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间故事分享
固始县文化馆原馆长曹家振,60多岁了,还清晰地记得多年前的往事:“上世纪80年代,我们发掘整理信阳民歌,却意外地收集到长篇叙事诗《郭丁香》。”
这个意外的收获,2005年被中国民协列入“国家第一批五个重点抢救工程”项目之一,被诸多媒体誉为“汉民族生活史诗”,再一次打破了汉民族没有史诗的定论。
时光已经接近岁尾。我们沿着大别山脉,自西向东,一路行来,在信阳民歌的海洋里徜徉多日,眼睛一闭,耳朵里就是民歌的咿呀之声。本来是一厢情愿地把《郭丁香》放在“信阳民歌”的大概念下,可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说:“它有民歌的成分,但民歌的概念远远涵盖不了它。固始民间艺人,用信阳民歌和民间曲艺为载体,代代传唱《郭丁香》,他们的记忆,成为汉民族文化创造力的见证。”
“史诗”本是出自希腊文的外来语,传统定义和标准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样的希腊英雄史诗引申而来。四大文明古国的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前三个国家都有民族史诗,唯中国没有,这令全世界史学家迷惑。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史诗,因为他们的观察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中国因没有“史诗”,在文化创造力上遭到贬抑,被有些史学家恶意地称作“这个民族是没有想像力的”。
20世纪以来,中国相继发现了少数民族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然而,国内外学术界仍很悲观:汉族无史诗。
这样的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初,湖北神农架群艺馆的干部胡崇峻,奔波于神农架的深山老林里,整理出3万多行的“汉族创世史诗”《黑暗传》,引发极大轰动,胡崇峻被誉为“中国的荷马”。
几乎是同一时期,河南固始县文化馆的三名干部曹家振、彭化厚、李海华奔波在固始的偏远农村,开始搜集整理《郭丁香》,事实上,他们的田野调查,从1978年就开始了。
“当时是全信阳开始搜集民歌,搜集者并未发现这个。1978年,李海华对我说,有些木匠唱的东西,有故事。彭化厚的文化基础很好,他感到这个东西很有价值。我们三个人开始跑着搜集。”时任文化馆馆长的曹家振说。
三个人分头调查,将资料汇总后,整理出了1300句的故事梗概,当时曹家振不知道哪儿能用,寄到北京的《民间文学》。“稿子一寄过去,马上决定发,编辑部要原始的整理材料作证据,原始材料一寄出,《民间文学》加了个编者按,说是汉民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可喜发现。”
1300句的第一次调查稿,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被收入《中国文学艺术大系·民间文学集》和《中国歌谣集成·河南卷》中。2005年,《郭丁香》开始了第二次收集整理工作,经信阳市和固始县一年艰苦努力,长诗由原来的1300句整理到现在的4236句,《郭丁香》全貌初步展现。至此,对《郭丁香》的关注,从学术界扩展到了社会上。
“灶王奶奶”郭丁香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大使”
“从《郭丁香》的艺术表现上讲,它是罕见的珍品。结构篇幅宏伟,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平易生动,手法细腻逼真,人物活灵活现,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河南民协名誉主席、河南大学教授张振犁先生评价说。
长诗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子郭丁香的形象。
桑河弯弯长又长,桑山高高冈连冈。水绕桑山龙摆尾,山抱桑水凤朝阳。山前水后桑树林,林中有个郭家庄。郭家有个黄花女,从小起名叫丁香。
郭丁香长得很美,又非常能干,因为媒人花言巧语,误嫁给了邻乡的浪荡子弟张万良。张好吃懒做,家里一贫如洗。生性善良的郭丁香面对现实,没有气馁,发誓俭朴持家、勤劳致富,尽快改善张家一穷二白的面貌。新婚的第二天,夫婿在睡懒觉,她出门开荒,随后动员张万良加入,很快有了自己的田地。春种秋收,收获累累,她开始养鸡养鸭,发展牲畜,很快积累起财富,让张家步入了“小康”。张万良小富即安,嫌干活辛苦,扔下妻子自己回家睡大觉。郭丁香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让张家的财富迅速膨胀,3年时间使得张万良成为当地巨富。
张家的暴富,引起张万良表嫂的垂涎。为占有这些财富,表嫂和算命先生勾结,利用郭丁香入门三年没有生育的事实,诬蔑郭丁香命里克夫、命中无子,并摆下酒宴,让自己的妹妹王妙香浓妆艳抹,在酒宴上尽情展露风骚,极尽挑逗之能事。浪荡子张万良春心荡漾,果然上钩,回家后借酒极力为难郭丁香,最后强行将郭丁香驱逐出门。郭丁香走投无路,投河自尽,被邻乡善良的范三郎救下。二人情投意合,相亲相爱,遂结为夫妻。夫妻二人同心协力,凭借勤劳和智慧,很快成为当地首富。与此同时,张万良与其新欢坐吃山空,家道迅速衰败,最后因为王妙香贪嘴,引发大火,张家家产随同张母、王妙香付之一炬,张万良侥幸逃生,却烧瞎了双眼,只得乞讨谋生。
一日,浪子张万良乞讨到邻乡范家。郭丁香认出张万良,不仅没报复他,反而将其让进厨房(灶房),为其做了一碗自己拿手的面。张万良一吃面,回忆起前妻郭丁香的好处,痛悔不已。郭丁香说出自己的身份,历数张以前的不是。张万良羞愧难当,投入灶膛,当场自尽。郭丁香拦阻不及,只拉扯下张的一条腿和衣服上的一块破布。
