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1课堂第8小组研讨

回复 26# 的帖子湖北恩施传说——土家女儿会

关于湖北恩施土家女儿会的传说
恩施“女儿会”源远流长,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儿地远山深,男女之间是没有拘束的,他们在劳动中唱歌跳舞,倾吐爱情、私订终身,尽情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牧歌生活。后来,有十姓人从山外攀藤越崖,登上海拔1700余米的石灰窑,这十姓人是张、薛、李、滕、杨、田、覃、曹、黄、王,他们分割居地,挽草为界,搭棚建屋,立户创业,号称“十个棚”,到了明代末年,薛姓中有一人被推为“乡士”(有学问、能号令一乡之众的人),薛姓多女少子(今石灰窑薛姓已绝),膝下有九女,薛姓教女,严守闺门,平时不许外游。儿女由父母包办订婚,无见面之机,只等适龄,拜堂后方能相见,此时,“十个棚”的儿女结姻,多由父母包办,女发男纳八字庚贴。
有一年,薛乡士到山外远游,于七月十一日回到家里,全棚为乡士大办筵席,庆贺他云游归来,薛乡士很高兴,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沿途见闻,酒酣兴尽之时,把他最钟爱的幺女珍妹唤至身旁,吩咐道:“明天就是月半节了,一早,你和姐姐们穿上新衣服,上街玩一天,观赏秋景,只等这一天,平时不得离棚”。九姐妹喜从天降,三更起身,五更打扮,只见她们头缠印花折叠帕,身着红绿花边衣,腰围黑色金线绣花巾,脚穿镶花小鞋,手戴亮闪闪的玉镯,打扮得像花儿一样。出得门来,山寨的小伙子远观近望,不离左右,以山歌相追,以眉目传情,九姐妹均在这天相中了如意郎君,直至踏月而归。尔后,每到七月十二这天,她们就梳妆打扮,穿着一新,偷偷溜出家门,与邻里姊妹相邀上街,连续数年如故,积之成习,人们便称农历七月十二日为“女儿会”。
那时候,女孩儿的命太苦,一年四季苦守在家,除了干活就是守在家门口,来客不能露面,吃饭不能上桌,没有半点自由,姑娘们时刻盼望着那一年一度的“女儿会”,七月十二这一天,劳累了一年的女儿们戴上最漂亮的首饰,穿上层层不同颜色的镶边衣裳,里长外短,层层翻新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表示富有和美观,并用花背篓背点土特产上街赶集,女儿云集,争奇斗妍,吸引着众多的年轻后生,后生们在集市上装作一副闲散悠然的模样,一双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相中了一位妹子便连忙走拢去打招呼:“哎,妹子,这梨子好多钱一个?”妹子抿嘴一笑,于是便讲起价钱来。聪明的小伙子就说:“哎呀,好妹子,这梨子是金砣砣还是银蛋蛋?”妹子毫不马虎:“我说这位大哥哎,要的是价,还的是钱,一年梨树长多高?一树梨子结多少?我费的功夫你知道?这价码还嫌高?”就这样讲着价,斗着智慧,探着深浅,要是价儿还不下来,说明妹子看你不上眼,小伙子赶快知趣走开,要是那价码儿越来越低,小伙子的希望就越来越大,价儿降利一半时,小伙子得赶忙把梨全买下来,替妹子背上背篓,妹子自然会跟你走。
土家妹子以歌见美,以歌为媒。“歌儿唱得好,凉水点燃灯”、“一不是爱你人才好,二不是爱你家富豪,爱你会唱歌打锣鼓”。那时候,寨子周围长着好多好多的树,林子里还有许多洁净美丽的石头,有情有意的青年男女便来到密林深处,选个石凳凳双双坐下。不久,林子里便飘出一串串迷人的山歌……
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女儿会如今也已变成了土家族盛大的民族节日。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0-30 09:16 编辑 ]

TOP

介绍一种你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本周的讨论题目又来啦!

