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清明节(寒食节):专题研究

专家:清明节要找到传统节俗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

清明节的一些传统节俗,如扫墓时焚化纸钱、插柳、冷食等,因与现代文明所倡导的环保、健康的理念相悖,而慢慢为人们所抛弃。但是一个节日一定要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才有文化内涵。对此民俗专家说,要找到传统节俗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清明节才会丰富多彩,深入人心。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重要的仪式行为,这种仪式由于有生者与死者的心灵对话,而带有了某种神秘色彩。山东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李万鹏说,旧时讲究这一天都在祖先坟茔上焚化纸钱、磕头祭拜。现代文明尽管不提倡这些,但在这一天,无论能否到墓前,都应该对祖先之灵进行默悼致哀,感念旧恩。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张士闪说,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鲜花,一炷香,一本相册,几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有俗语说,“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说明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也是清明节的重要节俗。不过,折取柳枝与保护自然的现代理念不合拍,限制了这一清明节俗的发展。李万鹏说,可以借鉴西方圣诞树商业化的经验,在一定范围内推行柳枝及折柳的商业化,既丰富节日内涵,也能发展地方经济。

    此外,清明节也有一些传统饮食习俗,如斗卵、画卵、雕卵、吃“炊饭”、做“子推燕”等。民俗专家建议,对这些节俗可以进行现代化的加工,比如进行雕卵比赛、饭店推出清明特色食谱等,让这些传统节俗融入现代生活,丰富节日内容,从而让节日保持活力。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转自中国民政部) (责任编辑:程海宏)

TOP

维基百科上有关清明的部分介绍

演变
现在的清明节,合并了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在中国已失传,但韩国仍有举行。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距清明不过一天。这天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名。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习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却有若干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编辑] 各地习俗

[编辑] 台湾
在台湾,由于不同的祖籍(闽南泉州、闽南漳州、客家、外省人等),扫墓习惯迥异,民众并不一定会在这一天扫墓(例如客家人春节结束后即可扫墓,不少漳州人则流行在上巳节扫墓。)

现在由于清明节被订为“民族扫墓节”,放假一天,而现代人工作忙碌颇须配合假期,愈来愈多依其祖先习惯本非于清明节扫墓者,改选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扫墓遂逐渐流行。


[编辑] 中国大陆
政府已于2008年定清明节为法定假期。


[编辑]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此外,青团是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编辑] 四川
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清明节悼怀汶川地震死难者   汶川地震是中外罕见的特大地震,它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同时也为无数人留下了终生的伤残与哀痛。正如刘周、嬴嘉丽在“汶川地震卅日感怀”中写到的一样:“只为音容难挥去,还将心雨普奠之;后来岁岁清明日,更是蜀人断肠时”。无疑,2008年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将是蜀人乃至全体中国人民向汶川地震死难者寄托无尽哀思的重要节日。   汶川地震卅日感怀: 茫茫宇宙最深处,凤翥龙翔乐中土;一从盘古开辟后,百姓熙熙膺天哺;如何礼乐五千岁?煜煜煌煌升平驻;如何世界有天府?蜀道嵯峨藏富庶;汶川一震八荒震,忍把天府变地府;处处丘墟掩尸臭,市井村落无人迹;昔年人声鼎沸处,一时寂寂无声息;可怜繁华锦绣地,郁勃腾昂尽消失;原来合族欣欣醉天伦,忽然一门尽归阴;昨夜春帷同鸳梦,今隔阴阳再难逢;幽幽冥冥都是恨,蜀山蜀水不葱茏;死者埋没随瓦砾,生者孓孓似飘蓬;伤残奄奄余微命,日夕彷徨旧时梦;身或无虞还忧惧,惶惶离家不安宁;故园一望心裂碎,不知何日是归程;君不忆去年今日家还在,明年今日家成蒿;蒿叶带露迎风泣,蒿下玉人颜色凋;忽然陌上哭一声,泯尽世间仇与恩;草木萋萋连天碧,不知究是谁家坟;葡伏但下千掬泪,绿水嘤鸣子规啼;只为音容难挥去,还将心雨普奠之;后来岁岁清明日,更是蜀人断肠时;蜀人泪涌入长江,蜀人断肠恸八方;直教闻者齐掩面,天地为之一感伤;雨收云霁日依旧,浩淼秋水复旧流;逝者如斯存追忆,蜀风川草也关愁;何为乎浮屠七级抵一命,天地之大宝乃曰生;千秋万代此一纪,纷纷救人是何人?十万将士岿然在,应见人心似佛心;天欲堕兮拄其间,中有大爱号忠诚;嗟乎,一番灾后还思量,几人名姓标汗青;闻得仙家歌舞薰,罹难苍生列其中;歌舞叠叠思不尽,似盼人间报捷音;后来但有捷音至,报与天地共峥嵘。


[编辑] 福建
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当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客家人则在元宵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编辑]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


[编辑] 香港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坟前,焚烧香烛、冥镪,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一些港人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需要恪守清明正日祭祖的传统。

早在英治时期,中港边界纵然自从中共执政之后守护深严,但每逢清明,位处中港边界的沙头角禁区多会有限度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1950至70年代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乡间亲友,中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抄黄牛票的情况。

近数十年,香港人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有的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山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1]

清明也为当地带来一句俗语:“有乜留返拜山先讲”(有什么事,扫墓时再说),意谓不要再说废话,留待清明跟死人说吧。


[编辑] 新加坡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都会相邀同往,坐满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 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大家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鶏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编辑] 物候
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萍,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阴物,静以承阳也。”
鸣鸠扶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盖当三月之时,趋农急矣,鸠乃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故俗称布谷。
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编辑] 中国公祭
清明期间,有不少公祭活动。

黄帝陵祭典 (陕西黄陵)
黄帝故里中华始祖祭拜大典 (河南新郑)
祭祀炎帝陵大典 (湖南炎陵)
太昊伏羲祭典 (甘肃天水,河南淮阳)
女娲祭典 (河北涉县)
大禹祭典 (浙江绍兴)

[编辑] 相关文学
【清明节诗词大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百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天有霓裳》清明诗五首(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TOP

[萧放]清明读谱,木本水源

晨起,阳光灿烂。在厅堂徘徊中,见书橱中的九修《蒋萧家谱》在向我招手,本来要为本科课程教学计划调整思量的我,突然有展读家谱的莫名冲动。当然这样的冲动不是没来由的,前几天作为家谱网的嘉宾,曾与几位媒体朋友聊了家谱的话题。家谱网(jiapu.com)是国内新开的一家专业网站,传统家谱的数字化与家族树的建设是其主要工作,据介绍这是目前所见的较少的重视网络资源共享的网站之一。在家谱网的活动中,我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故事,我们家族以萧为姓,但我们亡故的先人,都称蒋公蒋母,“生萧死蒋”是我们家族传统。

小时候,见到祖父等先人墓碑上写有“蒋公某某之墓”,觉得有点奇怪,于是长辈就跟我们讲述家族的故事。这还得从一位蒋姓教书先生说起,这位教书先生是外乡人,他被英山当地一位家产饶裕的萧氏招赘为婿,继承了萧姓。我对位来历不明的教书先生颇好奇,曾经猜想他是不是一位宋末元初避乱而来的文人,我们家族的书香是否就来自他的精神遗传。这些猜测在九修《蒋萧宗谱》“由蒋入萧记”中得到澄清。

