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2:20 发表
感受的意思类似于理解,就是切身去体会,不要把民众当成研究对象,大概是这样……还有 刘老师不是侃侃而谈,一直在田野奋斗
刘老师做了很多田野,感受很多,喜欢听他讲。很可惜,不明白刘老师为什么不写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strouble 于 2013-11-10 22:39 发表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有些老者毕竟是“老”了,只要有他在场,就没有别人说话的机会。呵呵

TOP

就毕业论文做个案研究的问题,倒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大家看看我们年会的论文就知道了。这些题目的特点大多数是“什么与什么,以什么为个案”,或者 是  “与什么理论对话:以某某个案为例”。

其实学术对话的方式有很多种,当然比较常见的是有一个理论范式出来,大家围绕这个范式去做,就跟实验一样的,不同的个案可能对这个理论有更好的补充修正。那么,大量的个案研究其实是在对以前的针对同一文本去做不同的阐释(比如经学传统)的研究方法的改革,无可厚非。

上次一位师兄跟我说,某某学校的暑期班,每年都要去那个村子做调查,就相当于这个村子每年要遭到人类学“轮奸”一次。

反思这个问题之所以有价值的地方是,大量的个案研究出来的时候,我们最怕还是千篇一律的,找不到学术增长点,毫无问题意识,甚至不知这个地方已被轮奸过多次,还洋洋得意将其作为处女地来开发的研究。

本质上讲田野研究是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我们如果能从田野中多去生发出关于自己做社会研究、特别是质性研究上的反思可能才是我们继续个案和田野的基础,否则,个案和田野最终只是被沦为一种便于操作,便于模仿,简单化的学术模仿了。

现在正是做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很疑惑,标题上应不应该加上这个破折号,因为一旦加上这个破折号,好像感觉会轻松许多,会觉得论文做起来很容易,这种感受让人害怕。

当然也不必太紧张,因为我们看文学研究、历史研究也都有个案,甚至依托的就是个案。也别是社会史研究中,截取一段,某个时间空间,找各种素材,去结构一个叙事。最后论文答辩,大家比谁的故事讲得好,讲得圆满。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桃花石 于 2013-11-10 18:40 发表
3、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看起来是告别,但是字里行间都没有贬低田野。他是明确指出田野作为一种方法,有其理论适用性和框架的选择性。他恰恰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田野调查,更强调民俗学的最终研究仍然是要抽象出理论来。..
这才是读懂了我文章的童鞋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身在7号院 于 2013-11-10 21:02 发表

民俗学确实需要进行田野考察,但绝不是为了田野而去田野,田野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现在许多学民俗学的同学不下工夫认真读书,用所谓的“田野”作为挡箭牌,结果是田野做的也不扎实,理 ...
同意7号院老师所说。
因为师大老师教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懂得很多大的学术道理,但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strouble 于 2013-11-10 22:39 发表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如果你把“自以为是”也当成一种民俗现象,“自以为是”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
转换一个视角,田野无处不在,学术无处不在。
关键是你能不能从无聊的生活中发现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 ...
南池子多虑了,铁梁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的批评,一向是公开的,这种讨论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和铁梁老师都是直来直去的人,我们的学术观点的分歧是公开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非常好的私交。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觉得,你可能误会了IP strouble这位朋友的发言。他所谓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并不是针对刘老师所发的感慨。其实是对于我们田野调查中那些比较活跃、又非常爱抢断话题和解释权的信息报导人。大家不要那么紧张,放轻松一点讨论。..
说的很是。
我也觉得楼主误读了strouble的那段话。

