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的民俗日记”有奖活动

唐小样童鞋的这个技术含量真高。赞一个。。。

TOP

谢谢啦,这都是我模模糊糊的记忆,其实还能写挺多,就怕啰啰嗦嗦写不清楚,让各位看着笑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fngroup 于 2011-3-8 09:48 发表
今天妇女节,洛洛何不策划个民俗学论坛圣男圣女单身大PK?晒单身照,民俗学论坛做媒人。
这个提议太赞了!
俺立马干!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这算不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19# 的帖子

算!
这太给力了!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

炮仗声声抢花炮,欢天喜地瑶乡情

——2011年广西恭城三江石口村花炮节见闻

调查时间:2011年2月15日-17日。

调查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石口瑶寨。

调查目的:感受石口花炮节的节日气氛,了解花炮节的来历、发展和演变,调查盘王羊角舞的传承情况,记录瑶族坐歌堂的情景和唱词,了解师公度戒和跑梅山仪式等。

准备情况:数码相机、录音笔、电池、纸笔、雨衣等。

2011年2月15日,我有幸与导师朱雄全教授、刘禹同学一起,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调查并参加三江乡三江村石口花炮旅游文化节。

驱车沿蜿蜒山路从莲花镇进入三江,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远远看见喜庆的对联——上联:挞长鼓唱瑶歌迎接贵客,下联:赏民俗观舞蹈共庆元宵,横批:热烈欢迎各界嘉宾光临石口瑶寨。更有瑶家妹妹用自己纯朴的歌声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瑶族同胞的热情立马令我倍感亲切,疲乏顿消。

一、石口概况

三江乡地处恭城县东部花山,北靠湖南江永,东连富川瑶族自治县,南接钟山。县内最高峰银殿山位于其境,茶江和势江皆发源于该地。元朝大德九年(1305年)三月,湖南千家峒[1]瑶民为避官兵围剿举峒逃离,其中一支从三月十九日至廿六日从江永源口进入三江界,而后向南扩展,取名伸家峒。以十八岭为界,北称伸家上垌,南名伸家下垌。明仁宗元年(1425年)先立茅塘,后立石口,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立满上下二垌十二寨。

三江乡古称东乡里势江源伸家垌,明永乐二年(1404年)官府在茅塘、石口设兵堡,分别派俍兵10人。清初瑶人将俍人赶至源口和钟山。民国初年在伸家垌设茅塘、黄坪、石口和牛尾寨,始有建制。三江乡是恭城过山瑶最大聚居区。

石口距三江乡政府东北1公里,是一个古老的瑶家村落。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峡谷喷涌而出,缓缓穿过肥沃平展的土地。河两岸的山坡上或集中或分散地居住着八百多瑶胞。石口村是从湖南千家峒迁徙出来后保持最完整的原型文化地,拥有自己独特会期、语言和风俗等。全村每年最大的集体活动是正月十四会期,以抢花炮为主,还表演独具特色的羊角舞,并融入舞狮、彩调、现代歌舞等,亲朋好友纷至踏来,尽兴而归。

二、花炮节的来历

石口抢花炮已非常久远。相传在湖南千家峒的时候,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却未曾有一男半女,有一年年三十俩口子相对而望,终觉孤单,倍觉凄凉。此时,进来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头,送给他们一支花,交待他们好心供奉,说完飘然而去。夫妇俩听他的话把花供奉在神台,平时每天一支香,初一、十五供茶,过节供酒菜。

第二年老头依约而来,此时夫妇俩已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夫妇俩对老头感激不尽,热情款待。席间夫妇俩询问该如何酬谢老人家,老头说:“不用什么答谢,每年只要卷一个大炮仗,择吉宁日而放就可以了。”老头走后,每年夫妇俩都卷一个大炮仗,选择吉日鸣放,代代相传。由于这个炮仗能给人带来吉祥,千家峒瑶民纷纷来抢回家供奉,第二年择吉日而放,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抢花炮。

到了元大德二年(1298年),千家峒突遇事变,被迫迁徙,千家峒瑶民含泪离别故土,四散而走,其中一支往湖南桃川、源口,一直到三江乡石口村定居,村脚平整、肥沃的土地称为伸家洞[2],以表示不忘故土。每年的正月十四固定为会期,举行抢花炮、跳羊角舞、舞狮等活动,热闹非凡,并代代相传一首瑶话歌瑶:

