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粤普之争”的博弈

学校“封杀”粤语引热议 赞同派:学校做法没错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12日 14:49 来源:羊城晚报


  上周五,羊城晚报以《同声同气祖孙俩竟变“鸡同鸭讲”》为题报道了越秀区执信南路小学“封杀”粤语一事(广州地区读者详见7月9日a17版,右图),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读者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反对:

  连母语都不准讲

  是不是太离谱?


  天河区张小姐:粤语是一种文化,不会讲广州话怎么做广州人?在广州的土地上怎么能没有广州话?一生中还有许多机会需要讲粤语,学普通话有很多途径,无需“赶尽杀绝”。

  海珠区许小姐:用广州话可以读通很多古诗词,古诗词里面有很多押韵的地方,是改进过的普通话不能读出来的;普通话是一种经过变化的语言,这在国内大学的课程都有讲这方面的问题;用粤语读古诗可以体现其美感。

  海珠区任先生:广州人连母语都不准讲,是不是太离谱?在清朝统治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专制,就像是“焚书坑儒”,坚决抵制学校这种做法。

  海珠区彭小姐:在广州出生的小孩粤语应该是母语,连粤语都不会讲,就等同没有根;两种语言同等重要,“只顾普通话的生、不顾粤语的死”是不对的。

  读者罗女士:广州话是广州人的本土文化,粤语古就有之,在古代就是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外地人来到广州应该入乡随俗,粤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都要懂,这才便于交流沟通,但强行规定说普通话不好,这样很快令广州话失传了。广州人应该保护自己的方言。

  赞同:

  学校做法没有错

  不应小题大做

  海珠区黄先生:学校要求学生在校讲普通话,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多些学校“封杀”粤语我都赞成。

  天河区吴先生:我来广州十多年了,与广州本地姑娘结婚生子组建了家庭,但粤语一直是我们之间沟通的障碍,我甚至为此差点产生了离婚的念头。粤语影响了我的家庭幸福,我很讨厌它。

  网友“广州的清”:我小孩也是执信南路小学的学生,学校推广普通话没有错,校外并没禁止讲粤语,家长干什么去了,完全可以和小孩说粤语啊!教育机构推广普通话,对广州本土学生是好事。把一个家庭的小矛盾升级到普通话与地方话的大矛盾,是小题大做。

  中立:

  两种语言要同行

  不要顾此失彼

  天河区廖先生:应该允许两种语言同行,没有什么地方只允许一种语言通行,推行普通话,也应该保留粤语。

  退休老师陈姨:上课时应讲普通话,课后师生或家长间的交流应自行选择语种,不然粤语慢慢会变成历史遗产。

TOP

广州官员称政府从来就不曾有过“弱化粤语”想法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0日 07:08 来源:广州日报

  ○ 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 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岭南戏曲、音乐、饮食等息息相关,不仅不存在“废粤”的可能,而且对于本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向来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 外地人积极学说粤语,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在这个城市当中已经成为常态。

  ○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一直在广州生活、学习和工作,我既热爱粤语,也从小就学讲普通话。


  ○ 我希望市民这次对“保护粤语”的讨论能够使大家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城市,热爱普通话,热爱粤语。

  本报讯 (记者刘海健 通讯员史伟轩)针对近段时间有市民就“保护粤语”问题进行议论一事,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昨天接受媒体专访表示,他们的声音反映了市民对广州、对岭南文化的热爱,同时,个别人所说的“推普废粤”的情况并不存在。市委、市政府从来就不曾有过“废除粤语”、“弱化粤语”的想法,而且认为,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扬岭南文化的过程中,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但没有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

  苏志佳指出,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我们要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

  苏志佳指出,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岭南戏曲、音乐、饮食等息息相关,不仅不存在“废粤”的可能,而且对于本土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向来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推广普通话与保留、保护粤语并不矛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更是广东文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最突出的地域优势。 (下转A6版)

  (上接A1版)苏志佳表示,近年来,广州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外来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比例逐年提升,其中不少人在广州定居,成为“新客家人”。而随着我市中小学教育的普及与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广州人都能通晓普通话。普通话和粤语并用,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语言,已经成为广州人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报刊粤语栏目以及粤语电视节目,都具有较高的阅读率与收视率。外地人积极学说粤语,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在这个城市当中已经成为常态。

