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第1课堂第1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实践结果分析

问卷结果分析

现如今,童谣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仍有较大影响。然而很多广为传唱的童谣中有很多反成长因素,并且不少童谣都出现了相应的改编版本。那么这些因素对于童谣的接受有什么影响,人们对其的态度如何。我们小组从民间文学课堂入手,着手调研,希望可以以小见大反应人们对于童谣中反成长因素的态度与看法。
    我们通过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到了107份有效问卷,问卷内容可大致整合为童谣在民间的接受类型、传播途径以及对于童谣中反成长因素的认识与态度。以下就是针对具体问卷的具体分析:
本次参与调查者有70%左右为女性,30左右为男性,以15-20青年为主,也有少部分儿童、少年以及中年老人,参与调查者绝大多数为汉族。


一 童谣在民间的接受类型和传播途径

1童谣在民间的接受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人对《世上只有妈妈好》 、《丢手绢》以及《两只老虎》等这类或者感情色彩浓郁(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或者是具有游戏可操作性及表演性的(如《丢手绢》)童谣印象深刻;大部分人对《虫儿飞》 、《数鸭子》 、《粉刷匠》等原生意味浓厚的童谣也比较熟悉;但对于改编版或者是富有情爱色彩的童谣,如改编版的《丢手绢》、 《小小子》等,只有少数人听过或唱过,其接受度和传唱性都比较弱。  
2 童谣在民间的传播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童谣都是通过朋友(同学、兄弟姐妹)、长辈以及老师教授等途径传播的,其中通过朋友(同学、兄弟姐妹)这一方式接触或了解童谣的人占最多数,除此之外,通过书籍、网络或者其他媒体设备方式对童谣传播作用很不明显。


3 童谣内容对其传唱持久力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人对童谣印象深刻是因童谣自身具有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的特点,除此之外,积极健康的内容也是其易被人们接受,传唱性持久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少数人是因其内容戏虐搞笑以及便于记忆知识的实际功能对童谣印象深刻。

二 对于童谣中反成长因素的态度与看法

4  童谣中的政治隐喻色彩对其传播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于童谣中暗含的政治隐喻色彩持否定态度,甚至对其政治性的内涵非常反感,也有部分人认为童谣中的政治色彩对童谣本身无关紧要,无论童谣中是否暗含政治色彩,对童谣及童谣接受者来说,都影响不大,但是也有极少数人赞成童谣中暗含政治隐喻。


5 具有情爱色彩的童谣的接受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具有情爱色彩的童谣持否定态度,不赞成童谣中具有情爱色彩,少数人对童谣中的情爱色彩持肯定态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情爱色彩对童谣的影响并不大,童谣中的情爱色彩并不影响他们的传唱积极性。


6 关于童谣的情感色彩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同一首童谣的感情色彩判定意见并不统一。以《虫儿飞》这一童谣为例,大多数人认为此童谣带有悲凉的感情色彩,然而仍有较大一部分意见反应此童谣为平静或者温暖的情感色彩。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童谣的情感色彩基本上有着同一的固定看法,但是仍然会有其他意见存在,人们对于童谣还是有着出自个人的不同理解。

对于《虫儿飞》这一类大多数人认为有悲凉色彩的童谣,仅有较少一部分人认为此类童谣不适合儿童传唱,有过半的人认为此类童谣适合儿童传唱,一小部分对觉得情感色彩与是否适合儿童传唱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由此可知人们普遍认为童谣中悲凉的情感色彩并不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7 关于童谣改编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比较改编童谣而言更喜欢原版童谣;还有较大一部分人对于改编民谣的态度会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极少一部分人更喜欢改编版童谣。由此可知,绝大多数人对于原版童谣是十分认可的,但是也有部分人对于改编般童谣有所期待。

