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四川达州。达州位于四川东部,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不再赘述,由于是民间文学课程,就讲讲民俗和文化吧。
首先想到的就是元九登高。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正月初九,数十万人倾城出游。相传公元815年,元稹(唐代诗人,世称元九)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初到任时,通州“人稀地僻、蛇虫当道”,元稹励精图治,清正廉洁,政绩斐然,为当地百姓干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民众便于正月初九元稹离任当天,全城父老登上城南翠屏山和城北凤凰山,万民送别,依依不舍。达州从此留下了“元九”登高的传统习俗。每年元月初九这一天,达城万人空巷,男女老幼竞往城外登山,登高远望,纪念这位好官,而且风雨无阻,不达山顶绝不罢休,一直延续今日。人们借此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
还有石桥火龙闹春的习俗。整个活动贯穿了请龙、龙点睛、龙请水、烧火龙、送龙等民俗风情,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到了元宵节晚上,数条火龙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烟花,尽情地对火龙燃放,使之火花四溅,让人喝彩不已。
民风民俗方面,达州有着宣汉曲艺,太平腰鼓,千人坝坝宴,牛灯,竹琴,土烟棒等等。我见过最多的则是竹唢呐,已列入省首批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数百年前,当唢呐这种民间乐器传入竹乡,精明而质朴的大竹人凭借当地竹多、竹质优良的优势,仿照木唢呐形状,再潜心研制,用本地竹子制作成与众不同的一种唢呐。竹唢呐的音色之美,表现在连音的缠绕、吐音的欢快、舌尖的巧用等,散发出萧音、滑音、颤音、叠音、垫音、人声、鸟鸣等。竹唢呐的音韵极为传神,精湛的演技别具风格,堪称民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