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红河谷》之观后感 施丽英 2011213106

文明对反文明的抗击
——《红河谷》之观后感


  前段时间,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看了电影《红河谷》。荡气回肠的电影画面和丰厚深沉的民俗题材给这部影片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看罢有如在读一本波澜壮阔的史传。然而,导演不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而是选取最平凡的个人来展现西藏地区原汁原味的民俗宗教文化以及近现代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中国所带来的物质文化侵蚀。
  黄河岸边,无数的村民正在举行盛大的河神娶妻祭典,两名年轻的姑娘正被准备推进河中。当一名少女被活活淹死后,另一名少女的哥哥拼死欲救出妹妹。逃亡途中,在村民们的逼迫下少女砍断索桥落入江中,想与村民同归于尽。江水把少女冲向了对岸的沙滩。藏族老阿妈和她的儿子格桑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少女。青藏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三江源”,这里是大江大河的孕育之地,更是藏族河谷哺育人民的生命之源。河神就成为了一方百姓的保护神,这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的最高崇敬。万物有灵的神话母题被鲜明地展现在浩荡的祭典仪式中,给观众带来视觉的强烈冲击时,也带给人以西藏民间文化神圣的感召力,这部影片涉及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国际关系和藏地人文等诸多元素时,就在主题上具有了“高端”之感,为观众打开了不同寻常的文化视野面貌。
  《红河谷》以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的眼睛,在短时间里目击并亲身经历生命、信仰、自由、战争、死亡、文明、野蛮,然后由岁月沉淀,提炼出每一个观众心中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整部影片前半部写出了未经世俗侵染的文明原始状态:牧民毡房前牛羊成群,格桑花静谧开放,蓝天下绿草茵茵,小伙子策马奔腾。还有影片中突出的藏族民俗:除非雪山融化才能下河洗澡;藏族老人为祈福转经轮;上山朝拜者五体投地一步步漫无止境的跋涉;一个民族在宗教中最能体现其集体性和对内性,因为宗教是他们的精神信仰和维系,肉身仅仅是神对他们的恩赐;这也为其后来对抗蛮横的文明埋下伏笔。后半段是文明侵略与破坏,情状惨烈不做详细描述,我对片中的外国人琼斯影响深刻。他在我心中不能用“有良心”来形容。因为他由一个探险者转变为一个侵略者可谓急转直下,虽然作者有意把他塑造的不解与愤慨,然而面对国家利益和家庭利益,他依然将枪口对准了曾经的伙伴,即使是他心爱的姑娘丹朱。这是文明侵略的必然性——利益面前,文明显然成为战利品。
  题目中的两个“文明”意义不同,前者是藏族深厚原始的民族文化和宗教内涵,后者则是针对现代文明来说,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制约,人性与良知的理性认识;而“不文明”就是对道德法律的践踏,人性良知的摧残。影片的对抗性体现在原始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对抗,加之战时背景,使影片主题上升为爱国与民族;然而,我更为欣赏影片对自然力量与人类力量对抗的展现与渲染,整部电影作品,不乏相对壮观的战斗和祭祀画面。表现了当地居民深感自然力量之强大为人所不能胜,自卑感只有在同类人群中才可以隐藏并伴随忙碌的工作来压制心中的畏惧。人的战争又是在自然的怀里进行且不断摇晃,几欲违背自然规律(包括人的对生态的破坏),又受制于自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美不胜收,馋涎欲滴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建议版主对发帖者加分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红河谷》观后感

《红河谷》观后感

这部电影应该是CCTV6曾经重温国产电影环节一个重要作品了,之前在电影频道断断续续看过几次,具体境界记得不大清,只记得宁静美丽的藏族扮相和她爽朗豪放的笑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只可惜最近几年鲜少看电视,不知道电影频道还有没有放它。这次终于在民间文学课上重新把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