本次想跟大家聊一聊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无论是民俗礼仪,还是民俗禁忌,还是其他民族特色文化,都欢迎大家来分享。如果家乡特色文化有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极好的选择哟!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发言哟!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你的家乡文化!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0-30 09:33 编辑 ]

TOP

回复 31# 的帖子我家乡(湖北巴东)的民俗文化——土家撒尔嗬

关于土家撒尔嗬
“撒尔嗬”是土家语,实际上是一个衬词,因为每一段歌后面都要用它来和,久而久之,“撒尔嗬”就成了这种歌舞的代名词,它的汉语名字叫“丧鼓舞”或者“打丧鼓”。顾名思义,“撒尔嗬”是土家族人在办丧事特别是“喜丧”时,在逝者灵堂前既唱且跳的一种歌舞。有30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人是一个乐天知命,敢于笑对生死的独特民族。啼哭着来到人间,欢笑着离开尘世,这就是土家人的人生。
巴东县野三关镇是撒尔嗬的发源地,是民间流传“跳丧”舞的故乡。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家中老者死后就流传“跳丧”。最早记载撒尔嗬起源的历史文献应为《隋书·地理志》,其记:“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 “其土人则又不同,无哀服,不复魄。始死,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扣弓箭为节,其歌词说平生之乐事,以至终卒,大抵亦犹今之挽歌也。”
撒尔嗬的演唱啊形式是一人执鼓领唱,众和。执鼓者,是有声望的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能手,他以鼓点指挥舞蹈,以鼓点变换曲牌。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日伴亡。于枢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之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无论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做“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
撒尔嗬的鼓点子及舞蹈动作因地域不同而稍有差异。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个类型。按模仿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猴子爬岩”、“狗撒尿”、“狗连裆”、“燕儿含泥”、“乡姑筛箩”等。
撒尔嗬作为一种民族舞蹈,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歌词内容,都少有悲凄之感,音乐高吭欢快,舞步健美勇武。歌词内容十分广泛,回忆民族起源、讲述民间故事、叙述父母得到养育之恩等,歌舞者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四、三式,上下旬,也有“五句子”保持着古代巴歌“竹枝”、“杨柳”等曲牌格律形式,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跳撒尔嗬喂”,或“解忧愁噢”,粗犷的歌声和明快的曲调扫去了死者家里悲痛凄婉的气氛,人们用欢歌和鼓乐致哀,为死者家人驱散扰愁。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巴东的鼓点子主要是3/4节拍,建始是2/4节拍,其中6/8拍较为普遍。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更重。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当唱到感情交融时,掌鼓者还会绕开鼓座加入舞者行列,时而用鼓锤在鼓上敲击节拍。
撒尔嗬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妙绝。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撒尔嗬还有一套一套的花样,如建始的“四人穿花”,来凤的“雪花盖顶”,巴东的“摇丧”以及将各套动作各抽一段重新组合的“四合一”固定格式等,巴东跳丧舞中难度较大的是“燕儿含泥”的动作。
湖北巴东野三关的黄在秀是“撒尔嗬”的传承人,黄在秀除了忙于传艺和参加各地表演活动外,便是继续挖掘,整理“撒尔嗬”的曲牌,搜集、记录有关文字资料达十多万字。他撰写的《撒尔嗬沿流沿革初探》,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以“撒尔嗬”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虎啸清江”(央视拍摄)在中央电视台“九洲方圆”栏目播出,其中“撒尔嗬”表演也由黄在秀等承担。《凤凰卫视》还慕名对其进行过人物专访。在多年的从艺生涯中,黄在秀始终在为弘扬民族文化,而任劳任怨地奉献,对撒尔嗬表演进行了改变和创新,开始招纳女表演者,带出来几百徒弟,有老人,也有小孩。在传艺和参加表演之余,他下力气进行了撒尔嗬曲牌的挖掘、整理。今天,在他们的努力下,撒尔嗬已经越来越发扬光大,充满勃勃生机。

