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的家乡鄂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泽林旱龙舟
相传屈原从楚国京城郢都被贬,流放途中乘船至鄂(今鄂州)。其间,他几次亲临泽林。屈原对生活在沼泽丛林之中的泽林人民的困苦十分同情。在探视中,他安慰贫苦百姓,鼓励他们抗天灾,并传授避瘟疫良方。泽林人民对这位于忧国忧民的忠直贤臣和爱国诗人深情敬意,每次见面都是难舍难分,遂与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屈原离开鄂州前,特到泽林与群众告别。乡亲们到村头河边抹泪相送。其后屈原在湖南汩罗马尼亚怀石投洒,以身报国,其噩耗传至泽林已是五月十五日。泽林群众悲痛不已,纷纷到与屈原分别的泽林咀河边,扎制茅船,意为漂流到汩罗江去救屈原,并向河里洒黄酒,抛饭菜,祈求鱼、虫别伤屈原身躯。
千百年来,虽然时代变迁,泽林纪念屈原的日期定在农历五月十五至五月十八从未改变。随着生活的改善,泽林人不断增加新的纪念内容,直至发展到每年扎制旱龙舟替代茅船“祭游”以寄托哀思。“文革”之中,这一纪念形式停办。1993年,泽林这种以纪念屈原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民俗活动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肯定与支持,泽林人遂恢复和发展了游旱龙舟、唱会戏、赋诗作文、办书画展等多种纪念形式,一是怀念屈原,二是祈福。
泽林人纪念屈原以“旱龙舟”为主要载体。时至今天,旱龙舟的主题思想,龙船、人物的巧妙选用和布局,以及精美逼真的形象制作,真可谓堪称一绝。
旱龙舟出游时,鞭炮齐鸣,鼓乐大作,按照“雨行有路,舟行有规,自上而下,自南而北”的行进路线,龙舟队伍浩浩荡荡祭游。
整个队伍近400人左右。一时间,泽林街烟火升腾“连天接地”,鞭炮鼓乐“振动天廷”,家家花酒、茶叶洒向龙舟舱“祭送屈原”,整个出游时间前后约两个小时。
花样剪纸
我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鄂州花样剪纸作为记录和传承荆楚文化的国宝级“活化石”。
2月12日,我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鄂州花样剪纸作为记录和传承荆楚文化的国宝级“活化石”,出现在湖北展厅。
据调查,鄂州花样剪纸目前只有4名八旬艺人,整理和保存经费也严重不足。
花样剪纸艺人的耕田牛
“花箱就是我的八斗丘,鼓儿就是我的耕田牛,日里又能背着走,晚上还能当枕头,行路不要盘缠米,夜里不要点灯油。”这是鄂州花样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鄂州档案存真》记载:鄂州花样剪纸约在1600年前后发达兴旺起来,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辉煌。成立于1935年的鄂城花样工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行业协会。
鄂城的花样艺人,大多集中在滨临梁子湖和长江的蒲团、燕矶、沙窝和樊口、长港一带,这些地段正好是民间俗称的“水袋子”。乡民们长期挣扎在旱涝欠收的年月里。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至民国初年,乡民们根据“材料简单成本低,易学方便好游乡”这个特点,开始学习剪纸艺术。他们背着“花样箱”,摇着花样鼓“咚咚锵”地游乡串户卖花样。
85岁的章修田老人家住樊口街办杜沟村,他是鄂州市收藏花样剪纸最多的艺人。老人称,他原来住在长江中的一个小洲上,每年的涨水季节,仅有的一些田地就会被水淹没。为了维持生计,男人们背着花样箱、摇着花样鼓,外出卖花样剪纸。