在对于人本对于改编童谣的接受方面,以对于《上学歌》的调侃消极改编为例,过半的人认为此类消极歌谣不利于儿童成长,应采取制止态度;然而对于此类改变歌谣仍有部分人呈截然相反的态度,认为改编歌谣可帮助学生舒缓压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此类改编歌谣对于儿童成长并无较大影响。由此可知对于(消极)改编童谣是否适合儿童接受人本仍有分歧,此类问题仍旧值得商榷。

8 关于童谣中反逻辑内容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童谣中的反逻辑因素并不会影响童谣的传唱,仅有极少数人对此有相反看法。由此可知人们并不认为童谣歌词一定要遵循逻辑,这一因素对人们看待童谣的态度并没有较大影响。



总述:根据以上的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童谣中反成长因素更多的是积极的认可态度,对于改编童谣也有一定认可。因此童谣中反成长因素并不影响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

TOP

关于母题

郑振铎说过“民间文学是无名的集体创作,是从这一个人传到那一个人,从这一个地方传到那一个地方,有的人加进了一点,有的人润改了一点…文本大同小异,里面含有丰富的历史的、风土的信息,含有古今相通的精神和一脉相承的道德伦理”
上面这段话大概说了比较民间文学异同的一些方向,我们可以有这么一个比较的思路,然后借助普罗普或者格雷马斯的那种结构主义理论,找出来文本中不变的因素总结归纳,然后在去对比不同的地方。

TOP

回复问卷分析

个人感觉问卷分析比较细致,对每一题基本上有倾向性判断。
主要觉得可以改进的是:
1.综述部分能不能稍微再全面一些?比如结论是不影响它的流传,可否再加上对儿童心理成长是否会造成影响?
2.儿童部分能不能单列出来重点分析?毕竟我们是做儿童成长研究.....
希望实践组能予以释疑~

TOP

谈一点写问卷查资料时和与表弟表妹聊到童谣时的感受:童谣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庞大是我之前所难以想象的。由于我们接触它的时间早,接触渠道多样,所以它对我们的成长总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具体情况则需要社会调查的介入,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另外,时代确实会改变人对童谣的接受情况,因此年龄段的区分尤为重要。

TOP

关于实践结果分析阅读后的收获和文献组个人负责工作的进展

【实践结果分析阅读所获】
通过秋霞的报告分析,可以很好的看出时下被调查者对于童谣“黑色元素”的认识、理解以及态度。依据分析可知,大部分人对于童谣中暗含的政治隐喻色彩持否定态度,甚至对其政治性的内涵非常反感,大部分人对具有情爱色彩的童谣持否定态度,不赞成童谣中具有情爱色彩,同时,人们并不认为童谣歌词一定要遵循逻辑,这一因素对人们看待童谣的态度并没有较大影响。这些都使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究(童谣)“黑色元素”的存在。

【文献组之黑色元素探究】
探究(童谣)“黑色元素”存在的原因,是否可以存在,对儿童发展是有害还是有利的,来自于对童谣中恐怖、黑暗、血腥元素的关注。因而思路大致为:
首先,阅读具体恐怖童谣文本。
其次,溯源恐怖童谣——西方(英国)的《鹅妈妈童谣》。
然后,类比中国的“灰色童谣”。
再次,对有关黑色元素文本如童话故事,童谣歌谣等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合、分析。
最后,有关实际中的存在与否,利害有无的观点的搜集、分析。

