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 民间文学 何金凤 第五小组

在我看来,有以下几点理由:
1、从传说的设置上看,许仙这类男性的本分老实、诚实孝道的品格合乎当时的教化礼仪,是古代社会所希望树立的典型,有利于维护统治。
2、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分析,古代的女性大多地位低下,男女不平等,所以更愿意选择这类善良可靠的男性度过一生。
3、从故事的受众者来看,社会上像许仙这样的男性很多,能真正找到一个貌胜天仙,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性做妻子的人却极少,所以这样的故事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故事成型的土壤丰厚,也更容易被接受。
4、从女性角度分析,女性在婚姻选择中一般更看重情感,心之所系才是所选。

TOP

山西民俗——点旺火

我家来自山西晋中,晋中过年的特有风俗要数“点旺火”。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泥煤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现如今,旺火更是从规模、数量、造型上大有发展。城市里的旺火常常离得很远便可感受到滚滚而来的热气。村里的旺火相比逊色一筹,有些人家也不再生旺火,或多或少埋没了乡间年味的红火。现在旺火已经不仅仅在春节了,家有喜事和重大节日,都会以旺火点之。

额、、不能上图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西平民俗—打铜器

我来自驻马店西平,我们那里有一种传统民俗叫做打铜器。铜器表演是流传于西平、遂平、郏县等中原民间的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打击乐。西平方言称“打铜器”,以响铜制作的大铙、大镲、大鼓为主,表演时撼天动地,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打铜器在中原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每逢春节前后,与各种舞蹈连在一起,形成数里长龙,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至元宵节达到活动高潮。

TOP

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一些民俗

“晴窗细乳戏分茶”——福建武夷山茶百戏
福建省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在悠久的茶历史中发展起来的茶文化、茶美学、茶道、茶艺等,更是值得后人发扬的民间文化。今天,我就想像大家介绍一下福建武夷山的“茶百戏”。第一次看”茶百戏“都会觉得它和咖啡中拉花相似,其实这项工艺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提到的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其特点就是仅用抹茶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像”。(章志峰:《浅析分茶》[J],《中国茶叶》,2010年,第4期,第38页。) 北宋人陶谷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而唐代刘禹锡的诗作《西山兰若试茶歌》中的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是对茶百戏雏形的描述。

茶百戏盛行于宋代,明代之后由于战乱、动乱以及饮茶文化的变迁导致失传。福建武夷山茶学专业章志峰经多年系统研究,在近年抢救性恢复了这一古老而又珍贵的传统文化。现代茶百戏艺术在保留古时茶百戏技艺的同时,突破了古时候仅依靠绿茶作为演示的局限,将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多种茶类纳入演绎体系,并将图案文字的保留时间由古代的瞬时延长至2—6小时。
茶百戏这一独特传统艺术中,是宋代文人雅士斗茶的主要形式,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茶美学与哲理意味。

像”茶百戏“这一类的茶文化活动,并非文人雅士专属,是一种特色的民间活动,在其独特的茶艺和茶艺中蕴含的茶道精神,其中有文人雅士淡泊名利的追求、妙悟自然的禅宗韵味、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是一个由中国古老的文化宇宙意识建构起来的艺术世界,蕴含着无尽的艺术美。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1 21:41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关于许仙与白娘子啊~

个人认为:古代女性对于配偶的需求不是以其功名作为而定,而是谋求安稳和谐,夫妇相安的家庭生活。在古代小农经济社会,“男耕女织”是和谐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在古代男权社会,女性依附于男性,“夫为妻纲”即说明此理。而且女性并不以为能干的丈夫就一定可靠,维持稳定的农耕生活才是根本。因此,她们即使是仙女,也选择了这些善良本分的平民或农民(牛郎)这些民间传说寄托了古代人民对于大同社会、小农家庭的向往,也体现了某种重农抑商的倾向。
其次,白素贞等女性的追求也完全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儒家的礼仪教化。许仙这类男子诚实本分,虽然近愚笨木讷,对女性却疼爱有加,而在男权社会中,男性不乏争名逐利,勾心斗角,玩弄女子于股掌之间者,而这些大多是有才有德的“成功”男士(曹操,董卓,西门庆等)。传说体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男权社会陷阱的惧怕和不安全感,所以宁可投身无才无德者。着进一步塑造了男性势力的强大。
然而,我并不完全认为白素贞等女性为了逃避危险而选择无才无德男。因为她们有本领,正因为在凡间可以得到仙境没有的真情实意,因此对现实生活极易注入感情。而诚实本分的男子给予她们不带杂质的爱情。这也体现了古代女性本分的爱情观。而不能与今日“白富美”等同。
此外,这类传说在凸显男子的无才无德时,也凸显其“勇”,为他们添上光彩照人的一笔;他们会为了爱人抛弃一切,勇闯天宫,恰是女性最为之动容处。因此,这一类型恰恰塑造了古代女性的“理想丈夫”。

