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1端午杂谈:观点汇集帖

林少华:重拾端午,告别文化焦虑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0:51 来源:广州日报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学者,亦从事文学创作。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林家铺子

  端午节又到了。时值春夏之交,风和日丽,莺飞草长。同中秋一样,都是一年中的最好时节。自唐宋以来,便是官民重大节日,只是从上个世纪中期才趋于没落,以致一些年轻人只知“五一”而不知端午。说得极端些,直到被邻国“抢注”了,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宝贝节日。官顺民意,两三年前端午节终于恢复法定节日地位。虽然一度有地方政府和网友为了促进消费而呼吁恢复“五一”长假,所幸国务院高瞻远瞩,重申法令,不予认可。

  在所有传统节日里,我尤其偏爱端午节。因为它是传说中唯一同文学、同纪念一位诗人有关的节日。这样的节日在世界范围内也绝不为多。足可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文学、对诗人,特别是对屈原这样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的孤独诗人怀有非同一般的尊崇之情。端午节不仅仅意味吃粽子、划龙舟和插艾蒿,而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唤起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独特符号。

  毫无疑问,经过洋务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百年来我们一度亲手斩断了传统文化这个自己的根;同样毫无疑问,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元素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世界文明进程。作为证据,我们有了各种标以MADE IN CHINA的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工业产品。那么文化产品呢?总不好意思说我们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以及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吧?总不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康德、笛卡儿、叔本华以及阿里斯托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卡夫卡和村上春树吧?只能说端午节和屈原。

  问题是,眼下即使把端午节和屈原喊得再响,恐怕也很难引起多少回声。就连美国许多社会学家都在忧虑日本卡通的流行影响美国的下一代,可忧虑我们什么呢?孔夫子?花木兰还是红高粱、大红灯笼?依我看人家什么都不忧虑,因为我们在文化上没有什么可叫人家忧虑的。此乃我们的文化焦虑所在。但作为当务之急,更在于如何完成深刻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而其重要载体之一,就是传统节日,就是端午节,就是屈原,就是《离骚》。我们固然需要长假拉动消费,但我们更需要端午节和屈原。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出生证明”,我们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DNA,我们的文化血脉。文化上的混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固有的血被“透析”掉。假如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只知道圣诞节而不知道端午节,只晓得风骚而不晓得《离骚》,那么我们算什么呢?所幸,我们还可以重拾端午,重新出发。

TOP

许雪儿:端午节的午时水最宝贵 驱邪最佳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3日 14:30 来源:扬子晚报
            

   

    汉服爱好者在为小朋友点雄黄。新华社

  
     许雪儿,中华周易联合会副会长。江南文化研修学院副院长、教授。

  端午节的初始由来说法不一,最为人们认同的是纪念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据文献记载,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有了驱邪、消毒和避疫的习俗,要插艾草、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华周易联合会副会长许雪儿,请她韶一韶端午之际的“调和之道”。

  端午是阳气最旺的开端

  关于“端午”的来历,古人用天干地支记这个月份的,正好到五月的时候是“午月”。比如说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等用这些记。所以端午是开始的意思,午是一年中第五个月。按照夏朝的历法寅月是一月,然后依次排之,正好五月的时候是“午月”。那么用这个午月当中的第一个五日表现端午节的产生,就是“开端”的意思。五月又是阳气达到极盛的时期,而五日是五月第一个阳气最旺盛的日子。比如说我们中午是日行中天,又叫中天年,就是阳气最旺的时候。

  采集百草去毒气

  端午有一个习俗,就是采集百药。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各种毒气、瘴气、瘟疫最流行的时候,这个时候采集百药是为了消除这些瘟瘴邪毒。今天可能说看不到什么瘴气,但是韩愈写的一首诗里面曾经提到这样的境况。当时韩愈被贬到潮州了,他认为自己会死在那里,因为江边充满了瘴气。唐朝时代,人们仍然对南方很多地方流行的瘟疫非常的惧怕,今天我们说的甲型流感也是盛行于这个时候。古人的生活条件、自然条件比现在恶劣多,他们自然要想办法辟邪辟毒。

  端午养生正当时

  端午节,在南京有吃粽子、挂艾蒿、吃咸鸭蛋的习俗。研究其中奥妙,不难看出古人十分重视养生保健。艾蒿是一味常用中药,它具有清热解毒、 除湿止痒等功效。挂艾蒿可有效去除蚊虫、净化空气。

  同样,包粽子的苇叶及糯米均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吃咸鸭蛋也能滋阴清肺,可治咳嗽、喉痛等疾病,可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缺失和营养物质消耗,因而也是夏季食补佳品。

  古人讲究养生,充分体现在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中。许雪儿说,养生的根本是善于调理阴阳,即所谓“四时阴阳”。善于养生者就要使人体中阴阳与四时的阴阳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尽管夏天炎热,但建议禁食寒冷之品,防止伤及阳气;夏季闷热,会影响脏腑功能,需加强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进而防病健体。

  端午午时驱邪最佳

  许雪儿说,午时水最为宝贵,端午当天取11:00—13:00午时的自来水,可用器皿储蓄,用来煮饭、烧水、煮汤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等等。她还将心得详细列了出来。

  本报记者 徐媛园

  端午节习俗涉及植物、食物及其功效:

  艾草 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招百福。

  艾草,在针灸里面的灸法,放在穴道上进行艾灸灼烧来治病;艾叶,可洗澡驱蚊,驱除疟疾,安全度过夏日多蚊的季节。

  雄黄酒 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大人则给孩子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现风油精已取代。

  雄黄 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现在可用黄酒替代,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

  祭五瘟使者 五瘟使传说于隋朝,为道教奉瘟神,分别是:总管中瘟史文业、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和冬瘟钟仁贵。这五位瘟神能掌握五方瘟疫,使之不得侵犯人间,保佑人们一年四季不染瘟疫,幸福安康。

  端午水怎么取:

  五月是夏季之首,亦有“毒月”、“恶月”的之称,炎热夏季蚊蝇孳生,易于流传瘟疫疾病,所以民间就以插菖蒲艾草、配戴香包、饮雄黄酒、喝午时水等各种仪式,除瘟辟疾。如何取午时水呢?

