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

回复 136# 的帖子

谢谢马老师的鼓励!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5-10 20:06 发表
文学和民俗学都不能丢,一样不能少啊。文学给了我们感受的触须,民俗开阔了我们认识的眼界
以后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以前的所学都是一种资本,It matters.
I know that .
Thanks. Mr Ma .

TOP

我与民俗学

大二上开始接触孙正国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大二下接触《民间文学》,大三接触《神话学》,还跟着文学院的研究生一起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在孙老师近两年的课上,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那种深刻的文化学思想,至今受用无穷。

        09年3月29日,前往华中师大参加台湾民间文学泰斗金荣华先生的学术讲座,同时认识了师大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刘守华先生,陈建宪先生,黄永林先生),从此,坚定信仰,决定投靠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

        师从孙老师以后,我们积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并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传承活动。

        09年6月12日,我们有幸与田兆元老师,蒋明智老师,黄景春老师,柳倩月老师在荆州见面。13号晚上,我们和几位老师一行参观了荆州古城,并在13教外的巷子里和老师们同桌对饮,我记得咱总共喝了8瓶劲酒。

        2009年6月的非遗会议对荆州市的文化事业来说,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起点,它意味着学术研究与政府实践的结合,这种结合的促成要归功长江大学文学院与荆州市文化局的共谋。多年来,荆州的文化保护与开发一直困扰着地方领导,怎样让荆州的文化事业拨云见日,专家支招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但是一次学术会议的作用又实在太小,它还不足以进入“某些政要”的视线,即便文化局意识到一些好的措施与方案,但也未必能引起“决策者”的重视;所以我们希望地方高校能与文化单位更加有力的联合起来,多举办这样的学术会议。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一定是在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忽视学术界的话语,就算它想赚再多的钱,也一定不会长远。

       2009年6月的非遗论坛对于长江大学的一批学生来说,一定也是一个重要的符号,这不仅仅是一个起点,更是一次飞跃,我们看到,在无数学者专家的指引下,一批学子用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民间文化与高校的联系。我想,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这次会议影响了他们,从情感和信念上打动了青年学子。

       回想那樱花烂漫的3月,在充满人文魅力的桂子山上,几位童鞋见识了民间文学泰斗们的风采;于是在匆匆庸庸的4月,几位年轻人一合计,一个名叫“非遗协会”的社团诞生了——虽然当时的“非遗”二字曾遭到某些师生的“非议”;不过,在激情四射的6月,一次直接的心灵碰撞诞生了一批坚定的民间文化青年爱好者。

       也许,民间文化与青年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次一次“直接的心灵碰撞”中才产生出生命智慧的火花的吧。

       荆州会议后,我更加坚定了专业方向!

       作为我个人来说,能在大二就开始接触学界前辈,确实是一种幸运,而这种幸运来自于孙老师的信任与厚爱。我们每一次出去的车费住宿费都是老师掏钱(我想这点很关键,如果不是那一次华师之行,就可能没有后面这么多的故事)。记得去年每次非遗概论的课完以后,孙老师都会请我们吃饭。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对学生这么好,也许,真的是一种缘分,转化成了一种亲情,甚至比亲情更重要的东西。

       除了老师,专业信仰的形成最大的还是依赖于论坛。不得不感谢海上风,是她拉近了我与老师们的距离,也正是因为海上风的一切,才有我们荆州相逢的缘分。

       民俗学论坛可以说是我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来自北京,山东,浙江,广西,武汉等等许多地方的老师学长,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我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们,爱上了这里的一切,我盼望着,与大家相逢的那一刻。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家乡