怎么说呢……如果单从电影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这部电影是在称不上是什么佳作,故事整体性不够,情节过度生硬,部分演员表演做作,台词生硬……这部电影在技术方面的硬伤的确有点多。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东西太多,战争、爱情、汉藏冲突、中外冲突等等,这样太考验导演的功力了,事实也证明,冯小宁还是不能够驾驭的。许多人觉得这个16年前的片子,我们要体谅一下,但是我恰恰认为中国在90年代至2003年电影制度改革之前的国产电影的总体质量是很高的,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要知道正是在这段时间,我们出了像《霸王别姬》、《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多部国产佳作,而且这些电影都比这部电影来得早啊。而且冯小宁导演应该拍主流意识形态的电影比较多吧,这部电影里面散发着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实在是有点别扭。不是说电影不能表现政治,而是能不能说好政治。表现这样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冲突的电影有很多,而且正是这种激烈的矛盾恰恰能够展现一部电影的深度,像美国的《通天塔》、《撞车》其中对于美国当今最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的种族冲突都有深刻的表现。李安的《喜宴》,张艺谋的《红高粱》都对文化冲突有很好的表现。虽然说侵略的耻辱历史我们不能够忘却,但是对于这种电影中俗套的表现方式,我们依旧会形成审美疲劳,我们不希望仅仅通过“惨烈”的方式来消费我们的民族爱国热情,我们更多地需要的是进行反思和理解。或许真的是以为这部电影年代久远吧……不过想想冯小宁之后的“经典”的《举起手来》和“中国版”《2012》的《超强台风》,我真心觉得《红河谷》还真的是冯小宁的良心。


好了,不吐槽了……

排除掉种种之后,来看看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意蕴,或者说导演希望我们看到的——文明冲突。

象征着进步文明的帝国主义希望通过战争的方式来使得仍旧停留在奴隶社会的落后西藏得以”进步“。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自作多情。格桑的痛苦与困惑也是当时许多落后被侵略地区的人共同的感受,为什么善待的朋友会残忍的杀害自己与同胞,摧毁自己心爱的家园?这种情况我们在历史中其实并不少见,美洲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




看似文明进步的人发动战争,看似不文明落后的人维护和平。这里的文明反倒成了一种讽刺。片中美到令人窒息的西藏风景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令人会想起草原和蓝天的《雪儿达娃》,在我脑海里久久不能忘却……神圣且浪漫,也许传说中“去过西藏之后回来就会辞职”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吧……不过我觉得电影有点美化西藏了,西藏的奴隶制度在有些地方有比片头将女性扔到河里祭神的方式还要恐怖的仪式,比如初中音乐课的时候教过的一首叫做《阿姐鼓》的歌,据说是歌中这个男孩的姐姐因为违反了族规而被生生剥皮了,将皮做成了鼓,所以叫做“阿姐鼓”。所以,西藏虽然很美,藏区人民创作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歌曲和诗篇,但是奴隶制度本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废除是好的。




其实我还是想吐槽一下藏区人民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其实用藏语,底下打字幕会更好……


安霖

2011213115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1-9 00:31 编辑 ]

TOP

回复 30# 的帖子

看到了家乡的面食,真的是太幸福了!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的确很有地区特色,福建的茶文化很出彩