大德二年千家出洞,大田大地带不来,

带来了个龙衣大娘、元宵喜炮,转到伸家下垌,

各人伺奉,求男得男,

求女得女,求财得财,

老人求寿,寿比南山,

年轻人求多,多比连山,

年祖一开,元宵一至,

石口二村,打锣下洞,

选送留煞,后送百怪,

留煞送走他方去,留转龙衣大娘,

转回新炮头家财头上。

三、花炮节的发展

花炮传到石口后,由于人丁兴旺,抢花炮人多,一个花炮已不够抢,所以在石口大村设盆姓二个炮,小村盘姓、黄姓各一个炮,共四个炮。据说抢到花炮颇为灵验,现在还健在石口大村一个叫神保的七旬老人就是当年抢花炮求来的,所以以神灵保佑来取名。还有一个对面岭居住六十多岁老妇人叫炮花取名更直接。旧社会时一个卿兴利的人便是有一年抢得花炮,却没有钱筹办花炮事宜,用仅有一点钱赌场上搏一下,又神奇赢了一大把——这些无疑给抢花炮带来更喜庆的气氛,更让人感觉到抢花炮就是抢到了福气。

十年文革曾中止了抢花炮活动,1982年始恢复,当时可是人山人海,田垌上站满了从四乡八里来看抢花炮的人们。这种热闹景象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现代文化娱乐的冲击和制作花炮的开支,石口大、小村村民开会决定四个炮合为二个,大、小村各一个,以少而精保持人气,一直沿袭至今,使这个古老的村落依然保存着古老的风韵。

每年抢到花炮的人家,恭恭敬敬将花炮请回家,供奉在自家神台。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邀请村上老人和亲朋好友一二十人聚集家中,买回五色纸、粗纸和自制土硝,层层卷制成直径30公分高40公分左右的花炮,在上面插满五色纸,制成炮花,基本上半天即可制作完成。

到了新年正月十四早上,主家用簸箕盖一层米,上面放些烟、糖,由少年儿童用花轿抬着花炮沿村路游行。经过各家各户时,要放鞭炮给红包以示庆贺,抬轿的小孩轮流抬。主家以前给糖,现在给利是给抬轿的小孩,也常引来成人参与。

(抬花炮巡游全村,给村民带来美好祝福

游炮后,下午四点主家抱着炮,遮着伞,到田垌中央,点燃引信,全场观众屏住呼吸等着一声炮响,炮响过后,炮头直冲云霄,早有心抢花炮人家则飞奔而上。抢到花炮的人家紧紧护住,不让别人抢走,满脸笑容接受狮子朝拜和上一年炮主的祝贺。于是,新的一年抢花炮又开始了轮回。[3]

四、盘王羊角舞

相传很久以前,瑶族的祖先盘王被山羊撞下山崖摔死了,盘王的妻子和七个儿女齐心协力把山羊抓住,将山羊皮剥下来,将山羊角锯下来,以解心头之恨。后来,子孙们用山羊皮做成鼓,拿山羊角跳舞,用来纪念祖先盘王。

至2008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8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5项。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1人。2010年9月9日公布的《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126号即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瑶族羊角舞。[4]盆春生被桂林市文化局推荐为瑶族羊角舞的代表性传承人候选人。他说:“这是我的光荣,是政府对我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这份荣誉敦促我要更加努力把瑶族羊角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逐年提高,人们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兴趣被各种各样的文化强烈冲击着。瑶族羊角舞的爱好者渐渐老去或去世,迄今,唯一的自然传人仅有73岁高龄的伍有光老人一人。[5]老人身体还比较硬朗,但话语间无不透出对羊角舞传承的深深担忧。此次花炮节重要内容盘王羊角舞,就是老人亲自教,亲身示范羊角舞的舞步,耐心地讲解每一个动作。

(图为伍有光老人正在展示瑶族盘王羊角舞 刘禹 摄)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不是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章明确指出: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6]

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和相关部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过科学论证,把非遗的工作提到了立法的高度上来,非遗的保护有了强力支撑的大伞。“非物质文化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记录,是民族历史这棵参天大树的‘年轮’。它反映出雄浑的、博大的、涵括整个民族的悠久历史进程。”[7]瑶族羊角舞反映了瑶族祖先与恶劣环境的激烈斗争,以及瑶族子孙对盘王的深切怀念。

“传统是发展的、流动的,它有自己运行的客观规律。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的一个方面,同样是存在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不能只注意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以为文化遗产的“过去式”就是最合理的存在,忽视甚至歧视文化遗产的现时状态和将来发展,割裂它的发展和流变,人为地将还在生活着的文化遗产“化石化”。[8]