  苏志佳说,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一直在广州生活、学习和工作,我既热爱粤语,也从小就学讲普通话。这有助于我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我希望市民这次对“保护粤语”的讨论能够使大家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城市,热爱普通话,热爱粤语。

  据记者了解,近日广州电视台对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应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的建议》作出答复,表示该台目前自办的各频道节目,普通话和粤语兼容,这种播出的现状有广州这座城市历史形成的原因以及现实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变动的考虑。

  广州电视台表示,要继续办好现有的普通话和粤语频道节目,以此有效地传递正确的主流资讯以及党和政府的声音,发挥宣传文化主流阵地的作用,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

TOP

振兴粤剧成热门话题 “穿衣戴帽”要保护岭南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6日 11:12 来源:广州日报


  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群众论坛总论坛第三场举行 参与者积极建言献策

  “广东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全国6.18%,远低于其经济规模所占的11%的比例。而文化消费支出只占其家庭总消费支出的15.4%,和湖北并列为全国第13位,这与我们这个经济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昨日,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群众论坛总论坛第三场在广州举行。

  如何振兴粤剧成热门话题

  昨天的论坛上,如何振兴粤剧,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有现场观众提问:“粤剧推广为何不向香港学习,让罗家英、汪明荃等明星来表演?我们来来来回回都是那些粤剧演员,很少人知道,为何不找年轻一辈的明星合作推广粤剧。”


  “粤剧确实出现一些危机,”广州粤剧院总经理余勇坦承,2003年广州粤剧院和统计局进行了一次调研,对广东的粤剧关注做了一次调研,当时出现的结果是一高两低。一高就是年龄比较高,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两低基本上收入低,1000元以下,还有文化教育程度低,是小学以下。“对于粤剧出现这个状况,我们作为粤剧工作者也在想办法进行振兴,虽然起了一些作用,但是目前效果还不是很好。”

  穿衣戴帽要保护岭南文化

  在论坛中,有网友提出,现在广州都在穿衣戴帽,请问广州在注入现代都市元素的同时,如何实现对岭南文化的保护?

  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说,关于穿衣戴帽,有些地段的确需要,有些地段则不需要。“比如,广东的房屋基本上没有红帽子,现在把一些红帽子放上去,跟我们传统文化可能不搭配。”

  汤国华还说,因为岭南的气候原因,其实广东的房屋都需要有天台。“天台是给我们乘凉用的,从民国时期已经有了,早期很多天台有休闲的功能,现在在天台上搞一个帽子上去,就不是很好。”文/记者黄蓉芳、任朝亮 通讯员粤宣

TOP

部分广州市民网上发起唱粤语歌等活动保卫粤语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6日 11:21 来源:经济观察报


  星期天,下午五点。多名年轻人来到人民公园的音乐亭,唱了三首粤语歌。这些年轻人表示“唱粤语歌表示我们爱粤语,爱广州”。

  这些人是应豆瓣网上的一条帖子而来的。此前一天,“广州旧城关注小组”网友萤火虫在豆瓣网上发出快闪召集,24小时内引来139人拍板参加。

  这个夏天,广州市政协提议广州电视台“改为普通话播音”,被民众认为粤语的危机来临。萤火虫等人决定身体力行推广自己个人和广州这个城市的母语。

  针对市民的“保卫粤语”行动,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7月19日表示,官方并没有废除粤语或弱化粤语的想法,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不但没有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


  保卫粤语

  萤火虫是一名托管所老师。她曾参加豆瓣的“发现广州”小组,通过摄影将广州市内很多不曾被人发现的人文古迹公之于众。今年年初,她加入到“广州旧城改造关注小组”,呼吁保卫本地文化。

  因为一份提案,萤火虫又为保卫粤语行动起来。他们提出:“我们偶遇,因为粤语;我们本已相遇,因为广州。”

  今年6月初,广州市政协在网上发布一项民意调查,建议将市营的广州电视台改为普通话播音。政协的一个理由之一是,广州电视台要上星,所以要用普通话播音。

  7月7日,广州市政协公布民意调查结果。反对广州台转普的人占八成之众,但提案人、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纪可光认为,这恰恰证明民众需要引导。

