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银幕上的英雄
——黄飞鸿电影形象的流变及其背景
彭伟文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摘 要:本论文将清末民初的广东武术家黄飞鸿的银幕形象定义为活在银幕上的英雄,追溯电影中黄飞鸿形象被创造的过程,并以电影制作的实际参与者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尽量接近他们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中,作为“英雄”的黄飞鸿形象基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问题进行探讨。
黄飞鸿是一位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却没有留下能够证明其生平事迹的材料。但是,以他为主人公的电影,自从1949年第一部诞生以来,到1997年为止的近50年间,共制作和发行了100部之多,被称为世界上最长寿的电影系列,并创造了“黄飞鸿电影”这一术语,在香港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黄飞鸿电影的基础,是其再传弟子朱愚斋所创作的,以黄飞鸿为主人公的小说。电影导演胡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黄飞鸿的故事,在东南亚市场的支持下,开始拍摄黄飞鸿电影。20世纪50、60年大量的黄飞鸿电影陆续问世,将关德兴饰演的黄飞鸿塑造成代表儒家伦理观念的儒侠,并提出了武术家的理想形象。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以真功夫为特色,从技术上和人才上都为香港的武侠片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支持这一时期的电影,并使其形成特色的,并不是专业电影工作者,而是作为设馆授徒的武术家的黄飞鸿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武馆所具有的由不安定阶层构成的广域互助网络的性质,也表现在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中。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市场需求、电影技术进步等因素与社会变化的相互作用之下,黄飞鸿电影开始衰退。1981年,由黄飞鸿的直系弟子,武术指导刘家良导演的《武馆》,是1949年以来的黄飞鸿电影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为界,作为市井英雄的黄飞鸿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1991年徐克导演、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上映,以此为契机,黄飞鸿摇身一变成为民族英雄。影片将他置于清末民初潮流机变的时代,创造了一个面对外侮内患,并决意背负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武术家形象。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市场向香港电影解禁,随着一系列黄飞鸿电影的制作和上映,黄飞鸿的名声传播到整个大陆,民族英雄的形象也随之固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