TOP

回复 31# 的帖子 民俗文化

1、穿天节
时间:正月二十一日

地点:襄阳

介绍:
宋朝人庄绰(字季裕),曾任襄阳县尉,与米芾有交游。他在《鸡肋编》写道:"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这里写下了"倾城"出动"泛绿舟",而且妇女们都成了主角,成了"女神";玉佩太少,穿天石可以取代;得石可得子,得子能给妇女带来好运,人人祈盼遇上好运。这则记载说明:在1千年前的宋朝,襄阳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道具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
此为襄阳古代特有的节令。穿天石是汉江石的一种,即有孔眼的小石头,古时已被赋予了文化内涵。公元前977年,西周初期,昭王攻楚在汉水被溺死时,他被二侍女延娟、延娱"夹拥王身,同溺而死"。"数十年间,人于江汉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江汉之人,祀于江湄"。"暮春上巳元日(按:三月三),禊集于祀间"。该事《列仙传》等均有记载。襄阳百姓为纪念此事,每年的正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郑交甫遇神女的日子)倾城而出,云集万山脚下,然后顺江而下,沿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以避邪。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穿天节。

2、三月三
时间:三月三

地点:龟山

介绍:襄阳城西四里有龟山,俗称宫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庙,故又有“小武当”、“小顶山”、“真武山”之称,襄阳居民讹音称“周公山”。襄阳旧俗,谓三月三来游,可免灾。离城西二十余里有诸葛亮耕读之地——隆中。每逢三月,牡丹盛开,襄阳人争相观赏,故又有“阳春三月,隆看牡丹”之俗。建国后,真武庙毁,去真武山消灾迷信风俗也废,而春游隆中的风习犹存。与旧时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去观赏牡丹,而且演变为对青少年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活动。

[ 本帖最后由 刘敏 于 2017-11-24 21:2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26# 的帖子

新疆民间传说
       提起新疆,大家一定会想到诱人的新疆美食,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女孩,美丽的手工地毯和服饰,珍贵的和田玉……作为产出地,新疆的玉确实声名远扬,而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新疆关于玉的传说。
      维吾尔族人民历来崇玉爱玉,谚语说:“宁做高山上的白玉,勿做巴依(地主)堂上的地毯。”而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就有这样一种说法,说玉是美丽而善良的姑娘的化身。相传古代于田国的玉河畔,居住一位技艺绝伦的老石匠,带了一个徒弟。
         在六十岁生日那天,他于玉河中拾到一块很大的羊脂玉,精心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玉美人。老石匠情不自禁地说:“我要有这样一个女儿多好啊!”结果,这玉美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拜老石匠为父,取名叫塔什古丽(玉花)。
         不久老石匠去世,塔什古丽与小石匠相亲相爱。可是,当地一位恶霸,趁小石匠外出,抢走塔什古丽,妄图强迫成亲。塔什古丽不从,恶霸就用刀砍她。她身上发出了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恶霸的府第,而自己化成一缕白烟,向故乡昆仑山飞去。
         小石匠得知后,骑马去追,沿路撒下了小石子,成为后人找玉的矿苗。

TOP

回复 31# 的帖子 新疆民俗文化

生活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十三个民族,各族丰富绚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了灿烂的新疆文化。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两种新疆民俗文化:
1.麦西来甫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歌舞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按形式和内容大致分,有习俗舞、执具舞、模拟舞和劳动舞等。习俗舞流行最广,其中包括“青苗舞”、“米丽斯”、“赛乃姆”等曲目。青苗舞多在冬春季举行,先由一家农民在碗中种上小麦,待青苗长出后,主人挨户邀请男女老少来家中聚会、玩乐。
  舞者手持绢花,边歌边舞,围者席地而坐,以掌击节,助以歌唱;同时有唢呐、手鼓等器乐奏鸣,造成热烈气氛。这种歌舞也常被婚礼、节庆利用,出现在街头巷尾,庭前院中,深受群众欢迎。
2.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动人的诗歌是哈萨克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阿肯则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草原上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每逢节日喜庆、婚嫁礼仪都要举行隆重的阿肯弹唱,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作为一种民俗风情旅游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TOP

家乡饮食文化介绍

从曾经有过的甜粽子、咸粽子之争,饺子、汤圆之争,可见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是有着差异的。不同的地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的影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接下来,就请小伙伴们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美食及关于其来源的传说吧。