我们这支人得从宜兴经黄山而江西迁往英山的一世祖的蒋姓发显公说起。发显公名必举,南宋时辛未年(1151)进士,曾官至吏部侍郎。后因母卒辞官,隐居不出。几经转徙,最后定居英山,其为英山、岳西、潜山、怀宁、光山五县蒋姓始祖。发显公殁后,葬英山柳林河杨树桥。发显公之子万浩公,由英山迁往潜山,生元一、元二、元三诸子。元一公又生省一、省八两位子嗣,省八公就是上面所述那位教书先生,他自潜山远来,执教于英山东河,为当地员外萧维高爱重,萧氏原有一子,少殇,其未婚童养媳侯氏被萧氏收为养女,萧氏为了延续香火,招蒋省八上门为婿。省八公生子子才,子才开始继承萧姓,是为英山东河萧姓之祖。省一公虽然让儿子继承了萧姓,但为了不忘本宗,规定自此之后,本族“生承萧姓,死归蒋宗,庶几恩义两全,根源不没云”(光绪五修《蒋萧宗谱》)。自此六百余年我们家族仍然秉承这一特殊的“生萧死蒋”的家族传统。元二公之后绵延潜、怀,元三公迁河南光山,元末有裔孙蒋仕杰为避乱迁居浙江奉化,亦成巨族。萧子才曾在红巾军之乱时,率乡众驻扎天马寨,保障一方,输粮济国,受主簿冠带。死后葬英山东河上大屋土台后,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家谱是家族的历史文献,它不仅记叙了家族的源流,也传承着伦理与德义的荣光。英山萧氏宗族承继恩公萧姓统系,不忘蒋氏血族之源。明季兵燹,家谱毁灭,清康熙初年蒋萧宗谱始修,乾隆四十二年怀宁、潜山、英山三地蒋、萧二姓合谱,统一字派,自十九世后“皆从新派”。这样三地后人虽有姓蒋姓萧之分,但宗谱源流字派相同。

家谱是家族文化全书。传统家族是一种很强的家族自治体,家谱有强烈的制约与服务意义。由于我们家族文化曾经被作为封建文化加以扫荡清除,加上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年轻人对家族文化比较陌生,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家谱。因此如何将家谱文化导入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我认为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也是最主要的是,人总是会有一种追求精神生存动力,人们有探求自己从哪里来的好奇心,有荣誉感与自尊心,人们希望找到自己在家庭文化中的位置。其次,中国人重视家庭、重视血亲的情怀没有改变;第三,人们还有宗亲互助的需要。因此家谱文化在当代有其生长的空间。

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看到了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已经确定为国家假日,这是传统文化受到政府层面重视的标志。家谱是传统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当代家谱文化的复兴也很有成效,上世纪末民间编修家谱现象比较普遍。人们重视宗亲关系,重视血亲认同这对于社会和谐是有好处的。

我们今天社会环境有重大变化,家族更多的是文化概念,家族成员之间联系,主要在血亲认同上,我们家谱的意义发生变化,今天家谱主要是社会服务意义,体现在它对尊祖敬宗的提倡,对根脉意识的重视与对家族伦理传统的传承。

根据以上考虑,我们要想让传统家谱适应当代社会年轻人的需要,就必须考虑改变家谱的传统写法:一是重视谱系来源的介绍,重视对家族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的发掘,举行相应的纪念活动,悼念先人;二是增加家庭史与普通人物传比重,让更多的普通人能够进入家谱传记中,让家谱成为普通民众的历史书;三是让家谱成为家庭联谊的纽带,宗亲之间的相互关怀与相互激励,为人们提供特殊的社会保障。这样就会得到年轻人的认同,他们不仅读家谱,而且也会以实际行动续写自己的家谱。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因现代社会工作与学习的需要而分离的家人有一个超越时空、共享的交流平台,在前几天家谱网(jiapu.com)的活动当中,我看到他们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建立电子家谱的工作,我觉得这是当代社会联系族群的新方向,它在实现族亲之间的紧密联络、分享亲情与家族故事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TOP

清明节与亲情之结

(萧放)







清明是祭悼祖先的重要时日,民间号称三大“鬼节”之首。“鬼”在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为鬼。鬼者,归也。人离开现世,归向一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境内民族大多有清明或类似清明的祭祖日,对祖先的追悼与祭祀是传统社会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祭祖仍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环居祖墓的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样纷纷赶回祖籍,祭奠祖灵。而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作为中华民族的祭祀地,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集、凝聚,从虔诚拜叩的肢体语言中,我们能读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缘。

. 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冬至虽在历史上有相当地位,但现今影响较小,局部地区除外)。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立春到新年、夏至到端午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的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向来十分重视,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礿(后为春祠)之礼,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名为“尸”的神主在宗庙祭祀。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渐浓,据《孟子》记述的一则笑话说:在齐国有一个无所事事又颇好脸面的穷人,其人外出,常常醉饱归家,声称自己有诸多富贵朋友,对妻妾颐指气使,其妻生疑暗地跟踪,发现丈夫并不是出入于富贵之家,而是乞讨于墓地之间。由此可见,当时已经有了以酒食在墓区祭拜先人的习俗。但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对于身份低微、财力薄弱的庶民阶层来说,并不普遍。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流行,宗族生活的扩大,人们因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返本追宗观念日益增长,人们对于祖先魂魄托寄的坟墓愈加重视,上墓祭扫之风转盛。

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并没有春季上墓祭扫的例规,但唐时已成风气。唐玄宗鉴于士庶之家无不寒食上墓祭扫,于是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的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一到清明,人们就忙着上坟祭扫,湖北民谚有“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清明祭祖扫墓都显得出奇的热闹,古代帝王宫廷祭扫陵墓的声势与排场自不必说,就是一般百姓也是提篮担盒、携纸将烛,竞上墓地。祭扫的时间并不限定在清明当天,在前三天,后四天的范围内均可。民间有“清明朝祖,前三后四”之说。这样的习俗规定显然为人们提供了时间选择上的便利,特别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必拥挤在清明当日的出城人流之中。

上坟祭扫,包括两项内容:一是挂纸烧钱;一是培修坟墓。唐代以前已有烧钱祭亡的习俗,但因寒食期间禁火,墓祭亦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将钱纸插、挂在墓地或墓树之上,有的压在坟头,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了费用。这种因禁火而改变的祭祀习俗在当时曾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唐·王建《寒食行》),但民间习惯一经形成,就往往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传统,它在后世已不禁火的环境下仍然流传,挂钱成为清明墓祭的特色之一。随着寒食禁火习俗的松懈,清明祭墓的流行,在清明墓祭中,人们不再忌讳烧纸钱,再说清明本来就是钻取新火的日子,“神前新火一炉香”,自然有它的灵应。烧纸钱与挂纸钱的习俗并存。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是清明扫墓的又一活动。在雨水到来前的春季,人们借清明祭祀的时机,对坟墓进行清整,既保全了先人,又尽了孝心。唐人就很在意这种习俗行为,“但有陇土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王建《寒食行》),由墓上有无新土可判断墓主有无子孙的存在。现在某些乡村仍以清明祭墓活动的有无作为家族是否绵延的标识,民间有“有后人,挂清明,无后人,一光坟”的说法。清明祭扫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的确不能等闲视之。民间也有一套自发形成的习俗压力,“清明不祭祖,死了变猪狗”的俗谚,正是对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的告诫。

清明祭祖除扫墓的“山头祭”外,后世还有祠堂祭,称为“庙祭”,庙祭跟古代春礿之祭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虽然在时间上相距遥远,血脉确实相通。庙祭是宗族的共同聚会,有的地方径直称为“清明会”、或“吃清明”。在祭祖仪式结束后,族长主持共商族内大事,申诫族法家规,最后会聚饮食。以同食共饮的形式分享祖宗福分,团聚宗族,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如《诗经·公刘》所记“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饮之食之,君之宗之”。后世祭祖费用一般由专门祭田田租开支,祭田为祖业族产。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祖先在坟墓里安住,关系到子孙的繁荣,子孙的发旺又能保证祖先的安宁与香火的延续,这是一种“互惠关系”。这样,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

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祭墓与踏青原来分属寒食与清明,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日,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这就是后来清明兼并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进而促进时气的流行。踏青、蹴鞠、秋千、拔河、放风筝、斗蛋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

宋代是生活日趋都市化的时代,也是民俗向娱乐方向发展的时代。宋代为了让人能在清明扫墓、踏青,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一日。此时的寒食不仅收容在清明节下,清明踏青习俗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史称“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7)《清明上河图》就更直观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清明时节宋代都市居民出行的生活图景。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柳树最先吐出新绿。柳树易栽易活的生存特性,显示出其生命力的强旺。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它有着神奇的效用。清明的新火就取自柳榆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颂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而且它很早就具有驱邪避鬼、护佑生灵的功用。民间向有以桃弓柳箭削减煞气的做法,柳木号称“鬼怖木”。《齐民要术》有“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这就是“三月清明门插柳”习俗的心理根源。宋代清明节已“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说是可以“明眼”,也就是能明辨鬼邪,看住家门。后世沿袭了插柳的风习,如近代寿春“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插柳与戴柳在民间还有招魂与安魂的解释,有说“插柳留春”。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原始民俗意义。青柳留春,意味着在春季将逝的时节,人们用青青的柳枝来象征对青春的挽留,“留青”,也就留住了“红颜”,留住了生命。

