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请问有谁在做“文化飞地”的研究吗?

,老师估计也不是要我所做的这种移民社区的研究吧,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像走西口、闯关东、湖广填四川之类移民运动所形成的移民方言岛太多了,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很多。
山间野人总是会有很好的想法, 很受益呢。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4-12-5 18:33 发表
,老师估计也不是要我所做的这种移民社区的研究吧,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像走西口、闯关东、湖广填四川之类移民运动所形成的移民方言岛太多了,这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很多。
山间野人总是会有很好的想法, 很受益呢 ...
要不你把博士论文的内容提要发一份给我,我帮你转给出版社编辑,说不定你的博士论文一答辩他们就帮你出版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山间野人 于 2014-12-5 15:22 发表
号外号外:施爱东要“告别文本”啦!

TOP

不许笑

TOP

TOP

提供两块“文化飞地”

如诸位所说,“文化飞地”值得发掘和研究。燕达、高嵩有此著后,曾被美国福特基金会发现,先助他们到北大进修和学习语言,然后到美国去深造。
我还有两个地方,可供有志者去考察和研究。一个是太湖边上的一个可能是苗族的群体,她们至今还穿着类似苗族的纹饰的服装。在苏州甪直的博物馆里,有她们的陈列。台湾的《汉声》老板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和图录,但只是描述,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索。第二个地方,是武当山皱褶里的农村,李征康调查发现的伍家沟故事村一带,陈连山率领北大同学调查过的吕家河民歌村一带,这一带广袤地区是明王朝当年修建武当山宫观的时候,调去20万内地农民和手工工人大军,这些人落户于此地。当年有的村子可能是烧石灰的,有的村子可能是木匠群体,有的村子可能是烧砖的,等等等等。因大山环抱,这些村子至今还保留着内地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的残余。

TOP

老师提到的太湖边的苗族服装是指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中的“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吗?看介绍里说是”汉民族服饰的杰出代表,是吴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劳动人民服饰,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该服饰主要分布在以甪直为中心的360平方公里的水乡地区,其中以甪直镇的水乡妇女服饰款式最美,堪称代表。“但看有博文亦提到另一种说法:”1852年后,苏州市作为太平军的根据地,大量广西人(部分少数民族)进入苏州,其中一些人不满洪秀全等太平军首领的荒淫无耻、倒行逆施的行为,遂逃蹑于苏州市甪直民间---并带来了这种服装。(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f442f401014idi.html)”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22# 的帖子

对太湖边上的这个群体,我曾两次去过,但都没有深入探究,我比较相信是外来的少数民族的遗民这一说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