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聚首
吕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02:17 第一财经日报
各方争议依然甚嚣尘上,而两尊兽首的原收藏者贝尔热近日决定,“要在自己家里保存这两尊铜像,不再拍卖。”这似乎为此次兽首拍卖事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一个多世纪沧桑之后,而今,12兽首依然身首异处,天各一方。兽首承载的历史、文化、情感,就像一个帝国的背影。故宫禾黍,世事沧桑,四海相隔,何时聚首?
1975年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道成来到北京西郊海淀的一处陌生的农田,四周矮屋疏篱、瓜棚豆架、鸡鸣犬吠。难以想象,这片土地曾是大清6代帝王的居所,“万园之园”圆明园。
当年园里最大的湖“福海”,已经被当地的农户填湖改造成了一片稻田。坐在岸边,王道成看不到传说中仿造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的名作《仙山楼阁图》修建的人间仙境,也听不到当年园里上百种鸟兽的啼鸣。所闻的只有田里的水声,青蛙的叫声,还有柳树上的蝉鸣。这是王道成第一次踏上圆明园的土地,试图研究其背后的历史,然而望着眼前的景象,他倾尽全力也无法想象圆明园当年的美景,所能想到的只有八个字“故宫禾黍,人世沧桑”。
如果说还有什么痕迹,能够证实那座皇家园林的存在,就是散落在园林东北面一条狭长地块中的少许欧式建筑的残垣断壁了。这里曾是乾隆为了彰显大清天朝大国的国力,而建造的一处西洋园林,面积仅占圆明园的2%。但由于其建筑外部多使用石材,才能在战火和洗劫中幸存下来,成为后世想象圆明园当年繁华的基础。也许正因为如此,当出自这座西洋园林的两尊兽首铜像近日出现在巴黎的拍卖会上时,才会引起举国空前的关注。
水法奇观
毕竟这座园林,曾是历经几代帝王的构建,无数工匠的智慧,以及无以计数的财富堆砌而成的艺术杰作;也曾是集合了我国大量顶级珍宝、图书和艺术品的“大型皇家博物馆”。但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疯狂洗劫之下,文物散失殆尽,而在随后英军的无情焚毁之下,园内的建筑也毁于一旦。如今两件遗失文物要以天价在法国被公开拍卖,这难免会引起爱国人士的反抗情绪和少许过激行动。
于是,随着拍卖消息传到国内,迅速有了民间自发组成的律师团,向法国方面提起诉讼;而在诉讼失败后,又出现一位厦门收藏家蔡铭超,通过电话委托以2.7亿元人民币高价拍下了两件文物,随后宣布拒绝付款。
如今两尊兽首的原收藏者贝尔热决定,要在自己家里保存这两尊铜像,不再拍卖。这似乎为此次兽首拍卖事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两尊兽首何时归国也成为了未知数。然而对于更多因非法途径流失海外的文物而言,漫漫回归之路才刚刚开始。对于国人来说,一座圆明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岂是这两尊铜像所能概括。
据史料记载,当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造成的那场大火持续了两天两夜。它过早结束了这座地球上曾经最奢华、最庞大的皇家园林的生命,却无意中造就了它的神话,因为在此之前,还鲜有人亲眼目睹过它的风采。
1980年我国召开了一场纪念圆明园被焚120周年的纪念会。并于同年成立了一个由全国各地的建筑、园林、历史、文物、考古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中国圆明园学会,着力于圆明园的保护和研究。王道成也是创会元老之一。随后,这座皇家园林鲜为人知的历史,才一点点被揭开。
在康熙时代,圆明园只是康熙的御园畅春园附近的一座占地600余亩的小园,为其四皇子胤禛,也就是日后的雍正皇帝的居所。随着1722年雍正即位,圆明园才成为清朝的政治中枢,其扩建工程也逐步展开。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个朝代151年的修葺扩建,全园面积扩大到了5200余亩。
如今这两尊兽首的原所在地——海晏堂,则是在乾隆年间修建的。“据乾隆皇帝的一首诗记载,乾隆18年,曾经有一位葡萄牙的使臣到北京来朝贡,告诉乾隆说西方有种奇特的景观叫做水法(喷泉)。乾隆想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也应该有可以与之媲美的景观。于是就命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负责在圆明园里也建造一座西洋园林。”王道成说。
郎世宁接到命令受宠若惊,倾尽全力为乾隆建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园林。传说,整个工程还未完工,皇帝就将其中一座宫殿——“方外观”赐给了他的爱妃“香妃”,用于祈祷。
而“海晏堂”则是位于整个西洋花园中央,规模最大的建筑。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水力钟,就是整栋建筑的精华所在。
这座大型喷泉两边,呈“八”字形排列着十二生肖人身兽头像。这些肖像头部为铜质,身躯为石质,中空连接喷水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代表该时辰的生肖像,便从口中喷出水柱;到了正午时分,十二生肖像同时喷水,蔚为壮观。据史书记载,当所有喷泉同时喷水时,洪水般的声音,在几里外都可以听到。
设计这座喷泉的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因此以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坐像代替了西方喷泉设计中常见的人体雕塑。据圆明园管理处所藏的海晏堂铜版画显示,每一个生肖都穿着衣服,有对襟的服装也有斜襟服装,每座铜像还有不同的肢体语言:兔像摇着纸扇、牛像手持拂尘、蛇像双手作揖、猴像手执棍棒……