以下为具体思路及部分节选
一、恐怖童谣
以下先列举部分恐怖童谣。
《兔子童谣》
大兔子病了, 二兔子瞧, 三兔子买药, 四兔子熬, 五兔子死了, 六兔子抬, 七兔子挖坑, 八兔子埋, 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来, 十兔子问它为什么哭? 九兔子说, 五兔子一去不回来!
《死了一个男子》
死了一个男子, 一个没出息的男子, 懒得动手把他埋在坟墓里。 头滚落在床下, 四肢散乱的在房间里。
《妈妈杀了我》
妈妈杀了我, 爸爸吃了我, 兄弟姐妹坐在餐桌底下, 拣起我的骨头, 埋在冰冷的石墓里。
二、英国的鹅妈妈童谣
无一例外的,上文引用的恐怖童谣都来自《鹅妈妈童谣》。
(一)什么是《鹅妈妈童谣》
(二)相关资料
(三)鹅妈妈童谣的起源
三、隐喻叙事与恐怖艺术
赵跃:《隐喻叙事与恐怖艺术——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鹅妈妈童谣》,《民俗研究》,2014年第3期。
赵跃一文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了鹅妈妈童谣,其中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鹅妈妈童谣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以隐喻的叙事内容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以恐怖的叙事艺术体现着特定的人生哲学与心理结构,对鹅妈妈童谣的解读可以进一步分析隐藏在其中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四、什么是黑童谣(黑暗童谣)?
(一)黑暗童谣
词条:指具有表现社会或人类心理阴暗面的童谣,又称黑色童谣。一种以童谣方式表现悲剧内容的艺术形式。
(二)创作背景
黑暗童谣产生于近代,以鹅妈妈童谣为代表,鹅妈妈童谣随著时间经过,内容不断扩大,包涵数百首童谣。童谣中又包含许多血腥、残酷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鹅妈妈童谣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
(三)现当代的黑童谣
在近代网络普及之后,网友们曲解童谣以达到恶搞的目的或者表现自己的思想,比如著名的《十只兔子》。
五、中国的灰色童谣
孙立超:《解析“灰色童谣”》,《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年第1期。
(一)灰色童谣
(二)“灰色童谣”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分析
1. 儿童接触大众文化良莠不齐
2. “中国好童谣”凤毛麟角
3. 儿童“压力山大”求解脱
(三)“灰色童谣”的危害和影响
(四)阅读后个人补充
黑色童谣与“灰色童谣”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其背后的蕴含和产生的影响作用仍旧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究。在国内有关黑童谣的研究并不多,而对于“灰色童谣”的探讨也侧重在幼儿教育的角度而存在许多缺憾,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相关参考文献:
1吴旭红:《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期。
2陈华:《谈大众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影响与渗透——以“灰色童谣”为研究对象》,《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7年第2期。
六、相关报导:黑色元素——童话故事、童谣等
(一)《黑暗童话,到底有没有那么可怕》
记者:俞菀  吴霞
新华每日电讯/2013 年/7 月/23 日/第 005 版
新华社新媒体专线
(二)《“黑暗”童话该不该给孩子讲》
生命时报2014-01-15 10:32
[摘要]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都会选择童话,但是有些童话蕴含了太多成年要素,更有一些“黑暗”童话。于是很多家长担心这些因素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黑暗”童话到底要不要给孩子讲?
(三)《超越纯真:童谣背后的黑暗秘密》
来自BBC Culture
责编:友义
“人们并不注意这些无关紧要的曲子到底要表达什么;例如《叮咚铃》中淹死的猫咪,”音乐史学家、英国早期流行音乐专家杰瑞米•巴洛 (Jeremy Barlow)告诉我说。“一些篇幅短小的童谣,特别是那些没有意义或重复的语句,甚至没有曲调的语句也会吸引小孩子。 他们喜欢词语发出的声音和节奏,当然曲调增强了这种吸引力,使得童谣的词曲变得密不可分。” 他补充道,“这样产生的效果可以超过词和曲各自达到的效果总和。”
七、民众观点
(一)观点列举
评论一:民间童话都是充斥着血腥和色情的,想想流言是怎么传播开的就知道了……
评论二:童话里所谓的暴力 其实也不过是孕妇效应……
评论三:……
(二)归纳
(1)总体来说,粗略的可以有以下这些主要观点:
首先,童话故事童谣等源于真实生活,有阴暗面这是难以避免的。
其次,黑色童谣和童话等民间文学有其时代背景。据资料显示,大都倾向于格林童话的原版就是以平常或天真的口吻来讲述残酷的故事,故格林童话的原版又被誉为黑暗童话,这是跟欧洲历史事件有关联的。
最后,就反馈显示,黑色元素对儿童影响不甚突出。许多人算是看格林童话长大的,到高中之前对童话的认识一直都是美好,并没有感觉情节暴力、色情等,一是因为我们看的格林童话已经是被改了好几次的版本,二是因为小孩子想法大都天真,并不会像大人那样,一看字就能浮现连篇。
……
(2)那么黑色元素存在的原因有?
民间的产物是必然的(藏污纳垢);
背后的时代背景(对时政的讽喻);
大人以孩童的口吻实现自己述说目的(借用);
儿童的心理,对血腥暴力的不理解与忽略(孩子思维直接,无法理解黑与白之间的灰色地带);
现实社会的需求;
……
(3)存在与否
就前文利害已经分析来看,存在与否与童谣产生背景有极大的联系,其背后有着深刻蕴含。存在有其理由和意义,不能过分解读或片面对待。
(还需更多文本资料阅读)

