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间文学420课堂刘红芳小组

回复 250# 的帖子

泰山经石峪有一座高山流水亭,传说是伯牙抚琴的地方。此地风景恰切得诠释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大神韵。概因此附会于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故事。
在泰山中路的“经石峪”山谷,有一座石亭,名为“高山流水亭”该石亭为明代建筑,建于隆庆六年(1572年)。据《岱览》中记述:“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遇暴雨,止于岩下,援琴而鼓之。”《列子·汤问篇》中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并因此而建此亭,并命名为“高山流水亭”。 石亭全部为石质,通高3.3米,宽两米,为正方形,周边四根石柱,下有四根踢脚石,上面石横梁、插板、脊石横梁各四根,亭顶坡面极平缓,顶部有一四方形石脊。亭内横梁上方刻有“高山流水亭”之字。亭外横梁上方写有“源头活水”,正面右柱上书有“天门倒泻一帘雨”,左为“梵石灵呵千载文”之字。意思是说,下雨时,雨水犹如天门上倒下的水帘,水帘漫过“经石”时,似乎在大声吟咏石上的千年佛经。“高山流水亭”上方有巨幅石刻《高山流水亭记》,详细记载了“经石峪”水帘的生动和该亭建立的经过。“高山流水亭”建立之后,当时有人在此观景,并形容之:“瀑流千派,飞喷字画,上构石亭一,宽容数人,危壁在后,雪浪在前,每风鸣雨响,万籁俱怒。”明代山东巡抚李戴有诗专门描写该亭:“壁立石屏向日明,小亭危坐午风清,弹琴人去知何日,尚有高山流水亭。”

TOP

第三,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促进古琴台的发展

TOP

我想到端午节,中国本身就没有好好继承端午文化,才会酿成悲剧让韩国人开抢端午节。同样如果古琴台不好好发展,也会与文化失之交臂

TOP

然后第三,就是怎样发展这个民间文化,一些有效的做法吧?

TOP

第四。结合问卷调查,主题升华,从古琴台上升到民众对整个民间文化的态度上。强调保护民间文化的紧迫性

TOP

回复 251# 的帖子

这个提醒很好,怎么上升呢?有建议不

TOP

收集的资料 用在第一步

TOP

视频 用在第二三步

TOP

问卷 主要用在第四部

TOP

回复 256# 的帖子

这个是百度上面的,我觉得应该就是这种民间文学的争夺吧,不过我感觉人家那里还要出名些呢,因为我看到他周围还有好多景点:黑龙潭、大观峰、普照寺、经石峪、碧霞祠、南天门王母池、孔子登临处、岱庙、大汶口遗址、壶天阁、岱宗坊、冯玉祥墓、红门、斗母宫、后石坞、泰山佛光、旭日东升、桃花源、徂徕山、秦泰山刻石、玉皇顶、瞻鲁台、天街、日观峰、升仙坊、月观峰、五大夫松、云步桥等等,景区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

TOP

从问卷看,大部分被测都认为 民间文化有流失的现象,民间文化很重要、政府和民众的重视都不够

TOP

我刚刚翻看大一时候发的“最武汉”的手册,上面根本没有古琴台公园的介绍额,只有“琴台音乐厅”和“琴台大剧院”。我觉得这种小册子主要是发给大学生的,上面竟然没有对这种与高山流水文化相结合的古琴台公园介绍,感觉重视力度太差了

TOP

回复 217# 的帖子

国外有仿建的古琴台?

TOP

回复 266# 的帖子

你是说面向所有民间文化吗?我觉得推理很难,因为高山流水不代表所有文化,怎么证明才能避免以偏概全呢?

TOP

所以  可以 结合 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精神,具体落实到 把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