  1.时间: 11点15分至13点整。在11 点半与12点半时取水饮用,最好能取12点以后的。

  2.取自来水: 一般古人是取井水或泉水,但现代人取这二项水实在不易,因此若取自来水者,宜在正午的太阳下曝晒最少半小时以上,一来将氯气蒸发,二来再增强水管中(没有接触到地气)的水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

  3.取泉水或井水。如果能取到泉水或井水,恭喜您,这是最好的“午时水”水质。

TOP

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3:35 来源:光明日报


  端午划龙舟之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存在。端午龙舟竞渡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民族每年一度的春季送瘟神仪式。

  历史上五月端午前后,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为躲避瘟疫,人们都会在村口寨门拉起禁绳,通过饮用雄黄酒、菖蒲酒以及用艾叶、菖蒲、兰草煮水沐浴等办法祛病除毒。但如果瘟疫流行开来,则只能采用巫术的手段送走瘟神。送瘟神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用船载的方法。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纸叠成小船,将瘟神偶像放入纸船,点燃蜡烛,让小船顺流而下。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所说的“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讲的就是这个传统。另一种方法是将瘟神放入小船,摆上粽子等供品,然后由人划船顺流而下将瘟神送走。如果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寨送瘟神,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什么故事,但如果家家户户、村村寨寨都送瘟神,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家或本村的瘟神送走,于是便出现了声势浩大的龙舟竞渡的场面。后来,五月端午划龙舟送瘟神的原始功能逐渐丧失,以至于到了南朝,就连赫赫有名的大文人们也已不知为什么人们一定要在这一天全民出动,包粽子、划龙舟,最后只好以拯救屈原一解了之。

TOP

光明日报:弘扬端午文化 凝聚民族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3:36 来源:光明日报 

  艾草飘香,端午节至。吃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挂菖蒲、艾草,因为有了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这个节日的文化氛围更显浓郁。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以其崇高品格而流传千古,为后世人所崇敬。在端午节里,纪念这位伟大的先人,体悟其高尚品格,实为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节日是表达一种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蕴含其中。或许每一个节日本身所要凸显的内容不同,但归根到底,都包含着美好的精神内涵,都寄托着世人的良好祝愿。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寄托了伟大的爱国情感,凝结着一心报国的赤胆忠心。每年此时,因为端午,而记起屈原。因为对屈原的纪念,爱国情感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升华。传奇人物的经典故事、崇高品格,熏育后人,世代流传。在新的时代,这样的品格,这样的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内心深处最眷恋的内容和最敬畏的力量。

  端午节,再忆屈原,品《楚辞·离骚》之味,大义动天。一个民族,需要有这样伟大的人,需要有这样伟大的精神,需要有这样崇高的品格。屈原之后,中华民族在风雨之中,见证着这种强大精神之力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在这样剧烈的变化之中,一些人,一些精神品格,不能被忘却。随着时间的延续,随着岁月的洗礼,屈原的宝贵品格愈加闪亮。铭记这样的精神品格,是后人的责任,也是后人的荣耀。在一个节日里,重温、体味这样的品格,不由心生敬畏。

  唐代诗人褚朝阳诗曰:“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这对后世是个永远的提醒。过端午,怀屈原,我们可以更加踏实,更加沉着,更加自信,更加有力量。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品格,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护佑。

  中华民族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在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底蕴富足。端午节年年有,然内容岁岁异。变化了的是人们的生活,不变的是人们的祈愿。千百年来,岁逢此时,人们载歌载舞、表达祝福。今天,我们同样要传达心意,祈愿祖国繁荣强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过去的90年,每一个端午节的变化,真实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在90年中经历的坎坷道路。忆往昔峥嵘岁月,更感念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爱国、爱人民的共产党人,我们的民族才重新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这是感动,也是感恩。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样的品格,有了共产党人,而大有希望!

    本报评论员

TOP

端午始源说:先秦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3:4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追念历史人物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中,流传最广当属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屈原以是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亦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迎涛神之说是: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

  此外,据东汉《曹娥碑》记载有端午纪念孝女曹娥之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17天,在五月五投江,5日后抱出父尸。

  “恶日”说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因此,端午是消毒避疫的日子,“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

  龙的节日

  此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首先,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其次,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最后,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考证,《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五吃粽子的节俗,却把吃粽子写到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他提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端午节的“斗百草”、“采杂药”等活动,实与屈原无关。

  纪念秋瑾

  秋瑾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因纪念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TOP

端午节的最原始意义:驱邪避害 卫生防疫

中国新闻网 2011年06月06日 13: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又是一年端午时节。

  在中国,端午节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原始的意义是辟邪驱疫,六朝开始加入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唐宋之后逐渐升华成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作为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端午本身就包含着浓浓的古老习俗,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记忆,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

  1 适应节令的驱疫避害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产生于农耕社会,与农业生产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农历五月初五也不例外。五月五,正是到了夏季中最重要的农忙时节。

  “端”与“初”同义,“五”与“午”音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亦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故也称“端阳”。可见,“端午”的起源最早与农业生产有关。

  端午正是仲夏时节,气温骤然上升,蛇虫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们从生理与心理上都强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胁。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故称之“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重五”之日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民俗专家萧放认为,从端午依傍的夏至节令习俗看,早期的月令时代,人们认为自然节令日是阴阳变动的关键日,也是人们精神紧张的时日,因此小心避忌,谨慎过关,是当时人的节日心态。人们以静态保护为主。《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

  汉魏时期,人们关于夏季卫生习俗移到了端午,以水上竞技、山头采药等户外活动激扬生命、保障身体健康。悬挂艾草,佩戴彩丝,饮菖蒲雄黄酒……都是端午辟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

  为了“驱邪”,端午又引伸出了采百药、踏百草等活动。民俗认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此时百草都是药。端午采药的传统在民间历代相传,近代湖北英山还有:“日午,採百草以为药物。”

  可见,端午节最原始的意义就是驱邪避害,其实就是卫生防疫。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

  2 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

  求吉、纳祥、辟邪,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普遍主题。在这些节日中,唯有端午节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这是端午节的独特内涵。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纪念屈原之说却成为流传最广、最为认同的一个。从最初民族情感的寄托,到绵延千年形成的民族节日,每每端午之际,华夏儿女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屈原的敬仰和爱戴。