孙 正 国

引子:
    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安德明研究员较为系统的提出“我们要重视家乡民俗学”的观点,引发我深入而痛切的思考:
     我与家乡在什么意义还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家乡民俗在我的民俗学教学活动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几年后,我在教学中,日益发现家乡民俗的极大实践意义:
    首先,家乡已经在青年大学生的视线里模糊;
    其次,家乡已经在学者的研究范式中成为客体、他者甚至是冷漠的对象;
    再者,家乡由于当今教育体制和当代学生的成长路径等主客观因素,全日制教育体系内所有学生的成长就是背井离乡的淡漠家乡的历程;
    第四,家乡已不再具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感、责任、荣誉等巨大的凝聚力价值;
    第五,家乡在大学生的生活框架与情感体系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  大学生与当代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的三四十年间,世界各国都在为现代文明所引发的传统迷失与价值空虚寻找出路,逐渐形成了以联合国为框架的“保护口头遗产、保护与人类历史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共识,也就是保护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下简称非遗)。一场旨在保护人类多元文化传统和人类创造性力量的非遗保护运动,正在世界各国相继拉开序幕,中国的文化保护自觉始于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时间稍晚,任务也极其艰巨。
       那么,什么是非遗呢?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9 .29-10.17,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作出的权威定义如下:
非遗“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而言,非遗包括以下内容:
    (a)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b) 表演艺术;
    (c)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上述关于非遗的定义与范畴表明,一个文化传统中的日常生活形式与技能都属非遗:我们传承的故事、语言,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我们的日常习俗,我们的人生仪礼、岁时节日,我们生产生活的经验与实践,我们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等,一个文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面的经典形式都属非遗范畴。概括而言,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非遗强调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性、艺术性、技艺性及礼俗传统等依附于人的无形的文化内容,而物质文化遗产则强调依附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内容。
随着现代文明尤其都市物质文明的广泛扩张,传统生产生活所结晶的天人信仰、艺术形式、习俗仪典、实践观念等,都遭到严重歧视与持续破坏,人类世代累积的生活智慧、生存模式、艺术经典、独特技艺等丰富的文化形态与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被当代人轻易地冷落了。显然,这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人类当下和未来的延续发展仍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发掘和实践传播,有赖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去保护,有赖于良知尚存的学者去参与,更有赖于我们未来的继承人------大学生去认识和传承。
       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在当前的非遗保护运动中,无论在知识的接受方面,还是在实践的传承方面,还是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方面,都是非遗最可靠的保护者和传承人。

2 大学生与家乡的非遗传承

        当前的教育体制和文化传统观念,已经形成了一个潜意识的有害观念:家乡,只是大学生成长的摇蓝,至于其文化与历史,至于其遗产与传统,却并不需要去关注与学习!
于是,大学生随着科学知识与理论视野的不断增长和扩大,自己的家乡反而成了一片空白,成了一个没有内容的居所,成了一处似曾相识却难于明确言说的旅游景观!
       在这样的成长历程中,大学生有意无意地处于被动之中。既没有自觉追寻家乡的文化情怀,也没有自觉地反思现行教育带给自己的文化失落感。然而,这种被动,仍然不时地涌动着一种文化归乡的根性激情,尤其在大学校园多地域文化交汇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表达,大学生表现出了一种潜在的家乡文化自豪感,这时,大学生不得不面临一对艰难的悖论:一面是渴望获得家乡的关怀而无家乡知识;一方面是家乡非遗遭遇危机而没有找到可持续的有力量的传承群体。
        这组悖论中,还有一个良性的前提,那就是大学生对家乡的无可怀疑的归属感。因此,解开悖论之结,关键在于启迪大学生重塑家乡传统的意识与信心,引导大学生关注家乡非遗,自觉清理流淌于血脉中的家乡文化品格,自觉学习家乡非遗知识,自觉深度回归家乡开展非遗调查,从而真正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人。
       目前,国家保护非遗的具体措施,就是落实到以县级行政单位的非遗保护,本质上,就是大学生的家乡非遗保护策略,因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她的文化遗产就是以特定区域为基石而汇聚起来的总和。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保护平台,大学生可以借助政府保护机制,积极参与到家乡非遗的保护运动中,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以一名知识者的身份,以一名实践者的身份,以一名忠实的传承人的身份,运用知识与理论,运用智慧与胆识,运用技术与青春,去为家乡非遗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营造一份自己的天地!
       真的,如果我们大学生深入到家乡的非遗中去,定会激起一种热情,产生一份焦虑,为濒临绝境的家乡非遗而不懈努力!
      大学生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极其深刻,我们大学生要勇于承担这一使命,从宏扬家乡传统出发,真正地成为守护精神家园的坚强力量!

