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科取向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

“我们离开了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把秧插在别人的地上,有可能种得比别人更好吗?”,这要解决一个前提,施兄认为的“一亩三分地”所指为何?

当然首先也得表明态度,本人不是所谓民俗学科班出身,仅是际遇和爱好,对其喜爱有加,也只有在自己的学术积累之上进行所谓的“民俗学”研究,个人还认为是进行民俗学研究,并不否认民俗学是独立学科,而且也认为民俗学理应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呵呵,对民俗学学术史同样感兴趣,也同样有不少疑问。呵呵。

[ 本帖最后由 人生一世 于 2010-1-16 11:11 编辑 ]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TOP

引用:
原帖由 人生一世 于 2010-1-16 11:02 发表
施兄之言“民俗学更应该稳打稳扎,认认真真做好一块,形成稳定可靠的方法之后,才能谈得上扩张其对象范围。”我辈皆能理解,学术之一专,方能有所成,然现实情况是民俗学从业者大多数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或偏向于不 ...
说句不怕得罪你的话,正是因为像你这样的对民俗学很不了解的人都认为自己在做民俗学,更让我坚定了民俗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观点。

TOP

呵呵,没事的,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要来参与探讨,本人所做的是不是民俗学方面的内容,时间可以检验的呵。至于民俗学是不是独立学科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本人所言)来论证或坚定施兄的观点,还是值得思量的。

如果此讨论仅限所谓“了解民俗学”的,或许失去探讨之义了呵。

呵呵,再说一点,从其他学科或采用其它学科的方法来进行民俗学方面的研究,是否就可否决其不是进行民俗学的研究,是否可以由此论证民俗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此亦是民俗学是否是独立学科论题需要回答的问题。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TOP

“这里面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因为有一群人在搞,而且搞出了名堂,逼迫别人承认,于是就承认了,合理了,进入制度了。我们民俗学,目前缺乏的是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实绩,所以别人不承认你,你就是没办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力吧。”
这是硬道理。
没有实际成果,别人就不承认,证明这个社会还是有判断力的,苦干加巧干的人还是大有可为的。剩下的问题,应该简单,拿出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成果来。

如果民俗学是一个人的行为,当然要有个先后,有个”守住自己的根据地”,再伺出击的问题。
但施兄也说过,现在国内北京、武汉、广州等几个据点,还有其他数位代表性学者,其研究都是各有特色,也在形成自己的梯队。
那么显然,问题不在于从这几个据点中挑出哪一个或哪几份个更符合民俗学的”学科标准“或”学术理想“的根据地,或是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领地,回到某一处城池坚守。
不如在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修建道路,传递信息,使互通有无,遥相呼应。岂非进可攻,退可守乎?

或云,甚远,彼此千里之隔也。
若止如此,本为欲弃之地,又何言为人所侵耶?

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批评的力量大。但要吸引别人投身其中,对其他领域或方向的批评,其说服力终究不如有蛊惑力地阐明这一领域或方向明天更加美好。围观者众,冬风终不及太阳之谓也。

TOP

论辩得相当精彩,我拣条板凳坐着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人生一世 于 2010-1-16 18:23 发表
呵呵,没事的,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要来参与探讨,本人所做的是不是民俗学方面的内容,时间可以检验的呵。至于民俗学是不是独立学科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可以(本人所言)来论证或坚定施兄的观点,还是值得思量的。 ...
呵呵
可能是我的语言又有不当之处,让你误解了。
我没有丝毫排斥一生兄的意思。

我的意思恰恰是想说明,
正因为民俗学不是一门独立学科,所以,任何一个学科的人,只要他对民间文化有兴趣,都能够进来。像你这样,这不已经进来了嘛?
我恰恰是在证明你的合法性。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6 18:40 发表
问题不在于从这几个据点中挑出哪一个或哪几份个更符合民俗学的“学科标准”或“学术理想”的根据地,或是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领地,回到某一处城池坚守。
不如在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修建道路,传递信息,使互通有无,遥相呼应。岂非进可攻,退可守乎?
...
完全同意。
我们基本已经开始走到一条道上了。

其实我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
当时民俗学界正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民俗学应该进一步扩张其学科范围,把民俗学领域扩大到整个生活领域和文化领域,甚至有人写出了《泛民俗学》这样的学术专著。
我这篇论文是有针对性的。

