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端午节专题研究

韩国江陵的端午祭

陶立璠


--------------------------------------------------------------------------------




【按语】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媒体载湖北省已经向联合国递交了申报中国端午节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请表。四年前因为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引发中国媒体的一次大战,纷纷指责韩国的申报行为是“文化侵略”,万人签名表示抗议。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年,国人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建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使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制度化、法制化道路。但是关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共享性原则,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将“文化主权论”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表现出一种捍卫的姿态。为此国内对某些非物质文化的起源地、传承地的争夺战也方兴未艾,端午节就是如此。端午是全民的节日,所以国务院才将其定为法定的节日,让全民共享这一节日文化带来的愉悦。如果把端午习俗降低为某一地区的文化事象,无疑是对端午这一节日的文化史地位的降低而非提高。我们不要用很大的精力去关注韩国的端午祭,而应该关注我们自己,也就是不要去处处类比。

        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韩国的端午祭》,发表在《风景名胜》杂志上,目的是如何认识韩国的端午祭,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在发送到我的空间,供识家批评。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不能不归结为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财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韩国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的主要原因。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粬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

        江陵端午祭的活动丰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礼(谨酿神酒——送神仪式)、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这些都是地区或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椰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现在在江陵端午祭时还邀请国外民间艺术团体到场表演,增进各国的艺术交流和友谊,今年参加江陵端午祭演出的就有中国吉林省的吉剧团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的昆剧。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项大型的庆祝活动,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韩国民众信仰和农时活动。不同于中国端午节的是,它以韩民族自己的方式,结合韩国民众的需要和审美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祭仪,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状态。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许多新的内容自然会补充进来,这一点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江陵端午祭的组织者十分明确“人为明天而活着,热切的渴望与理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作为民俗活动,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动项目。今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第七次学术大会就是在江陵端午祭期间召开的。作为端午祭的一项主要内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瑞士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学者,就端午习俗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艺术团被邀请进行表演,表现出韩国江陵以端午祭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向世界敞开她宽广的胸怀。正如江陵市长所说的“如同人有家乡,文化来源于民俗;正如家乡有情,民俗这一多样性的根源,必须受到尊重”,他们相信“最地区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2005年02月22日  09:23:43    风景名胜

TOP

李汉秋:传承端午民俗 弘扬民族精神

 2009年05月27日 来源:人民日报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午日等。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很多,如楚人崇屈原,吴人尊伍子胥,越人推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则挂上伏波将军马援……经过历代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诗人,他以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虽被谤放逐,仍眷念故土不忍离去,忧国忧民休戚与共,这就是爱国情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诗句千载传诵,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高洁的人格,不受恶浊世风的习染,不随风俯仰,不做不合理“潜规则”的俘虏,坚守节操,宁死不污,身殉理想,坚贞不渝。

  解读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开掘端午节的现实意义,则能让我们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

  屈原精神是端午节的节魂,这凸显出了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端午节又被称为“诗歌节”,人们在这一天“诗言志、歌咏言”,抒发情感,传承精神。端午节前后,各地、各单位举办“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除了爱国精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卫生防疫。“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时,天气湿热,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古人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香囊荷包……这些很好的民俗,值得继承。如今,甲型流感在全球流行,急需防控。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不妨旧俗新用,开展卫生活动,过一个平安和谐健康的节日。

TOP

解玺璋说端午:爱国主义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中——贺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

2009年05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 

  5月28日,旧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有一点不同于往年之处,是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的举办,并将作为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的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期间,将有数十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全市各个区县陆续举办。这些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广泛的群众参与,使得参加活动的群众能够通过一系列运动会、龙舟会、游园会、花会、诗歌朗诵会以及各种技艺表演,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人们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

  端午是个历史十分悠久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抑或源自先民的图腾祭祀活动。而流传较广的,却又是不同地区对于几个人物的祭祀或纪念。比如湘楚地区之于屈原,吴越地区之于伍子胥和曹娥,还有北方之于介子推,都在五月端午这一天,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其中最著名、流传最广的,就是对于屈原的纪念。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以怀念屈原,这在所有华人中,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他的诗歌,最后用他的生命,实践了自己崇高的人生抱负和人格理想。屈原是一个儒家信念的信奉者,他的价值信念首先在于个体的道德人格与情操的完善。而这种道德人格的完美理想又是与历史形态中的民族国家的价值联系在一起的。在屈原看来,个体人格的完满实现只能在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态中才能完成。所以,尽管他屡遭放逐,仍然心系故土,不忍去国。他在《国殇》中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梁启超称赞他说:“这虽属侑神之词,实亦写他自己的魄力和身份。我们这位文学老祖宗,留下20多篇名著,给我们民族偌大一份遗产,他的责任算完全尽了。末后加上这汨罗一跳,把他的作品添出几倍权威,成就万劫不磨的生命,永远和我们相摩相盪。”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以这种民俗、民间的祭祀方式,追念这位怀有伟大、崇高情感的爱国者,与他“相摩相盪”。这种以民俗、民间为其特征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其日常的“暗示力”作用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分子,施加于他们的心灵,最终实现集体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增强。事实上,长久以来,正是这样一些蕴涵了深刻内容的传统民俗节日,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和成长壮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了设置和举办“北京端午文化节”所体现的高瞻远瞩和良苦用心。民族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精神价值资源,如何将它转化为现代社会支配我们行为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重新开发、利用传统民俗节日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并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应该是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首届北京端午文化节的举办,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TOP