TOP

看完《红河谷》的影片,百感交集。
   这是一个有着一定年代感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的动乱时期,然而地点却是远离了烦乱世界的另一片天地——西藏。这里的人们虽然只有浅陋的物质条件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然而他们也都有着虔诚信仰与淳朴的心灵。同样是信奉神灵,汉族少女雪儿被要求活生生地作为祭品献给河神;而藏族的人们则是对于触犯神灵的罪魁祸首予以严刑。而当雪儿无意闯入藏族成为达娃时,没有人把她作为异类,却是以仁慈对待,甚至在她不慎触犯神灵,在规定日期之外下湖洗澡,人们并没有按规矩惩罚她,而是尊重了她汉人的身份;从这点看,藏族的人民虽敬畏神灵,但并不是完全盲目的崇拜,其实他们的敬畏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地域的原因。西藏地区,尤其是临近雪山的地方,气候恶劣,生存条件十分贫瘠,人们对于自然灾害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预防,所以每一份资源都变得十分珍贵,反而让他们养成一种惜福感恩的态度。
    然而,即使是这样贫瘠的地方,侵略者还是把他们的贪婪之心抛向了这里。用他们先进的武器,用欺骗的手段,野蛮的屠杀着这里的一切;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即使俘虏了这一切,也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这里最美的不是环境,而是人心,是还没有被所谓文明开化的人们的淳朴。在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双方都要付出流血牺牲,践踏另一个人的生命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然而还是在没有必要的前提下,这样的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不仅仅是受侵略者,侵略者也是人,他们都会害怕;我想这个影片的深度正在于跳出来了自身的民族身份,而是以作为人类的身份去审视战争,去看待生命。影片很巧妙地用一个外国人的心理,在他痛苦的挣扎中一切答案更加明晰。而丹朱这一形象则是女神的原型,她美丽,高傲,直爽,敢爱敢恨,最终牺牲自我成全大我。看似很完美,然而却令人心寒,在那样的动乱中,这样女神般的人物只能有死这样的结局吗,造成她悲剧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我只能怨恨人心的不足,这样的文明究竟还算文明吗?

[ 本帖最后由 何金凤 于 2013-11-17 23:02 编辑 ]

TOP

观电影《红河谷》有感

       电影《红河谷》是导演冯小宁“战争三部曲”的第一部。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导演所想表达的主题很宏大。似乎在以小见大的表现一个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文明必须受到野蛮的冲撞才能更有活力,得到新生吗?
      电影以祭奠河神作为开始,两个女子就像待宰的羔羊,除了死亡别无选择。这样的祭奠活动从远古一直流传下来,现在看来,这只是愚昧的表现。两个女孩一个死亡,一个掉入河中被善良的藏民救起。在雪儿掉下水之前,影片出现第一个两点,就是雪儿的那句话---“来世再不做女人”。这样的以愚昧文化作为开端,也是为之后表现藏族文化的差异做铺垫。
      雪儿在被救起之后得到了格桑一家的照顾,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比起汉民族文化的愚昧无知,在藏族人民身上总体先出一种宽容的力量。在雪儿违反禁忌后,格桑采取宽容和原谅,并保护着她。他们在雪崩中救起了年轻记者琼斯,在那两个英国人快被处死的的时候,格桑又及时久了他们。影片前半部分竭力的表现藏区和谐美好的生活以及藏民商量的特点。与之后的野蛮侵略形成鲜明对比。用炮火打开文明总是会出现两种极端的影响。一是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在影片后半部分体现的淋漓尽致;二是外来文明冲击民族文明,为本民族文化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影片中的“打火机”就以小见大的体现这一影响。
     看完电影后,宁静扮演的那位公主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从开始的调皮霸道到到影片最后唱着民族歌谣死去。这位公主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她在风中吟唱那首生命绝唱时,随风扬起的头发和藏族特有的发饰,一首随风而来的藏族民谣,这些都是美好的,但随着手里的炸弹落地,所有的曾经拥有、曾经美好,顷刻崩塌。
     影片虽然在表现上略显生硬,并且感觉故事并不连贯,但其表现的野蛮文明主题让人深思,十分深刻


[ 本帖最后由 扈雅璐 于 2013-11-10 23:19 编辑 ]