TOP

童谣研究现状(部分)

童谣研究现状:
一、从研究角度可以分为以下5个方面:
1.从教育学的角度:
教育学方向的研究多是从教育教化的角度出发,运用近现代的儿童观、教育观方法,发掘童谣的教育价值,思考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①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童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现状分析,童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价值、传承与创新。如施能婧的《上海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童谣活动的现状研究》、代苗的《陇南民间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②在儿童德育方面:有的研究以某一地方的童谣为例进行调查与分析,对童谣在儿童德育方面的影响和传播方式进行探讨,如贺陈杰、方婉仪等人的《童谣对儿童德育品质的影响及传播方式》;有的研究是基于生活世界的视角,从童谣本身及童谣教育两方面论述了童谣的德育价值,如汪昱雯的《童谣与儿童德育----基于生活世界的视角》。
③在儿童教育实践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童谣在儿童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与应用、以及童谣教学价值的探讨等方面。如黄莉琛的《闽南童谣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与探索》、石晓君的《童谣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阶段的应用研究》、唐维琴的《幼教课堂童谣教学价值探析》。
④在教育意义方面:对童谣在儿童教育中的社会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研究、文化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如陈娟《童谣的社会教育功能----以评价理论为视角》、李永婷的《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毕海、陈晖的《北京童谣的文化教育意义》。
2.在游戏方面:从理论上探讨童谣与民间游戏的关系、童谣在民间游戏组织中的作用、具体的表现形式、特征等方面。如赵静的《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运用的初步研究》、腾林峰的《略论童谣游戏的特征与作用》。
3.从民俗学和语言学的角度:主要集中在研究各地区童谣的生存现状。如谭霖的《民俗学视角下马山童谣的研究》就以马山童谣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进行分类并分析研究,从民俗学的角度较详细地分析了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还有山曼的《山东民间童谣论略》以山东民间童谣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存现状、分类、流传和艺术力量进行分析。
4.从历史学的角度,主要是对童谣尤其是传统童谣做考证和比较,并结合历史背景对童谣进行分析,在这里,童谣是记载某一时代历史的文献。比如《论客家童谣的文化功能》认为客家童谣生动地反映了客家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习俗和审美情趣。
5.从文艺学的角度,多是从词汇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入手对童谣进行分析。如曾爱鹅的《童言童语、童心童趣----传统民间儿歌语言探析》中,从语音特色、语汇特征、语法特点和修辞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对传统童谣的语言进行了分析。
二、关于“灰色童谣(又称“另类童谣”)”的研究:“灰色童谣”是当前童谣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它也的确代表了童谣的现状。对于“灰色童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解读、成因分析、不良影响、应对态度和具体措施等。如刘慧芬的《“另类童谣”现象解读》、吴旭红的《从灰色童谣看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等。
关于灰色童谣研究的相关具体内容将在下周做进一步考察探究。

