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TOP

沙洋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国最早的县级政权——权县所在地。这里古墓、古寺、古城等文物古迹众多,举世闻名的“郭店楚简”及“中国第一古湿尸”就出土于此。沙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和楚国著名大将养由基的故乡,三国“刘关张”、唐朝尉迟恭、南宋岳飞等历史风云人物先后在此征战沙场。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沉淀使沙洋流泻出典雅的文化风采。

TOP

我的家乡是湖北襄阳,是个人杰地灵之地,王维曾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里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三国文化之源。这里孕育的历史杰出人物灿若群星,光耀华夏:吴国大夫伍子胥、楚国大文学家宋玉、汉光武帝刘秀、“建安七子”之首王粲、三国名士庞德公、被誉为“卧龙”的诸葛亮和“凤雏”的庞统、唐代大诗人杜甫、孟浩然、张继、皮日休,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等140多人。
襄阳菜既有着楚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烹制手法以蒸、煨、炸为主,尤喜菜上淋油。襄阳名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干炒仔鸡、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特色宴席,如:三蒸九扣席、民间洋粉席、五福六寿席、襄阳鱼宴、三黄鸡宴等。
      襄阳的小吃品种也很多,如油茶、清汤、米窝、油馍筋、牛油面(牛杂面,豆腐面)、襄阳酸辣面、酸浆面、炸酱面、胡辣汤、麻汁面、包面、炒糊波、襄阳薄刀、襄阳大头菜、襄阳黄酒、金刚酥、玉带糕等,大都当作早点或夜宵,小吃正因为本身不是正餐大菜,才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这些形形色色的带有地方风情的小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与食客。
    襄阳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项目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保康县的民间文学《黑暗传》,保康、南漳县的民间音乐《沮水巫音》,南漳县的民间音乐《薅草锣鼓》,老河口市的民间音乐《老河口丝弦》,宜城市的民间舞蹈《赶象》,南漳县的民间舞蹈《端公舞》,宜城市的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市的曲艺《宜城兰花筒》,老河口市的民间美术《老河口木版年画》。南漳县传统舞蹈(民间舞蹈)高跷花鼓、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漳阴锣鼓,谷城县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南河套曲、石花奎面制作技艺、襄阳区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
     “穿天节”是襄阳古代特有的节日。正月二十一日的穿天节,据说就是郑交甫与汉水女神相遇定情的日子。过穿天节时,襄阳全城的百姓都来到了万山,乘船沿汉江而下,在汉江边聚会,妇女们则在沙滩上捡拾有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戴在头上,以祈求生孩子,吉祥幸福。
      襄阳花鼓戏:襄阳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并影响、传播到湖北郧阳、远安以及陕南、豫南等地。在当地曾有“一清(是否应为“青阳腔”之“青”)、二黄、三越调,花鼓戏玩得也热闹”的称誉。其剧种声腔由【桃腔】、【汉腔】、【四平】、【彩腔】以及【干梆子】等组成。其中,【桃腔】为襄阳花鼓戏音乐中表现力较强的声腔;既有优美动听的抒情性功能,又具备起伏跌宕的戏剧性表现力。是为襄阳花鼓戏的“当家腔”。【彩腔】统领一百多支本地的民歌以及民歌中的小调;明快活泼,诙谐有趣,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四平】主要表现人物的悲伤情绪,有“哭四平”之称。另有【大汉腔】、【小汉腔】以及【干梆子】等共同组成襄阳花鼓戏的声腔家族,具有汉水中上游质朴、爽朗的音乐风格。
      襄阳还有一些地区民俗,如宜城地区有叼门闩、赶飞蛾、老背少、麒麟送子等民俗。叼门闩表现的是流传在宜城地区的青年男女约会时的一种习俗。一对情人相约在晚上到姑娘家里见面。为考验小伙子的诚意和耐心,姑娘将门闩插好。晚上,小伙子要耐心地从外面将门闩叼开后,才能够与姑娘见面,倾吐衷肠。赶飞蛾是流传在宜城地区的一种习俗。在秧苗抽穗季节,用水盆架在稻田中央,盆中点亮一盏盏大油灯,直等飞蛾扑火落入水中。而在这种环境的烘托下,许许多多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相约见面,以飞蛾扑火的精神私下订婚,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老背少是宜城地区的民俗故事。讲的是一个老公公背儿媳妇的故事。有一四口之家,儿子外出做生意,儿媳妇病了,老公公不顾外人说闲话,背起儿媳妇就跑,跋山涉水求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后被挖掘整理成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曾多次在民间艺术展演中获奖。麒麟送子是流传在宜城地区的一种求子民俗。儿子娶亲以后,公婆希望早日抱上孙子,让新媳妇躺在床上,请来玩麒麟的艺人。艺人将四张方桌一路高搭起来,头顶麒麟从家门外一直舞到新媳妇床边,边舞边唱送子吉言,把一个象征性的男孩送到新媳妇的怀抱中。

