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农展馆开展

“非遗”保护:让传统技艺拥抱现实生活


2009年02月17日 07:08: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6日电 题:“非遗”保护:让传统技艺拥抱现实生活

    新华社记者周玮

    正在京城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舞灯制茶、剪纸刺绣、编织烹饪等“埋名”于大家衣食住行、娱乐休闲中的一些传统技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目鲜活登场。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许多至今仍活色生香,让人们倍感亲切又感叹其令传统文化拥有了不息生命。

    而今,酿造、中药炮制等传统技艺不仅活力依旧,有些更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全聚德、同仁堂等老字号,正利用其企业品牌价值做大做强;甘肃庆阳以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为主体的特色文化产业近年发展迅速,目前全市相关从业人员达数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现有的200项省级“非遗”名录中,近20%已探索出适合市场规律的经营模式并实现产业化生产,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万个。

    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中可转化为经世致用的生产力,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思路——生产性方式保护。正如专家所言,在文化产
业领域扶持传统手工生产,振兴手工产业,走与现代工业生产并举共存、互补互益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从消极保护向积极保护转变的重大实践。

    生产性方式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机制的激励下拥抱生活、与时俱进,既可盘活传统文化资源,又扩大就业机会、协调城乡发展,可谓一举多得。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生产”“表演”,如“农历二十四节气”,不可能人为生产出来;再如属于礼仪类的祭典,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场所以特定的规则进行。为商业目的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舞台,不仅显得不伦不类,甚至会破坏这些遗产的活态传承。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对于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传统技艺而言,“合理”二字更是要放在最紧要处。如何在生产性方式保护过程中,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按照文化发展规律进行技艺创新;进一步保护传承人知识产权,尽快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亟待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TOP

文明的传承 技艺的展现
        
----走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发布时间:2009-02-15 07:07  来源: www.ccdy.cn  
         
                                                                          
    由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于2月9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其中的重头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广泛关注的热点。

    展览由“序”和“剪刻画绘”“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传统医药”9个单元构成。内容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技艺操作表演为主,并陈列了相关的实物、展板。

   据悉,活动集中展示了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1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8项,包括130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内共1000余名民间艺人参与了现场技艺展示活动,展出珍贵实物2300余件。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

    我国有着完整而发达的手工生产体系,形成了诸如木作、雕琢、烧造等难以尽数的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手工业和涉及传统手工艺的一些轻工行业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高度重视并大力扶持传统技艺。

   进入21世纪,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深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同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颁布。传统技艺的保护工作由此纳入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走向科学、全面、系统的保护阶段。

   2006年和2008年,国务院分别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28项,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有186项。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公布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共4155项,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为720项。文化部于2007年、2008年分别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777名,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8名。全国各省(区、市)和一些地市也相继公布了一批传统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工作的开展,为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大展开幕,正逢世界遭遇金融危机。如果我们能在“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这一宗旨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开展,不但能使传统手工技艺焕发活力、与时俱进,同时也一定能够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展厅。

制作贵州牙舟陶器的艺人们换上行头“拉坯”。牙舟陶器生产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仍保存古朴制作风格。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图为酿造山西老陈醋的缸。

身穿绚丽苗族服饰的姑娘。

(图片由本报记者卢旭 池玉玺 舒琳 杜洁芳 摄)

    剪纸:剪出千年世象流变

    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是节日时装饰环境、配合各种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制作技艺和造型样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剪纸分剪纸和刻纸两大技艺类型,前者用剪刀徒手剪制,多一式一幅;后者用刻刀镂刻,一式可有多幅。剪纸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祭祀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等民俗活动。剪纸纹样为数众多,每一种都有约定俗成的寓意,题材内容涉及民间信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等各个方面,其夸张变形、生动传神的造型极富想象力。我国幅员辽阔,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造就了剪纸的多样化面貌和地域性特征,相对而言,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南方剪纸精细秀丽。

   剪纸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国家级传承人)的有十几位,年龄大多已在5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有八十高龄。此次来参加技艺大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有来自山西省中阳县的剪纸艺人王计汝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省级传承人)有来自陕西安塞的白凤莲等。

    雕版印刷:留下文明的印记

    雕版印刷技术是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等材料刷印,最终将印张装订成书的传统手工技艺。早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中国人已经会运用自己发明的这项技艺进行印刷了。

