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110课堂 民间文学 田盼 第二组

西藏,是一块神圣的不容侵犯的土地,。西藏在那些跋涉千里,转山转水的朝圣者心中,是他们怀着虔心的最深的信仰。 影片的开头便是高原上蓝的纯粹的天,姗姗而远的河,还有阳光下闪着洁白光芒的雪山,雪山便是他们的神。这样祥和而美的藏地,似乎不会有苦难的存在。《红河谷》的前半段如同藏地的安详,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满是皱纹历尽沧桑的的慈祥的老阿妈.........

TOP

人们说 你就要离开村庄 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 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 照耀在我们的心上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你可会想到你的故乡 多么寂寞多么凄凉 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 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 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 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 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 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

TOP

由音乐而电影,由电影而文字。在西藏的时候,耳畔缭绕着红河谷中雪儿达娃的节奏。应该说是《红河谷》在我心中种下了一个西藏梦。悠扬明快的钢琴声,让雪山在脑海中久久盘旋。记得是高中的时候,去电影院看,那么壮美的场景猛然间铺现在眼前,我一下子被征服了。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原,亘古的湖水,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胜过一切语言的力量。画面是静的,一只小狗奔跑在帐.........

TOP

人认为这是冯小宁导演最好的作品,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他的前半部描写了藏民们的古朴,美丽,宁静的生活,藏族青年格桑与英国教授罗克曼的友谊,格桑与汉族姑娘雪儿达娃,头人漂亮任性的女儿丹珠,年轻的探险家琼斯之间美丽的爱情。影片的后半段却展示了现实与战争的残酷,西藏的古老文明和神秘,让英国人想要掠为己有。琼斯再来这里是以英国远征军随军记者的身份。而罗克.........

TOP

看红河谷大概是我从西藏回来一年后,所以看得特别动情.印象最深的是两段音乐, 宁静引爆炸药前的那段哀婉的独唱和之后众人真实的(不是国内影视中常见的解放军糊弄事儿的感觉)合唱, 还有就是两个主角在草原上雪山下纵马飞驰时的高亢的背景歌唱. 邵兵成了那个年代我心目中帅男人的paradigm,原来自己也喜欢过那样的肌肉男阿。......

TOP

最后一片净地 ——观《红河谷》 学校播了《红河谷》这部有关西藏的影片,我许久前便听人推荐过,于是兴致勃勃去看了。 我并没特意去了解西藏,所以在听说那么多人向往西藏想流浪去那儿时,总无法理解。西藏在我脑中的唯一印象是贫穷落后但干净神圣。由于所知不多,所以影片中的场景一下子震撼了我:辽阔并不苍茫,雪域一片白色却不单调,如此空灵的地方,似乎一只小鸟.........

TOP

 影片最使人震撼的是藏汉两族人民面对残酷的侵略毫不退缩,舍生忘死与凶残的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他们的血肉填满了苍茫的红河谷,他们用生命谱写的这一曲壮歌,让我们感受了藏汉一家的深厚感情,还有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满腔热血。当看到无数的藏汉儿女在疯狂喷射的枪炮面前倒下时,当看到一个个穿着血红僧袍的僧徒在冒险给战士递送军火的悬崖上饮弹坠落时,不由得为他们可歌可泣的牺牲而崇敬感动。当最后只剩老阿妈和她的小孙子走在高原间,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时,我们可以看到藏族同胞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TOP

 《红河谷》在人物形象塑造、场景布置和音乐配置上都做的非常不错,冯小宁导演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这部片的配乐很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主旋律就纯净中透射着悲壮愤怒,让人听着时心中涌起崇高之感。宁静扮演的丹珠在就义前领唱的那首藏族民歌,前边的独唱超然空旷,她带起的藏族战士们的齐唱更是震撼人心,他们热爱生活而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让人感动不已。那充满深情的旋律在耳边久久回荡……

TOP

神秘的宗教,简单的生活,淳朴的善良,虚伪的现代文明,虚伪的人性,虚伪的艺术在影片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这一切的冲突与矛盾可怎敌得过原始的大美的质朴呢?道德经有言:“大美无华”,这似乎也暗合诗经与离骚的某些意象。我憧憬艺术追求中的质朴与自然的风格,寥廓与沉重的意象可以抒发我胸中的千沟万壑。
  不必说世外桃源般的人间仙境被顿时打破,也不必讨论现代西方文明的坚船利炮打破中国的国门,更不必去探讨原始爱情的唯美,人性的纯真,单单以质朴与寥廓来作为这个影片的基调,我想这在我的错审美观念中是至关重要的。