3 大学生与英雄精神:使命担当与文化自觉

       长江大学的学子,为了2009年的1024,已获得了十九岁的青春,尤其对于长江大学非遗社团而言,正是英难学子的生命之链,促使长大学子真正建立起了一个以家乡和非遗为其传承使命的社团,而且,这个社团已在中国民俗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下面,请允许我以一首感恩的诗《十九岁的青年》来表达长江大学非遗社团的学子们对英雄精神的发扬,对非遗使命的担当,对家乡文化的自觉认同:


(1)
当2009以甲流的方式
包裹长大的校园
当2009以1024的方式
感动中国的灵魂
此刻
我们成长为十九岁的青年

当家乡已不再温馨
校园生活成了简单而轻狂的情人节
当老师已不再熟悉
浪漫学子成了孤单而冷漠的新人类
此刻
我们成长为十九岁的青年

来吧
亲爱的同学
让我们携手
寻找一座圣殿
她是人类
她是家乡
她也是我们梦境中的自己
因为
我们是十九岁的青年

(2)
您听
唐人的古琴又弹出美妙的天外之音
您看
楚人的祭祀又激起竞渡的祖先之舟
您饮
夏人的陶器又盛满生活的豪迈之酒
可是
我们并不知道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遗产

是呀
历史的延续
将人类铸造
人类的记忆
将历史重现
而生活
将永远饱经沧桑的嘀咕——
历史断裂着
人类淡忘着

前行的路啊
每一步都
那么现实
那么未来
可是
我们始终在寻找
那无数个
我们祖先的遗产

(3)
一次偶然的会议
让世界记住
人类有多么丰厚的文化传统
人类有多么强盛的文化能量
而这些
恰好在当代的中国
被命名为文化遗产
而这些
恰好在当代的中国
被存放在古旧的博物馆

十九岁的青年来了
我们不相信
博物馆能容纳整个遗产的真实
我们不相信
巍巍华夏延绵不断的
只能存放在现实边上的古城之中

十九岁的青年来了
我们要记录
渗透在生活底层的一点一滴
我们要记录
表达在杰出艺人的一言一行
浓缩于僻远乡间的一人一物

这就是
十九岁的青年们
呤唱的一个句子:
传承家乡非遗,守护精神家园
这就是
北方圣殿的中国民俗学会
让我们起身致敬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5-16 13:30 编辑 ]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上面的文章是孙老师为我们校园刊物写的,贴在这里,作为长江大学师生的共同的心声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回复 153# 的帖子

土家兄真爽快!祝你考研顺利哦!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回复 154# 的帖子

学习啦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欢迎大家前来捧场啊!

TOP

征文贴都五天没人来捧场。干脆就今天停了吧!我不久将提交获奖名单,因为只有5人入选,所以请没获奖的朋友谅解啊!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TOP

千万次庆典征文活动于本日结束
获奖者
jinjshan     我与民俗学之冤家路窄
zjhong1978   我与民俗学——在路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石盘坑: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

东方民俗     我的民俗情缘
             结束过后是开始
燕子的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恩施土家   我与民俗学


由于名额所限,我只能忍痛选出这5位会员。其他会员写的也非常好,我会把超级版主自由支配的150个宝葫芦陆续奉上,每人奖150个宝葫芦。谢谢大家对征文活动的支持。我做得很不好,没有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很惭愧啊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你做得很好。辛苦了。谢谢你!

TOP

回复 163# 的帖子

谢谢老师对本活动的关注。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辛苦周兄了,其实你不用自责,征文贴有其特殊性,可能大家没有时间来码字,更偏爱简短的形式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