【魏运亨】中国28个少数民族过端午节 吃粽子风俗各异

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今年首次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指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之外,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28个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29个民族过端午节的习俗多种多样。

      乌丙安教授说,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其起源也有不同的“地区版本”。汉族就有祭诗人屈原、祭伍子胥、纪念勾践或孝女曹娥等不同说法,但追根溯源它是在酷暑之前一次全民性的避瘟驱毒、防疫祛病活动,人文内容是后来陆续加进的。

      担任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的乌丙安认为,端午节作为中华多民族的民俗大节,除了自古以来的避瘟驱毒、防灾祛病的积极含义外,还掺杂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俗色彩,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差异,文化遗产符号和内涵十分丰富。像汉族过端午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系五彩线等;四川小凉山的彝族群众在端午节这一天的习俗是采集草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过端午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祈祷禾苗成长;贵州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等活动;藏族民间过端午节,青年男女到郊野游乐,进行赛马、歌舞、游戏等活动。

      乌丙安说,粽子是端午节传统特色食品,但不同民族吃出了各自花样。汉族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后来才改用楝叶、菰芦叶、竹叶、苇叶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状,煮熟后食用;瑶族的粽子常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形似枕头,也有人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毛南族把端午节亦称为“药节”,他们用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作馅包粽粑食用;畲族群众一般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用灰碱水煮熟后,用龙草捆扎,10个一串,可存放半月。

来源:新华网(魏运亨)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TOP

阅。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学者最新考证:中国有36个民族过端午节

2009年05月28日 09:53 来源:新华网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乌丙安教授说,经过最新调查考证,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满、蒙、苗、彝、畲、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36个民族都过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全民性的民俗大节,但不同地区风俗各异。

  乌丙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端午节的本源是在酷暑之前的一次全民性避瘟驱毒、防疫祛病活动。但在传承过程之中,端午节又加入了祭奠爱国诗人屈原、祭祀伍子胥、纪念勾践或孝女曹娥等不同内容的政治或道德色彩,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版本”,使其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乌丙安说,汉族过端午节的习俗其实没离开避瘟驱毒。像手足腕部缠五彩线,因为中国的五色观念中本身就有避邪成分,病为厉鬼,五色可退之;再比如喝或往脸上涂雄黄酒,其实雄黄本身是有毒性的,但中国人信奉“以毒攻毒”。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也别有趣味。比如仫佬族过端午节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祝祷禾苗成长;贵州苗族端午节除举行赛龙舟外,还举行踩鼓舞、唱歌、赶山、游方等活动。

  乌丙安诙谐地说,一个端午节粽子,各民族就吃出了各自的花样。汉族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后来才改用楝叶、菰芦叶、竹叶、苇叶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状,煮熟后食用;畲族将粽子称为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瑶族的粽子常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形似枕头。也有人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毛南族的端午节亦称为“药节”,他们用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作馅包粽粑食用。(记者魏运亨)

TOP

李汉秋:传承端午民俗 弘扬民族精神

中新网  2009年05月27日 13:26 来源:人民日报 


  传承端午民俗  弘扬民族精神

  (李汉秋 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又至。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端五、午日等。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很多,如楚人崇屈原,吴人尊伍子胥,越人推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则挂上伏波将军马援……经过历代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端午节“起源”于营救和纪念屈原。

  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是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屈原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诗人,他以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虽被谤放逐,仍眷念故土不忍离去,忧国忧民休戚与共,这就是爱国情怀。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诗句千载传诵,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高洁的人格,不受恶浊世风的习染,不随风俯仰,不做不合理“潜规则”的俘虏,坚守节操,宁死不污,身殉理想,坚贞不渝。

  解读端午节的精神内涵,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而开掘端午节的现实意义,则能让我们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去传承和创新。