  吃粽子、划龙舟……人们把很多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把一些神话的情节附着在他身上。将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正是老百姓爱国主义情怀的释放,也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纵观历史,历史上能够被人们如此珍重并纪念的人物实在不多。“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名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白居易《竞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刘禹锡《竞渡曲》)

  先祖们之所以选择屈原作为端午节的精神坐标,或许就是因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华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包含了正直清明、爱国磊落。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精神不断升华,并最终成为了中国集体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中国人最坚定的意志和一种无法打破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端午节的内涵还在不断延伸,其承载的爱国精神却始终不变。爱国仍然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精神诉求,催生了社会成员巨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 关怀年轻女子的节日人伦

  聚合家庭情感,强化家庭血缘伦理意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要素之一,端午节自不例外。因为节日属性的差异,在体现家庭人伦的方式上,端午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祀祖先等传统节日习见内容外,端午节还特别重视未成年的女性。萧放认为,对年轻女性的关怀是端午节日人伦的重要表现。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间,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石榴花,称为“女儿节”。明人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躲端午”的习俗也与年轻女子有关。“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此习俗似在宋代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鼍鼓龙船共赛神。”《嘉靖隆庆志》亦记:“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有《滦州志》云:“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直到近代,在江苏、湖北、陕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节也要回娘家省亲,她们带着幼儿回娘家。

  萧放表示:东亚其他国家的端午也有类似习俗。日本鹿儿岛在五月五日这天,母亲背着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外面跳圆圈舞,称为“幼女祭”。朝鲜称五月五日为“女儿节”,出嫁的女儿都回娘家,男女儿童用菖蒲汤洗脸,脸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头髻以避瘟”朝鲜小儿的这种打扮,称作“端午粧”。由此可知,端午作为女性节日,特别是小儿的避忌日,是整个东亚地区的通俗。

  4 唤醒更多的端午记忆

  端午还在继续。

  从起源和习俗来看,端午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和艺术形式,所包含的礼俗和视觉元素也非常丰富。这些正是端午千年传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萧放认为,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的节俗传统,是端午节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节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力。

  然而,眼下随着商业化的泛滥、西方文化的侵蚀,加上对民俗文化的忽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元素却难以得到充分的阐释。一些人对“洋节”追捧有加,却对民族节日不感兴趣。

  2008年,端午节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意味着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传承。那么当下,我们要过怎样的端午节呢?

  “我们需要既传统又现代的端午节。”萧放表示,传统是我们民族的重要时间记忆,它是保障民族绵延的文化资源与前进动力。同时,当代社会的变化又给民族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要重视当下民众的精神与社会生活需要,只有将当代人们的情感、欲求融进当代传统节日之中,传统节日才能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不是简单的吃吃粽子,或者放假了事。端午节应该和相关的民俗联系起来,举行丰富的群体活动,将传统与现代对接,搭建吸引大众的平台,唤醒更多人关注端午节的“文化记忆”。萧放说,要做到这些,需要对传统与现代的透彻了解,也需要大智慧。

    本报记者 赖 睿

TOP

申遗成功,端午如何重拾诗意

“送礼节”、“吃喝节”、“消费节”、粽衣女体盛、投江蹦极秀……种种搞怪媚俗现象令人深思

申遗成功,端午如何重拾诗意 

光明网 2011-06-06 14:49:56 来源:羊城晚报




  [据新华社电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从古至今,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情感:思念、感恩、憧憬、祈愿。2011年的端午节,从节前一周开始就逐渐成为网络热点话题,粽香袅袅间、悠悠假期里,网民们在追问:端午是“假”还是“节”?本是纪念诗人的节日为何只有商味而难觅诗意?粽衣女体盛、模仿屈原投江蹦极,传统节日的风骨为何媚俗化?申遗成功后,端午节保护的出路又在哪里?]

  【聚焦一】

  文化节日为何“没文化”?

  说起端午,人们便联想到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带香袋,吃“五黄”、熏“五毒”的传统,可是到了今天,端午等传统节日却大有演变成为“送礼节”、“吃喝节”、“消费节”之势,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少了些人文氛围。

  新浪网此前超过1500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5.7%的被调查者认为端午节要吃粽子,认为要划龙舟或者赏龙舟赛,以及要插菖蒲、艾草于房门两旁或者用它们洗澡的网民也超过五成。但认为要“缝香包或带香包,系五彩线”或者“喝雄黄酒,涂雄黄在小儿身上”的被调查者就相对少了很多,分别只有40.5%和22.1%。反而有三成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探亲访友、休闲旅游和逛街购物。

  网言网语网民就此呼吁,端午应该是“节”而不止是“假”,不能用简单的休假态度来对待端午节这样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一盒粽子动辄成百上千元,对于“天价粽子”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繁复的过度包装,强国论坛上众多网民也在直指其“没有端午文化,却富于巴结与讨好。”

  专家点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要有谦恭的态度,从传统节日中领悟其中的中国文化精神。“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端午节的背后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沉淀。端午节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粽子节’,这里面其实承载了很多文化的精神意义上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

  “开发传统节日的商机,更是要在对传统节日的仪式、纪念品、食品等都要有一定的界定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马虎不得。”胡守钧说。

  【聚焦二】

  传统文化为何媚俗化?

  一名身着清凉的女模特躺在餐桌上,腹部盛放着一个巨大的粽子,一位厨师模样的男子正用刀切割粽子。四周围观的食客中,不少人掏出手机拍照,围观者中还有一名未成年男孩。近日,一篇关于长沙某餐馆推出“粽衣女体盛”的帖子在各大论坛广泛流传,并成为微博热议的焦点话题,网民纷纷“拍砖”直斥其媚俗、肤浅,工商部门也表示对此举可依法叫停。

  “为纪念端午,武汉网民们模仿屈原跳江。”端午节的“幺蛾子”其实早已频现网络。2008年,“仿屈原蹦极”的一则视频短片就曾引爆网络,视频中屈原投江的情节被换成了跳蹦极。一个看不清装束的男士从蹦极跳台上一跃而下,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一度也引发了人们“围观”。

  网言网语 天涯网民“baisz”写道:传统文化媚俗化之风大行,长此以往,我们留给后代的必然是扭曲变态的文化审美观。

  网民“李思瀚”认为,这种为了吸引眼球而极尽卖弄炒作之能事的做法完全是在抹黑端午节,他质疑:商家的炒作还有没有道德底线?