清明自唐宋成为民俗节日之后,在节俗内容不断扩张的同时,节俗的根本性质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清明节俗较早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这种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在那里成为踏青春游的假日,墓前分享祭品的习俗变成了郊游的野餐,插柳日在民国时期也变成了“植树节”。清明节俗的新变化反映了岁时习俗演变的一般趋势。当然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性,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展示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真的得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原刊《文史知识》2000.4)
                                              转自作者博客http://www.chinafolklore.org/blo ... ewspace-itemid-6442

TOP

清明小考

作者:沙玉伟

《神州民俗》 2008年第4期

  【摘要】清明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文章主要论述了清明节的来源,梳理传统清明习俗,探讨传统节日现代意义,以期对这一节日有一个全面、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清明习俗;传统节日;现代意义
  
  节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人们对平安、幸福、圆满、美好的企盼与追求。清明节又是传统节日里最具民族特色,最能牵动中国人的情感,最能反映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的节日之一。
  清明节又叫鬼节、冥节、踏青节、三月节,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时间在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4月5日前后。值此时节,春深似海,绿野如茵,使人感到空气清新,心情舒朗,故而称之作“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一度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在传统社会中,它的节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代不等。一方面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一方面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
  
  一、清明节的起源
  
  “节”繁体写作“節”,原义是指草本或竹本植物上分叉长叶子的部位,即茎节,植物中以竹子、甘蔗等的“节”最明显,节把竹子分为若干段,在历法上,“节”把一年的长度划分为24段,汉语中的“节日”最初就是指一年的24个节,节与节之间的长度约等于15天,“一节”就是15天。所以要了解中国的岁时风俗,必须先要了解中国的历法。
  春秋时期,人们己开始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清明”作为节气,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存在,《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桐始华。” 《管子·幼官》:“十二清明,发禁。” 清明节的名称和这一天的天气物候特点有关,《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 《岁时广记》记载:“《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统历》曰:‘清明为三月节,谷雨为三月中气。清明者,谓物生清挣明洁;谷雨者,言雨以生百谷。’”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汉代到魏晋六朝,清明一直作为季节时序标记的节气而存在,在唐代以后才逐渐融合了时间相近的上巳节、寒食节的习俗变成了一个以踏青、扫墓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二、清明节的习俗
  
  由于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上巳节的一个大的节日,所以它的习俗是三者的融合。现代清明节以扫墓、祭奠和植树为主要特点。历史上清明节的节俗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是追思辞世亲人扫墓祭奠的节日,一方面又是游玩踏青、嬉戏娱乐的节日,此外还有许多现代社会已难觅其踪的其他习俗。
   (一)祭祖扫墓
  很久以前清明就已被固定为祭祀祖先、出城扫墓的日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幕雨人归去。”记录北宋京都汴京(今开封市)风俗的《东京梦华录·清明节》中讲: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班近亲,亦分遣诣陵坟享祀……节日,亦禁中出车马,诣奉先寺道者院,祀诸宫人坟。
  清明扫墓在唐宋时期至为盛行,为了使百官士庶有充分时间致祭祖先坟墓,唐宪宗元和年间曾规定在京畿任官的官员寒食上坟拜墓,衙门要依例放假,以便使官员们可以从容地祭祖扫墓。在外诸州府县道远者,亦可请延长假期扫墓。这反映唐后期出仕外地官员返回家乡拜扫亲人坟墓已相沿成风,并逐渐演进成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民俗传统之一。
  时至今日,清明祭祖扫墓仍是全体华夏儿女一年中的重大事宜,并增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寄托哀思,鼓舞斗志,赋予了清明节以新的意义。
  (二)插柳戴柳
  清明期间人们总要折下一些初春刚吐新芽的柳枝插放在门上檐下应景过节。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插柳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把柳条插于门上,意为“明眼”,翠绿的柳条在春风的抚拂中飘飘荡荡,望一眼,眼目清亮。南宋吴自枚在《梦粱录》中曾记载说:“清明交三月。节前二日为之寒食,京师(现杭州)多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插柳条于门上,名曰:“明眼”。另一种是把柳条像插花一般插于头发中,名曰:“戴柳”,意为“避毒”,与古代士大夫佩玉石避邪意思相同。戴柳避毒始于唐代明皇时,《燕京岁时记》中曾说:“至清明戴柳者,及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之可免虿毒”,指的就是戴柳避毒这件事。而民间亦有谚语说,“清明不插柳,生来变黄狗”,指的也是这件事。第三种是插柳于屋檐之下,“清明不插柳,红颜变皓首”,插柳,象征着青春旺盛。清代人陈璨曾有诗为证:“禁烟时节响场箫,处处搪牙插柳条。买得瓜皮携酒杚,纷纷摇到段家桥。”
   (三)禁烟赐火
  寒食、清明已经合二为一。寒食要禁火,清明赐新火。寒食禁火之俗流传甚早。相传起于春秋晋地,据言系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起。魏晋以后通常在清明节前一二日为寒食断火之日。至清明日,则要重新取火、熟食,时俗称为“取新火”。据说,寒食禁火之后,民间便没有火种,直到清明那天,火禁已开,家家便设法钻取新火了。清明之日,皇宫里往往还以新火来赐给勋戚近臣。宋敏求的《春明退朝录》中说:“唐时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新火用薪柴传赐给京师诸臣,作为一种恩惠赐与和联接勾通君臣感情的节日交往。这种风俗常常还见于唐宋诗人笔下,“内宫初赐清明火”,“朝来新火起厨烟,”“检火推恩忝侍臣”等等均是描写宫中清明赐火之事的名句。现在寒食风俗已经近乎废止,清明生新火的传统当然不会继续存在了。
  (四)踏青游玩
  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说明上巳节的主要习俗便是在水边郊游、宴乐。杜甫《丽人行》一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描写的便是此情此景。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有“少年分日作邀游,不用清明兼上巳”的名句。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跳鞠军中乐。”李正封《洛阳清明日雨弄》:“晓日清明天,夜来篙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白居易《清明夜》:“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由此可见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在当时已是一种普遍风气。
  清明节习俗很多除了上述四种主要活动以外,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射柳、打秋千、踢蹴鞠、斗鸡走狗、放风筝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极盛。
  
  三、清明习俗的现代意义
  
  民俗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征,最具民族个性的东西,民俗的状况如何,直接制约着社会的风气与社会的发展。在高度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要努力继承祖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纷繁众多的清明习俗中,绝大多数是精神素质健康的良俗。清明节祭奠逝去的亲人、祭祀华夏的人文初祖黄帝,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清明祭奠革命先烈,是解放后为清明节注入的新的内涵,是对国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清明春游可以使国人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保持优良的传统节俗,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传统节日的继承,中秋、清明已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参考文献】
  [1]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应劭撰.风俗通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6]陈久金.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7]王景海,等.中华礼仪全书[M].长春出版社,1992.
  [8]张紫晨.民俗学讲演集[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沙玉伟(1983- ),男,安徽天长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文化史籍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TOP