TOP

福建漳州-布袋木偶戏



在福建保留的不少古代传统民间文化中,戏曲文化算是一朵奇葩。其中木偶戏最有名气。其中以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泉州提线木偶戏最出名。因为我是漳州人,布袋木偶戏比较了解。

漳州布袋木偶戏其特点是用指掌直接操纵偶像进行戏剧性的表演,使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能够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具有高超技巧、精美造型、风格独特、古老艺术的木偶剧种。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是用手由下而上,以手掌作为偶人躯干,食指托头,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别撑着左右两臂。技艺高超的艺人双手可以同时表演两个性格、感情各异的偶人。布袋木偶戏尤为擅长武打场面和善于刻划人物性格。”(百度百科)

小时候经常在一些农村的庙口有搭着木偶戏的戏台子。有的戏台子是弄的很高,看不到人的操作。有的就是在普通的戏台子上面进行表演,操控木偶的人观众也可以看到的。他们都是用很老的闽南方言进行吟唱的,所以我不是很听得懂,虽然旁边也有字幕,但是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是繁体字,我也看不懂=___=。但是我还是觉得小时候每逢初一十五看一场木偶戏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因为觉得那些偶像好神奇,晚上做梦还梦见过。

电视上也有播过木偶剧。当然,也是说闽南语的,但是比较听得懂,而且有简体字字幕。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窦娥冤》中的张驴儿陷害窦娥投毒,反而害死自己的母亲。不过木偶戏中利用蜘蛛丝下毒。蜘蛛丝是木偶线,让木偶蜘蛛通过这条线向面里下毒,十分逼真。此外还有台湾地区的“霹雳系列”十分出名,现在电视台还在播放,网上也有视频。不过小时候觉得有点恐怖,因为它的光影效果,而且都是晚上播放的。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1 21:3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福建传统民俗——博饼
虽然中秋节已经过去了,但是还是要提一下福建独特的中秋民间风俗博饼。

博饼,最早起源于泉州,是闽南地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有人说,博饼活动是郑成功发明的,为了提高士气,抚恤士兵的思乡之情。

其实简单说来,博饼就是掷骰子。

具体的玩法:(http://bobinglipin.com/plus/view.php?aid=299这个博饼礼品网站的)
 方法/步骤
  现在闽台地区流行的博饼名目与中国古代的科举科名基本一致,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科举的情况。按照各级科举制度的头衔,设有状元1个,对堂(榜眼、探花)2个,三红(会魁)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

  1、一秀:六个骰子中有一个点数是“4”


  2、二举:六个骰子中有两个点数是“4”


  3、四进: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相同的,其余两个点数若都为“4”,则可多得一个二举,若一个为“4”则可多得一个一秀;



        4、三红:六个色子里面有三个点数是“4”


  5、榜眼(对堂):六个骰子的点数刚好是顺子“123456”


  6、状元: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两个是“1”为最高级,称作状元插金花,可以获得状元和未被博取的两个对堂奖品;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为“4”,称作六杯红,就可以拿走所有的奖品,但是一般为了大家友好相处,得主一般只拿状元和两个对堂的奖品,可被追缴;六个骰子全部的点数都是一样的,称作遍地锦,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4”,称作五红,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五个点数是一样的,除点数是“4”,称作五子登科,可被追缴;六个骰子中有四个点数是“4”,称作“四点红”,可被追缴。

  注意事项
  如果在投掷的过程中上面任何一种情况都没出现或者骰子掉出碗外,那么投色子的人将要在下轮被轮空一次。
  博饼开始时是按大家投出的点数大小来规定由谁先开始,接下来就按顺序投骰子准备的奖品要按等级划分出来。


虽然说起源于泉州,但是在厦门发扬光大,并且厦门申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这个风俗在厦漳泉等地都有,而且台湾地区,潮汕地区都有类似的活动。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民间文学、民间风俗不要认为它就是某个地区、某个人特有的,这个往往都是集体的智慧,劳动人民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TOP