  萤火虫对此很不理解:“为什么认为我们八成的观众是错的,需要引导?”她和其他组员讨论后决定:需要发出声音,反过头来指导提案者。

  方法是唱歌,模仿香港一些合唱团,用歌曲表达心声,比口号更温和、易为人接受。“唱歌是想告诉大家粤语的文化底蕴。唱歌是想告诉大家音乐能包容这么多东西,一个城市也能包容这么多的东西。”萤火虫说。

  除了唱歌快闪活动,民众还透过微博(t.sina.com.cn)、论坛表示反对。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与知名媒体人陈扬更是就粤语存废问题公开论战。

  作为“建议”指向的单位,广州电视台并不忌讳亮明观点。其节目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即使全部改用普语也不能增加电视台上星的机会。

  不分籍贯,在广州生活的人群都在这个夏天对粤语存亡保持敏感,很多外地人也加入到保卫广州的行动中。

  “发现广州”小组的前组长白马(网名)是湖北人,组员也多是外地来的“新广州人”。白马不仅粤语说得流利,还为寻找广州文化的活动倾注了大量热情。

  在萤火虫看来,白马没有将粤语看作外地人和本地人的隔阂,而是主动地接受了这里的文化和语言。

  一边是民间共同繁荣的语言,另一边则是广州部分中小学在推广普通话过程中的强硬措施。上世纪90年代初,萤火虫读小学的时候,其学校就规定,如果学生被发现在校讲粤语,操行分就要被扣掉一分。“基本上说上20句粤语,三好学生就跟自己无缘。”萤火虫回忆道。

  这种做法一直维持到现在。不少家长发现,土生土长的广州孩子,即使在回家以后也不说粤语,甚至对粤语配音的动画片不感兴趣。

  广州市政协建议电视台转普通话播音的提案出现后,萤火虫感到气愤。“这次我们不想妥协,”萤火虫说,“我们已经愿意去学并且会说普通话,我们跟外地的朋友相处也没有问题。”

  萤火虫这些广州孩子和外省的朋友经常结伴到邻近城市游玩。只要同行的朋友里有一个不懂粤语,全部人都会讲普通话。而对一些想学粤语的人,他们就尽量跟对方讲粤语。

  “包容一切的广州,为何它的语言不能被人包容?”“身为广州人,却没办法决定广州的事情”——由粤语引发的抗辩,早已超越了电视台中粤语和普语的比例问题,成为公民表达对文化破坏、政策程序失当的全民讨论。

  粤语存废之争已超出广州和广东,引发上海、北京等地对其方言处境的讨论。而在粤语主要覆盖区域的香港,广州这场大辩论更是引起感同深受的反应。在善待粤语的这个基本立场上,港人与粤人高度一致。

  文化失落

  粤语式微,唤醒了80、90后年轻人的文化失落感。

  就在唱歌快闪活动的前一天中午,另一个小组“广州街坊情”结束了在新河浦片区的摄影活动,在一家餐厅歇息。

  该小组曾多次讨论,最后决定通过宣传粤文化,理性、温和地表达愿望。

  “广州街坊情”曾以本地有名的食品酥皮面包的图片加文字说明发出一条微博,说他们怀念小时候的味道,几个小时内引来700个转发。

  此前,该小组成员在聚餐中说起“广州人心目中的广州”,20个人说的都是童年的玩意儿,过去广州邻里间的温情,还有老房子、公园等。说到最后,聚餐的气氛有点安静,不少人离席散去的时候还嘀咕着:“现在的广州还有什么特色?”

  取消粤语播音像一条导火索,点燃了民众心中长时间以来对广州文化消逝的不满以及恐惧。

  在参与“发现广州”之后,萤火虫通过亲自探访,“发现广州的历史那么源远流长那么辉煌。”

  萤火虫曾跟随 “发现广州”小组“寻觅大南华西”。在占地18公顷的叶家大宅里,每处都是艺术。庭院内生意盎然,屋内则拥有绘有蓝色山水画的屏风、色彩斑斓的满洲花窗……萤火虫激动得流眼泪,她说自己“完全沉浸在其中,不想离开”。

  小时候不爱看博物馆展览的萤火虫,在广州旧城迷宫一样的街巷内,对地砖、壁炉、楼梯爱不释手。

  就在萤火虫发现了这座城市魅力时,广州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拉开帷幕。除了四处可见的工地,一些道路像“拉链”一样被挖开、缝合、再挖开、再缝合。