清明节的起源演变

作者:不详

新民网 2007-11-12 18:10 来源:中央电视台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该节日历史悠久,到现代社会仍然很受重视,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而在节俗的形式与内涵上均有所调整和革新。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仍然是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的重要节日之一。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它不仅是扫墓祭奠、怀念离世亲人的节日,还是踏青嬉游、亲近大自然的节日。围绕着两种主题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蔚为大观。它的节期也比较长。清明日(农历春分后第15日,公历四月五日前后)只是该节日的标志性时间,而其习俗活动往往持续五六天到十几天(各地各时不等)。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生活、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假日制度的限制等,清明节的内涵、活动、规模等都有了很大变化,但它仍以其特有的功能和地位为国人所重视,有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考察清明节习俗的历史演变过程,结合它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状况,对它做出顺乎历史、合乎民情国情的定位与规划,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意义。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一)、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二)、清明节与寒食节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南朝时《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关于寒食节禁火习俗的形成,民间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著名忠臣义士介子推的纪念和祭奠。介子推是春秋时期跟随晋公子重尔流亡的一个大臣,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为晋公子充饥。后者做国君(即晋文公)后要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却带老母到绵山隐居,不受封赏。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就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便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介子推的祭日,这一天禁火。《荆楚岁时记》注中说:“介子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暮春,为不举火,谓之‘禁烟’,犯则雨雹伤田。”实际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惯制,为怀念和祭祀介子推而禁火的说法纯是附会。这种附会在汉代发生后,传播渐盛,在寒食节的形成和传承过程中影响越来越大。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另一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惯制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秋官·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会性地纪念介子推。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该节日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我们从现存的历史记载和诗文等文字资料中可以大略看到这种转化的过程。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埽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例程。(《唐会要》卷二三)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3]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三)、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也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zonghe/2007/11/12/964032.html

TOP

火崇拜与祖先崇拜的合二而一

——小议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并的历史渊源


柯杨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它的核心内涵。踏青、郊游、蹴鞠(踢球)、荡秋千、放风筝、戴柳圈、插柳、吃“之推燕”、植树等等,也是古代北方清明节的活动内容,可说是“悲喜交集,并行不悖”。但在最初,清明节的地位却不如比它早一两天的寒食节重要。



文件格式为PPT,详见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乌丙安教授在2008年山西绵山寒食清明研讨会上的讲话

《关于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

各位朋友,下午好!

我这次来绵山,是带着朝圣的心情来的。刚才几位先生都谈到了节日的欢庆的一面。我想提醒,中国的节日还是很复杂的。往往在欢快的节日里也有令人深思的悲壮或悲痛,往往含着泪在笑,这都是我们中国人在农业文明历史环境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最深刻而浓厚的感情。它是呼应着的,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农耕文明的节日里,既有欢乐的庆典,也有庄严的祭典。因此,在今天这么盛大的追念古圣先贤介子推的论坛上,我想,我们在“热宴”和“热饮”之后,还是得来一点“寒食”。我觉得我要谈一谈寒食,寒食故事谁来讲都一样,不用讲了。但是我现在怀疑,从介休开始到山西和全国究竟有多少人还在从母亲那里从祖母那里,从老奶奶那里听讲介子推在绵山所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现在追念他,仪式很盛大。我们的国力增强了,软实力也强了,我们的国家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和文化的扭曲,终于把传统节日回归到假日上来,终于把传统的几千年的假日还给我们的百姓了。过来人都知道,我是军阀时代生人,今年80多岁。我就想,我们把真正的节日传到今天,要感谢父老乡亲。如果他们不拼了命地保护的话,传统节日早就没有了,荡然无存了。这是值得我们严肃对待的一个沉重的回忆,不得不反思。我现在提出,全面唤醒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记忆,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民俗学家唤醒了别人,而是让民族民间的父老乡亲们唤醒我们的良知,来恢复和发展振兴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难道不是这样的文化规律吗?难道一直是我们在保护吗?我们很歉疚。有一位记者今天很敏锐,他在山顶上用相机抓拍我,我希望他把这张照片能寄给我。我在介子推的墓碑前先三鞠躬,然后我把一束花放到墓座下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注意到,我可以自己报料:当时我的双膝是跪着的,心里是颤抖着的。我作为一个准备终生从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学人,我在他面前很惭愧。我们为母亲做过什么?我们由“孝”到“忠”为国家、为民族做过什么?我们是歉疚的。所以,今天我们说这句话,我们需要理性,需要认真思考。越是在国家富强,越是在辉煌的时候,就越要思前想后,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走过的最艰难的、痛苦的路。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深思熟虑,其实我也是思前想后才来到这里的。我们今天所关注的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就像冯骥才先生常说的“母亲的文化”,情感是最重的。但是介子推的故事里面掺杂了父亲的元素,那么严肃,那么有理性的分量,其中饱含着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想今天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我就不讲我那篇论文了,将来会发表出来的。我就提一提这次研讨会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节日,就是父老乡亲百姓的节日。离开这些节日我们还能继承多少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一段时期曾经不让父老乡亲过人家自己的节日,我们也几乎不再过这些节日,难道不是吗?而最后把这些节日保留、保护下来的,最直接的依然是父老乡亲们。有一位张勃老师,是山东师大的一位女教授。她当年做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的方向、开的学位论文课题就是研究中国寒食节。今天在座的来到这儿,出席了多么隆重的仪式,然而她却没有在场,她此时此刻正在绵山脚下的一个村落调查访问,在绵山百姓那里做访谈。很好!我们正是要做这些事儿,我自己感觉在这个场合,传递的是大家都想到的信息,那是因为我们愿意过这样的千百年来老百姓传承下来的节。但是,我为什么要说出这句话呢?是让大家不要忘记,我们有很多节日,由于我们的遗忘,或者说由于我们的政府决策机构在某个历史时期的遗忘,由于我们有些居于高位的人本身有意无意的遗忘,于是在原则上就产生了淡化或消灭这些节日的一些做法。事在人为啊!我们现在不得不反思。所以我刚才对媒体说,非常高兴我们的传统节日终于回归到假日,原本千百年来百姓过传统节日都给自己放假。我们把这个节日回归为假日,仅仅是由于我们国家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有了微微一点进步,但是并不是放一天假就完事了,从此我们的节日就都红火热闹了,就很隆重了。不是的,我们现在有商业的需求,可以把节日炒作成很大,但是也可能把节日做的更加好。甚至需要再做工作、在文化的继承发展上再做更多保护,因为我们今天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很不够的。我非常赞赏绵山文化企业家阎吉英先生,他居然能做到这一点。他把他雄厚的财力,投放到绵山寒食清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事业上,我都感觉吃惊。我以前就知道他的业绩,但是我没见过他。他有一件事情大家也许还不知道,就在国家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这个大的工程跟国际接轨而受到瞩目的时候,绵山的寒食清明节很早就把它的申报书送交到评审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的接受单位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说,介休绵山的清明节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当然首选的和当之无愧的。但是,第一批批准的518项遗产名录里面既没有清明,也没有寒食。清明是一个笼统的“清明节”,没有介子推传说传承的寒食节,也没有绵山的寒食清明节。这是申报文本出现了技术上的问题,或是与国际公约、国家政策有一些这样那样不相符合的提法,没有做好,需要加工,需要按照标准,规范去做。这个遗产项目,这个节日的保护应该说是板上钉钉的,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期间,我感到非常遗憾,这个项目没有申报。而这个工作的申报工作,阎先生是直接的参与者,他想到了这个遗产的重要性,这是可贵的。我希望,我们国家许多企业家能像阎吉英先生这样去做。我们需要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山西介休的清明节,争取在09年第三批申报上,应该首选。对此我是一直投赞成票的,我愿意主动帮助他们把这个申报书,把所有的材料做好。在这之前还要把所有的保护工作做好,保护工作如果做不好的话,申报也是很难的。这是我们一直参加联合国公约,我们缔约国就得按照那个要求去做,你自己都不保护的话那是不行的。所以山西政府主管领导责任重大,他们是非常认真的对待,一直关心地做介休的这件事情。下一步我们任重道远,还是作保护。这个保护我最后再说一说,保护应该引起自觉,我刚才说过失去这个文化记忆现在呼唤回来了,我们曾经在一段扭曲的历史中,患了整体的失忆症,还要强迫百姓也要失忆。大家知道,强烈的脑震荡后才能失忆。所以我们的百姓承受力很了不起,许许多多在被打成“反革命”、“牛鬼蛇神”、“四旧”的情况下,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最后他们这些人,把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下来了,包括绵山的清明节。