  而新浪网民“小胖姜”认为,虽然说礼多人不怪,但现在端午等传统节日都快演变成送礼节了,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反而变得媚俗不堪。

  专家点评长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开玉认为,所谓的“女体盛”不仅一点都没有美感,看了反而让人倒胃口,商家用这种出格的方式来炒作,民众在感情上肯定接受不了。

  “以这种形式展示端午节,完全是有悖于文化传统的,我们过端午是为了弘扬爱国的情操,从本民族的认同感出发共同纪念优秀的先人,而不是罔顾同胞的‘文化不适感’,去东施效颦模仿一些‘女体盛’之类的糟粕。”王开玉说。

  【聚焦三】

  端午如何重塑精神家园?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传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韩端午之争”瞬间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

  四年之后,中国端午节终于成功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跻身“世界遗产”。当端午节已经成为“世界遗产”,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扬这一传统文化,使其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

  网言网语网民“天纵七星”认为,韩国的“端午祭”经过当地人们的传承发扬,才会有今天在世界遗产里的重要地位。我们两千年来的端午节,内涵其实更为丰富,“一个端午三次过”,五月初五小端午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五月十五大端午龙舟竞渡;五月二十五末端午送瘟船,亲友团聚,需要今人更好地发扬传承。

  网民“王嘉艺”呼吁,国人能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把“端午节”过起来,而不是过“粽子节”。   

  专家点评专家指出,几千年来屈原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端午节成为世界遗产说明其精神也为世界所认可和尊重。因此,我们过端午节、弘扬端午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这才是端午节的核心内涵。

  胡守钧认为,在丰富端午节等传统文化节日的内涵时,政府需要依托民俗学会等民间机构,通过乡土教材、光碟等传统材料等教育和引导民众在传承中发展传统节日。

TOP

仲富兰:端午文化:民俗文化意义的开掘与传承

光明网 2011-06-06 16:00:25 来源:新民晚报


  今天(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
  
  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民族文化精髓。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有过对于传统节日的淡漠,以至于中国文化传统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稀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远离传统节庆活动,关心中国传统节日的青少年越来越少,知道这些节日与内涵的渊源和来由的也不多。给予传统文化和民俗以更加尊崇的地位,自豪地将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富有魅力的传统习俗推向全世界,这是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尤其是文化大国的标志。
  
  端午节蕴涵着的这种对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是无价之宝。它和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一起蕴涵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精神传承。这一传承如果在我们这一代就此断绝的话,对整个民族而言都将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对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应该体现包容性,主动吸取它们的积极成分,但绝对不能失掉我们民族固有的文化血脉,丧失自己的主体性。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和趣味,它的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来包装着我们,包括端午文化在内的中国民俗文化倘若被遗弃了,那我们也就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传统和现代并不是矛盾的,如果我们的社会让人觉得是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也是很传统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生活的话,你会觉得很舒服,要现代的有现代的,要传统的有传统的,一个民族的自尊和自信都得以保持。
  
  总之,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标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如能辩证地予以继承、发展、改革、创新,必将使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要想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还必须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进而“润物细无声”的通道。能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还应通过大众传媒,把即将消失的东西赶快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要细心报道、加以引导,特别是在网络化的时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体系化地进行宣传。至少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让社会公众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仲富兰)

TOP

毛开云:端午节变味 国人当警醒

光明网  2011-06-06 13:49:39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2000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2000多年。时至今日,端午节却变味了。

第一,没有文化味。说起端午,人们自然应该想到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等,可不少人将端午节变成“送礼节”、“吃喝节”、“消费节”,原本充满诗意的节日少了些人文氛围。难怪有网民感叹:现在的人对民俗传统节日都已淡忘,而是对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趋之若鹜了。

第二,端午就是“假”。尽管国家规定端午节为法定假日,但不能用简单的休假态度来对待端午节这样历史底蕴深厚的传统节日。有网民说:“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种多方面的、多层级的、难以言说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灵震撼和感悟,是一个‘人文化成’的过程。”这话很有道理,如果简单地把端午节理解为放假,或在家睡一天觉、上一天网,或打一天牌、钓一天鱼,等等,端午节就和任何一天都没有区别了。

第三,变成滋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精明的商家抓住端午节商机大做文章,制作“天价粽子”,被很多网民直指其“没有端午文化,却富于巴结与讨好。”试想,“天价粽子”哪

里是普通老百姓吃的,这其中的玄机与官场潜规则、权力等紧密相连,完全是一种节日腐败。为此,专家指出,开发传统节日的商机,更要在对传统节日的仪式、纪念品、食品等都要有一定的界定和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千万不能让商家随心所欲。

第四,玷污先人伟大形象。在湖北武汉,为纪念端午,有网民模仿屈原投江蹦极;在湖南长沙,有餐馆推出“粽衣女体盛”……这些把传统节日变得媚俗不堪,为了吸引眼球而极尽卖弄炒作之能事的做法,完全是在给端午节抹黑,丧失了良心和道德。玷污了先人形象。以这种形式展示端午节,完全有悖于文化传统。我们过端午是为了弘扬爱国的情操,从本民族的认同感出发共同纪念先人,而不是罔顾同胞的“文化不适感”,去东施效颦模仿一些“女体盛”之类的糟粕。

几千年来,屈原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端午节成为世界遗产,说明其精神也为世界所认可尊重。变味的端午节值得国人警醒,正如专家所说,我们今天过端午节、弘扬端午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到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上来,这才是端午节的核心内涵。(毛开云)

TOP

乔晓光:活态文化之河

光明网 2011-06-06 15:31:11 来源:北京晚报
  


乔晓光剪纸作品《端午鸡》



乔晓光

  节日·心灵的时间与故乡的记忆

  进入新世纪,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中国的普及,许多传统节日在生活中开始凸显起来,尤其是那些已被国家列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不仅为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增添了几分传统文化的气息,也为现代化城市的节日休闲娱乐与旅游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今天的许多节日已成为物质消费的节日,在一个农耕文明急剧变革的时代,曾经代表着农业时代灵魂的许多重要传统节日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正步履蹒跚地在新兴的水泥都市中寻找着得以存活的栖息地。