关于家乡民俗

内蒙古
     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目当属你那达慕大会了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五天的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适应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夜幕降临时,草原上还会飘荡起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男女青年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
内蒙古蒙古族的特殊婚俗~
娶亲
     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欢乐的气氛中,穿上艳丽的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筒皮靴,佩带弓箭。伴郎、祝颂人,也穿上节日盛装。一同骑上马,携带彩车和礼品,前往女家娶亲。娶亲者至女家,先绕蒙古包一周,并向女家敬献一只“碰门羊”和其他的礼物。然后,新郎和伴郎手捧哈达、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长亲逐一敬酒,行跪拜礼。礼毕,娶亲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摆设羊五叉宴席,并举行求名问庚的传统仪式。次日清晨,娶亲者起程时,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车。新郎要骑马绕新娘乘坐的彩车三圈。然后,娶亲者和送亲者一同起程离去。
婚礼
     蒙古族很注重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有差异,但都非常隆重、热闹。一般牧区的婚俗是:当娶亲回到男家后,新郎新娘不下车马,先绕蒙古包三圈。然后,新郎、新娘双双穿过两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礼。表示爱情的纯洁,新生活的兴旺。新郎新娘进入蒙古包后,首先拜佛祭灶,然后拜见父母和亲友。礼毕,由梳头额吉给新娘梳头。梳洗换装后,等待婚宴的开始。婚宴通常摆设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种奶食品、糖果应有尽有。婚宴上,新郎提银壶,新娘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酒。小伙子们高举银杯,开怀畅饮;姑娘们伴随着马头琴,放声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续两三天,亲友才陆续离去。而女方送亲者还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时,新娘的母亲也送亲,要住十多日。分别时,母女拥抱,痛哭,表示恋恋不舍。



[ 本帖最后由 扈雅璐 于 2013-10-11 22:09 编辑 ]

TOP

关于白素贞为何中意许仙那样的软弱男性,我认为有这么几点:
1、受封建社会礼教和儒家文化影响,统治者强调仁德忠义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许仙那样老实软弱的男性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和接受标准,自然白素贞也偏爱许仙那般柔弱的书生“白脸”。从《聊斋志异》也可看出。
2、传说来自民间,创作者也是来自民间,因而普通的平凡老百姓会作为主角,许仙作为软弱本分的一介书生更符合“草根文化”的审美需求。白素贞是集美貌和智慧的善良蛇精最终和普通百姓终成眷属满足了平凡老百姓的审美愿望。
3、女性本是弱势群体,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太强悍跋扈的男性让女性倍感压迫,而软弱老实的男性更容易相处从而女性收获幸福的婚姻。

TOP

湖南民俗——长沙花鼓戏
一谈到长沙花鼓戏,最有名的莫过于《刘海砍樵》和《补锅》。作为地地道道的湖南人,大都能哼唱几句花鼓戏戏腔。“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摘自中国旅游网]
花鼓戏以小声、小丑、小旦为主角配以各种角色,以湖南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为内容,通过老艺人和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合作一直延续了下来,成为湖南特有的剧种。
“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前两类称为“正调”,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后一类的曲调旋律、节奏、调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长沙花鼓戏的过场音乐,曲调来源于民间歌曲和古典的曲牌”。[摘自中国旅游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湖北洪湖的特色故事

    洪湖地名由来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洪湖的湖光水色优美,渔家风情别致,这个全国闻名的湖泊也是湖北省最大的湖泊,而我的家乡就是洪湖边上的美丽水乡——洪湖市。首先,关于“洪湖市”的得名,除了因为境内有个洪湖外,还有个传说:
    相传,洪湖以前是文泉县,县城就在洪湖中的清水堡。清水堡原先有一口井泉,水色格外清亮,味道也特别好,人们称它为“文泉”,文泉县就这样得名。
    好多年后,有个新任县官叫莫昭,把文泉改为官泉,还让衙役填平了其它水井,老百姓只能从官泉汲水,每汲一担,交铜钱五百文,莫昭一下发了大财。
    有个穷书生叫文云龙,家境贫寒,没有钱买水,老母活活干死,文云龙又气又恨,跑到县衙门前,大骂县官莫昭。
    恰巧,这莫昭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衙门口石狮子嘴里流血,必有大难临头。他心里正焦急不安,突然听说文云龙点名骂他。当场,吩咐衙役捉住文云龙,把他打了一顿。丢到一口枯井里,用铁板盖严井口,上了铁锁,还在井口上竖上一根铁柱,上面刻了八个大字:“铁树开花,逆龙归家”。
    事过三天,一个督粮官来文泉县催粮,路过官泉,正午,他口渴难熬,就将花翎顶带和大红官衣脱下,挂在铁柱上,到官泉喝水。就在这时候,百姓们一齐拥到县衙门前,要求放出文云龙,莫昭正要抓人,有人用荷叶包了一块污血,一把向他扔来,不料打中了石狮子的嘴巴。只听得轰隆一声,一道白光从枯井中冲出来,原来是文云龙变成了一条神龙。跟着一声炸雷,大雨直淋,文泉井水也涌了出来,淹了县衙,莫昭和衙役们统统被淹死。从此,文泉县就变成了一望无涯的洪湖。而现在洪湖市还有街道、学校、酒店、商店等以“文泉”命名,比如“文泉东路”“文泉中学”等。
    