所以,此时此刻我在论文里提出六条建议。这六条建议希望在座的媒体同志千万记住,像这样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不是由媒体随意乱炒作、乱作秀的,要认真地热情推动,热情传播,严肃对待,不可以轻易采取完全商业化的运作,因为把文化保护的精神丢掉更是一种对遗产的破坏。我们的媒体对这些文化遗产并不深知,应该多学习。我在文化部07年末的一次关于如何过好春节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提出过建议。大家知道,近几年每到春节前,媒体就整天地炒作,炒什么东西呢?“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其实人家过得好的地方照样过的好,就是要问为什么说年味儿淡了?然后就在电话采访我时说:乌教授你能不能说出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过春节?为什么愿意过情人节,愿意过圣诞节,就不愿意过春节?其实这种探讨的口气还是有点春节“四旧”不够现代的意味儿。我回答说:现在春节过得比任何时代都好。他们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过去古代的几百年上千年的春节不叫春节,叫过年。现在我们还叫过年,抵制民国以来春节的叫法。过大年,山西不就叫过大年吗?是不是?你要问过年了吗?过年拜年了吗,跪地磕头了吗?这个就是说过去的农民固守在他的土地上,每年从腊八开始,开始祭祀家边的那个土地。但是现在的农民在哪里呢?农民在大城市里,农民的子弟都在大城市里,甚至几代人在大城市里打工。请注意,什么叫春节的热潮?我们发明了一个词叫“春运”。可笑!春运运什么?主要运的是“人”哪!是运的回家过年的人!春运完全是为了商业的需要,火车票要涨价,汽车票要涨价。对这种做法我曾经提过意见,我认为春运的开始就是春节过年的开始,在民众中这是一种文化精神上的大规模涌动,要回家。俗话说得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谁也阻挡不了,一亿七千万人次都在回家过年。年味儿不是淡了,而是很浓很浓。我提醒,这个时候所有的长途客运站、火车站的候车室和空港的候机楼都应该大张旗鼓地张贴出欢庆春节的各种装饰。所有的服务员,甚至民警,不只是维持秩序,而是热情服务欢送他们从城里回农村家过年。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对他们要降价甚至特价优惠,那才叫做过大年。春运的炒作离开了过年的主题,旨在追求高额利润,大赚农民工那点辛苦的血汗钱,使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回家骂一路,从家里赶回来回城又骂了一路。我们的春运在过年的节庆里是这样挨骂的,春运的商业理念严重伤害了春节的人文情感。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有这样的凝聚力要亲人团聚回家过年,要祭拜祖先回家过年;儿子不孝在城里打工没有赚到钱,但是也要回来看看二老双亲,以这样的心情回家过年。所以,我觉得农民自己没有问题,祖祖辈辈都在用各种形式过年,所谓春运,正处在过年的节期,难道不也是过年的一项内容吗?这样的过年盛况应该看做是年味儿更浓!

还有,前几年北京的一些代表们在不停地维护“不准放鞭炮”的“禁放”政策,我最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赞扬了开禁限放的新政策。我一直认为什么也代替不了过年鞭炮的文化内涵。有代表们提出来“踩气球”——多文明;“录音鞭炮”——多好,多惬意。他们还说鞭炮杀伤力极大。我说,杀伤力极大的是汽车,要不要禁止汽车运行。他们又说鞭炮污染严重,我说,汽车尾气排放最污染,要不要禁止汽车排气。这些不是理由的理由都想绝了,唯独没有从千千万万老百姓过年过节的文化心理和心愿去想过。因为没有任何东西能替代鞭炮,能把人们一年的晦气崩掉,能把一年的期盼全在烟花爆竹声中宣泄出来。我在欧洲国家过了几次阳历年,那里卖进口烟花爆竹早在3个月以前就大加宣传:要买中国浏阳出产的烟花爆竹,千万不要买东欧进口的。那些年我国的烟花爆竹响彻世界各大首都的上空,唯独我国首都北京上空没有烟花爆竹声。所以,我觉得对于传统年节应该全面给予保护,要投入对全民传统节日的保护,投入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甚至是庙会或叫做宗教节日的保护,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国际上的的传统节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成功的有好多既是纪念节日又是宗教节日。现在,我国这几个传统节日已经做了假日,但是还有那么多善男信女参与的影响巨大的庙会,也都是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凝聚了十几亿中华儿女,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华人华侨回来祭祀,共同祝愿国泰民安,祈福纳祥,许多仪式都是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表现形态。所以,我几次提出不要轻易给民间信仰文化一律都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不要轻易地把传统的精神文化都叫做糟粕,都贬斥为陈谷子烂芝麻。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养育着后代子子孙孙,是最了不起的。农耕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所表现的谦卑和虔敬是文化的伟大创造,农耕文明不破坏、不得罪大自然,而是极力顺应大自然。农耕文化所留下的丰富遗产很多是积极向上的,有益无害的。节日文化传统中的丰富多彩的庆典、祭典正是其中的瑰宝,必须给予全面认真的保护和弘扬。(根据现场讲话录音,中国民协研究部整理记录稿)


来源:丙安小屋

TOP

新火试新茶

——清明茶话


萧 放





“喝茶去!”是山僧禅客的偈语,是文人学士的佳话,当然也是平民百姓的俗语。茶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它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文化修养的标志,“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因为中国人口语的音韵关系,位居末位。其实在国人心目中,茶是“国饮”,茶不仅是人们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同时也是人的性情、境界的象征。

将同为日常饮品的茶、酒作一比较的话,就不难知晓茶的好处。茶为君子,酒为狂客。是君子所以温文尔雅,超俗不群,宜细品慢酌,把盏低吟,故茶能清心;为狂客即肆意纵情,呼朋唤友,海喝豪饮,拍案摔碗,故酒可乱性。自古社会有禁酒,而未有禁茶,其原因大约如此。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大约追溯到神农时代,《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古代称茶为“荼”,这时的荼主要是作为一种药物。茶作为饮品始盛于六朝,六朝是神仙说流行的时代,慕仙学道成为风气,据说饮茶能“轻身换骨”,当时的士人以饮茶为时尚。茶,成为普遍的社会饮品是在隋唐时代。中国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诞生在中唐,作者陆羽,原本是一位寺庙中收留的弃婴,长大后,离开了竟陵(湖北天门)山寺,前往浙江。陆羽生性嗜茶,精研茶学,一部《茶经》使他在1200多年后,仍被视为茶圣、茶神。宋人梅尧臣诗赞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新茶,对于古今好茶的人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名词。当代有位哲学家曾意味深长地说:“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在水泥丛林中生活的现代文明人,要体验春天的滋味,不得不从一杯新茶中实现,这虽然有些感伤,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在我们古代先人那里品味新茶却是另一番景象。

采茶、制茶是一门技术,烹茶、品茶却是一门艺术。茶品有高下,茶艺有精粗。饮茶的最好季节是春天,带露的明前茶,是茶中的珍品。清明时节,天地明净,空气清新,在清明的柔风中,茶树吐出新春的嫩芽。茶人采摘春茶时,要特别的仔细,只能用指甲掐,不能以手指扯。有人说最名贵的春茶,是少女以口衔摘。这茶大概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

古人的茶饮由烹煮而成,烹茶煮茶首先要有好水,水以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最下。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曾列宜于烹茶的用水20种,包括无锡惠山寺石泉水,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等,煮茶以活水为佳。其次是用火,煮茶用炭火。古人煮茶最关键是火候的掌握,茶汤的过或不及,都影响着茶的滋味,这从生活的角度验证着中庸思想的正确。陆羽有煎汤“三沸”之说,水微有响声,水面泛起鱼眼水泡,为一沸;水面边缘涌起连珠水泡,为二沸,这时放入茶料;当水波翻滚如浪,三沸之时,舀起茶汤,此时茶味最妙。要是再烧下去,水就老了,不宜饮用。

“新火试新茶”曾是古代最流行的时尚。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清明是取新火的重要日子,旧年的火在寒食前,已经熄灭,人们在一两天的冷餐寒食后,重新以榆柳木钻取新火,这在当时是一件盛事。白居易诗记其事:“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由于钻火技术的限制,或者就是一种讨要新火的习惯,人们大多从人家乞分火种,游客张耒“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邻船自试茶。”清明居于城外的魏野进城在寺庙享受了新火禅茶的礼遇,一时高兴,写下了“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殷勤旋乞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的佳句。在天地澄净,春意醉人的清明时节,用新钻火,煮明前茶,迎着拂面的温柔清风,擎起兔毫盏或白玉杯,那种心境,那种滋味,大约是品尝新茶最妙的境界。