   雕版印刷技艺有以下主要工艺流程,即选材、制版、出样、雕刻、打样、刷印、装订。对文字书写和版式设计有高度美学要求,需要精妙控制运刀速度和走刀方向的雕刻,特别讲究粘、编、折等操作技巧,是决定印刷物质量及艺术性的核心技术环节。整套工艺至少需要6到7人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雕版印刷类的国家级传承人目前只有4位,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分属3个“非遗”项目,分别是木版水印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此次来京参加大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有来自江苏扬州的陈义时、四川省德格县的彭措泽仁,他们分别演示了江苏雕版印刷技艺和藏族雕版印刷技艺。另外,来自上海的省级传承人蒋敏、林玉晴进行了朵云轩木版水印制作技艺的演示。

    陶冶烧造:通过对火焰的把握控制产品色彩

   制陶是世界性的,而制瓷则是中国人发明的。瓷器制作有赖紧密相关的3个条件:高温烧成技术、原料的精选和釉的发明。从抟埴敞烧到引火入窑、提高火温,再到掌控火候、精练泥釉,对火焰的把握直接关系到瓷器的胎质、釉色、光泽和肌理,是中国传统制瓷技艺的核心成分。我国窑工擅长利用火焰的性质和变化,来获得变化万千、绚烂奇丽的“窑变”釉色,其识别和掌控火焰的才能独步世界。

   中国瓷器有土脉细润、均匀致密的品质,这得益于对泥料的精良加工。中国传统制瓷有一套制练泥料的独特技艺,即便制备完成的坯泥,在坯工手上还得反复搓揉抟滚,“熟练”一番。该技艺还讲究釉料的附着性、流渗性和透明性,由此造就的“若玉”感及千古延续的经典釉色,既有丰富的科技含量,更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美学和人文追求。

   目前,陶瓷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共有11位,几乎囊括了各种陶瓷烧制技艺,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左右。此次来京参加大展的国家级传承人有陕西的孟树锋、江苏的汪寅仙,他们将演示耀州窑陶瓷和宜兴紫砂陶的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邱双炯、张禄麒、玉勐、李人帡等,将分别演示福建德化瓷、贵州牙舟陶、云南傣族慢轮制陶、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制作工艺。

    塑作:贵如神像,贱若童玩

   塑作是针对软质材料的一种增补性技艺类型。通常选用可塑性较强的软性材料,以逐渐增补的方式完成某种立体造型。在世代延续的应用实践中,塑作以贵如神像、贱若童玩的各种形态融入民间社会生活,其基本制作材料为粘土、米面、食糖、纸浆、棉花等,有抟、捏、堆、贴、剪、吹、浇、拉、粘、模塑等造型手法,以及绘、染、刻、划、点、戳、印、插、缀等装饰手段。

   塑作品类样式丰富,有泥塑、面塑、糖塑等材料类型,也有捏塑、堆塑和扎塑等技艺类型。塑作技艺一般用于寺庙造像、民居和家具装饰及摆设品制作,也在节庆祭祀供奉、祈福纳祥、喜庆娱乐习俗的食品制作中得到普遍而通俗的运用。逢年过节,百姓多依俗用米面、饴糖制作食、赏俱佳的塑作,譬如华北中原一带的捏塑面花,江南吴越一带的模塑米糕和西南巴蜀的浇塑糖人。

    目前,共有十几位塑作类的传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涉及的项目有泥人制作、漆线雕等。在此次大展中,国家级传承人河南浚县泥咕咕传人王学锋、福建厦门漆线雕技艺传人蔡水况进行了现场演示。

    金作:3000年的工艺光彩照人

    金作是五金錾锻中最光彩照人的部分,它是以黄金为材料制作首饰、实用器皿和陈设摆件的传统手工技艺,其中也包括用黄金装饰它物的相关技艺。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先民已较熟练地掌握了采炼黄金和制作金器的基本工艺。

   由于黄金本身十分贵重,使得金作成为行工极为讲究、工序极为繁复的一种精巧手工技艺。金作有铸造、捶揲、花丝、镶嵌和錾刻等主要工艺,花丝和镶嵌是其中的核心技术,被称作金细工艺。金的熔点为1064.43摄氏度,液态流动性较好,冷凝时间也较长,可用范模浇铸方法铸造较精细的作品,方法与青铜器铸造基本相同。

    在此次大展中,来自河北的省级传承人马福良进行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演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演示了上海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来自江苏的省级传承人葛义根、王必生展示了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制茶技艺:最齐全、最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茶类最齐全、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从古至今,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美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的演化和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六大类。

