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路]文化还是宗教?

[王路]文化还是宗教?

文化还是宗教?



王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个流行的说法:“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国家、民族和人民,都是社会的重要构成。以此来说明时代的特征,虽然政治的味道浓了一些,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看来,还算是比较全面的;而若从西方人的观点看,则至少缺乏一种非常重要的构成,这就是宗教。一个社
  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无论从文化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说,没有宗教,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中国人与西方人有许多差异,包括民族的、语言的、思想的、文化的,但在宗教方面的差异无疑是非常重大的。这一点,从最近出版的汉斯·昆的著作《世界宗教寻踪》(以下简称《寻踪》),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寻踪》讲述了世界七大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讲得通俗易懂,直观明白。但是,我可以理解它关于其他宗教,尤其是西方宗教的讲述,唯独对它关于儒教的讲述不能理解。
  宗教的本质是信仰。一种宗教,一定会有某种不可怀疑,并且是不允许怀疑的东西,这种东西构成其最核心的信条或内容。安瑟仑的名言“我相信,所以我理解”大概最典型地体现了宗教的这种特征。因此,《寻踪》说印度教和佛教的领袖是神秘家,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领袖是先知,因此这两类宗教是神秘型的和先知型的,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是神秘还是先知,都可以成为芸芸众生相信和信仰的原因或理由。但是它说儒教的领袖是圣贤,因而中国的宗教是圣贤型的,就不太容易让人理解。圣贤可以令人景仰,也可以让人学习,但是一定会让人相信和信仰吗?一旦没有了信仰,还能称之为宗教吗?
  宗教是有组织形式的。这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到特定的场所举行特定的活动,比如赶庙会,在教堂里做礼拜,斋月间禁食等等。而在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宣讲教义。它的目的是把教徒聚集起来,不断地向他们灌输教义,使他们能够永远忠于宗教。按照《寻踪》的说法,中国在汉代建立了孔庙,由此儒教成为中国的国教。儒家经典成为国家官学,儒学则成为国家教条。这样的说明显然把儒家等同于儒教。且不论这样的等同是不是符合实际,我们至少可以问:儒教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呢?是散见于各地的孔庙和孔子像吗?我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孔子庙和孔子像,又有多少孔庙是用来传达儒家思想的场所。但是,如果儒家经典与孔庙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如果拜孔庙的人并不是儒教的信徒,而儒教的信徒并不需要定时定点地去拜孔庙,那么像孔庙这样的场所和拜孔庙这样的活动还能够算是儒教的组织形式吗?
  也许中国的宗教与西方的宗教不同,不能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待和衡量它。《寻踪》就认为中国的儒教与皇权结合在一起。儒家官僚传递儒家经典,而皇帝是他们的最高老师。皇帝代表“天”,是“天子”,因而集世俗和宗教权威于一身,形成“国家崇拜”。这样的解释也许有道理。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皇帝的“天子”象征就一定是宗教崇拜呢?皇帝这种国家形式与宗教形式又有什么关系呢?顺治信了佛,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康熙不是依然做他的皇帝吗?可见和尚是和尚,皇帝是皇帝,不会有什么组织上的瓜葛。而老百姓除了见到皇帝要磕头外,大概也就是道听途说一些皇帝的故事,与皇帝不会有什么组织上的关系。我不知道一个人一辈子会听说多少关于皇帝的故事,但是我想,绝大多数老百姓一辈子也不会与皇帝见上一面。因此我不明白,在老百姓与皇帝的关系中,与宗教的组织形式有什么关系?
  宗教拥有教徒。教徒从精神上信仰教义,在生活中要参加宗教组织。有了这样一个身份,不仅要实践集体的宗教活动和仪式,而且个人还有其他许多宗教活动和仪式,比如基督教徒的祷告。当然,祷告本身也是多样的,早上起床,晚上入睡,一日三餐,还有各种活动的前后等等。韩国著名女子围棋手赵惠莲由于周末要去教堂做礼拜,放弃了围棋大赛冠亚军之战,在棋界引起一片哗然。许多中国人也有吃斋念佛的习惯,他们不一定会去参加集体的宗教活动,只是在家里摆设佛堂,供奉佛龛,按时烧香拜佛。这些活动和仪式是教徒信仰的体现,也是教徒身份的认同。“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话说得俏皮,表明心系宗教的重要性,但是也道出一个教徒终归还是要有一些表面形式的。在我看来,一个教徒可能是半路出家,也可能是从小就受到洗礼或剃度。因此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的这些活动仪式都在告诫他他是一个教徒,或者由于他是一个教徒,他就要有这样活动仪式。但是儒教有教徒吗?如果说一些人是信奉儒教的,那么他们有身份认同的活动和仪式吗?如果说有,那么这些活动仪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宗教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宗教之间的冲突一直存在,这是因为教义不同。甚至同一教派内,由于对教义的不同理解也会产生相互排斥,甚至演变为流血冲突。基督教的历史大概最典型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今天人们强调宗教对话,大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消除不同宗教之间的敌视和冲突。但是儒教有排他性吗?众所周知,汉代统治者曾经利用儒家思想治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这不过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不是宗教行为和活动。至于说儒家思想是不是由于被独尊而成为儒教,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如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的差异是不是具有宗教那样的排他性,乃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我们还知道,道教在中国早就存在,而且有自己的道观和教徒,这大概是正宗的中国宗教。此外,佛教传入中土,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佛教。近代基督教和基督教思想的东进,并在中国扎根发展,也形成了中国的基督教。中国之所以有自己的宗教,外国一些宗教之所以能够进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接受和发展,大概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作用分不开。因此人们常说的,儒家思想和精神有一种兼容性,它能够吸收和同化一些外来的东西,包括宗教。所谓兼容性,难道不就是没有鲜明的排他性吗?而一旦没有鲜明的排他性,还能够称为宗教吗?