而兽首铜像则采用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就连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而这些铜像所选用的材料也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当整个西洋园林在1760年完工时,乾隆为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落成典礼。此时,这座园林乃至整个王朝都处在全盛时期。50岁的乾隆绝不会想到,仅仅100年后,眼前的繁华、帝国的盛世都会毁于一旦。
天各一方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为求与中方谈判修改《天津条约》,一举攻入了北京城,占领了清王朝的政治中枢圆明园,第二天便开始疯狂地洗劫。“当时法军以为咸丰还在圆明园,所以直奔圆明园。而英军当时迷路了,所以晚到一步。”王道成说,“第一天法军还没有动园里的东西,但是到了第二天,他们还是禁不住这些珍宝的诱惑,就开始大肆洗劫。英军由于迟了一步,当他们进入圆明园抢劫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分赃不均的状况。所以他们最后竟然举行了一场拍卖,就把大家抢的东西交出来,兑换成现金以后,再按级别分赃。”
1866年,作为中国赴欧旅游团成员的张德彜,就在他的《航海述奇》日记中,记述了当时在伦敦市场上拍卖圆明园物品的情景。“初四日壬辰,晴。一大早,有人来拜访,相约游览。于是乘车行数十里。至一处,内极广阔洁净,见上下罗列者,皆中国圆明园失去之物,置此赁卖。见有龙袍、貂褂、朝珠、太后朝珠、珠翠、玉石、古玩、诸般画轴、神像、金鸡、中天马、银鼠等衣,皆御用之物。睹之不胜恨恨,乃辞出,不想再看。”
关于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洗劫的经过,国内的史料上很少有记载,因此这段历史一直鲜为人知。直至上世纪30年代,一位清华学者欧阳采薇女士根据西方当时的文献资料整合翻译而成了一本《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记事八篇》,才揭露出了英法联军当时的重重恶行。书中写道:“遇珍贵可携则攫而争夺,遇珍贵不可携则以棒击毁,必至粉碎而后快。每个人都是腰囊累累,满载而归。”可以想见,海晏堂前的这十二尊兽首铜像,是如何身首异处,天各一方的。
至1860年10月18日,北京天气渐冷,而英法联军还穿着春季装束,军队首领见谈判遥遥无期,于是下令焚烧圆明园,以表威吓。正当圆明园大火熊熊燃烧的时候,清政府终于接受了英法联军的条件,签订了《北京条约》。但此时,这座一代名园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而园中的珍宝则从此流入了英国的博物馆、法国的宫廷,乃至西方各地的黑市中。
“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溃败的清军和土匪也曾来到圆明园趁火打劫。但此时园中已经无珍宝可寻。”王道成说,“于是他们干脆拆了园中剩余的木建筑、砍了古树,烧成木炭,拿到北京城附近的清和县卖,所以当时的清和市场上,木炭都堆成了山。”
近两个世纪的辉煌埋葬于此。
难以聚首
1985年,一位美国古董商无意间在加州一栋别墅中,注意到了三件特别的“装饰品”。一尊是被摆在主人浴室中挂着毛巾的牛首铜像,另两尊则是散置于花园水池边,被当作园艺装饰的马首和虎首铜像。
古董商一阵欣喜,这正是120多年前从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尊兽首铜像中的一部分,可是别墅主人却对它们的来历浑然不知。于是古董商以每尊1500美元的低价购下了三尊兽首,又将它们转手流通到了市场上。
于是,在1989年的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马首首次现身,但当时尚未在国内引起太多关注。这尊铜像最后以18.1万英镑(折合202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当它于2007年9月初,再次在香港苏富比现身时,价格已经飙升至6910万港元,比18年前高出了30倍。由澳门慈善家何鸿燊在拍卖会举行前购得,并捐赠回国。
2000年4月底和5月初,牛首、猴首和虎首三尊铜像,则在佳士得和苏富比的香港春季拍卖会上现身。消息一出,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毅然参拍,以774.5万港元拍得牛首、818.5万港元竞得猴首,而虎首则以1544.475万港元成交。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了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最终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出来。于是在同年9月,又是由何鸿燊向该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终于将猪首铜像购回。
至今十二件生肖兽首铜像,仅有五件回归,现藏于保利博物馆,已知下落的另两尊兔首和鼠首则前途未卜,其余五件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铜像仍然不知所踪。而目前所知已回归祖国的圆明园文物,除了2000年由首都博物馆回购的一只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外,寥寥无几。
在整理圆明园以西的另一座皇家园林——清漪园的史料时,王道成曾经见过一份清漪园的《陈设档案》,它将园内大大小小的陈设物件一一列举了出来,总数达万件以上。圆明园的《陈设档案》早已遗失,迄今为止也无法准确统计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具体数字。但王道成认为,从清漪园的档案中,我们仍能推测出圆明园所藏文物的大致规模。“清漪园只有36个景点,圆明园则有100多个景点,而且乾隆是不住在清漪园里的,只是偶尔去游玩几个时辰。可想而知,从圆明园流失的文物要比清漪园多得多。”
有人做过统计,假定现在海外流失文物有100万件,每件的回购价格平均在1200万元左右,就需要12万亿元的天文数字才能将文物悉数购回,而国家文物局每年的博物馆征集经费总共不过100万元。“而剩下的这5尊兽首,是否被毁了都不知道。”王道成说,“它们何时能再聚首也是一个未知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