  屈原精神是端午节的节魂,这凸显出了端午节的重要属性: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端午节又被称为“诗歌节”,人们在这一天“诗言志、歌咏言”,抒发情感,传承精神。端午节前后,各地、各单位举办“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端午节的现代意义,除了爱国精神,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卫生防疫。“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时,天气湿热,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古人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香囊荷包……这些很好的民俗,值得继承。如今,甲型流感在全球流行,急需防控。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不妨旧俗新用,开展卫生活动,过一个平安和谐健康的节日。

TOP

《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

张勃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一些地方,如江西吉安,就以为古历佳节虽多,而莫盛于端午。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来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了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节期在夏历的五月初五。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地方,如福建政和,就于五月四日过端午,因为俗信五日为闽王的忌辰。

       端午节又名重午、端五、重五、五月五、五月节等。此外,端午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苦瓜节、医药节、地腊等称呼。

       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往往自五月一日就开始了,如辽宁锦西即以初一日为天地交会之辰。妇女用雄黄涂小儿耳鼻,据说可以避虫进入。又如江苏常州,这天植竿于街衢,悬灯曰“天灯”,为云车之戏。甚至有些地方径直将五月初一称为“小端午”。亦有一些地方将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把五月十五或二十五定为大端午。如四川合川、黔江、大宁、湖北武汉等地,即俗谓十五日为大端阳;湖北长阳一带,则以十五日为大端午,以二十五日为末端午,都有一些习俗活动,不过多不如五月五日热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传说楚国大夫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届时举行各种活动,遂形成了端午节。此外还有 “效仿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说法。学术界一般避免从传说的角度来看待端午节的起源,而是“力图从端午节的发生时间和风俗习惯的分析中科学地探讨端午节的真实起源”。其中就有“公共卫生说”、“祭龙说”、“季节适应说”、辟邪说等。[1]

       端午节的习俗,如龙舟竞渡、驱邪避恶等活动,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不过,考虑到一个日子之所以为节日必须具备有相对固定的节期、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两个条件,端午节之形成还是在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与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并形成以端午为主的格局。在我国传统社会,端午节一直处于法定假日的地位。中华民国建立后,曾改端午节为夏节,届时,政府和学校仍然放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端午节进入民间传统节日系统。尽管如此,端午节仍然在民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端午节在其产生之初,就是南北异风,后来虽然节俗互渗,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和结果,但在具体做法上仍具有较大的地方性差异。不过,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主要围绕着避邪驱毒、社会交往而展开,这在南北方是比较同一的。另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地方在五月初一这天有一些节俗活动,但因为节俗活动往往与五月初五联系在一起,故不再作为单独的节日出现,仅于必要处提及。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附件;-)
  



或浏览中国民俗学网发布的全文:
http://www.chinafolklore.org/web/index.php?NewsID=4956


(本文为《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的章节,出版时略有不同。
详见齐涛主编、叶涛副主编:《中国民俗通志》丛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陶立璠】韩国江陵的端午祭

【按语】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媒体载湖北省已经向联合国递交了申报中国端午节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请表。四年前因为韩国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作引发中国媒体的一次大战,纷纷指责韩国的申报行为是“文化侵略”,万人签名表示抗议。事情已经过去了数年,国人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建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使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制度化、法制化道路。但是关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共享性原则,人们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差异,甚至将“文化主权论”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表现出一种捍卫的姿态。为此国内对某些非物质文化的起源地、传承地的争夺战也方兴未艾,端午节就是如此。端午是全民的节日,所以国务院才将其定为法定的节日,让全民共享这一节日文化带来的愉悦。如果把端午习俗降低为某一地区的文化事象,无疑是对端午这一节日的文化史地位的降低而非提高。我们不要用很大的精力去关注韩国的端午祭,而应该关注我们自己,也就是不要去处处类比。

        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韩国的端午祭》,发表在《风景名胜》杂志上,目的是如何认识韩国的端午祭,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现在发送到我的空间,供识家批评。


2005年02月22日  09:23:43    风景名胜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不能不归结为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财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韩国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的主要原因。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粬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

        江陵端午祭的活动丰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礼(谨酿神酒——送神仪式)、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这些都是地区或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椰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现在在江陵端午祭时还邀请国外民间艺术团体到场表演,增进各国的艺术交流和友谊,今年参加江陵端午祭演出的就有中国吉林省的吉剧团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的昆剧。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项大型的庆祝活动,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韩国民众信仰和农时活动。不同于中国端午节的是,它以韩民族自己的方式,结合韩国民众的需要和审美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祭仪,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状态。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许多新的内容自然会补充进来,这一点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江陵端午祭的组织者十分明确“人为明天而活着,热切的渴望与理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作为民俗活动,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动项目。今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第七次学术大会就是在江陵端午祭期间召开的。作为端午祭的一项主要内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瑞士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学者,就端午习俗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艺术团被邀请进行表演,表现出韩国江陵以端午祭为载体的文化活动,向世界敞开她宽广的胸怀。正如江陵市长所说的“如同人有家乡,文化来源于民俗;正如家乡有情,民俗这一多样性的根源,必须受到尊重”,他们相信“最地区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TOP