诚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自然有义务要传承和保护瑶族羊角舞。更重要的是,每逢重大年节,甚至当多年后自然传人不在了,在当地人们真实的生活里,大家还能扎起头巾,放开赤脚,拿起镰刀、叉子,拿起羊角,舞起来,动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传承,真正的行动起来,去保护和传承,更是享用属于当地人们自己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只是流于民俗展演的形式,恐怕不会有更强劲的生命力,那就是名副其实地消亡了。

六、生产生活用具展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的全过程。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的每一个方面,几乎都是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造成民族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份的认同感,而且还可以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所以,物质生活民俗在各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占居重要地位。[9]在石口瑶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自然也不例外。

此次三江花炮文化节别出心裁地展示了“石口瑶寨前辈生产生活用具”,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人们的情绪似乎也跟着这些用具回到了前辈们生活中去。这个展览虽然只是在瑶寨“石口乐园”简陋地摆放起来,没有专业的展览台,没有好看的灯光照射,没有更多的讲解,每件物品上贴着用红纸写的名称。但是仍然意义非常,勾起了许多人往日的回忆。它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复刻了前人以及现今仍在延续的生产和生活场景。据笔者现场统计,这次展出的生产生活用具主要有:

瑶族服饰、浴巾、小边衣、满月帽、草鞋、布鞋、雨帽、蓑衣、大衣柜、小衣柜、土熬酒器、松光灯、水油灯、汽灯、马灯、木杆秤(十六两)、冲粑锤、冲墙锤、木耙、[10]、山地锄、禾炕、谷筛、切刀、草刮、网麻、叉口、挖瓢刀、禾剪、青蛙笼[11]、蚂蚱笼、鱼篓、苞谷篓、镰刀篓、茶叶甏、麻篮、盐筒、油筒、米升、压棉机、纺纱机、菜盖、剩菜篮、提篮、吊箩、木瓢、米粉漏瓢、撮瓢、漏瓢、斗桶……

展出用具大大小小共五十余件。当然,这些仅仅是现在我们所还能见到的一部分用具。随着时代的滚滚向前,这些用具有的仍被一代一代地继续沿用着,有的已经被改进,有的已经被替代,也有不少已经慢慢消失退出瑶胞的生活了。这些年代久远、颜色已经发黄发黑的器物,是瑶族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勤劳肯干不断摸索、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

我们可以尽情想象:当年的田间地头里,是哪个年轻力壮的瑶家汉子,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一边擦汗,一边用禾剪一剪一剪剪出一年全家的好收成;当年的田埂上,是谁家顽皮的小男孩在田间逮住了一只青蛙,用稻草捆住它的腿,吹着口哨不无得意又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青蛙笼里;当年的火房里,又是哪家人用自家的土熬酒器,熬制出了香甜的米酒,香飘四溢,而后和亲朋好友举杯共饮,享受生活的欢愉;是哪个妇人用米升量好自家种的谷米,为一大家人做每一顿家常饭菜,饭后也许还有些剩菜,但是还舍不得倒,把它们一起放进剩菜篮,怕有老鼠偷吃,高高挂起来……

七、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

一碗疏,两碗亲,三碗四碗见真心”,这说的不是酒,而是瑶族油茶!

一杯苦,二杯甲[12],三杯四杯好油茶”,有歌唱得好:

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家家都把油茶打,

打出油茶的芬芳,打出油茶的潇洒。

打出生活的欢乐,打出时代的佳话。

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油茶飘香千万家;

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恭城油茶甲天下!

你也喝油茶,我也喝油茶,人人都把油茶夸。

喝出油茶的情义,喝出油茶的文化。

喝出油茶的历史,喝出油茶的发达。

你也喝油茶,我也喝油茶,油茶香醉千万家;

你也喝油茶,我也喝油茶,恭城油茶传天下![13]

歌声唱出了油茶的芬芳,唱出了恭城人民对油茶的喜爱。传说在宋代时,恭城叫茶城,以盛产茶叶出名,每年都要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而且连年加重,百姓苦不堪言,县官也难负重任。皇帝更位后,县官在上书朝廷要求减轻税赋的呈辞中故意将“茶城”写成“恭城”,皇上一看,心想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还如此恭敬朝廷,龙颜大悦,大笔一挥,钦此!茶城不复存在,而百姓喝油茶的历史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油茶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实际十分讲究。主要是三大件:比较特别的直径二十厘米的生铁锅,竹篾编织的漏斗(油茶滤)和呈“7”字行的茶树木锤。制茶的主料有茶叶(一般是绿茶)、生姜、老蒜头、花生米等,数量因人多少而定。其制作方法是:先用温水泡好茶叶,去水留渣,与洗净的生姜、大蒜、花生米等原料放进烧热的茶锅,用油茶锤反复捶捣,使之溶烂。待料烂水干时,放些油盐,加入开水,沸腾一两分钟,再用油茶滤滤出,这样,醇香浓酽的油茶即成。