[ 本帖最后由 刘秋月 于 2013-10-18 21:35 编辑 ]

TOP

我的家乡是在湖南省溆浦县。两千余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涉江》当中即有“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一句,可以知道当时便有“溆浦”一名,“溆”和“浦”字均为“水边”之意,个人以为颇有文采,有《诗经》遗韵。
    溆浦是也屈原曾经流放过的地方,屈原第二次被楚王流放,在“沅、湘之间”,即主要在湘中西部的溆浦。因此,溆浦的传统项目龙舟竞渡热闹非凡。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溆浦以阴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即真正意义上的端午,所以溆浦人的端午节指的是“五月半”)。溆浦龙舟竞渡在大河(沅水)和小河(溆水)。大河龙舟结集点在江口镇;小河在溆浦县城。大河龙舟是专供龙舟竞渡的船,船可载六十余人,原始粗犷,有很强的争斗性,而且有专供龙船停放的龙船亭,曾多次参加岳阳龙舟表演赛。小河龙舟、船小灵活,竞渡前需到溆水南岸屈原庙中紫祀,竞渡时两岸人声鼎沸,场面壮观,凯旋者,要杀猪宰牛庆祝。

TOP

溆浦物华天宝,特产资源极其丰富,水果品种多样,,尤以朱红桔、脐橙、鸡蛋枣、脆蜜桃、龙潭李、腰带柿饮誉全国,被誉为“全国水果之乡”,特别是十乡百里十万亩枣果基地享有成名,有着“南方枣乡”的美称。此外,中药材材料丰富,主要产品有金银花、菊花、杜仲、厚朴、天麻等30多个品类,成为南国远近闻名的“药乡”。

TOP

溆浦逢年过节舞龙灯的传统氛围十分浓厚。溆浦龙灯是用竹札纸糊的亮灯,灯内用蜡烛照明,夜间尤如一条玲珑的彩龙,溆浦龙灯相传起源于唐朝,是我国龙灯的原形,至今只有溆浦一带保存这种非常原始的龙灯。溆浦龙灯的表演非常热闹,一伙龙灯有牌灯、故事灯、蚌壳灯、船灯、车马灯等相配合,有非常粗野的艄公艄婆,涎水宝等人相伴,其后是狮子和阳戏班表演,热闹非凡。
    溆浦也是辰河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台(舞台演唱)、低台(木偶戏)、围鼓堂(坐唱)三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它是源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

TOP

湖南溆浦景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湖南溆浦景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的家乡是四川达州。达州位于四川东部,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不再赘述,由于是民间文学课程,就讲讲民俗和文化吧。



首先想到的就是元九登高。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相传公元815年,元稹(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绝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