寄赠新茶,是自古相传的美俗。每当新茶上市,亲戚朋友之间都要托人或邮寄新茶,表达一种特殊的关爱。本人自小种茶,离开茶乡已有二十余年,但好茶的习惯,使我不可一日无此君,在本人的茶杯里常年不断的是老家的茶。外地再好的茶,尝尝可以,但总觉得没有家乡茶味道的醇厚绵长,茶对于我来说,已不仅是物,她更是我精神的一部分。每年春季盼望着新茶的到来,当绿衣邮差送来新出的清明茶,当我急急地打开包裹时,我已在空气中品味到了她那迷人的清香。从这里我体味到了春天的美妙。可惜本人愧乏诗才,不能深描品茶的滋味。好在唐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已写尽了人间品尝新茶的妙处。收到朋友送来新茶后的诗人迫不及待: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云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掖清风生。

清新的文字,畅快的写意,茶艺、茶道与茶心的交织,成就了这首千古茶诗,品味卢仝的茶诗,我们未饮先醉了。

国人好茶,温柔敦厚的中华文化选择了茶,茶回头又滋润了国人的生活、培植了国人的性情。如果要选择一种植物作为中国人的象征的话,那就是茶。茶根性固定,茶四季长青,茶品质温厚,茶清香宜人。廉、美、和、敬为茶之四德,人们将伦理的至美浸润在清茶之中,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林语堂在他的名作《中国人》中说道:饮茶为整个国民生活增色不少。它在这里的作用,超过了任何一项同类型的人类发明。他在遍数中国人饮茶风习后说:“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诚哉斯言。

(原载《中华时尚》2003.4)

来源: 萧放的博客2008-09-14 23:07:29

TOP

清明:春天的美丽仪式 生命的祭奠与感恩
——施爱东博士谈清明节文化内涵

2008年04月05日10:47   来源:新华社



  “古人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是清洁、明亮的简称,极富诗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近日论及清明时,发出如此感叹。

  这位民俗学家研究认为,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肯定的文化意义。

  “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华民族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文化意义类似西方感恩节。这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施爱东表示,清明这一传统民俗节日,一直维系、寄托着中华子嗣的情感,并在民族重要历史关头突显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和文化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深重之时,为了号召抵御外侮,清明节被定为‘民族扫墓节’。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派代表共祭黄陵,极大地凝聚了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不同的时代,传统文化被不断赋予了新的精神。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神奇力量。”施爱东说。

  他强调,从历史看,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其兴盛与民族发展的背景紧密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寒食连清明”的假日给唐人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享受美妙的春天;宋代更有“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太平景象……

  施爱东对清明节列入公民法定假日感到欣慰,认为这将使这一传统节日更加深入人心,清明节的活动色彩与文化内涵将因之获得进一步丰富与扩展。

  “清明从节气上正排在春分之后,此时天气回暖,到处生机勃勃,人们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可谓顺应天时,有助于吸纳大自然纯阳之气,有益于身心健康。清明节俗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施爱东说:“如今,中国经济崛起,当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更应催护新生;欣逢盛世,我们更有理由张开双臂享受这春天的清明。”

  “春天的美丽仪式,生命的祭奠与感恩。”施爱东博士用充满诗意的话语形容他心中的清明节。(记者廖翊)

TOP

清明节的演变及其风俗的形成(图)
□ 李子伟

(天水在线 2008-3-29 19:00:16) 来源:天水日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或早一天,或晚一天,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逸周书》中说:“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谚语“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就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的气象特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惟一的既作为节气,又作为节日的节令,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清明作为节气,则单纯反映物候的变化和时令的顺序;而作为节日,则包括一定的风俗活动和一定的纪念意义。

  古时,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在一起的。寒食节在冬至后105日,亦称“禁火节”、“禁烟节”、“冷节”。这无疑说明了其节俗活动是以禁忌为基础的。那么,禁忌由何而来呢?据说此禁忌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忠臣介之推的。

  2600多年前,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出逃流亡列国,介子推随其流亡。一次路过卫国,重耳被人追击,逃到一个渺无人烟的地方,饿累交加。介子推背过重耳,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成肉汤进献给重耳。重耳饥不择食,狼吞虎咽而享之。后得知实情,很是感动,表示即位后,一定重赏介之推。16年后,重耳回国为晋文公,遍封群臣,却偏偏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不慕名利,遂与母亲隐居于故乡绵山(今山西介休县)。群臣有对此不满者,在晋文公的门上挂了封信,信中写道:“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走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晋文公见到此信,猛然想起了介子推,遂派人去请介子推出山,子推不从,晋文公便纵火焚山,意欲逼其出来。不想,介子推有自己的想法,与母亲被焚而死。晋文公悔恨不已,遂葬其尸于绵山,改山名为介山,并下令介子推亡日全国禁火寒食(即冷食)。这大概就是“寒食节”禁火的由来。最初禁火时间为一个月,以致出现如《后汉书·周举传》中所记“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情形。东汉末,曹操占领并州后,特发布《明罚令》(也称《禁绝火令》),令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长服刑半年,主吏服刑百日,令长夺其一月俸禄。寒食风俗才稍有改变,渐从一月减为7天、3天、1天。以后,介子推被民间尊奉为神,寒食也由规定变为习俗。

  其实,寒食、禁火的日期最初是不确定的,禁火之举也可能与介子推没有关系。大概是人们出于美好的愿望,给寒食节赋予传奇色彩的内容。据史料记载,直到汉末的时候,蔡邕的《琴操》才将禁火之举与介子推扯到一块儿。但并未说禁火在清明前某日或冬至后某日,而是“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周举在太原一带解除火禁,说当时当地是“盛冬”去火,根本不是春夏季。大约到了魏晋时代,禁火就大体确定在了春天,并渐渐固定在冬至后105日的日期上。而清明节亦渐渐固定在冬至后106日的日期上。

  清明祭扫坟墓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经成为下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之日“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便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魏朝宫府允许官吏请假祭扫,并且时间极长:“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扫拜,动辄历十旬。”民间花不起那么多时日,但届期也是“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坟”。到了唐代,祭扫祖先坟墓之举已逐渐将清明、寒食两个节日联系了起来,甚至可以说合二为一了。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墓雨人归去。”诗中明确记述了当时清明寒食已合二而一。

  宋代,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深化,朝廷明文规定,为了追悼亡亲,以表孝道,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从此,清明祭墓之风兴起,与寒食真正融为一个节日。后来民间多不提寒食,只以清明称节。经过元明两代的传承、演变与发展,到清代时,清明节俗更加丰富,不仅有祭墓之俗,殉葬、迁葬、合葬、立碑也多在此日进行。

  清明节本来是祭祖扫墓,追思亡人的日子,应该是凄清悲切的,但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宴乐游赏的风气已经形成。这不得不说说与寒食、清明有关的“上巳”节了。

  古人三月踏青,最初没有确定的日子,而是在相对确定的上巳日,即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当时从信仰角度作出的解释,是“上巳修禊”,即临水洗濯祓除,所以“上巳”日又叫“修禊日”。踏青之俗源于周代的修禊。古时有春禊、秋禊,是一种出游临水、洗濯祓除的活动。《周礼·春官·女巫》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谓:“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沐浴。”《诗经·郑风》就生动地记载了西周时代的“上巳”踏青之风:“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韩诗》解释说:”三月桃花水下之时,郑国之俗,以上巳于溱洧之上,执兰招魂续魄,祓除不祥。”其实,“郑风”此诗中,游乐的性质已很明显,男女在郊外互相戏谑调笑,欢乐放纵,互赠芍药,进行情感交流,情形生动感人。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生动地记述了文人雅士“修禊”时曲水流觞、欢乐畅游的盛况。唐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就是上巳日士女在水边游乐的盛况。资料显示,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已固定在了三月初三。