  “广州街坊情”小组的粟米佬在越秀、荔湾、海珠等多个老城区居住过,他形容“就好像这里被刺一刀,那里被捅一刀,浑身都痛。”“G4街坊会小组”将摄影活动主题定为 “与钩机赛跑”,表示要抢在建筑物拆除前留下广州的影像。

  萤火虫希望在摄影以外多做点事。她和组员们走进旧城,探访街坊,听他们说自己的经历。

  在著名的恩宁路探访长达半年。组员上山爱留意到,有位老人每天下午搬两把椅子到一栋房子前的遮阳处,竖着腿听粤剧。后来房子开始拆除,老人将“座位”挪过一点,房子拆得更多,老人再挪过一点,依然准时听着粤剧。直到老人自己的房子被拆,他才不见了踪影。

  而安伯开的理发铺,其前后左右都拆掉了,只剩下他家一栋房子。常有街坊找上门闲谈的安伯如今冷清许多,他反过头来安慰上山爱:“现在更好,成别墅了,前后还有花园。”

  萤火虫他们认识到,“广州”不在那青砖屋群里,不在骑楼街上,而是在居民们的生活里。“而居民被整体迁移后的街区,再也无法向外来的游客讲述广州的故事。”上山爱他们拍了一张照片,取名《恩宁路老了》。

  萤火虫说:“我们不是要阻止城市的发展,而是希望政府遵循原住民的意愿,对他们做出妥善安置。”

  萤火虫有过感同身受的体验。她小时候住在中山四路,90年代因地铁一号线建设,一家人与数万人一道迁移至黄石片区。旧城娴静的生活只能被缅怀,再也无法重温。

  “我们永远没有钩机快,”萤火虫表示,“假如没有办法阻止骑楼倒下,我们至少要留住记忆,留住语言。”  记者 吴娓婷

TOP

粤语普通话之争:折射社会变迁下的多元文化冲突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6日 13:45 来源:新华网






  由广州引发的关于粤语普通话的争议目前正在升级,激辩之风甚至波及港澳乃至海外的一些华人社区。专家指出,粤普之争反映了社会急速发展中人们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担忧,同时折射出社会变迁下多元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矛盾。


  粤语是广东方言,但流行区域却并不限定在广东省。由于广东人拥有悠久的海外移民传统,粤语成为海外华人及华人社区中“同声同气、同根同源”的一种文化现象。而一衣带水的香港、澳门地区,粤语更是普通百姓的通用语言和官方语言。目前全球粤语使用人口大约有6700万人。

  粤语普通话的争议早已有之,但最新的热议则源起于今年7月初广州市政协的一份提案,这份“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提案提出,建议亚运会期间在本地广州市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加大普通话播报时长,以便让外地人更好地了解广州。

  然而,这样一个暂时延长普通话播报时长的提案,在瞬间便引发了一场影响波及粤语文化圈,甚至海内外的“粤普存废”之争。

  土生土长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在微博上的一句“母语告急!岭南文化垂危!”在短短几小时内就有数千条评论和转载。在广州有相当影响的著名粤语主持人陈扬也在微博上“振臂疾呼”要“捍卫”粤语。而正在举行的“岭南十大文化名片”评选中,粤语原本不在专家推荐的二十个候选项目之内,结果在网络投票中异军突起,以超过100万张票高居榜首。

  一些“捍卫粤语”的活动也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广泛传播,有广州青年通过网络联系聚集在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以“快闪”的方式一同合唱粤语歌,希望借此呼吁关注粤语和本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也有网民召集组织猜粤语歇后语之类的游戏,表达对粤语文化的支持。

  一些专家和市民认为,一则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建议案却引来如此反应,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对近年来粤语文化式微的担忧。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说,广州正在大规模进行旧城区改建和整饰工程,然而随着城市越来越新,越来越时尚,一些代表岭南文化的旧街老巷却渐次消失:骑楼、西关大屋被高楼大厦取代,粤式茶楼改建成了现代酒楼,一批百年老字号关门停业,岭南画派、岭南工艺、岭南盆景等也渐渐失去了传承,而现在连电视台的粤语时段也要被挤占,这成了人们保护本土文化的“导火索”。

  事实上,粤语地位的变化让一些“老广东”颇感失落,一位家住广州荔湾老城区的市民朱小姐说,广州一些老人家讲的地道粤语俚语年青人都听不太懂,本土长大的小孩也都“蒙查查”(糊里糊涂),粤语文化中的一些传统精华正在悄然丧失。