TOP

回复 36# 的帖子 新疆美食介绍

馕:馕就是大家心中像一个大饼一样的东西,不过它比饼要厚些,也要脆些。关于馕的来历,有着这样一种传说: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有一个叫吐尔洪的牧羊人被太阳烤的实在受不了了,就把他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块面团像戴毡帽一样严严实实的扣在了头上。面团凉丝丝的很舒服,但是没多久头上的面团就被烤的像面饼一样硬。后来,吐尔洪被红柳根绊了一下,面饼掉了下去被摔碎了,吐尔洪被香喷喷的面饼吸引,便捡起一块儿放进嘴里尝试,结果香脆可口,十分好吃。于是吐尔洪便在自家院里挖了一个大坑,四壁用黄泥抹实,在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在壁上,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了,这样即使天阴,吐尔洪也能吃到香气喷喷的面饼了。这就是新疆馕的来历。
拌面:新疆的拌面,用新疆方言来讲又叫“拉条子”。拉条子是将炒好的菜,倒入煮好的面中拌匀,颜色诱人,味道好极了。据说,“拉条子”的来源是这样的:因为古时候人们运送货物时都要用骆驼将货物通过茫茫戈壁运到西域,所以那些经常跑运输的人常年往来于丝绸之路,在外的游子总是不由的想念家乡的饭菜,所以吃了一路干粮的骆驼客们,到了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总会做些家乡菜来慰劳下自己,而这些人中常有山西一带的骆驼客,所以他们把拉面技艺带到了新疆,因为他们以菜拌面,所以称之为拌面。

TOP

回复 32# 的帖子

我的家乡湖北仙桃其实是有很多习俗的,但是因为地处中部,吸收了南北方的文化,所以有些习俗可能并没有什么特色,我就简单说说两个稍微特色一点的。
一、仙桃清明穿木屐
  木屐,即木制的钉鞋,雨天出门时穿。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之推(一说介子推)抱树焚死,便以该树制成木屐,这是2000多年前的事。
  沔阳(今湖北仙桃)龚台是久负盛名的木屐村,清末该村龚宗云从南方买来木屐样品,就挨家挨户自制。木屐制作简单,两块弧形面子,两个木底板,八颗铁脚钉,百颗小铆钉就行。
  龚台人制作木屐,是就地取材利旧利废,木屐面子,解放前是手工割牛皮的硬面子,后用机械做废帆布的粗糙面子,现用电炉压废橡胶成光滑美观的软面子。木屐底多用柳树,原用手工砍,后用机械削。木屐脚钉,原由铁匠打的方块钉,又重又易脱落,现用机械生产,既耐用又不脱落。
  改革开放后,龚台人家家生产木屐,畅销仙桃、洪湖、监利、天门、汉川等地。旧时木屐是一种雨具,现在虽有雨靴,但很多农民仍喜欢穿它,尤其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们扫墓、踏青穿着它,稳稳当当,再泥泞的田埂,如履平地。

二、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
  “三月三,荠菜(地菜)煮鸡蛋。”在湖南湖北等地,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都有荠菜煮鸡蛋的习俗,说吃了荠菜煮的鸡蛋,一年当中腰腿不疼、头不疼。

