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传奇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反思
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中国故事,忠孝两全民族文化载体,“花木兰”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花木兰”为主要创作内容的文字、影视作品众多。在某种意义上,“花木兰”已成为一个带有中国印记的鲜明文化符号。而注目2020年迪士尼公司耗资2亿元拍摄的真人版《花木兰》,用英文配音及对花木兰传统形象不无女性主义色彩的改编,使其已然成为美国文化元素的呈现形式。对其跨文化视阈下的故事改编及传播路径进行反思与探索,对有效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颇有必要。
一、跨文化视阈主题呈现与传播方式反思
当来自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相遇并交流时,跨文化传播便由此产生。《花木兰》在经过大规模宣传后,终在观众的期待中上映。其受众效果呈现出两个极端,褒奖者认为“可能是最好的‘原作混合新鲜事物’的典范,这个故事优美、有力地向前走,传递了符合当下的经典信息”。但在中国观众心中,其则与期待值相差甚远,评分一路下降,并引起跨文化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象如何更好地再创作、再传播,从而更易于人们接受的反思性话题。
《花木兰》讲述了南北朝北魏时期,为抵御柔然入侵,出身军戎之家的花木兰挺身而出,主动女扮男装(化名“花军”)替父从军,并逐渐熟练驾驭自己的“元气”,最终在重重磨炼下成长为一名女战士,并射杀柔然首领,拯救皇帝,保家卫国的故事。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刘亦菲、巩俐、李连杰、甄子丹等一批颇有国际影响力的演员出演。但作为浸润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传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英文版的全程英文配音则让中国观众产生观影的极度不适感,尽管中文字幕可让观众知晓故事内容,但这种传播方式显然在主题传达上并非上佳之选。反观故事的核心,在木兰传说中,核心内容乃是其不得不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而在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中,女性意识觉醒及人格独立实为影片表达的主题(如“我会为我的家族带来荣耀”,“我的职责就是战斗”等)。显然,与传统故事蓝本的背离成为该片难为中国观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反思
人物形象的塑造作为电影主题呈现的核心元素,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呈现是存在差异的。但无论如何,真实性乃是作品的生命,体现于历史人物的形塑上,创作者尤其需要审慎处理。
好莱坞版《花木兰》显然据中国传统文化形象“花木兰”进行改编,片中却出现了与传统形象大不相同的呈现。《木兰辞》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但在影片中,创作者为观众呈现的木兰仅有一个妹妹;《木兰辞》中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的女性身份,是直到其凯旋后才被知道的),而片中则是木兰在战斗中主动承认自己的女性身份,并被逐出军营,又再度回归——显然,创作者是为营造矛盾冲突,为高潮、结尾处的女性拯救埋设伏笔,以服务于商业需要。如说花木兰形象的这种改变尚可理解和接受,片中凭空增添的由巩俐饰演的巫女形象则显得突兀。她不仅始终带着面具,且随时可化为乌鸦,向其“主人”柔然首领传递信息,尽管其最后替木兰挡箭并告知她“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其形象与主题的关联性不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播与融合趋势更是突飞猛进,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鲜活生动的故事与形象,很易成为国内外电影创作者进行改编、孵化的对象。然而,现时代的影视作品创作,仍然要选择恰当合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以好题材、好故事为前提,以真实性为生命,进而创作出为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人物形象所在的本土受众)所认可的人物形象,从而创作出更多有影响力、高质量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