    各种茶制作工艺各不相同。比如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类,其杀青是绿茶初制的关键工序,通过高温迅速纯化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保持了绿叶绿汤、香清味醇的特色。

    红茶是全发酵茶类,分条红茶和红碎茶两大类,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通过发酵产生茶红素、茶黄素,形成红花的共同特点——红叶、红汤及特有的色、香、味。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工艺介于红、绿茶之间,有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和烘焙、拣剔七大工序和十几道辅助工序。摇青是形成“绿叶红镶边”品质特色的关键工序。乌龙茶香气馥郁,汤色金黄或橙黄,清澈明亮,意味醇厚,鲜爽回甘。

    在此次技艺大展中,来自福建的省级传承人叶启桐、陈德华演示了福建乌龙茶(大红袍、铁观音)制作技艺。

    酿酒:永不消失的行业

    中国酿酒业始于商周,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我国酿酒技艺按制作方法的不同分为3类:酿造酒技艺、蒸馏酒技艺、配制酒技艺。酿造酒技艺是自然发酵或人工发酵、过滤制酒的技术,主要酒种有葡萄酒、啤酒、果酒、奶酒等。

   中国蒸馏酒传统酿制技艺是以粮食为原料,经过原料浸润、蒸煮糊化、地穴发酵、固态蒸馏、贮存陈酿、勾兑调味,而产出白酒的技术。其酿制过程有制曲、酿造、勾兑三大工序。其中勾兑是指酒与酒的调制,即按照“相生相克、平衡协调”原则和有关理化原理,针对不同风格实施组合和调味,这既可提升和改善酒的品质,又可使同一品牌白酒保持一以贯之的风格特征。

    目前,酿酒类传人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有:泸州老窖酒酿制技艺的传人赖高淮、沈才洪,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传人王阿牛,其中王阿牛已是80多岁的老人。

    木作: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

    木作有大小之分,大木作指构造房屋之木架,小木作则概指木构家具及各类木制器用和精细的建筑装修,两者皆以“构架”为核心技术。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干栏式木构房屋,这是“构架”技艺的发端。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工匠发明了许多结构方法,其中“榫卯作法”和“攒边作法”最为重要。“榫卯作法”是结合部件的方法。这种结构方式比钉定和胶粘更精密坚实,且契合木材的弹性品质,外观也富有形式美感。“攒边作法”是将板材装入45度角榫构合的带有通槽的边框内,以加强板的牢固性的方法。

   在大木作方面,我国工匠创造了抬梁式、井干式等3种主要构架形式,及宫殿、民居、寺庙、园林等基本建筑类型;确立了台基、柱身、屋顶三分的建筑立面格局,和一堂二内双开间的建筑平面格局。在小木作方面,木家具妙拟木房屋,对“构架”做了精要发挥,并以明式、清式两种制式影响深远,启发了京作、苏作、广作之作风。传统木作还广涉生产、交通工具等领域,技艺皆有卓越发挥。

   在木作类传人中,有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人薛福鑫、陆耀祖,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传人徐松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人杨似玉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此次大展中,杨似玉受邀做现场演示。另外,来自各地的省级传承人金季凤、吴水森、黄春财、黄闽屏演示了吉林朝鲜族民族乐器、安徽万安罗盘、福建木拱桥传统营造的制作技艺。

    织绣:见证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织绣是织造和刺绣两种技艺类型的统称。

   以织机交织经、纬纱线,制成棉布等织物的传统织造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尤其是丝织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丝织,精美华贵的丝织物在汉代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中亚和欧洲。丝织物的种类有锦、缎、绸等几十种。其中以彩色丝线织出斜纹重经组织的高级提花织物——锦,最能显示中国传统织造技艺的精湛性。汉族的云锦、宋锦、蜀锦,以及少数民族的土家锦、壮锦、毛南锦等,让中国织锦灿烂无比。

   在织物上穿刺运针、以针引线,靠积丝累线构成装饰图案或观赏画面的刺绣手艺,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刺绣特别讲究运针方法,有平绣、条纹绣、点绣、乱针绣等九类40多种定型化针法,都各有一定的运针规律、丝理组织和艺术效果。作为特殊刺绣的挑花,以在布料经纬线上用彩线挑出的小十字来构成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在织绣类传人中,有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传人朱枫、宋锦织造技艺传人钱小萍、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人王金山、蜀锦织造技艺传人叶永洲、刘晨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人康新琴,土家族织锦技艺传人叶水云、刘代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人容亚美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此次大展中,部分省级传承人来京做了现场演示,他们是山东鲁锦织造技艺的传人刘爱玉、无锡精微绣的传人赵红育、湖北红安绣活传人刘寿仙等。