TOP

回复 39# 的帖子

仙桃美食介绍——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是一个形成于600多年前并被不断打磨的成熟菜品,是一个被广泛认同并带动了一个产业链的餐饮名牌。它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农家菜,又是湖北十大名菜之一,是鄂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作。2010年10月,沔阳三蒸进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
沔阳三蒸是以水产类、禽畜类、蔬菜类为主要原料,以粉蒸为主要技法,多种蒸菜技法(清蒸、扣蒸)并用,制成的系列菜肴,因其起源于沔阳而得名。
所谓三蒸,就是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青菜。这只是早期的分类,发展到后来,又分成这样三大类:1、水产类:以粉蒸鲶鱼、粉蒸青鱼、粉蒸鳝鱼为代表;2、畜禽类:以粉蒸肉、珍珠丸子为代表;3、蔬菜类:以茼蒿蒸螺蛳、太极蒸双蔬、粉蒸莲藕为代表。
沔阳三蒸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1、取材广泛,操作简单,适合大众制作;2、融稀、滚、烂、淡于一体,集色、香、味、养于一身。粉香扑鼻,肉类肥而不腻,鱼类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3、原汁原味、不损营养,符合现代养生理念。
“沔阳三蒸”其所以受八方食客的青睐,主因有两个:一是其烹饪技法暗合了中华美食的“滚、淡、烂”原则,二是其独特的地方食材的无可替代性。“沔阳三蒸”所蒸之珍馐,因猛火之功,袭秀水之气,先以滚烫夺人,加之其调和之料多以清淡为主,立意中和,于水火里得中庸,尽可攻,退可守,又因火候周到,所蒸之物,无论硬软,具能绵软,舒坦口齿。因其滚,能激血脉,因其淡,能调六味,因其烂,能见本色,由此可见“沔阳三蒸”之精髓也。
“沔阳三蒸”在沔阳民间宴席上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青鱼等。一般蒸菜在上桌时都使用扣碗翻扣装盘,勾芡浇汁,所以有“三蒸九扣”之说。酒席上的蒸菜以稀、滚、烂、淡见长,稀主要是指粉蒸素菜要以好汤和匀,稠稀适中,不可过干;滚就是温度的要求,“一滚三鲜”;烂就是成菜后的质感要求;由于粉蒸菜是满口菜,要求口味宜淡不可咸。“沔阳三蒸”总的特点是:粉香扑鼻、鲜嫩软糯、原汁原味、食而不腻。
在民间有一个传说,说“沔阳三蒸”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他主管后勤的妻子张凤道(一说为潘氏)非常体察军情(起义军常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道病症者),在起义军攻陷沔阳县城后,为犒劳兵士,她亲自下厨,别出心裁,将肉、鱼、藕分别拌上大米粉,配上佐料,装碗上甑,猛火蒸熟。蒸出的肉、鱼、藕味美质融,兵士啧啧称赞。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经常常打胜仗,柴桑一战,大挫元军,促成了陈友谅在九江称王之举。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清代、民国,武汉三镇不少餐馆挂“沔阳三蒸馆”招牌。后来,“三蒸”发展到了北京。北京虎跑坊有餐馆悬牌“湖北三蒸馆”。据符号老人讲,一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在护卫簇拥下,途经虎跑坊,见“湖北三蒸馆”,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大饱口福后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 十里闻香九回头。
“蒸菜大王、独数沔阳,如若不信,请来一尝”的歌谣就曾广为传诵。后来沔阳三蒸制作越来越精细、高档,诞生了蒸珍珠丸、蒸白丸、粉蒸肉等名贵蒸菜,进入全国各地大小餐馆。反倒是其传统做法逐渐消失,除了仙桃及周边地区农家还保留。

TOP

回复 32# 的帖子

河南商丘民俗文化:庙会文化
庙会文化由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发展而来,其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图腾、祖先等的崇拜或纪念,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和组成部分。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老百姓又称其为“朝台”。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而成,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前来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台的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至唐代已发展成相当隆重的庙会。据考证,火神台庙会至清代乾隆年间最为盛大,影响深广,声名远播。除火神台庙会以外,在商丘还有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玉皇庙会、伊尹墓庙会和木兰庙会等。

TOP

回复 39# 的帖子

河南商丘特色美食:
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商丘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烹饪汇古今于一炉,地方特色各类名吃有千余种之多。商丘菜法取乎自然,用料真实,原汁原味,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所用器皿也是大盘子、大碗,看上去大开眼界,吃起来大气磅礴。其中比较有特色的、足以尽显中原传统烹饪技艺的菜肴有砂锅羊肉、子衣炖甲鱼、乌鸡炖子衣、垛子羊肉、虫草炖葫芦鸡腿、炸八宝葫芦鸭、葱烧梅花参、翡翠鱼肚、三秋烤河鳗、三秋酸辣汤等。还有开花烧饼、葱油饼、胡辣汤、油茶等一些特色小吃也是远近闻名,令人回味无穷。