  由于清明、寒食、上巳三节日期相连,甚至重迭,后来的踏青之举便以清明为期了。可以说,后来的清明节是寒食,上巳与清明三节合一的节日。由于这样的原因,清明节的内容显得异常丰富。其中既有清明祭墓的主要风俗活动,又有寒食戒火、冷食的饮食习俗,也有上巳踏青游乐的活动内容,而且在农事上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节在二十四节气中之所以显得特殊,被世人所重,其原因就在于它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性的节日,其中沉淀了自古以来承传下来的丰富而多彩的民俗内容。



  旧时,甘肃各地清明节祭墓,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在宗族聚族而居的地区,或一些大户头人家,有集族祭墓之俗。宗族共备牲礼、香烛、纸火,由族长率领合族大小男子谒祖宗坟墓,拜扫祭奠,并共同依次分赴各昭、各穆之坟,标纸幡、化纸钱。祭毕,大家分享馂余,敦行和睦,称为“清明坟头会”。二是一般人家祭扫私坟,即各家为各家的祖宗扫墓。民间习俗,清明扫墓只是家族男性成员参加。扫墓时要给坟茔除杂草,坟头添土。如遇闰月,新坟老坟都不添土。天水陇南一带,把清明扫墓叫“上坟”,一般是选择单日“上坟”。“上坟”时除了给坟头添土,还要把剪好的长钱挂在坟头蒿草上或坟地的松柏树枝上,叫“挂长钱”;有的则把纸钱全部烧掉,民间认为只有把纸钱烧掉,先人才能当钱用;有的在墓顶上压一张草纸,叫“压帽”,表示晚辈来过了;而多数人则是在坟头插一串纸钱,称之为“挂纸”。此俗古已有之,所以人们把清明寒食节统称为“过纸”,不少地方清明扫墓时,还要描红墓碑上的文字。墓地的树木,一般不得随意砍伐,如果因特殊原因需要砍伐时,都在清明这天进行。除扫墓外,各地民间在清明节“踏青”、“拾翠”,进行郊游。祭墓毕,人们在田间野外挖拾野菜,带回家凉拌品尝。许多地方还兴吃“清明团”,“水嬉”、“送百虫”等风俗。一些地方还有清明生子最佳的说法,因清明与“聪明”谐音,所以清明节又被称为“聪明节”。清明节“暮春三月,春服既成”,风和日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主要的活动是放风筝。民间认为放风筝可以清除身上的晦气病灾,风筝放得越高越好,还要把放高的风筝的线剪断,让风筝随风而去,才能把病灾晦气送得无影无踪,求得全年大吉大利。

  在天水一带,清明节的各类民俗活动与其它各地大体上一致。但也有极具特色的地方。天水人清明祭墓上坟多在清明前,认为“有儿有女早上坟,无儿无女正清明”。所以“春分”一过,在任何一个单日里都可以扫墓上坟。惟其这一点,保持了古风。因为清明、寒食、上巳三节尽管挨得紧。但总有时间长度,“早上坟”就彰示出三节共同而各异的内容。在清明这天讲究的人家会用红布缝制约寸许的长方形小袋,内装红花籽,缀于小儿衣服左肩,给小儿添福禄,增力气。俗语云:“身背红花籽,镢头匏子(打土块用的木榔头)打不死。”据我个人的研究,在天水,起码有三种食品与清明节的风俗有关。一是“馂馍”。“馂”读jun,指祭奠完先人的熟食品。古代把分食祭品叫“馂食”。旧时,在清明节,人们常用白蒿(又名茵陈蒿、艾蒿)的嫩芽和以米麦之粉、蒸熟成团,名为“清明果”、“清明团”,用来祭祖,尔后分食。古籍载:“寒食火禁,盛于河东,而陕右亦不举爨者三日。以冬至一百四日,谓之‘炊热日’。饭面饼饵之类,皆以为信宿之具。又以糜粉蒸为甜团,……尤可以留久。”清明节吃“清明团”的风俗,唐代流传到日本后,至今保留。而天水民间食品中,有一种叫“馂(标准音读jun,方言读qun,一声之转)馍”的食品,是用蔬菜和以面粉蒸煮而成,方便冷食。清明节前后,白蒿初生,嫩芽鲜灵,天水人多喜用白蒿和面粉做“馂馍”,这是典型的清明寒食之物。二是杏茶。天水杏茶是有名的地方饮品,汤清而杏仁味浓,风味独特。古籍记载:“寒食三日为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今人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沃之。”三是黄米糕。黄米就是褪去衣皮的糜子,古代叫黍。以糜子粉做成的甜糕在天水极为盛行,一年四季皆有出售者。前边所引资料谈到“又以糜粉蒸为甜团”。甜糕本来是“中和节”专用食品。“中和节”是二月初一,也有认为是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太阳生日”。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初一是太阳星君诞辰,要用太阳糕祭祀。“二月初一,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十余小鸡,谓之太阳糕。”中和节用的祭品“太阳糕”,为什么会在清明节也用到呢?依我个人的理解,太阳为火,而清明寒食戒火,在对太阳、火的崇拜上,祭也好,戒也好,其内涵意义是一致的。所以,天水地方食品黄米糕应当与清明节是有关系的。清明团、杏茶、黄米糕这三种食品现在依然在天水地域流行,但今人已不知这些食品兴起的缘由了。


  现在,清明节已被国家正式公布为法定传统节日。这是一件好事。但我们应该了解,古人禁火,其真实的目的是在干燥的冬春季节防止失火,以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及其它资源财产。这才是戒火的原始意义。在周代,专门有管火的官,叫“司que ”。寒食禁火,清明请新火,时序转换,阴阳交泰,我们应当顺应自然,过一个健康、文明的清明节才是。

TOP

从寒食节到清明节的祭扫演进   
   
刘二刚

华夏文明 2008年04月09日 10:31





《兰亭雅集》





    清明节,前人称三月节。后来定为阳历四月五日。著名的《兰亭序》开头写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修禊是古人为召唤魂魄,拔出不祥的风俗,暮春就是春天的最后一个月,这个时候正是惊蛰之后,万物复甦,雨水较多,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诗境虽有些落魄,现代人都很喜欢。王禹偁也有清明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向邻家乞薪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是一个读书的贫士寂寞的感受。按“清明”二字看,这一天应该是晴好天气才对,王羲之与一伙朋友兰亭雅集的这天正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各抒怀抱,他们过得是上层生活,自然对时光的流逝感慨系之,发出“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知老之将至”之叹。历朝历代,不管社会发生如何大的变化,而故今之人情往往是相通的。

    清明,原本是一个节令,与“修禊”或“扫墓”有什么关系呢?今人可能已忘了,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还有一个寒食节。前面王禹稱清明诗中的“昨向邻家乞薪火”就是指寒食节禁烟禁火之事。寒食节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回国即位,他在论功行赏时,每个人都有了份,却忘了一个功臣介子推,《左传》上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緜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介子推曾一直紧跟晋文公,在流亡途中还割过股肉给晋文公充饥,这晋文公大概是由于胜利忙昏了头脑,行赏时人人都争着要,没想到这介子推这么清高,不但不要,却隐居到緜山里去了,后来晋文公要亲自去山里找他,找不到,为了想让他从山里出来,竟焚火烧山,结果是介子推与母亲抱木而死。这故事让人听了有说不出的滋味。晋文公做了这蠢事后懊悔不已,便拿緜山做了祭祀介子推的地方,来纠错扬善。这一天正好是阴历三月五日,便定为祭日,并禁止人们是日举火,也就是说这一天吃冷饭冷菜,于是有寒食之俗。我小时只知这天是“鬼节”,有点不寒而慄。后来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大概就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现在,我们的日历上已看不到“寒食节”,冷饭冷菜化为供品,但一看到清明节,还是使人想到生死之大事。人死去了,有没有灵魂,我们谁也说不上来,活人在祭扫亡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活人自己的一个心灵洗礼。“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我们在功名利禄面前;在仁义道德面前;在贪富得失面前如何对待,都是有前车之鉴的。尽管人们对生命的意义解释不同,也可能是非真假活着时一时说不清,但时间总是公正的。这时我们会看到上至缅怀炎黄始祖,下至先烈亲故,许多人手捧鲜花、供品在肃穆祈祷,寄托哀思,也有将纸扎的马车楼台与几千几万的“阴国钞票”随火化去,为死者超度,各地形式不同,其意一也。

    死者已已矣,活人还当好自为之。我赞成“万物与我为一”的达观态度,人生百年,谁非过客?又是一个春天将要过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今天的清明已不仅仅是为前人扫墓了,亦是踏青、旅游和家人团聚的日子。重读《兰亭序》,好像时光并不遥远。


来源:北京晚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民俗专家:清明节俗为何历久弥新?   
   