    中医:不断走向世界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防治疾病与养生保健活动中创造、应用、传承、发展的一种医学知识和实践体系。中医以伏羲、神农、黄帝为始祖,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之作。

   中医秉承了中华民族认识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创造了以藏象、经络、精气神等为核心的生命观。中医认为,自然、人体以及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平衡失调就会发生疾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异常,是导致疾病的外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是导致疾病的内因。中医防治疾病的药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矿物等,认为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归经和有毒无毒的性质,并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炮制方法。中医并不直接使用药物防治疾病,而是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症候的需要,把药物组成方剂,并制成膏、丹、丸、散等多种剂型供病人服用。

    目前,有20多位来自同仁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医类传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实在中医治疗过程,有许多项目是手工完成的,比如抓药、切药、搓药丸等。在此次技艺大展中,国家级传承人王孝涛等为观众现场演示了中药炮制等传统手工技艺。

TOP

领略传统技艺 传承中华血脉


     
  本报记者 谌强 

刊发时间:2009-02-19 10:01:20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与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传承古老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血脉,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领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本期我们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了部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技艺,以飨读者。

木匠工艺师正在用木筷制作木拱桥梁模型

  手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

用传统技艺传递民族情感

本报记者 谌强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元宵节揭幕以来,已吸引了十多万观众走进全国农业展览馆,成为节日期间的一个社会热点和文化亮点。传承久远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刻的思考。

九项展出唤醒文化记忆

  传统技艺大展,是此次以传统技艺为主题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之一,与其同时举行的其他系列活动包括中国传统技艺产品展销定货会、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等。但系列活动最主要的内容和最大亮点,还是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传统技艺大展。
  大展以剪纸绘画、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木作编扎、织染纫绣、传统医药等九个方面的丰富展览内容,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生动展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卓越创造力和雅致生活情趣。
  年届八十高龄的应业根老人,是参加此次大展现场制作演示年龄最大的一位传承人,他在展示台前精心地制作一只锡雕凤凰,身旁围满了年龄不一的参观者。当听到有人对凤凰羽翅上那些排列整齐而又细腻生动的花纹出自手工制作表示难以置信时,老人连连说,是手工做的,不像现在的许多工艺品,是用机器冲压而成。说着,老人又从桌上形态各异的工具中找出一件,当场向大家演示他是如何一锤一刀地从锡片上刻出羽毛花纹的。
  陪伴应师傅来参展的浙江永康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说,锡雕是永康的传统工艺,永康有个风俗,女儿出嫁时母亲总会请人制作茶壶和烛台作为陪嫁,但不是机器制造的,而一定是民间工艺师手工制作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王小飞老师一连几次去了农展馆,新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制作的一把热瓦甫,唤起了他几十年前在新疆听热瓦甫演奏时的记忆,他直后悔那时没有买下一把热瓦甫来收藏。艾则孜师傅精湛的制作技艺让他流连许久,他想在大展结束时,买下艾则孜师傅带来参展的那把漂亮的热瓦甫来收藏。
  《文艺报》记者于烈看上了艾则孜师傅制作的手鼓,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地敲打。一位名叫陈窦的年轻人说,这些新疆民族乐器让她想起自己和丈夫一起去新疆寻访民族文化时那些难忘的记忆,她说在那里听到用热瓦甫、艾捷克、弹拨尔、萨它尔和手鼓这些新疆民族乐器演奏的十二木卡姆,是她新疆之行最亲切的记忆。
  对于成年人来说,此次传统技艺大展和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唤起的是熟悉而久远的文化记忆,而对更多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年轻父母来说,此次大展却是一次远胜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良机。展览现场,不少青少年在传承人手把手的教学中,尝试着进行陶器制作、纺线织布、竹木雕刻等。一份浓浓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记忆,随着这种亲近朴素、感受真切的体验过程,在年轻一代心中传递。