此次调查,我们也有幸喝了好几轮油茶。油茶是当地人们待客上品,大凡家中客至,勿论远近亲疏,都以油茶款待。饭前,主人也会先用油茶招待客人,喝过油茶后,才开始正式用餐。这样,一方面可以先开胃,另一方面,也可以留出更多时间给主人来更充足地准备菜肴。用餐起来,人们也会觉得饭菜更香甜可口。

有瑶歌唱道:

主:叫声老同进屋先,进屋就把油茶煎;

三碗油茶下了肚,古今中外再谈天。

客:早闻恭城有油茶,可惜不曾喝过它;

百闻不如亲眼见,先看操作后品茶。

主:瑶乡待客礼性差,木叶冲水也当茶;

放点生姜和大蒜,有点苦来有点辣。

客: 一碗油茶到肚中,味道确实大不同;

昨遇风寒头壳痛,如今感到好轻松。[14]

喝油茶时,洒上一些小葱或香菜,拿些糕点小吃就着一起吃,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常见的糕点小吃有:大肚粑、柚叶粑、艾叶粑、油堆粑、南瓜饼、三角粑、羊角扭、灰水粑、莲蓉饼、肉糕粑、糖糕粑、南瓜粑、船上粑、笼糕粑、糍粑、芋头条、对硍粑、灯盏粑、面粉粑、酥黄豆、酥花生、萝卜粑、麻旦果、水浸粑、糁子粑等等[15]

八、瑶族坐歌堂

花炮节是夜,抢到花炮的人家宴请宾客。晚饭后,生起炭火,架起炭盆,人们围坐在长板凳上,喝着暖暖的油茶,吃着柑橘和点心,听歌手对唱歌堂,俗称“坐歌堂”。可别小看了这坐歌堂,这是要从当天晚上吃过晚饭一直唱到第二天天亮才停止的。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瑶族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以其独特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反映了特定的历史和生活,表达了瑶胞的理想和愿望、痛苦和欢乐,展示了瑶人独特的审美趣味、道德观点、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瑶族是一个酷爱唱歌的民族,民间歌堂习俗由来已久,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有起歌堂对歌的习惯。瑶族民歌除了即兴创作、口头传唱的大量作品外,许多古歌、民歌被人们用汉字传抄保存下来,瑶族歌书是瑶族民间文书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是瑶族民间文学的重要遗产。民间传抄的歌书种类很多,就内容而言,有爱情歌、婚姻歌、甲子歌、农事季节歌、劳动歌、历史古歌、盘歌、苦情歌。[16]

一般坐歌堂上唱的歌曲有:问主歌、起堂歌、门前歌、入堂歌、递(接)茶歌、称(赞)茶歌、递(接)烟歌、称(赞)烟歌、上路歌、天光(亮)歌、洗脸歌、送客歌等。从唱法上分有高音拉法、中音拉法、讲歌、山歌等;从内容上分有歌唱生活、生产、历史、爱情的歌。双方唱得高兴,对答得当,一唱就是通宵达旦。通过坐歌堂,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丰富了山区文化生活,交流和联络了感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在欣赏歌手唱歌并进行录音时,笔者发现在屋内围坐炭火旁一起听歌的,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大家都很用心在听,而且听众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少不更事的小孩;性别也没有限制,男女皆可。主人家欢迎村子里所有的朋友一起来家里庆贺。

当天晚上一共设了两个歌堂,据说歌堂设得数量越多越好,是祝愿主家红红火火兴旺发达的意思。笔者所在的歌堂在里屋,一共有四个炭盆,每个炭盆四张矮长凳,每张矮长凳上平均坐了2~3人,算起来,屋子里起码有40多个人了。歌堂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一家电视台进行了录制。也许是电视录制稍有紧张情绪的原因,歌手们的发挥反而没有后来那么自然。