  然而,占广州人口相当比例的外来人则对“粤普之争”大多持较轻松的态度。原籍山西的马晓燕对记者说,15年前刚来广州时买菜、和同事交流都要说粤语,但现在办什么事儿都可以用普通话“搞定”。

  “我理解本地人对粤语的感情,但对外地人来说,有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很重要,现在的广州很开放、不欺生,这是我喜欢这个城市的重要原因。”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詹伯慧认为,粤语和普通话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粤语地位的变化是和广州移民城市的特征相适应的,过去二十余年间,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广东,改变了这里的社会生态,也改变了语言环境。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伴随城市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是社会变迁使然。

  他同时认为,粤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开放和兼容是粤语文化的一大特征,粤语不仅遍播海外,还给普通话贡献了“打的”、“埋单”、“搞定”等鲜活词汇,是中华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不会因为推广普通话动摇粤语存在的基础。

  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近日也作出回应,称“推普废粤”的情况并不存在,广州市一直致力于弘扬岭南文化,现在外地人积极学说粤语,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已成为广州这座都会城市的生活常态。他呼吁市民“热爱粤语,热爱普通话”。

  随即,广州电视台也对政协的提案作出答复,表示该台自办的各频道节目普通话和粤语兼容,是由广州这座城市历史形成以及现实发展的需要而定的,并没有变动的考虑。

  专家指出,围绕“粤普之争”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些争议将引领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入思考。詹伯慧认为,中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而在市场一体化、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融、冲突在所难免,如何保持文化多元化,尊重和保护区域文化、民俗文化,需要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记者车晓蕙 郑天虹 赖雨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广州人撑粤语,中国人撑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1日 15:00 来源:北京晚报

  本周一,《人民日报》文化版开设《关注大城市说话》专栏,探讨逐渐式微的古老方言何去何从?事情缘起广州市政协日前建议:“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改为以普通语为基本播音用语的节目频道,或在其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的主要时段中用普通话播出。”据报道,一向低调淡泊、“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老广急了!广州正在激辩“粤语保卫战”。有人呼吁市民前往市政协网站上捍卫粤语,帖子上写道:粤语沦陷,广州TV将出现“天坑”!广州电视台主播王燕连发微博:“一种语言代表一种文化,是广州人都要撑粤语。”


  广州市政协的建议是其35条《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中的一条。我理解政协的建议是为了通过在广州电视台某频道主要时段改用普通话播音,扩大亚运会的宣传。广州台现有8个频道,但作为主频道的综合频道除15分钟含广告的普通话新闻和中国城市报道栏目外,没有普通话节目,倘若仅仅用粤语宣传亚运会,容易给人以粤语运动会的感觉,不利于对外交流,连对内交流都有极大的局限性。不懂粤语的中国人占13亿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州台增加普通话播音,可以扩大收视率,让更多只懂普通话的中国人更加了解广州,了解亚运会。

  广州台增加普通话播音,势必会造成几个粤语主播下岗。这年头,主播盯着饭碗比盯贼还紧呢,你一个建议搞得他或她下岗了,不跟你玩命?所以,加一个普通话频道可以接受,减掉粤语频道绝不答应,粤语主播首先“沦陷”了,怎么能不去“捍卫粤语”?

  推行普通话,应当说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点,不用讨论,更不必激辩,讨论、激辩一万年,大概也不会倒过来,把推行粤语当成中国的基本国策。可以讨论、激辩的问题,顶多也就是粤语作为一种地方、地区方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进程,逐渐自然消亡,还是人为加速其消亡。

  从大历史观角度看,秦始皇灭掉六国,只完成了车同轨、书同文,未能完成音同声。车同轨在当时意义重大,有利于统一大业。书同文,在今天仍然意义重大。各地虽保留了方言,文字上的一致性,使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强大,更加融合,更加具有生命力。我常想:秦始皇如果不死得太早,秦朝如果不是到二世就灭亡,古代中国实现音同声,或许中国就没那么多方言了。但也不一定说现在的普通话,说不定大家现在说的都是秦腔。几百万平方公里大地上人人一口秦腔,何等壮观(听)?