  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重要性,节日是人们认识自身、也是认识祖先和神灵的过程,节日里的文化信仰是这个民族最珍贵而又唯一的文化记忆,许多民族正是依靠着节日的彰显与神圣的仪式,从而凝聚绵延至今的。几千年漫长而又艰难的农耕生活,节日就是民族自我慰藉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国能流传到今天的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浑厚的文化人民性,节日里的文脉就是人民的文脉。无论是地方性的民族节日,还是全民性的节日,传承下来的节日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活态文化,它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伴随着生活中的节日长大的,节日在儿童们幼小的心灵,树起了本民族独有的时间意识,孩子们是在节日仪式和节日事物的接触与身心参与中,开始渐渐认知理解许多人生事理的。生活里的节日是丰富多彩的,即使同一个节日,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节日元素,节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通过不同地域的活态文化去体现的。节日一定是一方水土一方人喜爱的文化方式,节日与身心、自然与生活的协调是传承下去的基础,节日为生存的和谐带来了希望和祝福。节日是关于时间与空间的文化,节日的时间反映了一个民族生存心灵的时间感,这不仅仅是古老的农耕历法,还有许多时间的神性和我们的敬畏之心紧密相连。节日的空间是人与神共娱的空间,这是一个充满天地万物与神话和史诗传说的场所,也是一个充满故乡记忆的舞台。节日的文化空间是天地人共参的生命世界。

  节日·砍不断的文化之河

  我们每个人的节日记忆,都和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故乡承载着那些具体生动的节日细节,我们的内心也保留着故乡节日中令人难忘的事物和那些感人的味觉和触觉。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北方平原小城里过端午节的细节:家家用自己采集的芦苇叶包黄米红枣的粽子,孩子们从妈妈或奶奶的针线笸箩里找几根彩线缠在手腕上,大人说彩线是保护孩子的;还听说把酒洒在院外能把妖怪吓跑,长大了才知道说的是雄黄酒与白蛇传的故事。“文革”开始后,许多传统节日成为禁忌,就连家中传下来的有松鹤延年的大绣片也被当做封建迷信收走烧掉了。那时传统成为人为破坏和践踏的对象,我们已不再敬畏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信仰。随着“文革”的结束,沉寂了多年的民俗文化开始在广袤的大地上复苏,曾经的传统又回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

  由于研究民间美术的需要,我常常一个人或带学生去乡村考察采风,二十多年来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乡村经历了许多民俗节日和祭祀活动,我连续在黄河两岸的山西、陕西的乡村里,度过了十一个元宵节,那些淳朴狂放的节日,灯与火的吉祥之夜,还有节日中充满了敬畏之心和美好向往的善良乡民们,文化的积淀、人性的丰满、使我渐渐读懂这部活态文化的村社文明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乡村是古老农耕文明最后的安详之夜,她安详得出奇,在那些大山深处的村庄节日里,古老的仪式、不夜的焰火与鞭炮声、踏庄游乡的社火队,这是一些存活着神灵的村庄,面对乡村节日的心灵,我似乎已读出了几千年农耕文化传统的最后回光返照。

  中国乡村里的民俗节日,就是古老农耕文明的活态文化志,村庄里保留着节日文化最真实、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也保留着我们民族文化信仰的多样性。村社里的民间艺术保持着文化天然的自发性,记忆着本土最精彩的手工造物艺术传统。“读村社”这样一部无字的活态文化之书,要脚踏土地、要有尊重之心、要用身心去认知感悟,人性的文化总是要用人性的方式去进入和解读的。平日里的乡村就是人与庄稼的世界,但到了节日,乡村的民俗信仰会激活乡民们的创造力,一时间众多五彩缤纷、鲜活浓烈的民间艺术会自发浮出水面,村庄成为一座活态的艺术博物馆。生存的民间艺术会为生活带来如此丰满的慰藉和心灵的欢畅,民间文化信仰为乡村艰辛困苦的生存打开了一条自我释放的通道,借助于神灵的佑助,消解那些在现实中消解不了的磨难,正如乡谚里说的:“没有灾难,不许香愿。”


  节日·多民族的活态文化之河

  如何对待作为活态文化的民族节日,这已经不是一个节日本身的问题。节日是民族文化信仰的象征,节日文化的品质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反映了民众的文化趣味和文化情感。节日文化会随着时代发展自发地调节流变,但作为民族标志象征的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节日元素,如民族服饰、民间剪纸、民间年画、民间傩戏、民间戏剧、民间社火、民间皮影戏等,还有许多文化传统仪式,如:除夕团圆守岁、闹元宵、清明祭祖踏青、端午龙舟和粽子等,这些都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需要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去倡导传承保护的公共性文化事业。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注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西方文化的引入,但我们近百年一直忽略本土民族文化的认知整合与发展,忽略民族文化多元多样性互补共生的优势。我们过于注重单一化的汉民族节日,虽然这是漫长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但今天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重视本民族多元文化的互动发展,注重文化基因的互补整合。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兴盛的时代都是以开放的文化胸怀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共生才能为时代的发展注入鲜活多彩的人性朝气。

  当今的时代,是中国几千年古老农耕文明转型的时代,对于世界是一个文化激烈竞争、文明冲突并交汇融合的时代。我们的文明正处在一个新旧时代并置交替的时期,许多旧的传统在流变消失,新的文明方式正在蜕变形成,文化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似乎有些失语,而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机遇的时代。我们应当树立起人性的文明发展思维,使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避免丧失或破坏关联着民众的活态文化传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保存和发展文化的多元性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当下的民族文化生态中,多民族的活态文化传统仍在传承着、存活着,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河就流淌在生活的形态中,流淌在多民族民众的心灵记忆中。司马迁用文字记下了一部历史,人们用身心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在自己的生活中传承记载了一部活态的文化史,我们不愿在经济和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中破坏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同样道理,我们也应去发现保护更具人性价值的文化生态。值得深思的是,民族活态文化之河的断流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山西代县端午节时保留着传统的贴剪纸鸡门画和儿童背剪纸“端午马”的习俗。 乔晓光摄

