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年轻的文化拾荒者——记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年轻的文化拾荒者——记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兰州大学报]年轻的文化拾荒者
                                                   ——记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在巴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另一种翻译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一时间,举国舆论哗然。民俗学者舒克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被世界更多的民族认同,当然是好事。然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乍一听到此消息,心中却有一丝悲凉。虽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为世界人民所共享,但世界共享的同时却是民族品牌和民族自尊的世界性传播。端午节这个遗产的源头明明是我们民族的,却生生被他人拿走,以至于将来要被很多不明根底的后代误认为是人家的东西。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

  这场刻骨铭心的风波,让一群远在祖国西部腹地的年轻人心中,燃起了一个梦想:为了祖先千年传承的文化,做一个拾荒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化行者”。

                                                             “也许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

  在兰大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遵循“寻究、前进: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动宗旨,他们倡导“发现、体验、思考、传承”的研究思路,他们号召、组织兰州大学学生开展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公益服务与责任推广工作。

  “也许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来自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赵文明经常这样说。2007年,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经济学院、文学院等院系的10名本科生带着一些会跳锅庄舞的同学去晋陕地区第一次调查当地民歌的生存状况,也正是这一次调查让他们开始体验、关注和思考民间文化保护的问题,在此后的两年间,他们获得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优秀项目等单位资助,并在甘肃省文化厅的主管下,在文化旅途中越走越远。

  2009年4月,由项目中的20名同学自主发起成立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旨在组织、开展大学生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传承方面的社会调查、公益实践和主题策划等三部分活动,在当前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技艺、引导青年体验和创造传承氛围背景下极具意义。

  谈到当初的主旨时,中心的陈翠玲同学说,“有时候你会发现,其实,文化遗产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和关注某个角落里的芬芳艺术,才会发现,在失望与痛心的边缘,坚守的精神才是文化保护的明媚;我们不断地将保护文化遗产这种责任感传递出去的时候,才会发现,在濒危与挣扎的边缘,传承的理念才是文化保护的力量。于是我们决定成立一个组织,去发现和挖掘那些亟需我们拯救的珍贵遗产,去关注和体验那些震撼我们的优秀文化。”

  赵文明同学介绍说,去年夏天,他们15个志同道合的同学设计并发起了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第一期,就是想对这些逐渐流失的传统文化进行调查和帮助。项目组在兰州大学招募了108名大学生志愿者,选取十项甘肃省境内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工作。项目成员们利用暑期时间陆续前往甘肃敦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武威市和民勤县、永昌、兰州、陇南西和县、平凉华亭县等地详细考察了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老艺人生活状况、演出团体和资助单位等问题。他们收集重要文献资料、走访老艺人、对遗产的来源进行考证,记录和整理现存的遗产资料,组织恢复性演出等,就是想为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流传加油努力。“正如我们老师说的那样,我们今天能够听到、看到这些生动的遗产,那是我们的幸运;可是,几十年、几百年之后的人们,他们能否如我们一样听到、看到,那时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赵文明说。

                                                                      “守护我们的梦想吧”

  理想是无限美好的,但严峻的现实和艰苦的条件却为理想的实现铺就了一条跌宕曲折的路。每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大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存在的基础日渐狭窄,不仅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而且灾害性破坏、建设性破坏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了程度不同的危害。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尽管出现了有关“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但事实上也一直是时有时无、若隐若现。

  同样,中心在初期也曾陷入“寻找理念、寻求资金、寻访合伙人”等让他们烦恼的困难中,理念的寻找一度曾让大家迷茫不已,是坚持文化保护,还是呼喊文化濒危……当大家陷入一片尴尬中时,已经研一的老队长王龙魁在新一届成员会议时提到,“我们就是要做一群文化行者,去努力发现那些濒危文化的现状,尽自己的努力帮助、记录和呼喊;我们更要做文化的使者,把我们体验和观察到的内容带回来,告诉我们的同学,让那些年久而珍贵的文化在年轻人心中驻留哪怕一刻”,在新成员们再一次策划和完成今年的文化之旅时,大家都激动地表示,会记住所有的经历和宝贵财富,也衷心地希望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这份简单的梦想和执着的信念在一代代兰大人手中薪火相传。“守护我们的梦想吧,尽管它渺小,可它已经开始成长。”这是王龙魁学长在新一届项目会议时最后的话。

  当一位老艺人说“好东西啊,传了几百年,不能断啊,断在我身上的话,后人会骂的……这不是责任,是咱要讲良心啊”,队员们都沉默了;当听着这些似乎是不能避免的原因和理由,让他们也感到不知所措,感到更加地心痛。这是种你想用力保护,却又力不从心的痛;当得知山里连灯光都没有,队员们问前方还有没有希望的时候,大家都“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不约而同的回答,那样前方更神秘,我们需要往更黑暗的地方前进:就这样一句话,所有的队员在后来的几天里一直坚定信念:等等等等,“为了这些深刻和感动,如果可以,我一定永远在这儿”,文学院李昱卓说,“也许我们的力量极其微弱,但是我们依然坚持这份微弱的信念,然后虔诚地期盼着,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这些微弱的星星之火终有一日会积蓄到燎原之势,到了那时,就让我们的文化在烈火中重生吧。”

                                                              “我们想做,并且一定要做到。”