  汉斯·昆是世界著名神学家。他试图把所有国家的起源,思想文化的发展,伦理制度的建立,都与宗教联系起来,由此强调宗教的普遍价值和重要作用。他强调,没有诸宗教之间的和平,便没有诸民族之间的和平;没有诸宗教之间的对话,便没有诸宗教之间的和平;没有全球性的伦理准则,便没有诸宗教之间的对话;没有一种全球性的伦理,便没有一种全球性的共同生存。由此可见他向往世界和平的拳拳之心。我看得出他的学术背景,赞同他所向往的世界情景,也能够理解他对宗教的强调和信赖,但是他对中国儒教的解释,无论如何我是无法理解和认同的。在许多国家,宗教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它们经历过长期政教合一的时代,宗教渗透了社会结构的每一个部分和角落,起着举足轻重、甚至是支配的作用。基督教的经典文献《圣经》融入了思想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主导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在一些国家,至少在中国,即一个几千年来主要以儒学为主导思想的国家,并不是这样。对于这样一个国家,从宗教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是不可以,但是把儒家理解为儒教,把儒家思想理解为宗教思想,肯定是不恰当的。而一旦这样的解读行不通,试图从宗教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起源,也注定是有问题的。在我看来,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儒家学派及其思想,可能会更为恰当。在这样的文化解读里,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宗教在其中起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只不过视角开阔了,人们可能会看到,对于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宗教并不一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至少不一定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世界宗教寻踪》,〔德〕汉斯·昆著,杨煦生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65.00元)

光明网 2008年4月7日

TOP

如要应要给出分类的话,宗教也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宗教更能体现人所最求的精神。

TOP

宗教取代艺术,会实现吗

TOP

回复 3# 的帖子

不会
用王明柯的话来说,
宗教取代艺术是历史表象
二者同步发展才是历史的本象

TOP

宗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啊,似乎文化的含义比宗教广泛的多,但是依然属于交叉而不包含!

TOP

譬如儒,儒学、儒教、儒文化皆融为一体,并在国家意识形态、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中形成有机的文化结构,与国民生活常态水乳交融。由此观之,任何把宗教与文化二元对立化可能是不恰当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何光沪先生对儒教的界说是这样的:
非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两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地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不知大家对这个界定有什么意见?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回复 7# 的帖子

非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两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

儒教的这个界定是比较靠谱的。同意!

不过这个:“即以天地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又似乎太简单,这不是儒教的特质,或者说不仅是儒教的特质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1-5-29 16:02 发表
非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两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

儒教的这个界定是比较靠谱的。同意!

不过这个:“即以天地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又似乎太简单,这不 ...
法天敬祖、天人合一之类的思想吧。过去堂屋里摆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大概可以算作儒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1-5-29 21:53 发表

法天敬祖、天人合一之类的思想吧。过去堂屋里摆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大概可以算作儒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仔细了解了一下儒教的来龙去脉,这类思想应该算是其信仰核心。天地君亲师就是祭祀牌位最常见的一种。

这个先儒牌位也很典型,以前没见过这个,真的:



更多了解,关注百度百科,儒教,写的还是比较翔实全面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补充一点资料,供大家讨论吧:

荷兰学者提艾利曾提出有关宗教进化的分类体系,认为宗教的进化基本上是从自然宗教发展到伦理宗教的过程。【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页79-80】这一界定,与麦克斯·缪勒的“自然中的上帝”向“历史中的上帝”演化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德国神学家孔汉思认为:“远东的第三大宗教河系应和上述两大宗教分清,这个宗教河系源自中国,其中心形象既不是先知(笔者注:闪米特人信仰),也不是神秘主义者(笔者注:印度信仰),而是圣贤,这这是一个哲人宗教。”他的界定超越了了前人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的三大宗教说定论,对中国宗教描述界定仅适用于前儒教或者前轴心时期的宗教或民间信仰。(见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三联书店1990年版,页2。)