TOP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3:31 发表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偏移了我的话题
偏离,本身就是聊天的常态,参见西村真志叶《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TOP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范式,
80年代的学者都喜欢做大文章,动不动就是***概述、谈****、关于****、****刍议之类。
90年代以后,“以小见大”开始成为学术新路向。
00年代以来,个案研究几乎已经成了学术研究的惟一进路。
无论哪种路向,关键是材料和逻辑,这两者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被抛弃。
材料的真实、可靠,具有可追溯性,向来是论文扎实与否的主要评价指标。
民俗学的材料之所以不被认可,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可追溯,因而也不知道是否可靠,这是最要命的。
民俗学者不去与其他学科对话,不关心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反省自己,成天强调独特性,其最终结果,就是“自摸之学”。
理论是很时尚的,也是很就手,很现成的东西,
但也是最容易过时的东西,
有时候,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有效,也最不过时的东西,正如人类的主食是大米和小麦,它们从来都不是时尚的,但一直是我们最倚重的。
别的老师如何上课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一定要求学生首先读《普通逻辑学》。
如果连普通逻辑的关都过不了,谈何学术。

TOP

回复 1# 的帖子

这也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首先,中国有很多眼见为实的好东西基本都不在大陆了,所以,近代民俗学研究就偏向野外考察。
其次,老师历来谆谆教导,科学探索的小道的行走是艰辛的,但是不是有捷径呢?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时间?精力又有多少?所以,阅读前人留下的资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至少是启迪。
第三,有了以上的想法,但一个人苦苦思索,耐住寂寞,对探索究竟帮助得益几多?所以,要讨论,互相启发。
第四,这也是我到这个网站多次呼吁的是,社会对民俗研究并不重视——我是指普通的绝大多数人,这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在这个网站的人——号称研究或对民俗研究感兴趣的人都自顾自,都对别人的研究麻木不仁,都甘做旁观者,那么确实是一种可悲。
第五,希望所有的民俗研究、爱好者醒悟,互相支持、鼓励,可以讨论,针锋相对地辩论,但不要互相翻白眼、互相贬低,互相打击讥讽,不要文人相轻。
第六,任何东西都有其程式及规律性要求,但不能成为八股。期望多一些清新、创新,哪怕是白日梦。对研究者最要命的是,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人云亦云。对自己的东西要能自圆其说。
       个人心得,不针对任何人。

[ 本帖最后由 梁勇 于 2013-11-11 10:26 编辑 ]

TOP

回复 1# 的帖子

你之惑也是他人之惑、他人之思,看看你大师姐是怎么讲的。。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3NTM4NTgw.html
快进到 03:41:37分钟的地方!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35 发表

南池子多虑了,铁梁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的批评,一向是公开的,这种讨论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和铁梁老师都是直来直去的人,我们的学术观点的分歧是公开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非常好的私交。
我倒是不担心刘老师和施老师在学术上“对掐”,更不担心您俩到后台还“对掐”的。
关键是归有光的帖子内容里涉及到了刘铁梁老师的一些信息,但是用课堂言论表示,一方面确实是一种“发表”,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确定是否如实反映了刘老师的观点。就这一情况上而言,看着上面的讨论都开始围绕着刘铁梁老师怎么怎么展开讨论,感觉这种讨论的信息真实度上还是不太对称的,所以才呼吁大家尽量以个人认同的公开发表成果为准,作为批评的对象。

ps:非常赞成施老师所提到的“歪楼”本身也是一种讨论的观点。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1 16:40 发表


我倒是不担心刘老师和施老师在学术上“对掐”,更不担心您俩到后台还“对掐”的。
关键是归有光的帖子内容里涉及到了刘铁梁老师的一些信息,但是用课堂言论表示,一方面确实是一种“发表”,但是另一方面也 ...
我也很纳闷……我又没提学校,我也没提老师名字,莫名其妙矛头就指向老师了。

我在文尾提到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是我对老师课堂内容的理解。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我还是要再找老师讨论的,也欢迎继续拍砖(拍我的砖)。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3-11-11 09:25 发表

同意7号院老师所说。
因为师大老师教的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懂得很多大的学术道理,但写不出好的学术论文。
“理念”与“方法”有轻重之分么?我不觉得教学有侧重有什么问题。而且老师你这么说有失偏颇...写不出好的论文,这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跟我们整个教育体制也有关系,老师你挥着金箍棒,一棒下去打死多少师大学生...
8过,8过,老师提出问题,我们虚心接受,但选择性改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