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18:40 发表
问题不在于从这几个据点中挑出哪一个或哪几份个更符合民俗学的“学科标准”或“学术理想”的根据地,或是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领地,回到某一处城池坚守。
不如在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修建道路,传递信息,使互通有无,遥相呼应。岂非进可攻,退可守乎?
...
完全同意。
我们基本已经开始走到一条道上了。
其实我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
当时民俗学界正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民俗学应该进一步扩张其学科范围,把民俗学领域扩大到整个生活领域和文化领域,甚至有人写出了《泛民俗学》这样的学术专著。
我这篇论文是有针对性的。
其实学术从来都是既有学术基础上的发展,我们只能按我们确实知道的去演进。
学科不是圈地,不是插红旗。
库恩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发现,“前范式时期通常是以对合理的方法、问题和解答的标准的频繁而深入的争论为标志的,尽管这些争论主要是为了确定学派而不是为了达成一致。”
他的这一表述常常让我怀疑民俗学是否一直处于前范式状态。
当革命过于频繁,当我们不断地更换学科定位、反复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每一次改变都让我们失去了一次进入常规研究的机会。
而没有进入常规研究的我们,
尽管不断地在拓展自己的学科范围,不断地在厘清学科的基本问题,
却始终没能把握住进入成熟科学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