TOP

九尾猫故事及感想

九尾猫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一个村子里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动物修行成神仙的过程中,有一种灵猫。它通体透白,有小狮子那么大,每修炼到一个阶段就会多一条尾巴,只要达到九条尾巴,它就能上达天庭成为猫神。但是这第九条尾巴却是极难修炼的,需要这种灵猫答应人类一个愿望,当这个人类愿望达成时,它就能长出第九条尾巴。而正因为它承诺了人类的愿望,与此同时,它也将失去一条尾巴。也就是说这只猫不停得完成人类的愿望,也不停得失去自己能成仙的第九条尾巴。几百、几千年来,灵猫不停得修炼,不停地完成愿望,也不停得失去自己的尾巴。生生世世在得到和失去的轮回中,八尾猫极端痛苦,它含着眼泪请求佛祖的帮助。希望能得到神的领悟,帮助它解除世间的业障。
    “机缘未到”佛祖说。
    就这样,八尾猫继续着它艰难的修行,在其他灵猫都放弃的情况下。
    一天,一个善良、天真的小男孩儿到山上砍柴,天色渐渐暗了,小男孩儿在树林里迷了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群狼发现了男孩儿,它们慢慢的围了上来,目光里充满了贪婪和凶残。顷刻间狼群包围了男孩儿,它们随时都会扑上来。就在这时,一道白光闪过,一只硕大的猫蹲在了小男孩的身边,身上的毛犹如白雪一般无暇,身后长着八条尾巴。狼群看到猫以后,变的十分的惊慌,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狼群渐渐退去,随后四散逃走了。猫开口对男孩说话了:"你得救了,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无论这个愿望是什么,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许愿吧?"天真的男孩并未惊慌,想了想说到:"我只有一个人,从来也没有什么愿望,真的不知道该许什么愿,能让我再想想吗?"猫点了点头,于是跟着小男孩儿回了他的家。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男孩儿仍然没有许愿,这一天,猫对男孩儿说:"你必须要许愿了,告诉我你的愿望是什么。"男孩儿说:"你为什么一定要帮我实现一个愿望呢?一定要许愿吗?",猫便把自己修炼的事情向小男孩儿说了一遍,男孩想了想,对猫说:"我真的没什么愿望,我不需要金钱、地位。你曾经救过我,如果非要我许愿的话,那我就请求天神赐给你第九条尾巴吧!",猫呆住了,直直的望着男孩儿,它没有想到男孩儿会如此简单的对待这诱人的机会。
    就在这时,天空飘过来一片祥云,一道金光落在了猫的身上,猫的周身都被金色的光环所环绕,奇迹出现了,猫的第九条尾巴慢慢的长了出来!整整三百年了,猫搭救了无数的主人,帮他们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愿望,但却总也无法拥有第九条尾巴。
    八尾,这时我们应该称它为九尾猫了,它的杏仁大眼里流出眼泪,它终于知道佛祖为什么说“机缘未到”。
原来它修炼了几百年、几千年,完成别人的愿望,就是为了等这样一个人来完成它的愿望。九尾猫舔了舔男孩的手,无声无息地离去了。
    那男孩一生虽未大富大贵,但却万事顺足,儿女孝顺,子孙满堂。
    有一天,他醒来将九尾猫的故事告诉了孙儿,并说他梦到它来接他了。隔日,老人坐在藤椅上在睡梦中安详地离世了,村子里俗称这为——喜丧。(故事来自豆瓣)
   
  故事感想:这个故事是一个很有哲学意义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许我们是那只九尾猫,在不断追求中苦苦挣扎,茫然而不知何时才能使愿望得以实现。在这种似乎无望却又有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九尾猫还是坚持了成仙的追求。自古以来,人们似乎对“成仙”有着执着的追求,在九尾猫这个形象上,也体现出人们对于成仙永生的向往。
  但或许我们有时又是那个男孩。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男孩也在欲望中挣扎与徘徊过,但是最终选择了与之前的人许下不同的愿望,正是这样语用不同的想法,是得少年许下了终身的幸福。少年这样的普通有不平凡就是那个机缘吧。