  作者简历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芬兰《卡莱瓦拉》协会外籍会员,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近二十多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重要展览,并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从1986年开始,二十多年坚持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考察,关注中国乡村社区民间文化传承现状。2000年以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创建以及相关社会项目的参与实践,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

TOP

袁念琪:有一只白和蛋

来源:搜狐-上海《青年报》 2011年06月04日10:55


  说起端午里的吃,似乎惟有粽子独霸天下;其实不然。在老底子的上海,与粽子同锅共煮的还有鸡蛋。也就是说,除了吃粽子,还要吃鸡蛋。鸡蛋剥了壳吃,上海人把剥壳鸡蛋叫做“白和蛋”,现在是很少听到这样的称谓。我当年下乡在市郊奉贤的农场,当地人还叫“白和蛋”;不过,其指向包涵有二:剥壳鸡蛋和白煮蛋。

  为什么在端午要吃白和蛋?多少年传下来的说法是:那天吃了白煮蛋,皮肤就如同鸡蛋白一样光洁。那么,为啥偏在端午吃就会产生这般的效果?因为时逢初夏,古有五月“恶月”之称;“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夏小正》)。一是季节变化,人易得病。二是气候转暖,蛇虫百脚皆纷纷出笼,人易受害。吃白和蛋,实际上就是进补增强抵抗力,如能于皮肤有利,那是割草打兔子带捎的。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的学生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里说:“五月端午,原为巫节,诸多记载,都说明这一节日重在去病除邪。”钟先生的另一弟子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也如是说:“大量的民俗文献及地方志记叙中又看到这个节日是避兵鬼、止病瘟的驱邪禳灾节日。因此,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穰毒祛瘟进行的。如采菖蒲、艾叶、蟾酥、涂雄黄、制雄黄酒、朱砂酒、系五色丝、采草药,张挂符印及钟馗图像。

  欲穰毒祛瘟于家外,需门挂菖蒲、艾蓬和蒜头,还要室内以苍术、白芷和芸香等中草药烟熏。而欲之于人体外,需正午喝让白娘娘等牛鬼蛇神胆战心惊的雄黄酒、并涂抹额上成“王”字。另有之前竹枝词里提到的“健人”相助,“健人”就是黄色绸缎做成的骑虎小人或虎或毒虫形,插妇人头或悬床头。同样,婴儿也穿起黄色虎斑衣。

  可以说,端午的重要工作是预防疾病,手段多样,目标一个。早年的上海人是继古意承古风,是有点把端午看作一个卫生节。

  不仅在上海,从江南的端午活动里也可见一斑:“秤锤粽、雄黄酒、蒲剑蓬鞭、采百草、健人、雄黄荷包、袅绒铜线、老虎头、老虎肚兜、独囊网蒜、长寿线、五毒符、避瘟丹、划龙舟。”在这十四样内容里,除粽子和龙舟之外,其他十二项均与防病避邪有关。

  我私下揣摩,端午吃“白和蛋”的历史怕要比吃粽子来得悠久。毕竟吃蛋相对方便,吃粽也多在江浙沪,毕竟是要糯米,想吃要有条件,因糯米产量低且成本高。在上世纪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端午是每家配给糯米。其次,吃蛋与端午原本为祭祀之节有关,后来是扩大了纪念的成分。就说粽子,按张紫晨说,“以角黍投江,实也是一种巫术作法,为祭鬼之举动。”吴均在《续齐谐记》挂钩屈原,把“竹筒贮米”改“作棕,并带五色丝及楝叶”,因为“此二物蛟龙所惮也”,说来还是与驱邪禳灾有关:楝叶药也,五色丝则驱鬼。

  说到这里,只是希望在想念屈原的同时,不要忘了这民俗节日的另一主题。实际上,一手拿白和蛋,一手拿粽子;两手一起抓,生活岂不更美好。

    袁念琪

TOP

千年流变“五月五”

来源:搜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11年06月04日03:06

  如果将端午节比作一位老人,那么他无疑是众多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位。首先他的头上戴着一个硕大的光环:它是中国众多节日里唯一一个被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不止如此 ,他还是一个很“富有 ”的老人,因为大多节日只有一个名字,而端午节却有多种称呼:端午、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此外,他自东汉以后还拥有了一位“知己”:屈原。至此,二人相携相扶,走到现在。近日,记者在清华大学,采访了三联书店出版的《端午》的作者、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晓峰,为您一一解读端午节的独特风采。

  >>>端午传说

  屈原为何流传最久?

  关于端午的传说,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外,还有曹娥、伍子胥、越王勾践的传说。但是今天的中国 ,一提起端午节,最流行的回答是纪念屈原。为何屈原的传说一直成为主流传说?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传说与端午习俗的完美结合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有关。

  “这个传说非常成功地把端午节日最主流的两个要素(赛龙舟、吃粽子)非常完美地结合到了传说中,这是其他传说里没有做到的。”

  “此外,主人公屈原本身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和意义 。屈原拥有美政思想,即使被流放也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 ,最终选择怀石沉江。这种忠于家国的精神在那个天下有才能的人为找到能够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奔走天下的时代是罕见的。这份爱国精神,感动了古往今来成千上万的汉族人和其他民族。”

  而屈原的精神从近代以来尤其受到推崇,“中国近代开始走向衰败,被侵略、压迫的时代,更需要屈原的这种爱国精神。因此在民国以来,屈原的诗词一直散见于中小学教科书。包括现在,我们国家还谈不上是盛世,屈原的精神值得我们发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端午节就是爱国主义的节日。”

  >>>端午节食

  汉代流行喝猫头鹰肉汤

  端午节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有很多名称。刘晓峰副教授认为“五月节”是端午节所有的名字中,最反映今天端午节的特征。“今天的端午节俗实际上是古代节俗的总汇,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端午节,并不是一个单一起源的节日,而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节日。”

  端午起源的复杂性是学者们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刘晓峰在他的著作《端午》中提出一个新说法:“端午节吸纳的最多的节俗是夏至的节俗,这要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在《周礼》中,夏至祭祀地祗和冬至祭祀天神相对,已成为重要的祭祀时间。夏至的很多节俗比如食粽、赠扇、系长命缕等都成为端午节俗的一部分。”