歌堂是对歌的形式。两个五十岁上下的妇人一边,另外两个差不多年纪的男性在另外一个火盆前。就整个歌堂的情况而言,笔者窃以为每方都有相对更厉害的歌手之一。女方两个人头上都包着头巾,这块头巾是一整块大概60公分左右的正方形瑶族织锦,在脑后用别针固定。男方两个人都在不断地吸烟,其中一个唱歌时会很专注地看着燃烧的炭火。

对歌的歌词,除一些既定的唱词外,几乎都是即兴对唱的。一方唱完,另一方基本上能在短时间内接上,有的暂时没有想到唱词的,就可能需要稍微长一点的时间来应答。这个时候,在场的人们也不会打断,而是静静地等着,看应答的人会想出怎样精彩的唱词来。唱到大家都认为有趣的地方,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笑出声来,稍微腼腆一点的人也会掩嘴一笑。

有一段唱完四句歌词后,其中一个男歌手很严肃地向大家说道:“这个不能再唱下去了,我再唱下去,这里有这么多女的,你们要不好意思的了”。笔者猜想可能是荤段子一类,但是苦于没有机会细问。加之笔者也是女性,如果真正问起来,可能歌手自己也不好意思回答。就权当作是不能说的秘密吧!这是很适当的一种作法,不会令屋里的气氛显得尴尬,也是瑶族汉子较为他人着想、顾全场面的一种表现。

据当时坐在我旁边的阿姨说,坐歌堂最开始是因为每当瑶家人聚会,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的寨子赶来,晚饭后回家已经太晚,但是当时瑶家人的经济状况并不如今天,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的床铺可以住得下。所以,大家就通宵达旦开心地唱歌、喝油茶,等到第二天早上喝过早油茶再回到自己家中,这样也更方便保证安全。

当晚唱到下半夜的时候,有的人坚持不住开始打盹,也有的住的近的便回家歇息了,屋里差不多还剩二十人的样子。两个歌堂互相都能听到对方的歌唱,奇怪的是歌手们并不会混淆,还是专注在自己的歌堂里,认真地接歌、唱歌。她们手上拿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些先前就准备好的歌词。每次接歌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比较快反应的那个会小声的告诉另外一个下一句唱些什么。如果觉得不妥,两个人还会继续商量,但是声音一般都是压得很低的,不想让别的人听到她们到底在商量什么。

因为歌手一开始唱的是瑶话歌,笔者并不能听懂。到了下半夜开始唱了用恭城当地官话唱的,但是由于音调、拖音等因素,虽语言交流没有问题,但是在歌唱里并不容易懂,笔者也并不能完全弄清楚每一句的唱词。据旁边的阿姨介绍她们也是听了很多年很多场合,才慢慢听懂的。也许这也是坐歌堂的魅力之一吧!故虽然有录音,但唱词整理十分困难,这个工作暂时搁置,以免误导读者。资料暂时先保留,留待更多人来解答,请见谅!