民间习俗:端午取蟾酥


刘晓峰


  


  端午与蟾蜍,缘分颇深。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取毒】

  说到端午与蟾蜍,不妨先讲一段发生在日本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日本天养元年(公元1144年)农历五月五日,在京都:

  “看不见!”日本式的庭院中,一位武士着装的青年男子,头顶一块颜色古怪的布,站在烈日下喊着。
  “再用力看!”屋檐下,另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不甘心地大声道。
  “还是看不见!”

  怎么会看不见呢?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抓着皮头想不通。依照中国传来的古书的记载,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取来蟾蜍的血涂满一尺见方的布,在完全不见日光的地方将其阴干,到了下一个端午节顶着这块布,应当能看见百鬼的,一切都是准确按照书上的记载做的,怎么会看不见呢?


  这位富于科学实验精神的日本人名叫藤原赖长,他在其《台记》中的这一段记载的末尾写下的两个字———“无验”。中国古书里收录的一则浪漫的玄想,让这位对百鬼形状充满好奇心的日本人白费了两年的心力。这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抱有的近乎信仰的感情,由此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有趣的是,藤原赖长信以为真的这段据说出典于《玉烛宝典》的浪漫玄想,并不完全是随意的编造。端午和蟾蜍关系密切。古代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捕蟾蜍。




  在传统中医理论里,蟾蜍为疮科圣药。蟾蜍有毒,而中医讲究“以毒攻毒”,蟾蜍自然成为中药之一种。蟾蜍身上多癞疣却活得浑然无事,所以,作为中药材,蟾蜍毒被认为对于皮肤病最为有效。有人认为蟾蜍治癣。唐王焘撰《外台秘要方》所载“疗癣神验方”云:“取干蟾蜍,烧灰末以猪脂和,涂之良。”又有人认为蟾蜍可治水痘。《吴趋风土录》:“端午日,药市收癞虾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蓄洋虾蟆五个到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更有人认为蟾蜍可治疗各种皮肤病。宋唐慎微撰《证类本草》亦云:“虾蟆鼓掌辛寒,有毒,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犬伤疮……生江湖池泽,五月五日取阴干,东行者良”。按他的说法,蟾蜍对一般的皮肤病,都是有效的良药。甚至人为狂犬所啮时也可使用,作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狂犬病疫苗。这类药方在古医术中所在多有。中医使用蟾蜍,最多的是使用“蟾酥”,即蟾蜍所分泌的特殊毒液。大概这蟾蜍毒性很大,所以才有《帝京景物略》所写的那种用针枣叶刺蟾蜍眉间,避免让毒液喷到人眼睛的方法。

  至于捉取蟾蜍为什么“东行者良”,这又和蟾蜍的阴阳属性相关。在古人眼中,月宫是个神秘的世界。月宫中有嫦娥,还有桂树、吴刚、玉兔、蟾蜍。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流行,月宫中这一切,自然被划分出阴阳。按照阴阳二分、阴阳互存的逻辑演绎,伐桂树的吴刚自是阴中之阳,月里的蟾蜍也是阴中之阳。在古人看来,月亮为什么会由圆而缺,那正是因为吴刚所伐,蟾蜍所食。了解了蟾蜍是“阴中之阳”,也就不难明白是“东行者”最好。这是因为“帝出乎震”,震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位。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古人为什么端午捉蟾蜍,而且强调端午上午的蟾蜍最好。这正是因为五月端午午时,纯阳用事,是一年“阳之极”的日子和时辰。

  【辟兵】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也就是说,汉代人捕捉蟾蜍,为的还不是蟾蜍,而是为“辟兵”,蟾蜍何以辟兵,这和古人的信仰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蟾蜍曾经被神圣化。

  首先,蟾蜍属于蛙类,一产多子,当然很容易成为人们生殖信仰的崇敬对象。中国上古考古的掘出来的器皿,很多带有蛙文,足以为此证明。更重要的是,蟾蜍具有冬眠的习性。对于我们人类,生命只有一次,可这满身癞斑的蟾蜍,却可以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这实在令古代的先民倾慕和崇拜。后来又有人把这份生生死死的“神力”和天边的月亮由盈转缺又由亏而盈联系到一起。于是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常会看到并画的日月,那太阳中站着一只三足鸟,月亮里经常伏着一只蟾蜍。月亮中的蟾蜍,和人世间的治乱关系密切。保存在日本的元弘抄本《五行大义》卷四纸背记《河图》云:“蟾蜍去月,天下大乱”。