TOP

九尾猫故事感想

董荣
九尾猫的报恩,猫和人,动物与人的关系绕不开。而且在民间故事中,动物和人的关系大多都是和谐共存的,动物甚至还充当一个人类的帮手角色甚至是救星的角色,例如牛郎织女中的那头老牛。在这些故事中动物都通人性,拥有良知,它们往往懂得报恩,令人敬爱。就如同九尾猫,无论它救人的目的何在,它最终表现出来的是对人类的一种友好相助。或许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道家传统观念,人与万物的和谐。 关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当他得知九尾猫可以帮他实现愿望时,他克服了人性本有的自私缺陷,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为了九尾猫能够实现愿望,正所谓君子有成人之美。帮助他人实现愿望对自己也是一种成全,毕竟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单独的一个自己存在,我们总需要照顾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主人公放弃了实现自己愿望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朴素的幸福感所致,他能够认清自己的处境,他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不过是安安稳稳,健健康康一辈子,至于别的,他并不在意,也不过分奢求,这样的处世心态无疑是最好的,因为物欲横飞的年代永远无法满足,追求到达一个层次,必然又回再爬高一层,于是幸福永远在别处。倒不如一个简单的衣食无忧,健康自在。

[ 本帖最后由 董荣 于 2013-11-21 23:12 编辑 ]

TOP

九尾猫故事之我看

猫的拟人化体现了人理想和现实的对立统一:希望有九条尾巴,同时又要忍受艰难;而小孩子的人生则体现了人对平安、和谐的追求,实现这一愿望必然要放弃一个关乎自身的愿望,为了九尾猫,他选择为他许愿,这也体现了人对自身生命向善的追求,通过“善”达到“和”,通过“放弃”达到“平安”。猫自通人性,在老人去世时前来不正表明人类对善良的肯定和平安无恙生活的理想追求么?故事很温情,让我想起了《聊斋志异》中花妖的善良,为了心爱的人香消玉殒,给故事附上一层人性的观照、温情的色彩。讲述人也讲的好有感染力~

TOP

两场讲座之回顾~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邢莉老师和北京大学拱玉书(省图)的两场讲座,想必有许多小伙伴都去了吧,讲座的学术性很强,同时又有丰富的案例和史料,充分表现了民间文学作为文学的审美性和独特性,也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性。

邢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当代价值和传承策略》
邢莉教授的讲座主要是剖析中国民族民间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功能。围绕蒙古族那达慕、苗族四月八、喀什古尔邦节、青海土族纳顿节、彝族火把节等,她讲述实地考察经历,展现原汁原味的图片、文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节日的理念:节日的确定是其历法知识的总结(农耕文化),存留有生态知识(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敖包是由石块和树枝组合而成,表现对天神“腾格里”的尊敬,他们尊称草原为母亲,为天堂,有强烈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石头和树枝与其对天与地的崇拜形成对应关系,称天为“天父”或“父天”,称地为“地母”),是宗教知识的体系(实地探访古尔邦节的前前后后,秩序井然的万人朝拜仪式、广场上的狂欢),还包括各民族的哲学观(敖包:天人合一)   二、节日的功能:节日狂欢背后的祈愿  1.祈年的文化因子:青海的纳顿节庆丰收,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2.求婚求育的文化因子:苗族“四月八”  3.祈求摒弃灾祸、获得福祉的文化因子:彝族小凉山火把节  三、中国节日的文化精神  1.人与自然和谐  英国历史学界汤因比  蒙古族的长调,抒发对草原的情感,只会在草原上唱。(人与自然的对话)  2.人与人和谐:纳顿节、喀什的古尔邦节(村落、家庭的和谐)  3.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积聚民族的爆发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生生不息、拼搏竞争、用于进取  四、民间节日:审美创造的源泉:民间美学      宇宙与人同流,人与审美物的合流、统一。民间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建立,中国有29个项目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群体的力量