九、师公跳梅山
“瑶族民间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到民间巫教与道教等人为宗教交融发展的漫长过程。……作为一个山地民族,瑶族历史上还较多地保存着自然崇拜,如民间打猎要祭山神、伐木要祭林神、捕鱼要祭水神、种田要祭谷神等。在瑶族的宗教信仰中,原始巫教与道教交相辉映,其中道教的成分非常明显。瑶族民间的道公、师公既是瑶族社会中主要的宗教法事主持者,也是瑶族宗教等文化传统的重要传承者。”[17]
当日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当花炮落定,要跳梅山之前,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正当所有人拿出雨衣、打上雨伞后,大雨又突然停下来了,不知道是不是神灵显灵了呢?
在场的所有师公中,只有一位是曾经受过瑶族成年礼度戒仪式的[18]。也就是说,只有他有资格带领其他未受过度戒的人做这场法。否则,是绝对不敢贸然行事的。听到这里笔者不禁为现实担忧起来,在这位师公将来去世后,这个仪式还能继续进行吗?毕竟师公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并不是特别好。[19]提出这个问题后,并没有当地人直接回答我。可能他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也无能为力。
图中的神台上,摆放了装有酒、油茶、米、利是等祭品的茶盘、一左一右两个柚子等物品,还有一对用来卜卦的牛角,周围用一串串的纸钱围了起来,正面有对称的图案,其中正中央是个铜钱花。五色纸扎的花环很漂亮,还插上了竹枝。整个神台摆在燃放花炮的田垌里非常惹眼,吸引了许多摄影记者长枪短炮的拍摄。最神秘的是摆在茶盘里的一方印,经辨认印上刻的是“太上老君”。瑶族是信奉道教的,这个倒是好理解了。当时其中的一个师公还给我们看了一眼他身上佩戴的符纸,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黄色符纸。不过他马上遮了起来,不让再看,更拒绝了其中一个摄影者的近距离拍照要求。
跳梅山仪式相对比较神秘,我们在现场能看到,先前在寨子口唱迎宾歌的瑶族妹妹们手拉着手围着神台唱起歌来。最厉害的那位师公戴上法帽,带着他的一个徒弟,开始了正式的跳梅山。他们先在神台四边做一些手诀,嘴里念叨一些什么(距离太远没法听清)。师公在做完手诀后,迈着师公步,拿着师公棍,一圈又一圈地绕神台,嘴里不断发出一些声音。剩下的几位师公开始加入他的队伍,所有的师公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不停地走师公步。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个师公吹响了手中的牛角,还有一些师公和在场的许多观众开始吹一种很特别的口哨。声音很不一样。
整个过程伴随着敲锣打鼓的音乐声,所有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将跳梅山仪式围得严严实实,生怕自己错过了哪个画面,毕竟这种场面能见到的机会并不多。
十、结语
此次石口花炮节,虽全程整体持续时间不长,但是非常幸运地见证了整个花炮节的过程。当天整天都阴沉沉的,地上是标准的“水泥路”,相对比较湿滑,笔者每走一步都尽量小心,生怕把相机摔了就没法继续把真实的画面留下——尽管已经深深地烙在了脑海里。
尽管这样,当日热闹的场面仍震撼了我,我们经常担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绝,担心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殊不知,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是最强力的磁石,有谁不被深深地吸引住呢?上至九旬老妪,下至三岁小儿,大家都是融入在节日的气氛里。对于民俗学学者而言,或许需要给舆论和媒体更多的正面的声音,让这些强音再去回馈给所有的受众最正面的报道,形成良性的循环和生态,从而不断地扩大影响力和加大民众参与度。
这是笔者真正意义上进入民俗学学习以来的正式的田野调查,虽然亲眼见到了以前并没有近距离接触的事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为调查报告的写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但是还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如事先并没有详细的了解花炮节等相关资料,留下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录音设备储存空间不够,没有将坐歌堂完整记录下来;如相机电池准备不足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得更充足的硬件条件;如体力不够,当晚坐歌堂活动结束后来不及消化和做更多的记录就进入了睡眠。不过,从另一方面想,这恰好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调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保存了经验。
山清水秀的石口,雾气弥漫的山野,清新醉人的空气,热情真诚的人们,欢愉快乐的羊角舞,庄重肃穆的跳梅山,醇香浓酽的油茶,音调低沉的瑶歌……石口抢花炮这项祈求人丁兴望、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地久天长的风俗,定将成为每一个参加过正月十四石口花炮节的人脑中美好的回忆。
临走之前,我们去看望了师公,告诉老人家一定要保重,我们还有许多没有搞清楚的问题想要请教他;盆师父看到我给他抓拍的照片非常地开心;跳羊角舞的伍师父特意来送我们,我和他紧紧地握手,生怕下一次握手遥遥无期。每一个相处了几天的瑶胞都依依不舍又满心期待地问:
“你们什么时候再来?”
“你们明年来不来啦?”
是呀,笔者也在问自己,什么时候,再来石口?
正所谓:炮仗声声抢花炮,欢天喜地瑶乡情!

[1]
此处笔者在花炮节庆典处所得到的资料写为“千家垌”,鉴于湖南江永“千家dòng”已确定写为“千家峒”,故此处特意该之。其他未做改动。千家峒之“峒”,有“峒”、“垌”、“洞”等多种写法,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则普遍用“千家洞”。关于这个问题,杨仁里在《千家峒的雅称及‘古都’浅析》一文里详细地做了说明:“《词源》上‘洞’字注释为:‘(一)孔穴,深穴。(二)贯穿。(三)敞开。(四)深透、明澈……’,显然,这个‘洞’字的含义不适用于能容千户人家的聚居地之称。‘峒’字注释为:‘(二)旧时对我国贵州、广西少数民族居住地方的泛称。如苗族的苗峒、壮族的黄峒等。唐柳宗元《柳先生集》四二《柳州峒氓》诗:‘青若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又‘峒人’条注:‘我国西南地区居于山地的少数民族’。宋陆游《剑南诗稿》二《游卧龙寺》:‘峒人争趁五更市,我亦来追六月凉。’由此可见,‘千家’后面使用‘峒’字是贴切的。古代瑶族的汉文化不高,许多字是采取记音的方法,甚至许多事情请汉人代笔记之,写作“洞”并不为奇。从以上唐宋诗可知,古代的‘洞’和‘峒’不通用。因此,瑶族民间古文献上‘千家洞’的‘洞’字,我们称之为‘借音字’,今天在阅读、使用这些古文献时,应把‘洞’字理解为‘峒’之意。”垌dòng<方言>田地。三江采用“垌”字写法,因时间仓促并未做详细考证,据当地文化人盆春生介绍说以前瑶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哪个dòng字并没有太大区别,本意都是从湖南千家峒逃离、要纪念千家峒的意思。留待更详尽的考证。


