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何回归家乡、增进乡情、担当家乡的非遗传承人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崇阳人,崇阳很小,小得大家都不知道;崇阳很穷,穷得个个都想往外跑……
可是我依然希望担当家乡文化的宣传者(传承人谈不上),该怎样宣传呢?
今年暑假,我去镇上的文化站调查了一下,了解到了“提琴戏”(已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的一些情况,现在想想,似乎我们的调查进入了一个“盲区”:
1.我们的调查大多是“慕名”前往的,而不是真正地去挖掘、发现,即我们关注的是大家都在关注的,而那些被大家忽略的依然被我们忽略着,直至消失。
拿“崇阳提琴戏”来说,大家知道的比较多(我在海上风发过相关文章),因为被列入国家“非遗”保护项目,颇受关注,有关的话剧、影视短片、宣传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那么崇阳除了“提琴戏”还有没有其他的“非遗”呢?答案是肯定的,可其他的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跟风”、“造势”、“发展”,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保护”,导致“热”的“火热”,”“冷”的“冰冷”,那些濒临消失的依然没有引起大家重视,得到保护,依然面临消失的危险。
2.我觉得调查和研究应该是有很大区别的,研究可以“抓重点”、“抓共性”、“抓特色化”,但调查应该是全面的,全方位的。
3.同样作为“非遗”文化,都代表着某地的民风习俗,不应有价值高低之分,区域之分,都具有被保护和发展的优先权。
以上纯属个人“弄斧”,只希望在传承和发展民族“非遗”文化时,不仅让“热”的“更热”,也要让“冷”的热起来,真正做到“保护”而不仅仅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保护”
雷灵丹
[ 本帖最后由 adaiya1989 于 2009-12-27 15: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