精湛技艺彰显民族文化精神

  重庆梁平竹帘是一种用竹丝和蚕丝交织编结而成并在上面绘画的竹帘工艺品,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来参展的牟秉衡师傅在展览现场精心地剖析竹丝,其精湛绝伦的技艺令参观者惊叹不已。牟师傅取来一个五六十厘米长的青竹节,剖成七八毫米宽的竹条,然后去除里层,只留外面的青篾,轻轻刮去外面的薄膜,反复将篾头送往刀架上那个固定的刀片,只十余秒钟,牟师傅已将一条窄窄的青篾分成了四十多根细如发丝的竹丝。
  抬头望望围在身旁、惊叹不已的参观者,牟师傅抽出一根根竹丝送给大家,还幽默地笑着说:“别人送不起,我还送得起,这一根青篾就可以送四十多个人。”准备编结制作竹帘的竹丝,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牟师傅是个全把式,接下来的编结、绘画等,他都是高手。听到大家对墙上挂的那幅一米多宽、数米高、出自牟师傅手笔的“大画”赞不绝口,牟师傅说,其实最费工夫的是编结前的粘接竹丝,头发丝那样细的竹丝,粘接时还要在两个丝头上削出斜面,吻合后才能粘接好。牟师傅说,这是需要细心、耐心、静心才能做好的工作。
  像永康锡雕一锤一刀镌刻出凤凰羽毛上的细细花纹,或者像梁平竹帘那样在细如发丝的竹丝上削出粘接的斜面,或者像云南贝叶经那样用“针”笔在小小的贝叶上“刻”下经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中延用久远并传承至今的精湛技艺,在农展馆中那些观者如堵的传统技艺制作演示现场并不少见,观众们在为之惊叹之际,也真切认识到蕴涵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感受到由此彰显的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
  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制作的热瓦甫,从琴头到琴尾,一米多长的琴身上布满细细的漂亮花纹,细心的参观者拿起正在制作的热瓦甫琴观察时,人人都惊异无比,那些仅仅只有三四毫米宽的长细线花纹,是先在琴身上凿出线槽,再相间嵌入黑白骨质材料而形成。“黑的是牦牛角,白的是骆驼骨。”艾则孜说。细看,那些不同形状的牦牛角和骆驼骨都只有碎米粒一般大。
  正是这些令人惊叹的精湛技艺,蕴涵和保留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产生的生活趣味、审美品格和民族精神,同时也呈现出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民族的中国在文化上的多样性。几位参观者在赞赏艾则孜制作的热瓦甫琴时,说起在新疆旅游时见到有的琴上的花纹是用印刷的花纹替代,更让人对眼前的琴刮目相看。牟秉衡师傅也告诉记者,在梁平,有的人为满足游客需要,用较粗的竹丝来编结竹帘,低价出售,虽然他的作品比别人的价高一些,但真正懂竹帘的人还是喜欢他制作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杭间教授曾在他的《手艺的思想》一书中说,手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制作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用古琴的王鹏说,有的参观者在展览现场看见那具古琴、并听说是王鹏制作的,便大惑不解,说这古琴不是古代的吗?王鹏说,这是有的参观者未能区分古琴本身和古琴制作技艺、古琴所蕴涵的中华文化所致,而后者当然是传承上千年了。“到了今天,制作古琴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工艺技能,做一具好琴,不仅技艺要精湛,还要懂古琴和古琴文化,甚至制琴用的木头,制琴师要在制作中寻找那种充溢中庸之气的声音,当然,还要通过抚琴者在这样的琴上对古琴曲的准确演绎,才能真正传达出古琴文化所表达的中华文化精神。”王鹏说。