[ 本帖最后由 李肖萌 于 2017-10-22 22:27 编辑 ]

TOP

实践结果分析阅读后感受

1、无论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丢手绢》《两只老虎》、《虫儿飞》 、《数鸭子》 、《粉刷匠》等童谣都是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的音乐课本之中,在教育体系之中,不仅具有趣味性,也符合儿童心理成长,但官方教育系统下的童谣始终有一定的倾向性,存在对于民间、私人话语的排斥。现在我们对童谣中政治隐喻色彩、情爱色彩的排斥,可能是认为童谣应该具有纯洁性,不应该还有反成长因素,而我们的这种观念是受我们从小接触的童谣的影响,我们接触到的童谣已经经过了官方的筛选。
2、可现实的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认为不应该传唱的一些反传统的民谣其实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曾传唱过。问卷问题的提出上就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当一个成年人看儿童的童谣是站在审视的角度,应该问:你小时候唱过怎样怎样的童谣吗?例如在问卷中的第8题,问题是:“您更喜欢上面哪首童谣?”我作为一个心理已经成熟的成年人肯定是选择原版,但事实上我小时候和周围的伙伴都唱过类似于改编版那样的童谣。另外选取的反传统的童谣并不具有普遍性,可能是因为地域的原因。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特别是在小学的男生中,他们特别喜欢传唱一些带有暴力或是情爱因素的童谣。
3、所以持否定态度的不是儿童而是成人,这和我们调查的初衷是有出入的,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到儿童的偏好,这导致我们之后的调查结论也会有很大的误差。

TOP

小结与任务安排

总结一下大家上周的成果:
1.实践组问卷分析:基本上能够对一定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进行关于童谣看法的分析,分析结论为“反成长元素”对儿童影响不大。不足在于调研关于儿童的部分还需要考虑增加,针对性有待加强,特别是对儿童开展具体深入的研究。
2.文献组:综述部分以及关于黑暗元素的调查与分析总体看来思路完整,能够相对系统的表达观点,并且参考了不少文献作为理论依据。建议文献组同学能互相参考观点,尽可能从综述中寻找和个人作品的联系并将其在自己的文本中表达出来(以创新点的形式)。同时提醒大家注意重难点的整理表达。

关于本周的安排:实践组深入访谈,注意各种形式的材料积累;文献组加强彼此的沟通互动,尽可能在文本中体现联系性与相通性。

TOP

文献组——童谣传唱情况整理框架:

童谣基本情况简述(具体内容见附件)
1.历史上的童谣研究
2.当下童谣传唱情况
到今天,童谣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依然是孩子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一方乐土。以2017年为例,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有关童谣的新闻就达到5200余条。正是这些新闻真实鲜活的反映了童谣在当下的传唱情况。具体内容包括:
(1)传播方式多样化:
(2)内容差异大:
(3)流传地域广,创作主体多样
3.童谣的产生与特点

TOP

文献组黑色元素探究思路

首先,搜集具体恐怖童谣文本。
其次,溯源恐怖童谣——西方的《鹅妈妈童谣》。
然后,类比中国的“灰色童谣”。
再次,对有关黑色元素文本如童话故事,童谣歌谣等的研究资料进行搜集、整合、分析。
最后,有关实际中的存在与否,利害有无的观点的搜集、分析。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童谣传唱现状

1.历史研究
2.当下传唱特点具体见附件

[ 本帖最后由 汤艺君 于 2017-10-28 17:57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访谈记录

本次访谈的对象是武汉市的小学生,通过对小学生的采访,探究童谣中“反成长”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修正版访谈记录

发现第一个上传的访谈记录里有错别字,这是修正版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访谈文字稿

以“童谣及其‘反成长’元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为主题,对武汉某小学一小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下是将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后的文字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童谣反成长因素的访谈

为了对童谣中反成长因素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对华师附小的小学生进行了访谈,具体内容请见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