  语言文字的变革,是历史变革的一部分。历史倘若发展,文化就要发展,语言文字也必然要发展。有些看似很好的东西,也会随着发展而消亡。唐诗、宋词、元曲,哪个都不一定比不过粤语,可今天就是没有几个人写了。你就是写,也写不过唐朝人、宋朝人、元朝人了。你说这是传统文化的遗失还是沦陷?清军入关,满人统治中国二百多年,今天也没有多少人说满语,懂满文的人更少。我有一半满族血统,却连半句满族话都不会说。我会说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不太规范的汉字,也很满足了。有时候,一个朝代灭亡了,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也消亡了。好不好是一个问题,历史的演化就是如此。一个地方、一个族群,要好好保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是好事情。但是,我们不应忘记,统一、融合是国家和民族的大势所趋。中国人、中华民族首先要撑起中华文化,地域文化包括方言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任何对立与分割都是违背时代潮流的。既然连英语以及其他国家、民族的语言我们都热心学习、传播,学习、传播中国人的中华民族的汉语、普通话,广东人着的哪门子急呢?杞人无事忧天倾,方言式微未足奇。

  苏文洋

TOP

粤语普通话之争延烧至海外 美侨社吁保留粤语播音

2010年07月28日 14: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8日电 中国广州市政协提交广州电视台取消粤语播音报告,由此引发的关于粤语存废的全民大讨论正在升级,激辩之风甚至波及港澳乃至海外的一些华人社区。身处纽约的粤籍及非粤籍侨社纷纷表示赞成保留粤语播音。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消息传出,引起纽约华埠传统侨社的热议,许多来自广东、香港的新老移民都觉得不该取消粤语播音,地方语言直接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语言的丢失将导致文化的灭绝。非粤籍移民也赞成保留粤语,他们的看法是地方方言就是地方特色,一个地方没有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

  纽约华侨学校校长黄炯常表示,纽约侨社100多年来都是以广东话为主,虽然在该校学广东话的第二代华裔越来越少,但语言是一种文化,在美国英文是官方语言,也同时允许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的存在,这些语言也没有影响英文的使用。他认为多种语言并存才能令文化更繁荣。

  美国纽约黑龙江同乡会会长李铁城表示,完全取消粤语播音是不应该,但广州代表中国举办亚运会,可以考虑增加普通话新闻的时段,双语并重。地方语言应该保留,因为地方文化是一种民族的传统。

  曾是知名粤剧演员的纽约国际中华狮子会会长顾青锋也不认同取消粤语播音,对于学广东话的人日益减少,她认为应该推动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双语班,多学一种语言,对自己有好处。

  美东联成公所主席黄达良反对取消广东话,他指出广东话表达非常贴切,但他支持在美第二代华裔学习普通话,因为要面临将来与中国的年轻人交流的现实问题。(宋怡帧)

TOP

广州官方再次表态:“推普废粤”是伪命题是闹剧

2010年07月28日 22: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7月28日电 (记者 王华)广州市政府28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重申:所谓“推普废粤”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欧阳永晟用粤语称事件是无事生非的“无厘头”闹剧。

  继19日,广州市委副书记苏志佳公开表态“推普废粤”根本不存在后,广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欧阳永晟今日代表市政府再次重申”:推普废粤”纯属子虚乌有;保护和发扬本土优秀文化同样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政协提案是民主政治的体现,程序、渠道合法,不能与”推普废粤”这一伪命题划上等号;对故意造谣惑众、混淆视听或非法聚众的行径,公安机关将依法依规予以严惩。

  据介绍,今年5至6月间,广州市政协组成了17个调研组,对于亚运软环境建设进行调研,并形成16份书面建议在市政协常委会上进行专题议政。其中一份《建议》,背景是广州电视台9个频道均以粤语播音为主,尤其是综合和新闻频道的时政要闻也很少以普通话播出。为方便近三分之一市民为外来人口,且亚运期间来穗的国内外宾客能了解亚运和本地资讯起见,希望广州电视台在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增加普通话播出时间。广州电视台在一周之内作出回复,表明该台目前普通话和粤语兼容的现状是有历史原因及现实需要,经国家依法批准,没有变动的考虑。市政协对此表示理解。