传统技艺在当代该如何传承

  与此次传统技艺大展同时举行的学术论坛,有一个令人欣喜的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与传统技艺大展引得无数参观者惊叹追捧的热烈场面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们则理性地探讨了生产性方式保护这种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此次大展总策划吕品田博士说,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学术理念,是由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2006年在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中提出的,这与吕品田力图通达此次大展阐述的“重振手工,激活民俗”的学术观点十分一致,“参展的传承人和参观者,正是在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点上,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由于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因是全手工制作,费时费工,而其经济效益与许多现代生产方式不能相比,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生产性方式保护理念的提出,为破解这一困局、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福建省屏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苏旭东硕士在展览现场精心地制作一个木拱桥桥梁模型,他的身旁是一座几米长、一米来高的木拱廊桥展品。苏旭东说,这种无柱木拱廊桥技艺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整座桥梁全为榫卯式结构,被专家称为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建筑样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带队来京参加传统技艺大展的新疆文化厅新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黄适远说,像阿布都热则克·艾则孜这样制作新疆民族乐器的代表性传承人,总是有不少的歌舞团、文工团、少年宫等机构慕名来订货,艾则孜带着他的儿子一起制作,总是供不应求。在南疆的阿克苏、和田和喀什地区,有不少乐器村,一家一户,或将整个家族带动起来制作新疆民族乐器,形成了规模,乐器远销到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土耳其等国,由此可见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巨大生命力。
  高级工艺美术师乔锦洪在展览现场展出的竹刻精品,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花鸟、书法,都充满中国文化意韵。乔师傅说,他是无锡“双契轩”竹刻第三代传人,当年吴稚晖先生给他的外祖父题写的“双契轩”匾额,无意间让这个家族传承的竹刻技艺始终保持着“双契”:外祖父和母亲,母亲和他,他和妻子,妻子去世后是他和女儿乔瑜。
  这样算来,到乔瑜这一代,该是“双契轩”竹刻的第四代传人了,但乔师傅说他是抛弃“家法”,不分人、不取酬地传授这项独门技艺。他在无锡建了一个竹友竹刻艺术沙龙,大家来去自由,而他分文不取,教授竹刻技艺,“这个主意还是女儿给我出的,她也在网上组织竹刻爱好者群体呢。”乔师傅说自己有退休金,干这事儿不图钱,组织爱好者沙龙,就是想将这个技艺传下去。听专家说,这种从家族传承的方式变为组织社会爱好者传承,在全国传统技艺传承中还不多见,颇有新意。
  曾入选“中国百名杰出建筑师”的陈冠儒同乔锦洪师傅一聊起来就没完,他说自己从乔师傅的竹刻艺术品中感受到不少建筑设计的思路;从事用品、饰品设计的陈航,则在编结竹帘的牟秉衡师傅身边流连不去,他说其实这种古老的传统技艺,也可以运用到自己那些现代设计中,他希望从中学到新的东西。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祁庆富教授说,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论坛议题,是对“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十六字方针中“合理利用”的科学解释。“传统手工业要适应的是现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而不是生产需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说:“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为了激发传统工艺的内在发展动力,通过这种方式保护,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技艺,而且可以提高传统技艺的文化附加值,它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是不同的。”

工艺师在制作安徽铸胎掐丝珐琅。

合理利用是传承发展的前提

本报记者 谌强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
  郑长铃说,“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提出,是基于对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的认识,从名字上讲,“遗产”的界定虽然是准确的,但对许多还不十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现状的民众来说,容易产生一种“静态”的误解,认为遗产是过去的,这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2005年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在郑长铃看来,传承发展就必须有合理利用的前提,这就是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由来,因为通过生产性方式,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有了生产的需要,就实现了一种活态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空气一样,可能不被人注意,其实每个人都在呼吸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对广大民众来说,则不一定。”郑长铃说,也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期望通过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活动相关的生产性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生产的产品,来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郑长铃说,因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和生产方式在当代被遗忘,使人们在生活中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些认识误区,而提出“生产性方式保护”,就能够在观念上和实际中唤醒文化记忆、修正认识误区。
  但同时,郑长铃强调,“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前提是“一定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国务院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其中的“合理利用”曾一度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经济利益的政策性借口。郑长铃说:“‘合理利用’的度必须把握好,譬如说藏族唐卡画,搞成印刷品,而不是手工绘制,就失度了;又譬如采用夜光材料的陶瓷制品,其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不变,是传承传统技艺上的发展,但像有的地方那样弄成裸女,就变味了。”
  郑长铃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博士曾提出过“重振手工,激活民俗”的学术观点,“如果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层面来说,这与‘生产性方式保护’是相通的,譬如说山东临沂地区的柳编,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通过生产的方式,柳编技艺保留得十分好,而且产品还出口国外,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