  汉人张衡《灵宪》曾交代月宫中这只蟾蜍的来历云:“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由于蟾蜍被编入嫦娥传说,于是也和不死灵丹挂上了钩,《抱朴子内篇》介绍不死灵药有五种,称“五芝”,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据说万岁蟾蜍的神奇,来自头上的角,即“肉芝”,法力在灵芝以上,是长生不老的仙药。不仅“服之长生”,而且神奇非常:


  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这就是《淮南子》讲到的蟾蜍辟兵的来历。

  从汉代算起,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两千年一年一次的大劫难,蟾蜍们已经经过两千次。如果不是蟾蜍有超凡的繁殖力,并且生命力强,早就成了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如果蟾蜍真的有灵性,它们应当知道推算人间的历法,并在五月五日早早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来源:《博览群书》

TOP

端午与蟾蜍

刘晓峰  

光明网-博览群书  刊发时间:2009-05-27 08:40:35




  端午与蟾蜍,缘分颇深。在古代,蟾蜍和蜈蚣、蛇、蝎、蜥蜴共属“五毒”。清代宫中端午节的大戏《阐道除邪》,就收有张天师制服蛤蟆精的故事。故事中的蛤蟆精,就是蟾蜍。而民间直到今天,仍有端午取蟾酥的习俗。

  说到端午与蟾蜍,不妨先讲一段发生在日本的故事,这故事发生在日本天养元年(纪元1144 年)五月五日,在京都:

  
“看不见”!日本式的庭院中,一位武士着装的青年男子头顶一块颜色古怪的布,站在烈日下喊着。

  “再用力看!”屋檐下,另一位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不甘心的大声道。

  “还是看不见”!


  怎么会?怎么会看不见呢?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抓着头皮想也想不懂。依照中国传来的古书的记载,在五月五日那一天,取来蟾蜍的血涂满一尺见方的布,在完全不见日光的地方将其阴干,到了下一个端午节顶着这块布,应当能看见百鬼的,一切都是准确按照书上的记载做的,怎么会看不见呢?

  这位富于科学实验精神的日本人名叫藤原赖长他在其《台记》中的这一段记载的末尾写下的两个字——“无验”。中国古书里收录的一则浪漫的玄想,让这位对百鬼形状充满好奇心的日本人白费了两年的心力。这位日本人对中国文化抱有的近乎信仰的感情,由此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有趣的是,藤原赖长信以为真的这段据说出典于《玉烛宝典》的浪漫玄想,并不完全是随意的编造。端午和蟾蜍关系密切。古代端午节采药的习俗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捕蟾蜍。

  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文献上所见甚早。《淮南子》云:“鼓造辟兵,寿尽五月之望”。“鼓造”即蟾蜍。因为古有蟾蜍“辟兵”的说法,所以到了五月望日(十五日)大家都去捉,蟾蜍才面临“寿尽”被捉杀的命运,在《淮南子》的作者看来,这和大象因为长了象牙而被猎杀缘出一辙。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推知汉代已经有了五月捉蟾蜍的习俗。不过捉蟾蜍的时间和目的,与后世却大为不同。北京老话说:“癞蛤蟆,拖不过五月五”,后世捉蟾蜍是在五月五日端午节,但从《淮南子》的记载看,当时捉蟾蜍的时节,是在五月十五日。捉取蟾蜍的目的,后世是为做药,而汉人是为了“辟兵”。关于端午捉蟾蜍的习俗,这里再介绍两条清代史料。清人《熙朝乐事》端午事项下记:觅虾蟆以取蟾酥。

  又《帝京景物略》中记: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其法:针枣叶,刺蟾之眉间,浆射叶上,以蔽人目。不令伤也。

  可见五月端午捉蟾蜍的习俗在当时不仅流行于民间,连皇家亦不例外。并且皇家连捉蟾蜍也忘不了讲究排场,南太医院的医官们居然是打着仪仗、鼓吹奏乐去南海子的。这场景,今天想起来都觉得很有趣。端午捕蟾蜍的习俗,今天仍有流行。施立学《关东岁时风俗论》的《端阳采艾》一节,曾对此有生动的描写:

  
端阳之晨,山上最难见的怕属蟾蜍了。老百姓说,什么都有躲人的时候,像农历七月七日早晨不见飞燕一样,端阳之晨一般见不到蟾蜍。七月初七的燕子纷纷飞往银河,成仙人之美,为织女牛郎搭筑鹊桥,蟾蜍干啥去了呢?人都猜它躲起来了。传说,端阳之晨能捕捉到蟾蜍乃是一幸。此物俗称癞蛤蟆,往其大肚中塞上墨块,名唤蛤蟆金,一、二月取出涂用,有解毒疗痈、治咽喉肿痛之效。此物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制成“蟾酥”,可供药用。人说蟾蜍本是月宫之物,月宫别名“蟾宫”,李白《古朗月行》有“蟾蜍饮月影,大明夜已残”句,猜想月缺月圆乃蟾蜍作祟。科举时也称登科为蟾宫折桂。蟾蜍虽然其号不雅,其貌不扬,身上有大小累疣(俗称癞),但此物生命力极强,可承相当于身体十倍、二十倍的重压,且有灵性,怕在五月端阳这一天躲起来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从汉代算起,五月捉取蟾蜍的习俗,已经有二千年的历史。二千年一年一次的大劫难,蟾蜍们已经经过二千次。如果不是蟾蜍有超凡的繁殖力,并且生命力强,怕早就成了濒临灭绝的稀有动物。如果蟾蜍真的有灵性,他们应当知道推算人间的历法,并在五月五日早早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施文所讲的“蛤蟆金”,在古代文献中也早有记载,是流传颇广的偏方。嘉靖《广平府志》即记:“取虾蟆噙墨涂毒疮”。又同治《宜昌府志》记:东湖“捕蟾蜍以墨入腹中,俟干取出,涂肿毒有验”。冯应京《月令广义》除记此偏方外,另记载了更高级的“蛤蟆金”,经过特殊处理后,它竟具有更神奇的力量:

  
午日取癞虾模,将一塊墨噙其口中,埋于天牢上。七七日取墨收藏。动用有灵。凡涂小儿口疮,及写苻治瘧止毒之类,皆验。又复将此墨涂葫芦形于壁,则蚊皆聚于内,不蛰人,至早拂去,夜复聚来。


  这般下功夫做出的“蛤蟆金”,按照冯应京的记载,具有非同寻常的神力。古代夏天苦于蚊虫者一定不少,所以这种只要拿来在墙上涂画葫芦,就足以让蚊虫们聚此不疲,不再侵扰人的墨块,一定令很多人羡慕并想拥有。羡慕归羡慕,可这墨块制造的过程可真很不易。端午捉到蟾蜍就不易,难度更大的是要埋到天牢。自古“狱不通风”,天牢顶上哪是能随便去埋蟾蜍的地方呢。

  史料记载说,蟾蜍呼出的气有毒。这话应当也是有来历。今天在电视的慢镜头中,借助高精度的摄像机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蟾蜍有很长的舌头,捕虫时长舌瞬间吐出又马上收回,飞虫已经被卷入口中。但这电光石火的瞬间,在肉眼观察的时代,其实很难看清楚。能看清楚的只是蟾蜍张口,虫入口中。古人大概就是由此想象,以为蟾蜍是呼出毒气薰吞百虫的吧。

  在传统中医理论里,蟾蜍为疮科圣药。

  蟾蜍有毒,而中医讲究“以毒攻毒”,蟾蜍自然成为中药之一种。蟾蜍身上多癞疣却活的浑然无事,所以,做为中药材,蟾蜍毒被认为对于皮肤病最为有效。有人认为蟾蜍治癣。唐王焘撰《外台秘要方》所载“疗癣神验方”云:“取干蟾蜍,烧灰末以猪脂和,涂之良。”又有人认为蟾蜍可治水痘。《吴趋风土录》:“端午日,药市收癞虾模,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蓄洋虾蟆五个到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更有人认为蟾蜍治疗各种皮肤病。宋唐慎微撰《证类本草》亦云:“虾蟆味辛寒,有毒,主邪气破症坚血痈肿阴疮。服之不患热病。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生江湖池泽,五月五日取阴干,东行者良”。按他的说法,蟾蜍对一般的皮肤病,都是有效的良药。甚至人为狂犬所啮时也可使用,作用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狂犬病疫苗。这类药方在古医术中所在多有。中医使用蟾蜍,最多的是使用“蟾酥”,即蟾蜍所分泌的特殊毒液。大概这蟾酥毒性很大,所以才有《帝京景物略》所写的那种用针枣叶刺蟾蜍眉间,避免让毒液喷到人眼睛的方法。吴地一地“为修合丹丸之用”而取蟾酥,使用的蟾蜍就“率以万计”,说来身体能分泌蟾酥,实为蟾蜍招来了祸患,而说端午是蟾蜍的劫数,此言的确不虚。