就中国宗教而言,早期的巫术祭祀文化占据着文化的主导型态,随着社会分化发展,在文明演进过程中,祭司和贞人逐渐脱离,最终配合这政治君主体制的出现,发展出祭祀礼乐和多神教的观念【绝天地通】。在殷周之际,再次由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逐渐确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特质。

TOP

呵呵,现实和传媒!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这个是配祀孔庙的牌位吧?
配享孔子的先贤先儒共有172人,其中大成殿内有四配、十二哲,东西两庑有先贤79人、先儒77人。其位次是:
大成殿内:

     至圣先师孔子

四配: 西                 东

       宗圣 曾参             复圣颜回

       亚圣孟轲              述圣孔伋

十二哲:西                东

       先贤冉耕               先贤闵损

      先贤宰予              先贤冉雍

      先贤冉求              先贤端木赐

       先贤言偃              先贤仲由

      先贤颛孙师            先贤卜商

      先贤朱熹              先贤有若

两庑从祀先贤:

      西庑(39人)         东庑(40人)

      先贤蘧瑷              先贤公孙侨

      先贤澹台灭明          先贤林放

      先贤宓不齐            先贤原宪

       先贤公冶长            先贤南宫适

      先贤公皙哀            先贤商瞿

      先贤高柴              先贤漆雕开

      先贤樊须              先贤司马耕

      先贤商泽              先贤梁鳣

      先贤巫马施            先贤冉儒

      先贤颜辛              先贤伯虔

      先贤曹卹               先贤冉季

      先贤公孙龙            先贤漆雕徒父

      先贤秦商              先贤漆雕哆

      先贤颜高              先贤公西赤

      先贤壤驷赤            先贤任不齐

      先贤石作蜀             先贤公良孺

      先贤公夏首            先贤公肩定

      先贤后处               先贤鄔单

      先贤奚容葳            先贤罕父黑

      先贤颜祖              先贤荣旂

      先贤句井疆            先贤左人郢

      先贤秦祖              先贤郑国

      先贤县成              先贤原亢

      先贤公孙句兹           先贤廉洁

      先贤燕伋               先贤叔仲会

      先贤乐欬               先贤公西舆如

      先贤狄黑               先贤邽巽

      先贤孔忠               先贤陈亢

      先贤公西葳            先贤琴张

      先贤颜之仆            先贤步叔乘

      先贤施之常            先贤秦非

      先贤申枨               先贤颜哙

      先贤左丘明            先贤颜何

      先贤秦冉              先贤县壇

      先贤公明仪            先贤牧皮

      先贤公都子            先贤乐正克

      先贤公孙丑            先贤万章

      先贤张载              先贤周敦颐

      先贤程颐              先贤程颢

                             先贤邵雍

两庑从祀先儒:

      西庑(38)         东庑(39)

       先儒谷梁赤            先儒公羊高

       先儒高堂生            先儒伏胜

       先儒董仲舒            先儒毛亨

       先儒刘德              先儒孔安国

       先儒后苍              先儒毛苌

      先儒许慎               先儒杜子春

       先儒赵岐              先儒郑康成

      先儒范宁              先儒诸葛亮

       先儒陆贽              先儒王通

       先儒范仲淹            先儒韩愈

       先儒欧阳修            先儒胡瑗

       先儒司马光            先儒韩琦

      先儒游酢               先儒杨时

      先儒吕大临            先儒谢良佐

      先儒罗从彦            先儒尹淳

      先儒李纲              先儒胡安国

      先儒张拭              先儒李侗

      先儒陆九渊             先儒吕祖谦

      先儒陈淳              先儒袁燮

       先儒真德秀            先儒黄斡

       先儒蔡沈              先儒辅广

      先儒魏了翁            先儒何基

      先儒赵复              先儒文天祥

      先儒金履祥            先儒王柏

      先儒陆秀夫             先儒刘因

       先儒许衡              先儒陈皓

      先儒吴澄              先儒方孝孺

      先儒许谦              先儒薛瑄

      先儒曹端              先儒胡居仁

      先儒陈献章            先儒罗钦顺

      先儒蔡清              先儒吕柟

      先儒王守仁            先儒刘宗周

      先儒吕坤              先儒孙奇逢

      先儒黄道周            先儒黄宗義

      先儒王夫之            先儒张履祥

      先儒陆世仪            先儒陆陇其

      先儒顾炎武            先儒张伯行

      先儒李塨              先儒汤斌

                             先儒颜元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宗教是每个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在通知权利无法达到的范围中,宗教史一个可以走拐角路线的“潜政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