两位新疆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正在演奏。

非遗大展为何要现场制作演示

本报记者 谌强

  正在北京全国农展馆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以十分丰富生动的展览内容,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制作演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众多参观者。一个土耳其观众在展览留言薄上写道,中国传统文化真伟大、真迷人!一位天津观众写道,自己已来参观过两次,展览太好了,还想再来,也希望将这个展览办到天津去!
  听到这样的评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此次传统技艺大展总策划吕品田博士说,这是我们所期望的。吕品田说,这次传统技艺大展,精心选择了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揭幕,是期望大众通过这个民俗活动最集中、带有民族狂欢节意味的节日,让人们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传统技艺大展中,更深刻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这次大展从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精心选择了众多具有代表性、可视性、有趣味的传统技艺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经过科学分类,从九个方面向参观者生动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吕品田说:“传统技艺与标准化生产现代工业方式不同,是承认和保留着差异性的,因为制作者的生活地域、当地民俗、文化形态和个人意愿的不同,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品上保留着差异性,保护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提到引起众多参观者强烈兴趣的传承人现场制作演示,吕品田说:“这是大展的核心内容,手工技艺作品的每一针、每一笔、每一个人、每一个时段都会不同,生动体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品质和个性的差异,而这个制作过程是参观者最感兴趣的。”吕品田强调:“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展览,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推动保护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

湖北红安绣活传承人在现场制作绣花鞋垫。

一个小女孩聚精会神地观看海南黎族织锦技艺演示。

TOP

                        
盘点非遗展令人叹服的八大传统手工艺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2-17  

   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着实让我开了眼界。此次展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传统技艺的保护。话说回来,保护大熊猫,是因为大熊猫在生物进化中不再适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但又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价值,所以才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缺少市场,后继乏人。但生产性方式保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地方式。当然其中也有早就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五粮液传统技艺,让我们看到了这一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现的未来。

即使有这些担心,但传统手工艺的绝活彻底让我叹服。去参观了一次,拍了些照片回来,现在给大家伙盘点一下我心中的十大传统手工艺,分享下。




No.1 五粮液传统技艺


五粮液现在虽然已经成长为中国白酒业之王,工厂中现代化工业设施林立,却在仍然保持传统的手工酿酒技艺。

比如五粮液传统的制曲工艺完全靠人工踩制操作。制曲工人采用手工拌料,并将配制好的曲料装入木盒中,利用身体的重量,用光脚踩制,劳动强度非常大。其“包包曲”制曲工艺也采用的是传统的地面堆积式自然发酵法。生产周期长,并要用人工翻曲。在入窖操作时,工人要将拌曲后的糟醅用人工迅速运到窖池进行装窖,还要用脚将糟醅踩紧、用手工拍光、封窖泥。

目前在中国白酒企业中,已经很少有企业内保持这种手工酿造的传统了。而这种濒危的手工技艺也确实需要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加强保护。有人曾认为,五粮液的手工酿造技艺是中国数千年酿酒技艺的集中体现,足以为称作“中华酒文化之魂”,那么现在确实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了。




No.2
寿山石雕





《梅雀图》

寿山石雕是以福州市北郊40公里的寿山村出产的叶腊石为原料,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工艺品。寿山石温润莹澈,斑斓多彩,柔韧易攻。分为田坑、水坑、山坑等3大类120多个品种。其中,田坑石极为稀少,石质最佳,按颜色分为田黄、田白、田黑、田红等4种,其中田黄石温润通灵,最为罕见,人称石中之王,价逾黄金。





No.3 漆线雕





漆线雕是福建厦门历史最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漆线雕像就驰誉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漆线雕用精细的漆线,以特殊的制作方法缠绕出金碧辉煌的建筑、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衣饰花纹,尤以民间传统题材,如 龙凤、麒麟、云水、缠枝莲等为多。




No.4 斑铜工艺





双龙耳瓶/右下角为斑铜原材料





No.5
锡雕





鹤立鳌头砚

锡雕,又称瓜雕。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工艺,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清时候锡雕在民间已相当盛行,具有文字记载,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史料记载为:“乾隆女儿婚嫁到曲阜,由京派人到莱芜定做”。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最可保留的稀世珍品。




No.6 人面竹雕






花开富贵

罗汉竹又称佛肚竹、密节竹。别名人面竹(植物名汇),寿星竹(河南),布袋竹、算盘竹(四川)。其植株较矮,竹竿幼苗为绿色,老竹呈橙黄色。老竹如养护得法,其叶和幼竹一样翠绿。佛肚竹与一般竹子的不同之处,是竹结较细,节间短而膨大,好似弥勒佛之肚,又好似叠起的罗汉,故此得名。




No.7
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No.8 鱼皮制作技艺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饶河、抚远两县,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他们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在历史上以“鱼皮部落”为世所知。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质所取代,这种传统手艺也渐渐失传。

                        
文章来源: 中国网综合责任编辑: 晓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