华夏文明 2008年04月03日 09:40


    专家指出,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源起于汉代,前身是失传已久的"寒食节"。而清明节的习俗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也经历了从禁火到祭扫,从踏青到狂欢的变化。

    清明节发源于寒食节。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有疾风甚雨,谓寒食,禁火三日"。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时节,不能烧煮,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这一禁火习俗,据说在周代已经形成。关于寒食节,还有一段备受历代文人歌咏的典故。春秋时期,大臣介之推辅佐晋文公回国,随后隐居山中,不肯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他便抱木而死。据说,人们过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以显示中华民族崇尚这种不慕荣华、宁死不屈的品格。

    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唐代也是清明节的鼎盛时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称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假日短则4天,长则7天。唐玄宗还于开元二十年(即公元732年)颁布了敕令,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古代的清明节,除了禁火、扫墓外,由于气候宜人,还有许多游乐活动,包括春游、宴饮、斗鸡、踢球、荡秋千、男女聚会。当此佳节,诗词吟诵之风也十分盛行。

    中国民俗协会副秘书长黄涛指出,清明节俗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是因为它符合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敬畏先灵、珍惜现世的共同心理需求。因此,"清明节虽然有祭扫的传统,却丝毫不必哀伤。清明节正值春季,万物复苏,适宜男女出游,相识相恋,尽情欢乐。这个节日显示出中国人对自然、对人生都有独到的价值观"。


来源:新华网

TOP

清明的力量 在文化之根   
   
顾骏

华夏文明 2008年03月25日 11:16  

    清明节完全凭藉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虔敬,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这一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清明背后的价值观,认真思考这些看似同现代生活无关,曾一度被拒弃的传统观念,到底在当下现实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从今年开始,清明、端午和中秋这些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定节假日,届时全国放假过节。4月4日近在眼前,执着于清明的人们可以有保证地在“正清明”前往陵园祭扫先人,而不用“靠天吃饭”,碰双休日的运气。传统节日列入国定假日,反映了我们对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

    人类之所以需要节日,是因为节日具有多重社会功能。首先,节日通过变乱日常生活节奏,给日复一日的常规安排了一个非常规的“插曲”,丰富了生活内容,调整了个人心理。然而这种“变乱”,需要采取集体的形式。如果个人心血来潮想吃个粽子、划个船,那不叫节日。只有当千万人在同时做出同样的行为、关注同一件事情,才称得上过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节日具有了深层次的文化功能,可以凝聚集体的价值认同,传递民族的文化基因。所以在现代社会,正式节日还必须是国家的。国家代表民族,有意识地通过节日安排,传递特定价值观。一个节日如果获得国定节假日的地位,意味着将以国家力量来确保这些节日、尤其是其背后价值观的传承。由此观之,一些具体的节日活动,如月饼粽子的可口,划龙舟的娱乐竞技,或者月圆之夜的团聚温馨等,都不是节日的全部,节日作为文化现象的核心是价值观。清明的感念先人、端午的崇正辟邪和中秋的亲睦家人等观念,才是这些节日的真实内涵,而与节日相联系的所有习俗包括物品和活动,都只是使价值观得以被感受的载体。剥离了所象征的价值观,节日就失去了灵魂。


   再具体到清明节。相比中秋异化为以月饼送礼的日子,所谓“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端午悄无声息,粽子差不多成了日常点心,清明在所有传统节日中“一枝独秀”:没有国家支持,不见商家炒作,但却获得国人的自发奉行。年年岁岁,4月5日前后,总有成群结队的中国人扶老携幼地前去扫墓祭祖。即使在素以新派自诩的上海,“土得掉渣”的清明也能动员起超过700万的市民,挤着堵着涌向城郊和周边地区,只为奉上一瓣心香。“生死两相隔,思念无尽时”。何其虔敬的举止,何其执着的心灵,何其强大的传统!可以说,清明节完全凭藉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虔敬,穿越时空、历经沧桑而盛行不衰。这一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正视清明背后的价值观,认真思考这些看似同现代生活无关,曾一度被拒弃的传统观念,到底在当下现实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比如,相信人死而有知,习惯嗜好一如生前,并祈求先人保佑,确实有古代巫魅的印记;焚烧纸扎的器具人俑,既污染环境,也有悖于现代观念;在倡导“舍小家,顾大家”的当下,推崇祖宗、强调血脉,似有所不宜。但清明是否只传递了消极的价值观,或者说清明所传递的价值观是否只具有消极的社会功能?答案显然不会如此简单和绝对。

    对生死的好奇,是自觉生命体的本能,即使不完全合于科学理性,但也是人之常情。与其他民族借助神和彼世来安顿心灵的做法不同,古代中国人将对个人生死的追问化入与祖先相关的一系列概念,不但有效舒缓了个人面对生死问答时的心理紧张,还使得一粒无解的形而上种子,结下了生活责任的形而下果实。这种基于个人立场的感恩,完全可以转为对一切有贡献于民族和国家的先贤先烈的追思。一旦碰到小家与大家彼此冲突的情境,它更倡导两者兼顾下的利益平衡。比如处理好小家内部关系,对大家就没有一点贡献?当个人的一己私利与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对家庭的责任,不是合理的解决之道?通过思念祖先的生养之恩,激发个人对血脉所及的责任感,就一点无助于增进家庭美德?尤其30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民众对生活的要求开始由生活水平向生活质量转变,物质满足的同时,更渴望增加精神含量,所以今天,感恩、责任、使命等理念的凸显和强化,正成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区别于一般宗教的升华和超越形式。

    由此看来,中华民族对现世生活的专注,对家庭的尊崇,对祖先的感恩,对血脉责任的认同,所有这些在清明习俗中清晰可见的价值理念,并非如人们时常哀叹的那样“无可奈何花落去”。清明节终于获得国定节假日地位,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尽管每个时代有其局限,特定时代的价值观也都会有些偏颇,但时间会缓解或消除时代的偏颇。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在民族生活中持续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民族成员的心灵,并外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进而扩大为节日现象,这样的价值观在历史发展的大舞台上总会站上突出的地位。

    从这一角度看过去,清明节之列为国定节假日,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复归,更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拯救”,而是我们对文化之根的体认,对文化生命力的体认,对民族历史的体认,以及在所有这些体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人们可以做的,不仅有合理选择,还有尊重传统,与时俱进,充分展现其当代意义。这恰恰是体现文化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恒久主题和重要环节。(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TOP

传统清明节具有6大功能     
   
华夏文明  2008年03月29日 12:26







清明节寡妇上新坟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民俗研究所所长曲彦斌在沈阳市首届清明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上说:“清明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从历史上看,不仅仅是祭祀的日子,更具有六大功能。”

    农时功能:中国历史上的各种节日大都出自农耕文化传统,一年的四时八节主要是和农事、农时和农耕生活有关,传统清明节便是其中之一。“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等农谚,显示了这一节气的气候特点,提醒耕作者及时“浸种耕种”。

    娱乐功能:古时人们在清明这天或效仿周公曲水流觞,或踏青迎春。宋人吴唯信在《苏堤清明记事》中描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此外,清明节还流行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娱乐习俗。

    保健功能:“洁齐清明”的本身就有卫生保健的含义。如今的清明节,是古时“清明”之前的上巳节和寒食节的合一,上巳节就有在水边修整、沐浴的习俗。

    纪念功能:构成清明节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正是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在江浙一带,清明节还有吃“青团”、用“青团”作祭祀供品的习俗。

    悼亡功能:如今的清明节已经由祭祀祖先、祭奠过世亲友,扩展到缅怀民族和国家英烈,对后人具有激励和教育意义。

    绿化功能:古时清明节有“插柳”等祭祀活动,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植树也成为节日中的重要习俗之一。


来源:新华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