[2] 有《千家峒古本书》为证。“从前我们祖先是在南京,江西省太和县人氏。住在青州石桂巷。……大德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来到源江人西江河。俸人住家俸源口,黄人住家黄家濯,盘人住在盘洞,翟人住在翟茅塘村。李人住在李家冲,何人住在仁人洞。又到仁宗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卯时,黄贵十九立茅塘村,周三公住在木贡村。又正德王元年三月十九日立石口村,十一月初十立松木寨。又到嘉庆三年立上洞,招大浪水,安冲南江源,立满上下十二寨,为伸家洞。”《瑶族古籍<千家峒><盘王歌>选编》P33,杨仁里编纂,中国图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 此处资料参考当日花炮节石口主办方提供宣传页,在此鸣谢!

[4] http://www.gxipn.gov.cn/Article/Details/2946资料来源广西促进投资局网

[5] http://blog.gxsky.com/blog_view_111236.html,据这篇发表于2007年3月11日的博文:“现在村子里会跳羊角舞的师傅只有4个,全部都是七八十岁了,现在老师傅们还有点精力,每到会期(相当于庙会吧)的时候老师傅都是一家一家上门去请这些徒弟们来跳。老师傅说,再过两年他也不操心这事了,有人愿意跟他学他就教,至于以后会不会失传他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跳羊角舞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年轻的后生们是教会一批走一批,十五六岁以后,基本上都不愿意再去跳了,因为他们也觉得穿着民族的服装,跳着怪异的舞步很不好意思,也许只有我这个城里来的姑娘才会对此如此的兴奋”。

[6] http://www.npc.gov.cn/huiyi/cwh/1119/2011-02/25/content_1625617.htm中国人大网

[7] 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社会科学》,20071月第15卷第1期。

[8] 同上。

[9]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P40P73

[10] 此处红色标签写的即为“龍”,其他都是简体字,这里特意是繁体,不知道是不是就是特别要用这个字。当日活动日程紧张,未来得及向当地人请教。

[11] 展览处贴的红色标签为“蚂虫另笼”,疑为错字,音“māguǎi”即青蛙的意思,笔者此处做了更正。

[12] 甲,当地音,意思是“苦涩”。

[13]歌曲《打油茶》,作词:曾宪瑞,作曲:全德胜(瑶),演唱:廖鸿飞(壮),自恭城瑶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专辑《回家过年》。

[14] 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2011年2月26日,李健宁主讲《话说恭城油茶》,http://www.youcha.net/forum-viewthread-tid-74701-highlight-%D3%CD%B2%E8.html

[15] 资料来源http://www.youcha.net/thread-74770-1-1.html第九届桂林恭城桃花节暨首届桂林恭城油茶文化节“恭城油茶十大名点”评选活动介绍。笔者家乡湖南江永的油茶和恭城油茶内容和形式都相差无几,喝起来倍感亲切。也许这也是瑶族人的文化认同之一吧!

[16]朱雄全:《瑶族文化遗产》,见于南岭樵夫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2af550100075v.html,原载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朱雄全:《瑶族文化遗产》,见于南岭樵夫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2af550100075r.html原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 图中头上带有法帽的为受过度戒的师公。他正带领他的弟弟做手诀请神。

[19] 在第二天的专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师公患有支气管炎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一次只能一张图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洛洛 于 2011-3-7 21:43 发表
二月二,龙抬头
惊蛰过了,童鞋们该出来活动了。


“我的民俗日记”有奖活动

活动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身边的民俗活动、现象、事物等。
作品形式:不限。文字,照片,图画,歌曲,视频等。。。
活动时间 ...
我凑个份子,可以提供奖品。遵照洛洛的设计,先不说奖品是什么,我只悄悄告诉洛洛一个人吧。

