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40课堂孙修远小组——归元寺

今晚讨论的感想和总结

PPT整体效果不错。
语言还需要润色一下,希望在真正展示的时候能够更流畅,拿捏自如。

TOP

回复 256# 的帖子

PPT部分文字和图片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精益求精。

TOP

回复 257# 的帖子

然后就是每个部分还是要想一想串词,这样衔接起来更自然。

在讲数罗汉这一部分前提一下数罗汉的起源,这也是佛教世俗化的一个表现,能跟后面问法师的问题相呼应。

TOP

然后还要再突出一下我们关于数罗汉世俗意义的探讨

TOP

在关于数罗汉世俗意义的探讨讲解时语速可以适当放慢一点,这样能让同学们比较清晰地捕捉到信息。

TOP

回复 54# 的帖子

补充一下:
关干罗汉概念的由来, 最早见干汉末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 “ 一心之道, 谓之罗汉。罗汉者, 真人也, 声色不能污, 荣位不能屈, 难动如地, 已免忧苦, 存亡自在。”

TOP

回复 258# 的帖子

还有由归元寺引到罗汉堂也要再加上更自然的引语过渡。

TOP

回复 252# 的帖子

其实如果数到好的谶语人们大还是会宁愿选择相信的吧,如果数到不好的谶语一些人就会抱着游玩的态度,也会有一些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TOP

回复 261# 的帖子

《佛祖统记》有关阿难证得阿罗汉果的记载,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蕴: “ 迦叶入定以天眼观,阿难一人烦恼未尽,手牵令出。阿难思惟诸法,求尽残漏。定力少,故不得道。后夜欲过,疲极偃息,仰卧就枕,霍然即悟。”

TOP

回复 264# 的帖子

这里所指的便是那种断除轮回,诸漏已尽,六通具足的罗汉圣者。这是典型狭义上的“罗汉”,大多指佛陀弟子中的得道者,是罗汉最早的意义。

TOP

回复 265# 的帖子

后来随着佛教的进一步发展,“ 罗汉” 的意义有了新的衍伸, 即得道高僧也得称为罗汉。

TOP

回复 266# 的帖子

《洛阳伽蓝记》载云:“ ( 菩提) 流支解佛义知名,西土诸夷号为罗汉。”

《释迎方志》也称琼州沙门智俨为“ 罗汉”。

TOP

回复 267# 的帖子

此时的罗汉, 大多作为佛陀的侍者出现, 如凿于( 北魏) 宣武景明帝元年( 500年) 孝明帝正光四年( 5 2 3 年)的龙门宾阳洞刻有二位罗汉随待三尊坐佛,敦煌唐代彩塑中也有作为罗汉的迦叶、阿难站立于在胁侍佛陀的两尊菩萨的斜后方的形象,由此可见此时佛教观念中罗汉的地位是仅次干菩萨的。

TOP

回复 268# 的帖子

随着大乘佛教的渐次兴起, 罗汉的涵义及其地位便有了相应的变化。

西晋竺法护( 2 6 6一31 3 年) 所译《弥勒下生经》和稍晚昙摩难提所译《增一阿含经》皆有相关记载:“ 尔时世尊告迦叶曰: ` 吾今年已衰耗, 向八十余。然今如来有四大声闻, 堪任游化, 智慧无尽, 众德具足。云何为四? 所谓大迦叶比丘, 屠钵叹比丘, 宾头卢比丘, 罗云( 即罗眼罗) 比丘。汝等四大声闻要不般涅梁, 须待弥勒出现世间。”

TOP

回复 269# 的帖子

可以看出, 早期小乘佛教中独善其身、“ 已免忧苦” 且“ 存亡自在”的阿罗汉, 至此接受了佛陀的嘱托, 即不入涅桨 ,常住世间, 而为众生作福田。是为小乘罗汉由“ 自了汉”转小向大、成就阿罗汉的开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