    唐玥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47

TOP

白娘子为什么选择许仙

首先,白娘子的故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封建社会和男权社会发展下的一种文化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就“美人”情结。文人在失意愤懑的时候,希望通过思怀美人来排解自己心中的忧愁。像白娘子这样的美人自然是许多人心中的对美好事物的幻想。久而久之,他们希望这样美好的事物不仅是自己思怀的,对方也要心仪自己。

其次,这也反映了一种小市民阶层对美好婚姻家庭的向往。封建社会强调“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使得人们对正当性爱的追求受到压抑。而且等级制度森严的婚姻制度使得许多年轻男女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对象,而往往因门第而结合,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正常性爱关系、幸福夫妻关系的向往。而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寻不得美好的爱情,就通过人与妖(白娘子许仙)、人与仙(七仙女董永)、人与鬼(小倩宁采臣)这样夸张的男女伦理关系来寻求突破。

再次,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讲究“仁”。许仙、董永、宁采臣这类男性虽不是大富大贵之流,但是在本性上面却不坏。而且都是读过书,有知识的好青年。女妖、女仙选择他们,也代表对主流“士”文化的认可。向民间的百姓传达“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思想。只要好好读书,行的正坐得直,自然有美女投怀送抱。其实,儒家文化是表,本质还是表现了下层人民的一种对异性、对美的渴望。

而且,这也是男权社会下,女性这一类弱势群体的一种意识表现。虽然白娘子神通广大,但是却不是飞扬跋扈,类似母夜叉一类的泼妇,也不是像潘金莲一类的淫妇,而是贤良淑德、知性优雅、大方包容的贤妇。这是有别于现在一些女权主义思想,将女性等同于男性,女性要想男性一样骁勇善战。而是将男女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许仙之类虽然在体力上柔弱,但是本性是善良的。而且和白娘子的能力获得互补,从而达到一种男女平等的和谐关系,体现了朴素的平等观念,也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男女平等表现。




安霖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15


[ 本帖最后由 木木雨林 于 2013-10-12 00:09 编辑 ]

TOP

渔家特色风俗

    1、“水上婚礼”
  在网上找了好久资料,找到了对极具特色的“水上婚礼”的介绍。在洪湖还未被开发时,湖边的人们都依靠洪湖生活,长期生活在船上,劳作在湖里。理所应当,渔家特色的“水上婚礼”就得以出现,在婚礼上,新郎都是划着“婚船”去迎接他的渔家姑娘,迎接新娘上船后,由两个年轻小伙子手持火把站在船头迎船,象征“两位新人前程红红火火”。新娘新郎拜堂还得撑着雨伞,寓意“风调雨顺”,拜完堂后,新娘新郎要合顶一条红盖头,喝交心酒,寓意“红头系鸳鸯,永结同心”。
  洪湖“凤舟”
    我国历来都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洪湖水乡也不例外。但在洪湖风俗中,还有“凤舟”之说。早在清代末年慈禧太后时期,洪湖人民就开始打造“凤舟”了,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洪湖以内荆河为界,还沿袭着“东龙西凤”的传统习俗。内荆河东岸的河岭、洪林等村龙舟竞赛时惯用龙舟,是为“东龙”;西岸的柏枝、新旗、远景等村则惯用凤舟,是为“西凤”。
    凤舟源于洪湖古镇新堤春节期间元宵踩灯活动。踩灯时,素以龙灯为先,凤灯紧随。《清俗志》记载:清咸丰末年,有人向慈禧参奏:沔阳州新堤镇有“龙抬凤”的花灯活动,此举对太后实在不恭。慈禧见奏章大怒,下旨摘了沔阳知州的顶带,砍了踩灯人的头,并规定,往后元宵踩灯只准凤在前,龙在后;凤在上,龙在下。踩灯顺序引起“人头风波”之后,新上任的沔阳知州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在端午节时派遣一名文吏到新堤召集各界头名人物开会,会上提出:今年龙舟竞赛必须有一条凤舟,凤舟要比龙舟长,比赛时只许凤舟划赢,不准龙舟夺标。一位士绅提议:“这事好办,新堤有李氏兄弟二人,都有家传的造舟手艺,现在兄住河东,弟住河西,弟的造舟手艺略高,就让东岸造龙舟,西岸造凤舟。”文吏由此决定: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两舟均为黄色(后西岸将凤凰舟改为火红色,凤凰头上缠上黄绫)。