TOP

在我的思想观念中,西藏是一块神秘的乐土。但是,那块乐土充满了野蛮的荒凉与苍老的无奈。然而,不记得在什么时候结听到叔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他去过一个地方,那里的人民很淳朴,但很穷,但是他们很幸福,而且他们也活着,而且还在很好的过着日子。为此,我沉思良久,我觉得文明不是用所占有的资源去衡量的。在判断文明之前,我想最快乐的文明不是科技,也不是其他,而是你是否安贫乐道,你是否快乐,仅此而已。
  为什么我们的爱恋或者说我们的情愫都是那么的困苦,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却那么的如同我们心中那个理性的伴侣呢?女人啊女人,你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仅仅在贫穷野蛮荒芜的西藏?
  很多的东西都不是能够诉诸笔端的,很多的美好仅存心底,只有这样了。因为毕竟我们还需要生活。毕竟我们还是在现代文明的都市中奔波的那群人的一份子而已。
  就正如学生会,我已经做到了当权派的位置,可是我常常也在因为各种利益的驱使去那些违心的事情。但是不得不做,因为我承认我离不开现代文明,假使就是把我放在那种田园牧歌式的西藏,我都将无法生存。就是这样。

TOP

在影片的一开始,我们揪心的看着藏族的人们用牲畜和女人祭祀河神的场景,这也是一种文化,那种对神无比敬畏的表现,让我们感叹不已,感叹的不是他们信奉什么,而是这种信奉是建立在牺牲性命的基础上的,佛教里是主张爱人的吧,怎么会弄的为了讨好佛教而杀人呢!这种文化始终落后,是需要来改变,只是一味的追逐信奉神和佛使得他们变的愚昧无知,女人,在这里就是跟牲畜一样的命运,这种对人性别的对待差异,让我们看到了女人的地位,社会的不公……估计那时候的女人大多在遭受命运的摧残时都会像雪儿达娃一样感叹“来世再也不做女人。”落后的总会被先进的文明代替,所以,在经历了西藏解放后,那种社会的不公永远成为历史。

TOP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也就是亮点至少有两处:一是影中深刻的描画出了西藏高原广袤雪原的胜景,二是刻画出了琼斯这个内心情感复杂,最终以自己悲壮的离去来唤醒人性的鲜明人物。

TOP

本世纪初,英帝国主义打着探险的幌子,妄图入侵西藏,遭到藏汉人民团结一致、宁死不屈的英勇抵抗。在战火中一对藏汉青年男女的鲜血浇灌出绚烂的爱情之花,歌颂了藏汉人民的战斗友谊,表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黄河岸边,无数的村民正在举行盛大的河神娶妻祭典。两名年轻的姑娘正被准备推进河中,当一名少女被活活淹死后,另一名少女的哥哥拼死欲救出妹妹。逃亡途中,在村民们的逼迫下少女砍断索桥落入江中,想与村民同归于尽。江水把少女冲向了对岸的沙滩。藏族老阿妈和她的儿子格桑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少女。几年以后,草原多了一名美丽的藏族姑娘雪儿达娃。年轻的探险家琼斯跟随罗克曼教授带领的科学考察队来到西藏。单纯的琼斯被西藏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而罗克曼则心怀不轨,隐瞒其上校身份来为英军的入侵打头阵。由于发生了雪崩罗克曼和琼斯被埋雪中,最后为格桑和雪儿救出。在一系列的波折后琼斯病倒,只得留在西藏疗养,由格桑照顾,而罗克曼则回国了。头人的女儿丹珠漂亮、高傲、任性,她钦慕格桑,暗萌爱意,但格桑却深深爱着雪儿。在格桑和雪儿的悉心照料下琼斯痊愈了。他与格桑成了好朋友并爱上了丹珠。带着藏族人民的友谊,琼斯走了。雪儿的哥哥来寻她欲带她离开,雪儿却因深爱格桑而留下了,两人终结合在一起。罗克曼领兵进攻西藏,成千上万勇敢的藏民为保卫家园而倒在英军炮火之下。雪儿的父亲带着马队和枪支来支援,藏汉人民齐心抗英。古堡内,头人拒绝了英军的劝降,丹珠被擒最终坦然自尽于爆炸中,而雪儿的父亲也被杀害了。古堡中,格桑与雪儿与追至的罗克曼同归于尽。恶战结束了。琼斯手拿丹珠的照片走向他深深迷恋的圣山。