张万良魂魄投往阴曹地府,阎王查生死簿后拒收,让其转往天上玉皇大帝处。玉帝感念其悔过自新,封其为司灶之神,即民间所说的灶王爷,给郭丁香预留了灶王奶奶的神位。王妙香闻讯讨封,与郭丁香并列为灶王奶奶,成神后也痛改前非,为老百姓做起好事——这,就是《郭丁香》的主要内容。
长久以来,“灶王爷休妻”先是作为故事在固始流传,后来演变为灶书(流行于民间的一个曲种),再演变成灶戏(地方稀缺剧种,也是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再被整理为长篇叙事诗《郭丁香》,经历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固始的民间木工艺人,把许多民间故事附会到郭丁香身上,郭丁香成为“箭垛式”的艺术形象,愈来愈丰满。这种发展,充分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发展规律。
大别山的小木匠集体创作长篇口头艺术
“《郭丁香》起初是民间故事,很简单的一个人物故事。后来当地的木匠们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不断演绎、丰富,逐渐形成了一门地方文艺,就是灶书或灶戏。”固始县文联主席赵家义说。
大别山过去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林木多,制陶业不发达,陶器、瓷器很少见,家家户户的用具器皿,都以木器为主。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里的面盆、便盆乃至水桶、饭碗,还有不少是木制的。因此,这里的木匠也多。木匠吃百家饭,走到一个新地方,把外地的新闻、旧事带过去,讲给当地人听。讲完了,就开始哼唱他们在外面学来的小曲小调。唱完了,开始自编自唱一些故事、剧本,一边唱,一边添内容,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或唱本,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灶书或灶戏。
赵家义说:“这些故事,木匠们用说唱的方式传讲,叫做灶书;用曲艺的方式演绎,叫做灶戏。灶书和灶戏都叫做唱灶的,讲来讲去脱不了一个‘灶’字。它的听众也是以忙碌在锅前灶后的广大农村妇女为主,她们出不了家门,难得有唱灶的上门,那份高兴可以想见。”
灶书起源于何时?没有任何书证资料。民间口碑考证,大致产生于明末清初,产生地点先是在固始城郊及东乡、北乡的部分村镇,很快便向周边扩散,省内的商城、潢川等县,安徽的霍邱、阜南、金寨,湖北省麻城等县农村都有流传。上世纪50年代,走向衰亡。
“清末到民国,直至上世纪50年代以前,固始的许多乡村,木匠艺人每天干完活,在东家厅堂和院落,招来东家老小和村里的妇女,演唱者拿一对弹性很好的软竹棍,打击倒扣的柳条笆斗,就唱起来,或者边敲灶鼓边转圈演唱。唱词中塑造了郭丁香这一朴实美丽能干的艺术形象,老百姓很喜爱,百听不厌。这就是灶书,民间叫唱灶。”信阳文联主席廖永亮说。
研究者们说得不够细致、形象,当地老者给我们模拟演示说:木匠活中有一些重要工序,就是杀青和造型。这些工序就是将挺直的木条弯成弧形、弓形等。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用开水蒸煮,再就是火烤。这些都离不开厨房与灶台。木匠们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围绕在灶台前的妇女。他们一边演唱,一边干活,舞台就在灶台和木匠的工作台之间,观众,就是灶台前后的妇孺。
这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即木匠唱灶,匠人与艺人两重身份集于一体。木匠不知不觉间担当了文化传承者的角色。灶书最盛时,甚至出现“木工不唱灶,手艺行不掉”。意思是不会唱灶,没人请你做木工活儿。木匠收徒弟时,还要看看嗓子好不好。“以灶书广告手艺,以手艺宣传灶书”,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民间艺术的发展,同民间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固始县自鸦片战争后,县境以内史河、淮河航运开发,纺织业的发展促生了蚕桑和大麻的产销,外地商人流入,新型工业品对农村集镇市场开始渗透,打破了原来纯自然的经济格局,民间商品经济长足发展。一些中、小地主通过农商兼营,上升为家资暴富的大地主,他们大肆营造庄园,添置家具,为木工匠人拓展了广阔的行艺之所。”固始县文联主席赵家义说。
老艺人刘玉武曾说:“我的师傅辈的李清、关邦亭、吴继荣、张国如、汪起山等,当年白天做工,晚间唱灶,搭上一个活东,短则一月,长者半载,整整一代,均是如此。”大地主旷日持久用工,为木工行艺造就了较好的环境。
“木工做活,住在人家家里,不允许搞得乱七八糟。鬼故事、武打、荤故事等都不能唱,唱《郭丁香》是教育人与人为善的,所以这是保留节目。木工唱灶很迷人,大姑娘小媳妇都能给人拐走。所以做活的艺人,要求品行端正,不端正没人收你为徒。社会上对木工这个职业很看重,木工行业的道德要求也很严格。”固始县文化馆原馆长曹家振说。
再从地域文化结构上讲,固始县私塾、学馆集中在县城或较大的镇上,乡村处于文化蛮荒区,农民终年困在黄土地上,道德观传统而朴素。“《郭丁香》通俗的语言、朴素的内容、简陋的演出形式和对传统道德观的弘扬,刚好适应了这种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的需要,所以,它是完全在特定地域下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