花样箱是一张带有四五个抽屉的桌子,雕刻的工具刀是自制的。一个图案,或是自己画的、或是买来的、或是他师傅的。把宣纸在图案上一蒙再用铅笔描下来,一模一样的图案就出来了,一对图案可以换一个鸡蛋。解放前,花样艺人身背花箱,走街串巷,足迹遍布武汉、黄石、黄冈、九江、南昌等地。
花样箱人间喜庆箱里藏
“花样箱,花样箱,百花的园地,鸟兽的天堂,人间喜庆箱里藏”。花样艺人用刀和纸,表达着绣花女的纯情美意,也饱含着她们的酸甜苦辣。
作为南方剪纸的代表,鄂州花样剪纸与北方剪纸有明显不同。北方剪纸一张纸剪就完了,南方的剪纸是刻,一次刻20多张。花样也逐步变化,它有着时代印证的作用。
剪纸的花样离不了手工绣制,离开了针线活儿就“中看不中用”。以前,绣花是时尚,姑娘手巧不巧,就看她的绣花。农村女孩从十二三岁开始就要学“挑花绣朵”、“纺纱织布”,到了定亲待嫁的时候,就要拿出“母传手艺活”诸如绣花的鞋、鞋底、手巾、枕头帕、门帘、帐檐、扣带花等。仅帽子花样就有狗头帽、凉帽、冠子帽、三角帽、沙帽等多种,还有鞋花(棉、布、拖、草鞋花),巾头花、枕头花、披风花、抹腰花、围涎花、延申花(床上横挂的)、腰带花等等,每个品种又有许多不同花样的款式。花样的主题突出“双喜双庆”、“鸳鸯荷花”、“同偕到老”、“石榴桂花”、“同心结”等等。
章修田介绍,扣带花是过去男子用来系袜子的一种用具,多用作定情物,因此上面多绣字,如“亲哥奴的人,扣带为把凭”、世上只有三种好,黄金白米少年妻“等。
风风雨雨在一起花样柴和米
去年,鄂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对鄂城花样艺人和作品调查,发现了一些民间艺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下来的一批濒于消亡的鄂州花样剪纸作品,为中国和世界民间艺术宝库增添了“活化石”。
据鄂州市剪纸学会负责人介绍,鄂城花样剪纸衰落有3个原因。一个是自然灾害,鄂州解放前是个“水袋子”,经常发生水灾。花样剪纸的用纸很薄很薄,见不得水,一受潮就没有用,难以保存;二是“文化大革命”中绝大多数花样艺人受到冲击,挨斗、抄家、游行等等,花样作品当作“四旧”烧掉。太和镇的陈新风收藏了一本很珍贵的花样版本,这是他1966在从燃烧的火堆中抢救出来的;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广大农村妇女为首的剪纸群体放下剪刀,花样剪纸失去了生存市场。
目前,鄂州市保存的花样剪纸有3万多张。保存数量之多,在全国是罕见的,也是仅有的。
4名健在艺人年龄都过八十
提到进京参展的鄂州花样剪纸精品,不能不提叶家庆和万水清。参展的23件剪纸实物,是从他们花巨资收藏的3万多件作品中精选的。
叶家庆和万水清都是年近半百的人,家庭贫困,但他们酷爱鄂州的花样剪纸。据他们调查,鄂州目前健在的民间剪纸艺人只有4个,而且都是80高龄。如今,4人眼睛花了,手艺生疏了,鄂州花样剪纸面临失传的危险。
去年,叶家庆家的危房拆迁补偿了4万多元,万水清从企业买断工龄有3万多元。他俩走村串户,寻访花样老人,并用拆迁费和下岗费,收购了3万多件花样实物。两人还在叶家庆的家里,办起了鄂城花样剪纸珍品展。
两人的事迹引起了鄂州市委书记徐松南的重视。去年12月7日,徐松南指示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并对叶家庆给予必要的救助,同时要求有关部门研究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工作,不能留下遗憾。
鄂州市文化部门已同意拨付一笔费用保护鄂州花样剪纸,2000元启动资金已经到位。
叶家庆说,早期鄂州民间花样剪纸艺人之多,作品遗存数量之大,可挖掘原生态的题材之丰富,在全国是罕见的。至今,收集的3万多张剪纸还集中在出租屋里,没能得到好的保护和整理,按照国家要求需要掌握的原始资料因资金不够而被迫搁浅。如果财力投入不够,抢救工作必定留下很多遗憾。
汉专10801 尹春 200801021
[ 本帖最后由 尹春 于 2009-6-7 11:4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