很有人文底蕴的一场讲座,老师也极具亲和力,其实地考察的经历令人信服,艰辛中充满趣味。同时,她还借鉴当下民族节日的消陨提出了“拯救”策略,给人以警示。

拱玉书:《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流传于演变》
    北大拱玉书教授的这场讲座是省图书馆系列人文讲座的一场(有兴趣的不妨一听)。讲座主题很明确,围绕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十二块泥版,追根溯源,讲述其故事内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公元前1200年,由阿卡德语书写的十一块泥版诞生,还有一块在公元前7世纪发现,上面记录了近三分之一字迹模糊的史诗,史学家经过精心辨认,形成了“泥版记”。
  泥版讲述的内容大致是: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是统治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的王。他拥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高神格,曾是一位暴虐无度的王者。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恩奇都。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中的怪物——芬巴巴,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战胜了芬巴巴。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第十二块泥板则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灵见了面。
  每一块泥版的末句与下一泥版的第一句连成一句话,这部史诗探讨了梦境、生死等问题,体现了远古时期人类的生命意识和对死亡的追问,也体现了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提问环节中不同职业、年龄的观众发表了看法,谈及史诗的艺术特征、历史演变和人文意义,拱玉书也作了回答。

附:省图近期讲座一览:
中国民俗文化空间——节日与庙会        乌丙安 中国著名民俗学家        2013年11月2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吉尔迦美什史诗的流传与演变        拱玉书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9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廉政与廉政文化        任建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        2013年11月16日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文艺复兴艺术新探        丁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2013年11月16日14:30—16: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卢浮宫、埃及和法国:光芒交织的历史        格扎维埃•米兰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内部公关主管作家        2013年11月16日下午14:30—16:30        省图2号报告厅       
荆楚文化的精神特质        刘玉堂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2013年11月23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自我生命的安顿与开展        傅佩荣 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2013年11月30日上午09:30—11:30        省图长江报告厅       
宪法与公民生活        周叶中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11月23日下午15:00        省图2号报告厅