还有石桥火龙闹春的习俗。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


民风民俗方面,达州有着宣汉曲艺,太平腰鼓,千人坝坝宴,牛灯,竹琴,土烟棒等等。我见过最多的则是竹唢呐,已列入省首批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数百年前,当唢呐这种民间乐器传入竹乡,精明而质朴的大竹人凭借当地竹多、竹质优良的优势,仿照木唢呐形状,再潜心研制,用本地竹子制作成与众不同的一种唢呐。竹唢呐的音色之美,表现在连音的缠绕、吐音的欢快、舌尖的巧用等,散发出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人声、鸟鸣等。竹唢呐的音韵极为传神,精湛的演技别具风格,堪称民俗瑰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一、重阳节的起源
       起源一: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起源二: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二、重阳节的风俗
1、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2、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3、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4、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三、有关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1、《续齐谐记》记载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2、民间演化版本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四、有关重阳节的诗词
1、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佚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
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
5、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TOP

重阳节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TOP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此时,正值仲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TOP

为什么要将九月九叫做重阳节呢?
  在中国一般将奇数像一三五七九称为阳,而偶数称为阴。在阳中九最大,有登峰造极之意,而九月九又是双重九,阳最盛时,可驱邪避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很重视九月九这个特殊的日子,我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选择在这一天登上王位。
  插茱萸,吃花糕,喝菊花酒,登高是重阳节的习俗,这些习俗背后又有着什么意义呢?
  茱萸是一种中药,可以延年益寿,它气味浓烈,传说可以驱邪避害。到了九月九一家人都拿上一枝茱萸插在地上,而那些在外乡不能回家团聚的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了。
  吃花糕,糕与“高”同音,取高寿之意。九月又可称为菊月,九、酒又与“久”谐音,取长长久久之意。
  在重阳节登高似乎更加普遍。在人们生活的步伐不断加快,竞争压力超负荷的今天,适当的运动缓解紧张与压力是必须的,而登高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约上三五个朋友一起登高,是一件愉快并且惬意的事情。每一次登高的过程就如同一次小小的人生体验,每个人都在向上攀登,有人急功近利,有人缓缓徐行,有人放弃继续向上攀爬,停在中途享受途中美景……在重阳节为什么会有登高的习俗呢?这里就有一个传说,有史料记载“费长房谓桓景曰,九月九日如家中当有灾,宜登高,桓景如言盛茱萸以系臂,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羊牛一时暴死,今世人九日登高”,讲的就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九月初九的早上,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遇到一位道士,这个道士就是以能掐会算而闻名的费长房,费长房告诉桓景,在这天带着全家人登高,到晚上再回来,否则将大祸临头。桓景按照道士的话做了,等到他回到家才发现他们家附近发生瘟疫,他们家的鸡鸭都得瘟疫死了,而他们却躲过了这场大灾难。于是以后的人们都效仿桓景登高避疫。

TOP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意义和内容

专业: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学号:2011213154      姓名:谭力铭
内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摘抄自百度知道。]共分六章,总共四十五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建立,一方面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也是在真正推进国家和民族科学进步的文明发展。我国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目的在于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意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真正唤起了国民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自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利于我国人民亲近、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对中华民族加强自信和凝聚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2、真正推进了国家、社会和民族科学文化的发展,保护了濒临流失的传统文化艺术和技艺,大量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珍贵实物得到有效保护,一些珍贵记忆文化和重要的技术手艺的载体和传承人得到传承。
      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制定,保护和尊重了中华民族内所包含的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摘抄自百度百科。]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中国古代包括白蛇传、梁祝等相同类型的“女追男”型故事经久不衰,其中的女主角大都才貌双全,而男主角多为平凡书生。总的来说,我将这些故事的形成原因归类如下:
1、这些神话故事的原创者大多都是古代抑郁不得志的书生,他们渴望邂逅一段这样的爱情,现实中的缺憾被他们用幻想来弥补,完美的女主角也正是他们对于自己另一半的理想化向往。这种倾向具有着长久的生命力,发展到清代,《聊斋志异》中的鬼女狐妖角色的出现更是这种幻想的高峰。
2、尽管作为男性,这些创作者们大多也有了一丝女性独立的自由思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