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邑、大麦地、马游三村皆为彝族史诗发源地,学者持续研究,提升了其文化知名度,在现代性背景下,这些文化知名度成了可利用的文化资本,都无一例外地走上了旅游开发的道路。相比之下,可邑村因有云南大学基地的主导,能够把政府、市场、民众等 诸多力量予以有效整合,从而体现出更多的文化自觉,前景看好;而另两村更多是政府主导,尤其是马游村投入的资金远远超过可邑村,但实际效果远不及前者,主因在于在GDP政绩诉求的主导下,明显体现出“为民作主”的高姿态特点,未能有效整合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使整村推进缺乏可持续的内在合力因素。
口头传统能否为市场所利用?答案可能更多是在实践中。纯粹的“原生态”保护更多是一种理想化产物,一味拘泥于此道,无异于刻舟求剑,毕竟每一种传统皆是时代融合产物。《阿细的先基》、《梅葛》的内容不全是神话、史诗,也有不少现当代的时代内容,蒋介石、毛主席等人名与彝族创世纪中的神灵名称共荣共生,且后者在民众中影响更为普及。在当下,生产性保护、市场保护不失为一种保护策略,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关键是这种传统的主体性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