TOP

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

我们研究的论文:《透视植物大战僵尸中的民间叙事》,以下是一些资料:
僵尸特点:
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里面则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线而重新复活的) 2. 僵尸喜欢啃食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是僵尸唯一的本能目的。(这和食人风俗有所联系) 3. 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人,死后也会变僵尸。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动的家族或是亲友,因为被咬而成为慢慢的变成僵尸要来攻击自己,宛如无底洞般的恐惧感就是这样而来。 4. 僵尸不会死亡。因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僵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点火将他燃烧。还有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然后把活人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恐慌和内心纠缠的葛藤。这样的场景也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欧美僵尸
“僵尸谣言”的火热并不只是来源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经的“玩笑”。有媒体在此次“僵尸谣言”的报道中评论,僵尸似乎一直离美国人很近。
  西方本来就有不少类似不死怪物的传说,例如食尸鬼。然而自19世纪末开始,僵尸文化开始在北美和欧洲流行起来。
  1968年上映的影片《活死人之夜》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一旦被僵尸咬到就会变成僵尸;此外,僵尸不会死亡。如果要让他们停止活动,除非把脑袋打烂或者点火将其烧焦。
  影片《活死人之夜》塑造了“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和“活人被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经典恐慌”,这样的场景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若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算起,僵尸文化已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在这期间,有关僵尸的影视剧、书籍、漫画和游戏大量涌现。
  近年来美国畅销书榜单以及游戏榜单上都不乏僵尸题材的作品,例如大受“简・奥斯汀粉丝”追捧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收视率极高的美剧《行尸走肉》、大热的游戏“植物大战僵尸”等。在这些作品中,僵尸成因也千奇百怪,有的因为疾病,有的因为受辐射、感染、巫术、外星人或者药物。
  僵尸不仅出现在荧屛、书籍中,甚至已经渗入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在美国,僵尸酒吧、僵尸长跑比赛、僵尸角色扮演游戏等都层出不穷。
  商业力量的投机性也为“僵尸文化”的产生推波助澜。去年秋天,美国财经网站“24/7华尔街”估计“僵尸产业”为美国经济带来了50亿美元的收入,比如漫画书、服装、影视剧,甚至黏贴皮肤的胶水、身体腐烂后的除臭剂、连接四肢的螺丝等玩具。
  虽然僵尸文化已流行了近半个世纪,但是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似乎对僵尸越来越“追捧”。僵尸题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甚至一部以“本·拉登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今年夏天将在美国上映。
  “大家喜欢做这样的联想。”南弗罗里达大学人类学博士伊丽莎白·伯德分析称,“同样流行的吸血鬼有一种浪漫的吸引力,但是僵尸注定难逃一死,僵尸永远也不会变成人,他们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与现在的世界发生了共鸣,人们感觉自身正在走向末路。实际上,僵尸就代表了一种令人沮丧的形象。”
“美国人迷恋‘异国情调’”
  美国历史学家奥斯卡·德斯佩拉曾指出,近代美国历史上的僵尸文化脱胎于美国人对来自异国的“关于毒药、神秘主义的舞蹈和仪式的无知和迷恋”。根据美国民俗专家的记载,美国的僵尸传说植根于加勒比地区的奴隶与殖民文化,特别是海地的僵尸故事。20世纪早期,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国家,尤其是海地的土著巫术产生极大兴趣。美国人词汇中“zombie”(僵尸)一词的出处正是海地巫毒教。
  20世纪20年代,僵尸故事已经被印在街头小报和畅销读物上供人们消遣取乐,通俗小说家洛夫克拉夫特等人记载大量海地白人观光客关于巫术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并“大谈特谈”。在文学作品中,空洞的眼睛、满脸鲜血,以及出没时绵延不绝的巫毒鼓声成为“美国僵尸”的标志。不过,“僵尸文化”在美国真正流行却是由影像作品推动的。
中国传统僵尸
    僵尸之说盛行于明中叶以后及清朝。清代笔记载僵尸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语》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此二书可以说是僵尸大全。  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属茅山术祝由科,发源于湘西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乡安葬。赶尸的术士大约三五同行,有的用绳系着尸体,每隔几尺一个,然后额上贴黄纸符,另外的便打锣响铃开路,昼伏夜行。天光前投栈,揭起符纸,尸靠墙而立,到夜间继续下贰?   亦有人指赶尸者其实背起尸体而行,但由于身穿黑衣夜行,途人便自然看不见赶尸者,以为有行尸。
可爱的僵尸和植物植物大战僵尸湘西赶尸清朝僵尸湘西赶尸场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建议组长把僵尸论文结构再发一遍~~~:)

建议组长把文章结构再发一遍~~~

TOP

回复 41# 的帖子

是啊,这个故事真的很有启发力。有感于猫与人之间的温情与深情,也对人性与生活进行了思考。故事中的猫想要成仙必先集得九尾,然而当它终于成为八尾猫后,它却陷入一个轮回,为得一尾必须帮人实现一个愿望,然而实现愿望又必须坠一尾,这是一种种类似西西弗斯的无望,但幸运的是,它遇到一个男孩,因为爱它而成全了它,许下愿它成为九尾猫的心愿。九尾猫如愿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就像它和男孩的感情还在紧紧维系着一样,直到男孩度过安然的一生,直到九尾猫接走了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这个看似平凡的故事实则蕴含哲理,通过老师的点拨,我才看到了其后所蕴藏的深刻性,有佛教轮回的思想;有探寻人的幸福理念;有对于成仙的平等性要;也有宣扬行善;以及对生命永恒的追求。更可贵的是,这个故事有着独特的叙事结构,两条主线交叉而又独立,耐人寻味。很感谢能有这样有意思又发人深省的民间故事让我们增进了对民间文学的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