  被端午节吸纳进来的,还有战国以来关于五月五的节俗。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中存在一个由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 、九月九结构而成的节日序列。而早期的五月因五与“忤逆”的“忤”同音,成为古人心中的“恶月”,五月五日汉代宫廷,就流行皇帝带着大臣一起喝猫头鹰肉汤的典故 ,而各地州郡也要主办喝猫头鹰肉汤这种仪式。据说是因为猫头鹰是害母的不孝之鸟,古人借此彰显孝道和忠君思想。因此最早的端午节食并不是粽子,而是一碗猫头鹰肉做成的羹汤。

  >>>端午风俗

  有对歌的,还有“打架”的

  现在的人们将端午过得越来越简单,但是古时,端午的节俗非常丰富多彩:赛龙舟、斗百草、骑射……甚至还有模仿阴阳争的对打石头仗风俗。民俗家曲彦斌先生曾在《宝鞍山端午节“克仗斗石”民俗探析》的论文中对这一风俗做了详尽介绍。据说这一天,这个地方的人认为见红才吉利。

  据介绍,端午节当日,下午两点之后,几乎全村人都停止农活,小商店也纷纷关门,赶往山上,有去参加“战役”的,有去呐喊助威的。年长者和妇女则负责给“前线”运送石块。一时间,乱石横飞,铺天盖地,稍有不慎就会头破血流。而且打伤之后不记仇,第二天后,两村民往来入常,一切恢复平静。这一风俗至今仍存在。据老者回忆,此风俗已延续三百多年。

  刘晓峰还告诉记者,兰州大学的民俗学教授柯扬在“西北花儿”调查中也曾遇到过西北一些地区在端午节当日会举行歌会对歌。“据说,那天去参加歌会轻易到不了歌会的地方。因为每过一关,就有人高歌问你,你要唱歌对答,答不出来你就只能原路返回。所以之前你要准备几首歌,或者找个唱歌高手带着你进去。”

  山东的端午节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特点,邹平的端午,每人为辟邪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戴符(麦穗做的项链),女孩戴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布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很多地方还都会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端午画说

  铸剑造镜者最忙

  你知道端午节前后,特别是端午节当日,古人们都忙着做什么吗?如果也学学北宋张择端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画一幅《端午市井图》的话。那么端午这一日,铁匠铺、工匠铺门口应该算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因为古人认为端午这一日所造的剑和镜是驱邪辟邪效力最好的,也就是所谓的宝镜和宝剑。

  刘晓峰解释说:“古人认为五月(农历)是太阳日照时间最长的月份,而到了五月初五这一天,日照最为强盛,是太阳最盛的时候。因此他们做刀剑 、镜子,会挑这个日子去做。然后把铜镜挂在房檐上,中厅会挂一把宝剑,用来辟邪。”

  这在史书上多有记载,如今,在很多古镜背后都刻有“五月丙午”字样。

  而画中也必然少不了中医们匆忙的身影。原因是端午也是采药储药的好日子。这和上面的道理一样,古人认为一些草药,在阳气最盛的时候采下,药性是最好的。


本版撰文/特派记者 朱洁茹

TOP

找回传统节日里的文化韵味

作者:孟刚

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  2011-06-03 09:58

  有关专家表示,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根脉,如果传统节日仅仅剩下了徒有虚名、缺乏文化内涵的躯壳,那将十分令人痛惜。

  编者按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其在古代本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演变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一直延续至今。然而现在,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以及对传统节日纪念形式的逐步简化,使得人们将众多的传统节日过成了以“吃”为主的节日,忽略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传统节日里的文化习俗如何能在现代得以延续?从古至今,我国人民在过端午节时都有哪些习俗?传统节日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又具有着怎样的意义?本期,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

  随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端午节怎么过?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出这样的答案:“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元宵……不可否认,吃文化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其实,除了吃以外,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和发扬。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传统节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根脉,如果传统节日仅仅剩下了徒有虚名、缺乏文化内涵的躯壳,那将十分令人痛惜。

  端午节变成粽子节

  “说实在的,放3天假的端午节就跟过周末没什么区别。除了吃几个还不是自己包的粽子外,真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过这个节日,那些留在记忆里的缠彩绳、佩戴香囊、戴艾叶辟邪等活动已经随着时间的长河一去不复返了。”聊起端午节,在网站工作的岳先生语气中充满了遗憾。

  “其实我们已经对传统节日习俗出现了集体失忆症。”在近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北京端午习俗讨论会上,专家们呼吁,应立即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据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介绍,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大节日,节日内容繁多。在过去,过节的时间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在少数地区还热闹到五月十三。赵书认为,民间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今天的人们恰恰忽视了这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上高中的学生对端午节的来历多少有些了解,而年纪小一些的初中生、小学生就对为什么过端午节、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等问题知之甚少了。每年的端午节前夕,全国各地都会掀起粽子销售热潮,越是临近节日,人们购买的热情就越高。日前,记者在北京某超市的粽子货架前采访了一位正在跟妈妈一起挑选粽子的小朋友。当记者问道,你知道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哪些风俗时,孩子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知所措。一旁的妈妈回答道:“这个问题我都不晓得,小孩子哪里知道。”

  端午节俨然已变成了粽子节。而端午节的此种窘境是我国众多传统节日的一个缩影。如今,一提到春节,就是吃饺子;一提到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一提到中秋节,就是吃月饼……然而,如果再深入地追寻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文化内涵等,首先能说上来的人多是年长者,再能按照传统风俗来过节的人,那就更加寥寥无几了。

  传统节日文化因缺乏新载体而落寞

  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过节习俗流失有着鲜明对比的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些“洋节”在国内的大行其道,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捕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 那么,在土洋之争中,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节日为什么会节节败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走进大大小小的商场、超市,其货架上只有琳琅满目的粽子在提示着人们端午节的到来。然而,当我们重拾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已被商品狂潮所淹没。有关专家认为,忽视传统节日精神内容、舍本逐末地追求其物质外壳是它每况愈下的重要原因。“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传统节日里吃的东西平时也都在吃,而传统节日的载体却依然还停留在吃上,形式单一化的东西自然也就渐渐被人们冷落了。”著名作家和民俗学家冯骥才认为,“洋节”的流行凸显出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缺乏足够的载体。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表示,多年来介绍端午节来历时,总只讲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结果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其他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逐渐失去了传统节日文化的记忆,从整体上冲淡了端午节文化的传承”.