  参诸《淮南子》,汉代人捕捉蟾蜍,为的还不是蟾酥,而是为“辟兵”,何以蟾蜍辟兵,这是科学的思想方式无法解释的。《证类本草》标明去江湖池泽捉取蟾蜍的时间是“五月五日”,捉回来后要“阴干”,这会让人联想起文章开头藤原赖长那段故事。至于蟾蜍为什么有神奇的力量?为什么“东行者良”?要理解这些观念,就要再进入古人的信仰世界,按照古人阴阳五行的思路,看蟾蜍是怎样一种神秘的存在。

  在中国文化中,蟾蜍曾经被神圣化。说来这自有缘故。

  首先,蟾蜍属于蛙类,一产多子,当然很容易成为人们生殖信仰的崇敬对象。中国上古考古发掘出来的器皿,很多带有蛙文,足以为此证明。更重要的是,蟾蜍具有冬眠的习性。对于我们人类,生命只有一次,可这满身癞斑的蟾蜍,却可以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这实在令古代的先民倾慕不已,由倾羡而生出了崇拜之心。后来又有人把这份生生死死的“神力”和天边的月亮由盈转缺又由亏而盈联系到一起。于是汉代画像石上,我们常会看到并画的日月,那太阳中站着一只三足鸟,月亮里经常伏着一只蟾蜍。月亮中的蟾蜍,和人世间的治乱关系密切。保存在日本的元弘抄本《五行大义》卷四纸背记《河图》云:“蟾蜍去月,天下大乱”。《天文要録》“月占第五”引《易纬》云:“月中蟾蜍去月,经三辰,天下道俱有逆事,臣勉君战,不出三年”。

  汉人张衡《灵宪》曾交代这只蟾蜍的来历云:“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由于蟾蜍被编入嫦娥传说,于是也和不死灵丹挂上了钩,《抱朴子内篇》介绍不死灵药有五种,称“五芝”。其中“肉芝”就是“万岁蟾蜍”。据说万岁蟾蜍的神奇,来自头上的角,即“肉芝”,法力在灵芝以上,是长生不老的仙药。不仅“服之长生”,而且神奇非常:

  
蟾蜍万岁者,头上有角,颔有丹书八字,五月五日午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足划地,即为流水。能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矢皆反还自向也。


  这就是《淮南子》讲到的蟾蜍辟兵的来历。故事中成了精的蟾蜍角,似乎还可以变化成人形自由移动,《抱朴子》还讲到:“行山中,见小儿长七八寸者,肉芝也。捉取服之即仙矣”。这很像东北人参娃娃的故事。当然肉芝也有不变化或变化成其他形状的。传说仙人王乔就是服食肉芝而成仙的,《仙史》云:“武阳北平山有白虾蟆,谓之肉芝,王乔食以仙去”,这里蟾蜍保持了原形。而《神仙感遇传》中说:“萧静之掘地得物,类人手,肥润且白,烹而食之,逾月发再生。貌少力壮,遇道士曰:‘所食者肉芝,寿等龟鹤矣’”。这是肉芝变化成了白色的人手形。

  至于捉取蟾蜍为什么“东行者良”,这又和蟾蜍的阴阳属性相关。在古人眼中,月宫是个神秘的世界。月宫中有嫦娥,还有桂树、吴刚、玉兔、蟾蜍。随着阴阳五行观念的流行,月宫中这一切,自然被划分出阴阳。按照阴阳二分、阴阳互存的逻辑演绎,伐桂树的吴刚自是阴中之阳,月里的蟾蜍也是阴中之阳。汉刘向撰《五经通义》以为:“月中有兔与蟾蜍,并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在古人看来,月亮为什么会由圆而缺,那正是因为吴刚所伐,蟾蜍所食。《淮南子》曰:“月照天下,食于詹诸”。许慎《说文》以为:“詹诸,月中虾蟆,食月”。施文所引李白那句“蟾蜍饮月影”,在这里也就有了极好的注解。了解了蟾蜍是“阴中之阳”,也就不难明白是“东行者”最好。这是因为“帝出乎震”,震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方位。到这里我们也就明白了古人为什么端午捉蟾蜍,而且强调端午上午的蟾蜍最好。这正是因为五月端午午时,纯阳用事,是一年“阳之极”的日子和时辰。

