,忽然想这多的罗汉,每一个都是父亲的心血?应该把他老人家也供在这里,给后人留个纪念,便把老塑匠便塑成了第五百个罗汉。
所以人们传说,在给罗汉烧香时,一座罗汉一柱香,正好五百根;但要是一、二、三、四……数罗汉,就只有四百九十九个了。

TOP

香客是指到寺庙磕头、进香、许愿或还愿的人,作为佛教中数量最多的信仰群体,他们对寺院生存与宗教信仰的传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归元禅寺安全保卫工作指挥部提供的数据,2008年春节期间,共有50万游客到归元禅寺敬香祈福;2009年正月初四晚至初五下午5时,60余万市民到汉阳归元禅寺拜财神祈福敬香;至2010年,敬香人数达到70万,创近30年之最。从精神层面上讲,他们是佛教信仰的虔诚追随者;从物质层面上讲,他们对菩萨供奉,对寺院布施,是寺庙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

TOP

据归元禅寺的僧侣与居士介绍,香客来寺祈福请愿,一般每个殿堂的佛与菩萨都会跪拜,另外,根据个人的信仰与心愿会对特定的神灵进行专门的礼拜。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长期的信仰活动中,神灵按照民众的世俗要求,被赋予了相应的功能,他们各司其职,掌管民间生老病死、升官发财、婚丧嫁娶等各种事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