TOP

从《山海经》中的鲧“不待帝命”谈起

从《山海经》中的鲧“不待帝命”谈起
                           
  [摘要] 有人认为鲧是普罗米修斯式的为人类献身的英雄,但我认为不是。鲧之所以为人们铭记,主要是因为其死而不已的精神。
  
  
  小时候我就听过鲧因为治水不利,壅而不导,后来被舜帝杀死,改派他的儿子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也确实存在于一些文献资料上,《尚书·洪范》中记载:“其云: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这个故事的版本与我小时侯听闻的十分相似。而在《山海经》中,也载有这个故事,但版本略有不同: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这里,有人说鲧是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为其被杀的原因不再是治水不利,而是不待帝命。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前面说过,鲧治水不利是因为其方法不对,只知壅塞而不知疏导。而“息壤”传说是天帝的一件法宝,是可以自动生长的土壤。我想鲧和普罗米修斯的区别就在于,普罗米修斯违反宙斯的命令,给人类盗来的是火种,而鲧“不待帝命”,盗来的是壅塞洪水的“息壤”,用不断生长的土壤来壅塞洪水,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召公谏厉王弭谤》) 这才是鲧被杀的原因。
  但是后世,一直有人为鲧鸣不平,比如屈原“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离骚》)我想应该是用了山海经中“不待帝命”的意思。此外,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说鲧死后化为某种神物的说法。比如《山海经》中说:“鲧复生禹”,郭璞则在注中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国语·晋语》中说,“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无论是说,“鲧复(腹)生禹”(把肚子剖开后,从肚子中生出禹),禹继承鲧的意志完成了治水大业,还是说鲧化为某种神物的话,都是说鲧人虽然死了,但精神长存,有时这种精神由其子嗣继承,有时这种精神化为神一般的存在。这种精神不死的例子在《山海经》中还有很多,比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表现了原始人类认为灵魂不死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在上古时代一种比较普遍的观念,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产生。而屈原等人为鲧命不平,一是为鲧的这种顽强精神所激励,不管怎么说,鲧的目标是伟大的,只是方法错了而已,这就使他的例子比精卫或者刑天为了个人利益更加高大。此外,失败者总是比成功者更让人扼腕叹息。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以后总有人为鲧命不平的原因。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山海经·海内经》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於!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尚书·尧典》

   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尚书·洪范》
  
  