1、商丘水激馍。相传创于明代。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入糖汁中,成品色泽鲜艳,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2、虾子烧素。是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虾子烧素色、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3、啥汤。以肥嫩羊肉、牛肉、鸡丝为主要原料,配以大麦仁及多种佐料。制作方法是头天晚上将白条鸡、牛羊肉洗净放入甑(将木桶套在锅上)内,改文火煮熟,次日早上将煮好的汤浇开勾芡,食用时放入小磨香油、胡椒,撒上韭黄或蒜苗花,喝起来不腥不膻、原汁原味。
4、魏庄麻糖。魏庄麻糖是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迄今已有 200 多年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麻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大有丰酱菜。创于明末清初,其著名产品松月牌白糖豆腐乳,色泽金黄微赤,腐块匀称整齐,质地细腻,香气浓郁,软硬适中,不腐不烂,咸淡适口,味道鲜美,在河南省同类产品中被评为第一名,并被评为部优产品。
5、景家麻片。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采用上等精粉、小磨香油、白糖及其它优质原料制作而成。麻片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咸宜。   
6、鸡爪麻花。鸡爪麻花因形似鸡爪而得名,产于柘城县安平镇。清朝雍正年间曾被列为贡品。鸡爪麻花成品嫩黄、油光透亮、香脆酥焦、风味独特。存放半月仍酥脆如故;浸放在开水里十几分钟,仍香酥不减。据当地百姓称,折下鸡爪麻花一股可当纸枚点燃,一根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
7、虞城黑京果。又名大蜜京。清朝嘉靖年间曾被列为贡品。虞城黑京果以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江米经粉碎、发酵,加入配料,油炸制成黑京果,具有酥甜可口、入口即化、甜而不厌、香而不腻的特点。
8、麻花庄麻花。清朝初期,张氏家族于民权县镇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为生,因其麻花制作精细,有酥、香、脆的独特风味,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并将张氏居住之地名为“麻花庄”。
9、贾寨豆腐干。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末曾被列为贡品。产品以优质黄豆作干料,辅料有草果、凉姜、桂皮、丁香等10余种。加工时成块的豆腐挤压出水,放入鸡汤锅里蒸煮而成。豆腐干为正方形薄块,色泽黑红,五香味浓,是佐餐下酒的佳品。
10、冉家糟鱼。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冉家糟鱼选择夏邑城湖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为宴席佐餐佳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湖南怀化饮食文化介绍篇:
怀化自古就有全滇门户、全楚咽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城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城市。检索怀化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到芷江、黔城、新晃、安江、溆浦这些地方。“芷江鸭”是风靡湘西的传统名菜,不但“肥美”,而且在“炮制”功夫上具有独特的工艺。明师精制的成品,观其色则红白蓝黄黑五色俱全,品其味则香甜五味俱全。其拌料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其美。拌以“广荷”与“毛豆子”的鸭子是侗家待客的家常菜,板栗鸭更是席上的珍品。还有侗家酸萝卜也是侗族的一大特色之一,作为下饭小菜再适合不过了,有酸的有甜的。

