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头鸟形象流变的一般过程与原因
从上古时期神话传说时代的九头鸟,到当今时代的鬼车,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九头鸟这一形象的传承经历了复杂的流变过程。在不断被妖化和怪化过程中,它由最初的吉祥的神祉,最终变为灾祸的象征,并以“恶鸟”、“妖鸟”、“不祥鸟”的形象作为定论为人们普遍接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实际是语言、文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形近、音近产生的讹误,是引起九凤形象发生流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凤的形象,据《山海经·南山经》记载,是“其状如鸡,五采而文”,《西山经》亦记为“其状如翟(按:《说文》:翟,山鸡而尾长者)而五采文”《西山经》,具备外在的美态。九凤既以“凤”为名,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带有这种类似的特征,即体形象小鸡,羽毛有美丽的花纹等。而当时有一种鸟(也作服鸟),同样“小如鸡,体有文色”(按:《文选》中汉贾谊《鸟赋》李善注引《巴蜀异物志》),而其得名由来也正是因为它的羽毛“色如服饰”,这便使得人们易将九凤与鸟混同到一起。鸟是猫头鹰的一种,民间以为不祥鸟。而在古代,“九”、“鬼”二字也经常通用,如商纣王所封“三公”,《史记》的《殷本纪》和《鲁仲连邹阳列传》均作九侯、鄂侯、文王,但在《礼记》和《战国策》中,“九侯”均作“鬼侯”。又《括地志云:“州滏阳县以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李泰.括地志辑校[M ].贺次君,辑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0: 84.)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九凤又或可被理解为“鬼凤”。“鬼凤”一名能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这就与鸟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共通性,即都含有不祥之义。九凤是神话传说中虚拟的形象,而鸟真实可感,所以当九凤神秘地消失在历代典籍和人们的记忆中后,人们实际是按照鸟所代表的这一种猫头鹰类鸟的形象,去复原九凤留下的“九首人面鸟身”的九头鸟形象,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九头鸟的形象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