TOP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3月8日 星期二 晴

刚刚从讲座现场回来。说实话,有些伤心。去的人不多。主讲人是82岁高龄的乌丙安爷爷。在我们民俗学界,老爷子的可谓是大名鼎鼎。然而非民俗学的同学对他却知之甚少。老爷子是共和国第一批研究生,当年在北师大跟着现代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先生读书。毕业后,分到辽宁大学教学。从57年反右派开始,老爷子便受到打击,后来被污蔑为是蒙古奸细、台湾奸细,被关进监狱。出狱后又被下放到农村。直到1979年,乌先生都50岁了,才重回辽大。许多人都觉得乌先生这辈子就废了,可他就凭着对民俗文化的执着,从50岁开始重操就业,做起了民俗学研究,《中国民俗学》、《民俗学原理》、《民俗文化新论》、《中国民间信仰》、《神秘的萨满世界》一本本专著相继问世,为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还先后带了上百名硕士博士,为民俗学培养了后继之才。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兴起,老爷子又被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评审委员会评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昆曲、古琴、蒙古长调、剪纸、书法、京剧、妈祖信仰等等世界级非遗项目,都是老爷子领着搞的,说他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护法金刚也不为过。

    老爷子这次来河南,除了来河大拜访老师兄张振犁先生和跟河大学子交流外,还要到洛阳考察关公信仰,为关公信仰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做准备。想想,一个82岁高龄的老人,至今仍在四处奔走,让人总觉得有些悲壮。

可这场在政府层面上轰轰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究竟在实践中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多少影响呢?国家现在是建立了四级保护名录体制,一大批民间艺术、民间风俗、民间传说等被列入了保护名录。最近还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但是又有多少具体的保护措施呢?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有多少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呢?

    前不久,河南省四平调表演艺术家拜金荣老师不幸逝世,当戏迷们前去吊唁拜老时,惊讶的发现拜老的家中竟然一贫如席,屋内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这就是小剧种的发展现状,这就是一个老艺术家的生存环境,这就是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生存现状!悲哀啊!

    政府的资金和政策都是外在的,况且现在许多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并不是从保护文化遗产角度出发,而是从地方经济发展出发,太昊伏羲祭祀大典可以申遗,因为拿着文化遗产的金子招牌地方可以发展旅游,妈祖信仰可以申遗,因为这是联系台湾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可以吸引他们回来投资创业。四平调也申遗了,可现在没人听四平调了,政府赚不到钱了,即使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又能怎样?四平调艺术的发展依然是举步维艰!

    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还是靠民众。民众心中要有对文化的敬畏之心。要懂得去欣赏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康保成老师说“大陆有最好的戏曲艺术、台湾有最好的观众”。台湾的戏曲演员水平并不如大陆,但是他们的观众就愿意花钱去看戏。我们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可是我们却没人去欣赏他们的艺术!

    前不久,余秋雨还说地方戏就该任其消亡,简直是屁话啊!我们花大量资金去保护一只熊猫,去保护一只朱鶰,称其为国宝。因为我们知道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那我们为什么就不愿意去保护民间文化呢?我们为什么不愿意去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呢?

[ 本帖最后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3-8 22:5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有没有可能一次上传多张图片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3-8 22:54 发表
3月8日 星期二 晴

刚刚从讲座现场回来。说实话,有些伤心。去的人不多。主讲人是82岁高龄的乌丙安爷爷。在我们民俗学界,老爷子的可谓是大名鼎鼎。然而非民俗学的同学对他却知之甚少。老爷子是共和国第一批研究生 ...
是不是你们宣传力度不够咯。。。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3-8 22:54 发表
3月8日 星期二 晴

刚刚从讲座现场回来。说实话,有些伤心。去的人不多。主讲人是82岁高龄的乌丙安爷爷。在我们民俗学界,老爷子的可谓是大名鼎鼎。然而非民俗学的同学对他却知之甚少。老爷子是共和国第一批研究生 ...
乌先生说的好!  这位先生的热情激情和生命力都值得后生们学习。这么大的年纪还奔波在遗产保护的第一线,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如此深入的了解民间艺人,体察社会,还能这么关心80  90后学子!~我们又有何种理由不努力呢~

有些东西是宝,但是却被某些所谓的学者唾弃,真是对自己身份的侮辱。同样乌先生也是民俗学界的一宝,只是很多青年学生不愿去了解学术,不去关注文化,不去思考人生,所以他们不来听讲座,不学习,没有丝毫文化使命感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俺想爷爷了
生命是条单行线,
出生在这头,
死亡在那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