其实学术从来都是既有学术基础上的发展,我们只能按我们确实知道的去演进。
学科不是圈地,不是插红旗。

库恩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发现,“前范式时期通常是以对合理的方法、问题和解答的标准的频繁而深入的争论为标志的,尽管这些争论主要是为了确定学派而不是为了达成一致。”
他的这一表述常常让我怀疑民俗学是否一直处于前范式状态。

当革命过于频繁,当我们不断地更换学科定位、反复地进行学科建设的时候,每一次改变都让我们失去了一次进入常规研究的机会。
而没有进入常规研究的我们,
尽管不断地在拓展自己的学科范围,不断地在厘清学科的基本问题,
却始终没能把握住进入成熟科学之门的钥匙。

TOP

革命不能过于频繁。同意!大的革命不能频繁,民力不继也。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都是在改朝换代后经过休养生息才迎来的。
另,既然是学科建设,不能只凭学术史一条腿走路。也应该有针对当下具体领域中的具体研究的评价和讨论为好。

TOP

呵呵,真没有施兄所说意思了。

到这里来,就是想来参与讨论,弄清楚自己心理的一些疑惑。

每一个做学问人的都比较清楚,要在自己的方向努力,才能做出让人信服的成果,也才能产生所谓的学术影响力或地位(不管承认不承认,事实如此)

同理一个学科要其他学科承认,其最重要的还是“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搞出了名堂”,搞出“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实绩”,进而“逼迫别人承认,于是就承认了,合理了,进入制度了。”这个大家都还是清楚,能够理解。

当王兄与施兄“基本已经开始走到一条道上了”,是否意味着一种“学术共同体”中“共同基础”的认同,是否是“多元取向”的趋势的表现?

学科取向多元化或许是现代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必然,是有益于学科发展的。民俗学的多元化趋势,也应该可以推动本学科独立与发展(如果非要其他学科对民俗学独立性加以确认的话,呵呵)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TOP

对于学术界的“圈地”运动,革命运动,是否可以称之为“学术”,值得思量。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TOP

引用:
原帖由 人生一世 于 2010-1-16 20:06 发表
对于学术界的“圈地”运动,革命运动,是否可以称之为“学术”,值得思量。
你我都不认为圈地行为是学术行为。
可是,圈地者自己认为这是“学科建设”、“学术行为”。
而且,圈地者敢于圈地,他的行政地位和学术地位肯定远在你我之上。

从此看,学术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
其社会性质更强于其学术性质。

我们说“不是”不算数。
他们说“是”才算数。

TOP

呵呵,同感,同感。他们的力量远胜你我。只要你我老百姓心中一杆称,最终圈地的结果,会在时间面前一视同仁,有效或是无效,后人自有评说。

但还是要具体分析一下,这个圈地的范围是否真的超出了民俗学所能认同的底线(什么底线,呵呵,又回到一亩三分地的老问题,是否仅指施兄在开篇所举学术团队的研究范畴),如果因为自身无法看清,而断言圈出了范围,是否有些武断?也离开了需要做出有份量研究成果的初衷?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TOP

行政地位和学术地位的连动,再加上学术资源的掌握,三位一体。
但这并非现在才出现的现象,也并非只有中国如此。
当年的蔡元培、胡适、顾颉刚等,又何尝不是?
只是当年都是以学术地位获行政地位,今天不少是凭行政地位获学术地位。这一点可称畸形。
然圈地必空。如弈,中央的大模样虽然架子大,但尽可泰然,固角守边,稳扎稳打,逐步侵消。
毕竟,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虚张声势,势可久乎?蒙混一时,岂可长存?
若其当真作出些成绩,亦不必怪其圈地。

TOP

1927年,顾颉刚在中山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顾颉刚是把民俗知识当作民众生活的历史知识来看待的,他的《民俗周刊》“发刊词”最后一句口号是:“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那顾颉刚可否也说是“中国民俗学之父”?

TOP

呵呵,进国兄也很擅长煽风点火嘛。
“民俗学之父”这个称号不是一个必然的产物,也不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出的称号,
它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

如果这个称号出现在1949年之前,我想,钟先生是无论如何都不敢领受的。
如果这个称号出现在1980年代或之前,我想,钟先生也不会领受。

可是,这个称号是出现在20世纪末,
这时,中国民俗学界的元老级人物相继故去,
此时仍在教学第一线为民俗学而奔走呼吁的民俗学开拓者中,只有钟老。
而且,当今中国民俗学界的从业者,绝大多数都是钟先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此时,把钟先生称作“中国民俗学之父”已经是名副其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