TOP

武汉的春节民俗

武汉的春节民俗


 
[摘要] 在武汉,许多春节民俗都趋近消亡,仅存的大概只有年夜饭、吃饺子、放鞭炮、串门等几项
[关键词]春节 过年 武汉 民俗

   我的祖籍在湖南省凤凰县,也就是沈从文《边城》所描写的地方。但由于从我祖父辈开始便迁居武汉,到今天,我与凤凰的联系已经很少有联系了。所以我还是写一写我所熟悉的故乡——武汉在春节时期的民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可见,“年”的本意是指庄稼成熟的意思,那么“过年”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除夕,忽然有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走进村来。人都逃避了。只剩下村头一个老婆婆。老者便告诉婆婆,他能制服怪兽“年”。这时,老者把灯火点燃,手里拿着刀子剁肉.灶里燃起枯竹,不时发生劈劈啪啪的响声,门前贴上两张大红纸。这样,果然把“年”吓跑了
第二天村民回村,见村里平安无事,那位老者也不见了,才知道他是天上下凡的神仙,于是都敲锣打鼓,又唱又跳,以示庆贺。后来,过年便形成一些习俗:放鞭炮,贴对联,剁肉包饺子。
   中国人过春节本来有很多传统活动,然而到了今天,大多数活动都消亡或者改变了。我就说说我所见到的武汉是如何过春节的。在腊月下旬,人们便要开始置办年货,这时,街上买东西的人明显变多了,所谓的年货,就我家而言,通常都是过年时招待客人的食品,如糖果、瓜子之类,另外就是年夜饭所需要的食材,最后还有过年时要用到的其他东西,比如包红包用的外包装,餐桌上用的碗筷、餐布。当然,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情况,要是现在腊月下旬街上人很多的话,我想他们未必是在置办年货,更有可能是庆祝圣诞。
   小年在我们这边一般是不过的,有时候老一辈的人会提一下,“今天过小年”,但是,这已经和“祭灶”几乎没有了关系,我们过小年的时候,也不一定会特意的吃年糕或者其他的什么,就我而言,仅仅是知道“大年”前有个“小年”而已。但从小年以后,人们精神上便放松了,进入了即将过年的状态,我想这一点是传承不变的。过了小年,就天天盼着过年了。
   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好多年不看了)因为我们家是一个大家族,但平常不常走动,不少亲戚我都不熟识。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很多亲戚都要到我们家来,大家围在加长了的桌子边吃非常丰盛的年夜饭。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两张拼起来的大方桌上几乎没有空的地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桌子中间放着电火锅,热气蒸腾的,驱走了冬日的寒冷。大人们围着桌子,谈天说地,劝酒尽欢,好不热闹。等我上初中的时候,年夜饭基本就只有我的直系亲属在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我的父母,一家人聚在一起,且吃且看电视,也有一分惬意。其实我觉得,在物质生活相当丰富的今天,过年早已不重在吃,而是重在团聚了。相比而言,我不喜欢太过热闹,反而喜欢一家人一起吃吃饭、看看电视、说说话。
  过年常常要吃饺子,小时候饺子都是家里自己和面、作陷,自己包,我当时很小,还够不着桌子,于是就站在椅子上赶饺子皮。我也试过包饺子,不过,我包的饺子下锅以后基本就皮是皮、肉是肉了。所以我的任务后来也就只限于赶饺子皮了。早已忘记从哪一年开始,我们家就不再包饺子了,也许大家忙了,也就没了那个心情,(我也上学了)直接开始在超市里买速冻饺子。不过我到现在都还点怀念当年站在椅子上赶饺子皮的情形。为什么在年三十吃饺子呢?这种习俗始于明代。起初是必须在除夕(也就是年三十)晚上包成,只限于在半夜l2点开始吃。因为半夜l2点正好是子时,年三十的子时恰是正月初一的开始。在这送旧迎新之际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交,谐音“饺”,因而人们就把它叫饺子了。以前的北京人还把饺子叫“煮饽饽”。据《燕京岁时》的记载:“每逢正月初一, 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有些人家暗以金银小锞或铜钱包在饽饽中,食得者则终岁大吉。” ① 我家以前似乎也有说要把硬币放在饺子里的提议,不过后来家里人认为这样太危险,终于作罢。
  小时候,过完年夜饭是要放鞭的。那时候,我家里认为鞭炮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所以通常我放鞭都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挂鞭我们这里很少放,小孩通常喜欢冲天炮之类。小时候我喜欢的就是拿在手里的筒状鞭炮,点着之后,每隔几秒就会有一颗闪耀的火星划过天空,那时我还没有见过流星,当时想,书上说的流星也就不过如此了吧。还有好多其他的鞭炮,可惜我都记不出名字。我小学的时候,武汉市发出了禁鞭令。我记得那最后一个允许放鞭的除夕,已经深夜12点了,然而外面仍然是一声声鞭炮声不断,我就这样一直躺着,想到以后自己再也不能放鞭了,心里还真是有一点难过。不过鞭炮并没有禁绝,即使是在禁鞭的时候,仍然可以偶尔在院子里听到鞭炮声,看来这么久的习俗,并不容易改变。最近几年更是出台了新的禁鞭令,在某一时段某些地区是可以放鞭的。人们大概觉得,没有鞭炮声,总是少了点过年的气氛吧。
  从大年初一开始,武汉流行串门,即亲戚间互相走动,互相问候。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忙,平时没事时很少有时间联络一下,亲戚们之间也生疏了。过年串门就很好的联络了亲戚们之间的感情。串门的时候,通常都是辈分小的,年纪青的到长辈家里去问候。因为我外公在家里年长,所以通常需要我出门的时候不多。但大年初一,我家通常都是要去我爷爷那里的。(我从小和外公外婆父母住一起)而后的几天,就天天有好多亲戚到我们家里来拜年,也幸亏过年时互相拜年,不然我恐怕连家里亲戚都不认得了。
  在武汉的一些小巷中,还保留着贴春联、门神的习惯,只是这种习惯已经越来越淡薄了。春联的前身叫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宋代起即用桃木做桃印、桃版、桃符等避邪。关于桃符,还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灵魂必须赶同鬼域。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问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二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以往民间的门神除了神茶、郁垒二将以外,人们还把唐代
的两位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恭当作门神,后来还有各路财神的门神、送子的神仙当作门神的。

    在武汉,很多民俗都消亡了。很多人都抱怨现在年味淡了,我想,这应该与民族文化的消亡有一定的关系吧。



①引自  丁定 白帆 《过年的传说》第1页   《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 第1期
②引自  马卓昊 《中原地区春节民俗研究》第1页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