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10课堂第一小组刘茜组

问:我们之前在洪山区人民政府的网上看到卓刀泉传说的,它最近被选为第四届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您知道卓刀泉传说具体的故事吗?
答:我们有一本专门的书(《卓刀泉》),是我们的书记专门主编的。
问:民间文学是口头的、比较杂乱的,那么他是怎么整理的呢?
答:这个是根据一些传说,他们整理的,具体的是书记组织一些专门学者来整理的。
问:民间文学以前是口口相传的,现在,走向了书面,但是了解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这种现象呢?
答:是的,所以需要保护,现在的人了解得越来越少,我们把它整理成书也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保护。之后,我们也会进行宣传,包括卓刀泉寺周边的宣传,相应的都会做的。

TOP

这是我们第一次拜访文体局的采访,政府这边出版了一本书《卓刀泉》,里面记录整理了卓刀泉很多传说

TOP

在编书的过程中,也融合了作者的再创造

TOP

8、采访得出的结论:

(1)卓刀泉传说从口头走向书面,经过专家学者开研讨会、由专门人负责编写这样一个过程。
(2)卓刀泉传说在2014年12月3日被收录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由于刚刚才申请成功,所以一些相应的宣传和保护措施还没有落实。通过我们的采访,我们得知,政府部门已经拟定了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大概将在明年也就是15年开始落实宣传和保护措施。

TOP

(3)目前,对于卓刀泉传说的保护,政府部门组织编写出版了一本书,叫《卓刀泉》,里面收集整理了不同版本的卓刀泉传说故事,将口头流传的传说整理成书面的形式,用来更好地保护盒传承卓刀泉传说。

TOP

(4)因为洪山区建区比较晚,现在,政府部门对于卓刀泉寺庙的修建和保护工作也是近几年开始的,以前卓刀泉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香火不如位于市中心的归元寺等寺庙旺。

TOP

(5)之所以把卓刀泉寺作为弘扬关公文化的阵地之一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卓刀泉寺本身和关公传说有关;二是关公后来成为伽蓝佛,是佛门中人;三是关公身上具有忠义精神,这种精神自古至今在民众中广泛流传,深入人心,把关公和卓刀泉结合在一起,也有助于弘扬关公精神,保护关公文化;四是关公精神深入人心,关公形象也被民众广泛熟知,所以关公是比较接地气的一个文化形象,在卓刀泉寺庙里面建设关公文化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一种很好地融合。

TOP

(6)关于后期的宣传和保护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录制视频、制作宣传画、雕刻浮雕等。
(7)对于民间文学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容易逐渐消亡的这样的现状,政府部门提高了保护和宣传意识,也在为进一步地工作做准备。

TOP

(8)在思考总结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关公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问题,这是我们之前采访中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在下一次调研中我们也将会继续详细地探寻一下。

TOP

不足:

(1)前期准备不充分,路线没有查好,花在路上的时间占据调研时间的一半。
(2)在采访的过程中,提问比较松散,与理想中的设想有一定差距。

TOP

10、改进措施:

(1)以后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前期准备一定要充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路上的时间。
(2)在问题设计方面,我们还需要多考虑采访对象会怎么回答,尽量将问题设计的更有逻辑性,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TOP

洪山区文化体育局第二次采访问题

根据第一次采访为基础,进一步提问。
1、我们在上次采访的时候,知道政府部门主编了一本书叫《卓刀泉》,里面收录了有关卓刀泉传说的很多故事。那么,请问,政府部门是如何进行收集、整理以及编撰出版的呢?这个保护过程是怎样的呢?也就是说民间文学是怎样从口头走向书面的呢?
2、民间文学从口头走向书面,但是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

TOP

3、在有关“卓刀泉命名”的传说里,我们发现,关羽用刀斫泉和传说和卓刀泉正式命名并不是在同一个时期,而且斫泉的“斫”和卓刀泉的“卓”也不是同一个字,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4、我们在洪山区人民政府的网站上看到,前不久“卓刀泉传说”刚刚被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想知道“卓刀泉”的文化特色在哪里呢?对它进行保护的意义何在?

TOP

5、卓刀泉寺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寺庙,关公是后来才建到庙里的,对吧?请问,在卓刀泉寺建设关公文化的原因何在呢?为什么会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6、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在保护卓刀泉民间文化这一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未来又有什么更进一步地规划吗?
7、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您个人有什么建议和看法呢?

TOP

咱们的调研和课堂展示已经完成了,这些资料我也放在这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加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