  一切的一切,也许在经历的时候真地没发现什么特别,但现在回头来看,每一个场景,都像是精心剪辑过的电影片段,有喜悦,也悲伤,是我们一路走来的缩影和见证。所有人从开始到最后一起走了下来,没有人放弃也没有人抱怨,那些温暖微笑和鼓励,都以最直接纯粹的方式定格在记忆里。

  李昱卓说:“记得一次去水阜,短短的几天,让我们了解到的其实不只是调研项目本身,更重要的是一路走来我们学会了关心,合作和包容,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当许多股小力量合在一起时,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资环院的魏银丽说:“两年的项目和协会经历,真地是一次全新的和能够永远铭记的经历。第一次当队长的磕磕碰碰,第一次做校园活动的团结合作,第一次管理博客的‘菜鸟’笑话,第一次通宵谈判的紧张与兴奋……仿佛冥冥之中,我们之间的故事都深深地藏在每个人心中,直到未来某一天,再能为文化行者聚到一起时,那肯定不知有多美妙。”

  作为第一期项目的总负责人,陈翠玲在刚刚结束的面试后告诉记者,当导师问她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项目的时候,“我突然从内心涌起一种特殊的感情,有种崇高在里面,真地不是做作,就是一种责任意识强烈地产生,我说,我们在用大学生自己微薄的力量在挽救着民间那些在濒临困境中挣扎的文化遗产,虽然力量微薄,但我们一直在努力。真地,不是说自己多伟大,就是突然很骄傲,觉得自己在做一件真地有意义的事情。”

  “每次回程,从车窗里看到那天几天前我们走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路,突然就湿了眼眶,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地方,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这一辈子可能也就来这一回,再见也就是后会无期了,只是几天的经历却似乎留下了抹不去的交集。”当带领新一届队员们回访什川的时候,曾玉娟向王龙魁感慨这一切,“真希望我们的这些记忆一直持续,真地已经不是梦想,开始了学长所说的公益事业了。”

  “我们想做,并且一定要做到。”再一次给大家嘱咐和激励的时候,赵文明才发现这条路虽然刚刚开始,可似乎已经很远很远了。

                                                               “文化行者,一直在路上”

  项目指导教师之一、文学院院长程金城教授在他们第一期的项目评价中这样写道:“他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用清纯的目光寻觅,然后凝视,发现了兰州鼓子的昨天和今天所折射的“历史倒影”;他们用聪敏的双耳聆听,捕捉、顿悟到了从河西贤孝、敦煌曲子等音调中绵延不绝的“历史回声”;他们为晋陕峡谷地区老剧团消失而十分焦急,也为西和乞巧节风俗在衰落中的兴盛转机而宽慰。在他们的调研报告和散记中,还表现出他们对中国西部农村现状的了解和对农民的理解。当他们真正深入到农村田野,进入老艺人的生活情境时,他们才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社会人生,什么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什么是人生境遇与艺术追求的反差,由此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喟叹。比如,面对一位八十四岁“用生命歌唱”的鼓子老艺人对艺术的执著和坚守,他们感叹:“这是一种怎样的坚韧,一种怎样的热爱,一种怎样的信仰?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中最平凡也最珍贵最特别的——中国农民之美”。“农民的骨子里不是愚昧,而是一种私人的虔诚。我们误解了这种忠诚,甚至蔑视了它。”体验的真切已经包含了某些对人生况味的哲理思考。这些感受不是书本中学到的,而是亲身体验到的。这是项目意外的收获,或许是更为重要的收获,一辈子都会受益。我们为同学们的收获和进步而欣喜!”

  在一期期的项目中,如老师所讲,他们经历过挫折和成功,不知道十个人挤在一张床上,害怕稍一转身没有地方的艰难,可他们依然相信保护遗产的快乐;他们经历过怀疑与支持,不屑与赞扬,不知道一次次被拒绝采访,一次次在空旷的土地上寻找根脉的无助,但他们也收获很多,因为那个“只是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一件件文化遗产的顽强挣扎,让一个个老艺人的毅然坚守传达给我们的社会,因为只有整个社会集体去努力,集体去行动的时候,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够真正地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简单而宏大的愿望正因为他们的一次次微小的改变而实现。

  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的成果,也许不尽完美,但因为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因为一直真真正正地付出着,努力着,尝试着,还在继续着,就让这段青春记忆和祖国的点滴文化一起永远鲜亮地存在吧,一直一直!(本报通讯员 绳晓春)

  背景资料:

  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又名“文化行者”,是经兰州大学社团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在历史文化学院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学生社团。中心以“兰州大学文化多样性保护项目”为核心内容,旨在鼓励高校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文化考察的科研体验、社会实践以及公益服务类项目,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公益服务精神和传承文化意识。为扩大本科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和公益服务项目,兰州大学大学生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历年在中国华夏文化基金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基金会以及学校各类项目的联合资助下,号召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公益服务、影音记录等方式走进乡间地头、民俗村寨,为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奔走。

  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执行机构,下设项目运营组、校内活动组、对外推广组和“蓝领巾”影音设计组四个部门,从事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调研、拍摄、设计以及推广等工作;设立“文化行者”荣誉基金委员会,下设“共同成长”荣誉委员小组和PPDCI项目基金小组,负责中心荣誉委员联络和共建、项目经费以及奖惩工作。

  (《兰州大学报》414期第三版)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新闻网

[ 本帖最后由 twlijz 于 2009-11-4 12:0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