TOP

湖南怀化民俗文化:
侗家“酒”文化: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历史,酒不仅以物质形态出现,更重要的是以精神文化形态的呈现,它渗透到宗教、风俗、礼仪、军事、政治、文学等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酒之普及,可谓深入千家万户。无论是种种习俗还是接待贵客,酒在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酒已经成为每一个民族社交生活的核心媒质。
在侗乡,接人待客,非酒莫属。“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仪”,这是天经地义的老古礼。侗家人饮酒时非常讲究酒礼酒规,酒礼渗透到宗教祭典、人生礼仪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侗族酒俗,若按照人生礼仪事项,可分为“讨八字酒”“结婚酒”“三朝酒”等;按照生产生活划分,则有“老庚酒”“安碑酒”“晒谱酒”等。在传统民族节日和外来节日里,如“侗年”“萨玛节”等也各有酒风酒俗。
侗族人喝酒不离歌,酒是歌的助兴剂,由此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酒歌。边喝酒边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也是侗族人相互交流、增加了解的酒俗。男女青年相聚相饮,可以借酒歌表达彼此的志向及爱恋;朋友之间相聚相饮,可以增进感情,以歌抒怀,驱赶内心的寂寞与忧愁;不同辈分之间相聚相饮,可以传授知识,讨教问询,谈今摆古,其乐融融。侗族的酒歌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酒席名目唱不同的酒歌,孩子满月酒唱满月歌,男女结婚酒唱新婚,生日过寿唱祝寿歌等,不同的酒歌表达不同的礼俗。
侗族民间酒具的制作与运用,是侗族酒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表现了侗族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能力、水平和特色,充分体现出侗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以及审美的趣味。侗族使用的酒具一般有木制酒具、竹制酒具、酒葫芦、兽角杯、陶制酒具、金属酒具、石制酒具。这些酒具证明了侗族酒文化的源远流长。
侗族人民平常多以饮酒消除疲劳,大部分男子晚餐都要少量饮酒。侗家各种节日多,红白喜庆多,社交往来频繁,家家户户热情好客,人们总是以酒待客,以酒为乐。家家都会自酿自烤土酒。在侗乡,以籼米、糯米、小麦、小米、玉米、高粱、甘薯以及水果等原料酿成以下颇有知名度的侗酒:侗乡米酒、甜酒、广西三江鼓楼重阳酒、镇远报京侗家小米酒、天柱侗家奇液、黎平包谷酒、天柱五蛇酒、剑河翁萨酒、榕江侗乡蜜酒、湖南通道“苦酒”等。酒在侗族饮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饭桌上可以无肉,不可以无酒。侗族人喝酒不离歌,欢聚不离酒。

TOP

回复 39# 的帖子

土家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土家传统四道茶(白鹤茶、泡米茶、油茶汤、鸡蛋茶)中制作最考究,代表礼遇最高的一道。用该汤待客是千百年来土家人沿袭下来的最高待客礼遇。
  土家族人好客,每当客人来到寨子,主人就用油茶汤招待。喝油茶汤不用筷子或汤匙,而要连渣带汤一起喝下去。喝油茶汤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汤喝完了,而残渣留在碗底,只好以手代筷,就未免尴尬了。会喝油茶汤的人,在喝汤的同时,连同油炸茶叶、苞米花、桃仁等均匀喝进口里。其奥妙是边喝边不停地使汤“浪”动,随着汤的浪动,食物漂浮起来就可趁机喝掉。油茶汤不仅饱腹,而且是重要的绿色食品和饮料,营养价值高,能防病治病,常喝能壮身延寿。
  
传说:
  由于土家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对于油茶汤流传下来的说法也众说纷纭。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的。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入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越吃越有味。尝到了这种自制的美味,放牛娃们就常在山中做这种最原始的“油茶汤”;后来,此事传到大人中,大人们试着用铁锅、茶油、茶叶等对这种做法加以改进,久而久之就做成了土家族地区常喝的油茶汤,从此油茶汤便在土家族地区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在明代,土家族人民经常遭受侵扰,1建统治阶级围攻。到了大年三十这天,人们家中只剩下了一些粗茶叶、茶油、玉米、蒜苗了,于是只好用这些东西烧一锅“油茶汤”过年,从此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油茶汤起源于汉代。因为相传汉将军马援伏波当年驻扎酉阳,因当地多瘴气,使士兵的健康受到威胁,将军便用合茗叶、茱萸、芝麻等研成末,再加盐制成汤,供士兵饮用以防瘴气。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早在清嘉庆二十三间(1819)纂修的《龙山县志》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有所谓油茶者,取黄豆、苞谷、芝麻、米花、腐干、干松茹、腊肉饤,以脂油炮炒之,撩起;下水,油锅内加茶叶,煎数沸,酌碗中,泡诸物饷客以示敬。”
  后来当地百姓纷纷仿效,渐成习俗,遂演变成今天的“油茶汤”。“油茶汤”味道鲜美,既能作为食品充饥,又能作为饮料提神。土家族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土家儿女爱唱歌,只因烧了油茶汤喝……”

[ 本帖最后由 欧阳 于 2017-11-12 19:5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