  然而,有网民和媒体对此事放大、曲解、炒作成岭南文化垂危、粤语保卫战,产生“推普废粤”说而成为城中热门话题,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广州警方已将在互联网上散布“经公安机关批准,有两万人在某地聚集”谣言的违法嫌疑人余某(男,湖北人,为外地出差来穗人员)行政拘留5天。并妥善处理“7·25”人员聚集事件,当天下午16时至19点,江南西地铁A出口最高峰聚集了数百人,警方前往现场维持秩序至人群逐渐散去,现场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事件。

  广州市公安局方面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有集会申请,如若收到将在规定日期内予以答复。

  欧阳永晟说,广州在建设现代化大都市过程中,必须有文化的自信与胸怀,这体现在对本土语言和习俗的选择与坚持上,也包括对普通话的推广与接纳上。广州依法依规依情依理都不会搞所谓”推普废粤”,对此广大市民和热心人士完全可以放心。“全国八大方言区至今都是完好无缺,粤语作为其中的一种,至今也是安然无恙。”

  他以粤剧、粤语歌的流行为例说明广州市政府对弘扬本土文化所作的努力,以及粤语与生俱来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严正指出,将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炒成生死存亡的保卫战,如果不是杞人忧天、无知自扰,就是别有用心、造谣惑众。呼吁市民用常识、理性洞察真相,不受蛊惑,将时间和精力投到入到迎亚运、建设美好广州家园上来。“明天我们该干嘛干嘛,想说什么语言说什么语言,广州永不会沦陷,粤语依然坚挺!”

TOP

广州市政府发言人:广州永不会沦陷 粤语依然坚挺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7月29日 12:30 来源: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一份来自广州市政协委员的建议,两个月内被迅速传播、热议,甚至引发所谓“粤语保卫战”的讨论。昨日,广州市政府就此正式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申从未在任何时候、场合说过要废除粤语,并强调“推普废粤”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推普废粤这个话题无厘头”

  发布会上称,今年5月起,广州市政协组成17个小组,对“亚运软环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形成报告。7月5日,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对此进行专题议政,其中一份便是《关于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应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的建议》。

  其间,有网民在其微博上发布“广州市政协竟然想将广州电视台全部转成普通话”。随后,“广州电视台要取消粤语了”的言论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也有人提出“粤语沦陷”论,“推普废粤”一说由此产生。

  昨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欧阳永晟表示,该《建议》的背景是希望方便来穗参赛和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了解亚运和本地新闻资讯,方式是希望广州电视台增加普通话的播出频道和时段。

  “请注意,这里讲的不是在所有频道和所有时段都要用普通话播音,”他对部分人士扭曲事实,提出市政府要“推普废粤”的言论表示愤怒。“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发现,这个话题,用广州话来说,就是‘无厘头’。试问,有哪一个族群会去毁灭自己的语言?除非是被灭种灭族,它的语言才会消亡。这是常识!”

  “于法于情绝不会推普废粤”

  “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岭南地区影响最广的方言,广州于法于规于情于理,都不会搞所谓‘推普废粤’,广大市民和热心人士可以完全放心。”欧阳永晟说。

  他指出,推广普通话与保留、保护粤语并不矛盾,广州市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抓好粤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其作为弘扬岭南优秀文化品质的重要举措来对待。

  广州电视台、广州电台从建台至今,一直采用粤语和普通话相结合的播音方式。欧阳永晟认为,这一播音方式不仅是依照法规,也充分彰显了岭南的地方特色。而提及政协的建议,他说,这是供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商讨和决策的参考,并非行政命令,也不是法律条文。

  “排除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干扰”

  发布会到最后,欧阳永晟呼吁羊城市民排除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干扰。他说:“这是广州发展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让我们凝心聚气,共同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而战!”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相信广大市民和热爱广州的人们,只要用良知、常识和理性去判断,就能洞察伪命题的真相,不受蛊惑,不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堂·吉诃德战风车”式的所谓保卫理论里,而是凝心聚气到建设我们广州美好家园中来。”欧阳永晟说。

  欧阳永晟称,自己并非广州人,却能流利地说一口不标准的粤语。他更以激昂的语调,结束发布会:

  “就让那些有钱、有闲的所谓名流、名嘴去喋喋不休吧!明天一觉醒来,太阳照样升起。我们该干吗还是干吗,该讲什么语言还是照讲什么语言。放心吧!广州永不会沦陷,粤语依然坚挺!”

    记者李晓瑛 实习生许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