  拯救传统节日文化应落在实处

  “传统节日是我国农业文化的体现,是农耕时代时令节点和生活节奏的反映,因此,其在现代社会的衰退是一种必然。”民俗学家李浩表示,在过去,传统节日体系承载了整个传统文化,凝结了丰富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内涵,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传统节日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恢复和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让它随着社会变迁而消亡。

  对此,冯骥才指出,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和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本来面目。他同时指出,由于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传承中存在大量“失真”和“缩水”的现象,所以即使没有“洋节”的入侵,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也同样会走向没落。传统节日日渐式微不是“洋节”入侵的必然结果,而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掘远远不够的结果。

  专家们认为,文化的流传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相对稳定的文化氛围和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和社会环境下,如果年轻一代没有机会接触传统文化,没有机会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美,就会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

  目前,虽然国家已经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李浩认为,目前相关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产品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有关部门、媒体、学者以及商家的共同努力。比如,组织大家亲自动手包粽子、积极参与赛龙舟等活动,这要比吃粽子、看龙舟比赛有意义得多。

  民俗的生命力在于体验性和参与性,只有亲身参与,将民俗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才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和内心的满足,传统节日文化才能真正的传承下去。

  ●相关链接

  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史上说法甚多,主要有以下4种:源于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以及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此外,历史上对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端阳节、女娲节、重五节、五月节、沐兰节、天中节、天长节、龙船节、解粽节、女儿节、诗人节以及地腊和龙日等。中国民俗语言学会会长曲彦斌表示,虽然全国各地流行着十几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但无论哪一种,其文化底蕴的核心都在于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和强民爱国意识,因而端午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千年而流行不衰。

TOP

乌丙安:沈阳可在端午节举办射箭大赛(组图)

来源:北国网-辽沈晚报 2011年06月09日06:30

   

  乌丙安教授接受记者专访。 主任记者 王志东 摄

   

  在古代北方,每至端午,人们要涂饮雄黄酒,在手足腕处系挂五彩丝,并举行射箭竞技。 资料片

  6月11日,我国将迎来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这也是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经历了近10年的立法进程,是继我国《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文化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不仅提升了文化立法的层次和水平,而且丰富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参与修改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盯住的是人

  乌丙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的一个最大的背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的领域要消失,全球化的进程正迅速地摧毁全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最大好处是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特征,肯定了非物质文化到底是什么,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盯住的是“人”,没有了人,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的少数民族比例很大,它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中国剪纸,就有我们辽宁4个县的剪纸,这是很了不起的。 ”乌丙安表示。

  辽宁的戏剧方面特别突出的是皮影戏,凌源等皮影已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皮影,中国的皮影才进入了世界,现在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拼命挤名录不如踏实做保护

  2004年端午节前后那场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起因就是乌丙安给文化部领导写的一封信,向他告知韩国已经准备将本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事已经过去了7年,期间,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9年“中国端午节”也申遗成功,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乌丙安表示,非物质文物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物质遗产是固定的。非物质文物遗产与之不同的是,传承的是传播大量的人类共享的。

  2500年前中国过端午节,很快在东方国家也传播了,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如果我们对端午节保护的不好,那么就有权批准别的保护好的国家申遗。比如说春节,它属于东亚地区的,谁都有权利申报。 ”“以我个人的看法,无论是端午,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应该考虑一下,申遗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其目的就是保护。与其拼命挤名录,不如踏实做保护。 ”

  要让年轻人喜欢上传统节日

  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现代沈阳人的生活中却被淡化甚至遗忘。

  乌教授表示,与南方的赛龙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我国北方各民族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但是,在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他认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关键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来传承文化遗产,要让年轻一代喜欢民族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就可以在沈阳举办射箭比赛。

  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缺活动平台。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不会有很大吸引力。传统节日假如只是吃元宵、粽子,就“应景”了事,那会使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趋淡,甚或渐渐消失。 主任记者 王志东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风俗是件大事 过端午节需要传统衔接与文化启迪

光明网 2011-06-01 10:49:3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粽艾飘香,龙舟鼓响,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这既是中华民族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

  闻一多先生深情地说过:“唯其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和中国人同样的古老,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端午节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在20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从名称、内容到象征意义都发生过很大变化。汉晋之际,人们把凭吊屈原与端午节结合起来,并制定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挂香囊等活动,更加丰富了其文化内涵。辟邪与祈福、怀念与纪念、团聚和娱乐,端午风俗内容多样,不胜枚举。

  端午节风俗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俗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创造,强烈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望和性格特征。这些风俗既有共性,又包含着个性。端午节风俗的文化精神包含: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尊重舍身报国的精神信仰;崇尚刚正不阿的道德人品,等等。这正是数千年中华文化所蕴育出的端午精神。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文化的开放与国际交流的扩大,有些年轻人与传统的风俗渐行渐远。圣诞节、情人节这些西方节日被商家炒作,为不少年轻人所接受。为了唤起人们对传统的缅怀,对风俗的记忆,对文化的传承,自2008年起,端午节与清明节、中秋节一起成为中国人的法定节假日。此举表明我们国家的文化自觉和对风俗的尊重及保护,也为端午文化的传承和光大提供了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然而,单是设立法定节假日还不足以改变西方节日喧宾夺主的状况。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见《资治通鉴》)民间节俗有着极强的文化整合力。我们的节日不仅需要放假,还需要重建,需要传统的衔接和文化的启迪,这些都离不开继承、恢复和发展传统的风俗活动。离开了传统的风俗活动,抽掉了端午节应有的文化内涵,节日就会失去魅力。我们需要从传承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端午风俗文化。这就需要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组织好、开展好端午风俗文化活动,在保留节日风俗、保存节日传统、保护文化之根的同时,还应根据当代社会实际与民族文化建设的需要,在传承好传统节俗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创造,使之更适应当代人的需要。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日。我们要把端午节这一富有诗意的日子,装点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节日,让中国人的端午情怀开出更加健康、灿烂的文化之花。(博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