  再说蟾蜍辟兵,这又与古人关于“兵属阴”的看法有关。

  王粲《刀铭》云:“相时阴阳,制兹利兵”。盖兵属阴气,造兵自然亦关乎阴阳。在古人看来,对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日和月。《管子·四时》讲到:“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阳为德,阴为刑,和为事。是故日食则失德之国恶之,月食则失刑之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是故圣王之国,日食则修德,月食则修行,彗星见则修和”。可见在古人阴阳五行观念的框架中,阳和德同属,阴和兵刑同属,而日月关乎阴阳德刑。古人有一个看法,认为铸造兵器首选的好日子是月食之日。选月食日造神兵,在历史上是有据可查的。比如《汉书·韩延寿传》就记韩延寿“取官铜物,候月蚀铸作刀剑钩鐔,放(仿)效尚方事”。因为月食之日,阴刑之气最弱,阳气盛极溢于九霄。兵虽阴气,但成乎月食之日,所具备的是阴中之阳的品质,所以,制成的兵器自非凡兵,大可以用来镇宅,用来避邪。同样的道理,蟾蜍食月,亦为阴中之阳,所以具有克制阴气(兵)的神奇力量,这大概就是“万岁蟾蜍辟兵”这一观念的深层逻辑。细细想来,本文开头《玉烛宝典》中那块满是蟾蜍血的布,经纬里织满的,大概也是这种“阳中之阴”、“阴中之阳”的逻辑吧。

TOP

评论:“申遗”并非复活端午节传统的关键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有生命力的节日或传统,是用不着大张旗鼓地进行什么保护的,更用不着搞申遗之类的形式化的东西。就此而言,端午节申遗对于重建和复兴端午传统来说可谓是无关大体,甚至是可有可无。

  日前,湖北省代表中国满怀信心地向联合国递交了端午节申遗表(《长江日报》5月27日)。新浪的网上调查则显示,高达95%的网民支持端午节申遗。就笔者意见而言,此次端午节申遗的胜算应该很大,但实际意义未必很大,尤其是未必能复活端午节的历史传统。

  正如一些学者所强调的那样,中国端午节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区别确实很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同名而异实。然而,国内近年来汲汲于端午节申遗,以及将端午节法定化等举措,乃是受江陵端午祭申遗的启发,却是不争的事实。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端在于我们遗失与割裂自家传统太久了,所以对其产生了疏离感。虽然我们现在从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传统的价值,但往往还不知该从何下手予以重建和复兴。比如说,所谓“遗产”,本是“死亡”或“濒危”的东西,本是让人凭吊感叹、同情怜悯的东西,但我们却为了端午节、春节乃至汉字和《周易》等等的申遗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与其说是传统正在复活,毋宁说是凸显出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没落状态。

  很显然,有生命力的节日或传统,是用不着大张旗鼓地进行什么保护的,更用不着搞申遗之类的形式化的东西。西洋的一些节日,比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即使在中国也是如日中天,根本就无需通过申遗这种自娱自乐乃至画地为牢的方式来获得保护与满足。与此同时,申遗不仅耗资不菲,而且未必能带来预期收益。正是有鉴于此,英国政府于2008年底宣布停止申请加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的工作。

  而在中国,这些年来申遗的热度从未减退。个中缘由,有地方政府热衷“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因素。然而,抛开为人诟病的种种“工程”暂且不说,将一些历史文化传统商业化甚至是庸俗化的做法,本身就是对传统的一种背离乃至亵渎。

  因此,到底如何重建和复兴传统,亟须重新思考和定位。

  孟子曾经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中国文化要想复兴,其根本着眼点应该立足于多做一些耐心的、细致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以便做到既不放弃自身的价值持守和民族特色,同时又能符合并影响现代人的心理预期与价值诉求,进而如春风化雨般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恰如《周易》所言:“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就此而言,端午节申遗对于重建和复兴端午传统来说可谓是无关大体,甚至是可有可无。因为,端午节传统的大体,一则在于传承和弘扬先贤屈原的爱国精神;二则在于保护和推广历史上因纪念屈原而形成的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薰苍术、喝雄黄酒等传统民俗,尽量使之与更多的中国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发生内在与紧密的联系。

  然而,或许为了方便申遗之故,传承和弘扬屈原爱国精神的端午节传统在申遗方案中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同时,端午节的传统民俗如同其他许多传统民俗一样,正在渐行渐远,日益淡出现代人的生活视界,更是令人忧虑。考虑到这两点,我们说端午节申遗,至少可以说不是复活端午节传统的必要工作。

  □王达三(学者)

TOP

知网下载的有关端午节的研究文章(一)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知网下载的有关端午节的研究文章(二)

知网下载的有关端午节的研究文章(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知网下载的有关端午节的研究文章(三)

知网下载的有关端午节的研究文章(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