    唐玥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47

TOP

武汉特色风俗 竹床阵

逐渐消失的“竹床阵”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夏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小时候经常坐在竹床上让老人摇着扇子讲故事,或者只是单纯的听着他们家长里短的闲扯,现在随着空调的普及,“竹床阵”在街头渐渐消失了,比起在街头巷尾“影响市容”,人们更加倾向于躲在清凉的密闭空间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跟我讲故事拉家常的老人们纷纷去世,小区里的面孔越来越陌生,只剩下夏日寂寞的蝉鸣依旧空对着紧闭的门窗。

尤六顺子 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2011213126

  

TOP

介绍下山西民俗之面食~施丽英 2011213106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下山西饮食民俗,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面啦!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北中部盛产高粱、糜黍(太原以北地区呼粘者为黍子)、梁谷、莜麦、荞麦、稻子、豆类(有豌豆、黑豆、绿豆、大豆、黄豆、小豆、豇豆、茶豆、扁豆、蚕豆等十多种)、玉米、沙米等等。南部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稻子等。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许多农家,一日三餐皆以面食为主,或稠或稀,或干或汤,粗细搭配,粗粮细作,细粮精制,烹制技艺十分丰富。就是谷子盛产区的农家,以米为粥或捞饭,也要搭配拌汤、汤面之类的面食。汤面中炝入油,或放葱花,或加香椿嫩芽。这种粗茶淡饭,既能满足人们的口腹,又有浓郁的黄土高原农家气息,使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晋中平川地区,农家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造型各有特色。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看了真使人眼花缭乱,仿佛到了面食的王国。各种各样的面食,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使人感到吃山西面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生活条件好的人家,吃面食讲究一个月内不重样;普通农家吃杂面(高粱面掺和白面、豆面、玉米面,或高粱面掺和榆皮面都称“杂面”)每天也要变个花样。北部地区的黄米面糕和莜面栲栳,南部地区的白面馍,无论造型、口感都各有特色。当然,山西面食为人所赏识的还得数剔尖、拉面、刀拨面、刀削面,号称“山西四大名面”。其中,剔尖的普及率最高,特别是在晋中平川,几乎每个农家妇女都可以剔一手相当讲究的剔尖。杂面剔尖可以剔得粗细如一,长短一致;白面剔尖可长可短,可粗可细。粗者空心柔软,细者心实滑利。拉面,农家妇女以“小把拉面”见长,可拉成宽和窄、圆和扁、粗与细乃至三棱等多种造型。就是这么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如此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诸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这些黄土坡的婆姨们!
  (莜面栲栳栳,蘸醋或辣酱味道十分好,粗粮中的精品啊)
(刀削面,中间厚,两头薄,淋炸酱或番茄鸡蛋皆好~)
(猫耳朵,奶奶从小做给吃的,用大拇指轻轻一捻,搓成一个圆洞洞,羊肉粉条卤子的猫耳朵是冬天御寒的佳肴)
(真真是我最爱吃的焖面啦~与手擀面做法类似,但要加足豆角和番茄,水的掌控很要紧。山西面食中的极品,口感很劲道)                  
    山西人喜喝汤饭的习惯由来已久。除晋南部分地方外,各地居足大多如此。长治一带居民,至今邻里相见,开口先问“喝了没有?”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勤劳作,绝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且山西人过去吃饭少有蔬菜,全凭盐、醋相佐,口味明显偏重,从生理上需要大量水分,形成了喜汤食的习俗。在山西居民的日常食谱中,汤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为讲究。低档的可满足人的口腹之欲,中档的可款待普通宾客,高档的则为高级筵席中的佳汤美羹。如晋中一带的三合面流尖、三合面抿蝌蚪、什锦空心拌汤等,都是比较讲究的汤饭。山西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吃饭先喝汤,一辈子不受伤。”吃干饭前先喝点汤饭,是许多居民家的“饮食规范”。这从卫生角度讲,这是很有道理的。吃馍、饼之类的干食,大多要熬些米汤,或做点汤面,有条件的家庭还要熬些油茶之类的汤食。吃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则是山西居民最为突出的饮食习惯。“喝原锅汤,化原锅食”,据说是传统饮食古训。许多农家代代相传,至今仍保持这种习俗。如果你有机会来山西民间作客,酒足饭饱之后,家庭主妇定会给你盛来一碗面汤,请你也来用“原汤化原食”。这并非陋习,倒是很有点科学道理。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