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八分会场 | 民间艺术调查与研究(1)

第八分会场 | 民间艺术调查与研究(1)

上午08:30-12:00
民间艺术调查与研究(1)
召集人:王为华
卫才华:师承、信仰与仪式——太行山说书人田野调查
李 慧:深山中的皮影绝唱——巴中皮影戏生存困境个案调查
王晓涛: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海宁皮影戏为例
石国伟:山西民间祭祀仪式中的演剧活动研究
蒋 聪:花草人生——叫卖调、对花歌与京津冀地区的民俗
张庆辉:河北安新县关城村“音乐会”调查与研究
乌兰其其格: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关于民歌审美的地方性表述
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卫才华:师承、信仰与仪式——太行山说书人田野调查

太行山说书人通过一系列的师承关系,保持说唱行业良好的内部关系,并通过旧时的三皇、妙庄王等信仰,强化了艺人间的身份认同与行业规矩,绵延着盲艺人特有的生存智慧和文化感受。神书是传统时期和当下都非常有市场的说唱曲艺形式,深深扎根于地方民众的仪式生活中。以此三方面来看,太行山说书人已经远远超越了曲艺艺术的层面,在家户仪式信仰、民众礼俗生活,以及说书人内部的行业规则中表现出更多社会互动的意义和价值。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李 慧:深山中的皮影绝唱——巴中皮影戏生存困境个案调查

历史悠久的巴中皮影取得了卓越的民间艺术成就,但是在“遗产化”时代,巴中皮影面临困境,其剧本及剧目、艺人、影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继承民族传统,保护非遗文化,应迎接时代挑战,探索发展机遇。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王晓涛: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海宁皮影戏为例

近年来,中国皮影戏的发展尤为迅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举国欢腾,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政府对皮影戏的加倍重视。然而,中国皮影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海宁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在过去一些年的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旧在创新新思路、新方法,因此寻找到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之路。本文列举了海宁皮影戏传统的几种保护方式,并重点对海宁皮影戏数字化之路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力图通过数字化保护的方式使得海宁皮影戏发展的更为出色。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石国伟:山西民间祭祀仪式中的演剧活动研究

民间祭祀活动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深层文化内涵的程式化,形成一定的模式。仪式需要借助演剧来增强其神圣感,生活中的众多仪式又为演剧提供了演出环境。二者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将深入探讨仪式与演剧及仪式剧在生活中的影响,同时将援引一些个案来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蒋 聪:花草人生——叫卖调、对花歌与京津冀地区的民俗

本文对老北京不同季节的卖花叫卖调及京津冀地区的对花类民歌(如《对花》、《猜花》以及借花咏情或插叙历史典故的民歌)进行了歌词和曲调的分析,考察三地的差异和共性,以及由此反映出的花与时令、赏花咏花的民俗活动和文化内涵。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张庆辉:河北安新县关城村“音乐会”调查与研究

音乐会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中部,如保定、廊坊、衡水、沧州等地区,所以称为“冀中音乐会”,由于音乐会的主奏乐器为管,伴之以笙、笛、云罗,故又称“冀中笙管乐”。关城村“音乐会”这一古老民间乐社,无偿参与村中的春节祈祥、中元祭鬼等仪式之中,是村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乡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内部组织结构及规范,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乌兰其其格: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关于民歌审美的地方性表述

本文根据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地方文化持有者关于“演唱的情感与技术技巧”、“演唱与时机”、“演唱与环境”、“演唱与情感经验”、“演唱的效果”、“完整表达的动力”、“完美歌手的标准”等话题的表述,以德木其格、西拉夫、巴德玛色楞、陶格涛等民间歌手的口述资料为例,对于乌珠穆沁民众关于民歌的审美意识从“sain dagulahu ba saihan dagulahu”(演唱的“好与美”)、“jinghini dagulahu ba heisburi dgulahu”(演唱的“实与虚”)、“ butun dagulahu ba dutagu dagulahu ”(演唱的“整与缺”)、“sain daguqinnai tuhai unelelte”(“关于好歌手的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文从文化持有者角度试图揭示乌珠穆沁民歌表演背后的审美意识,旨在提出探索地方音乐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进行审美评价时要警惕所谓“普世”体系评判,要从地区或族群实际的文化语境出发的观点。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王晓平:黎族音乐研究回顾与反思

黎族音乐研究经过数十年学者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纵观其研究成果,还处在一个整理和挖掘阶段,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作为“后集成时代”的黎族音乐文化研究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知识,体现集成的新价值。结合人文学科的新发展,运用系统的理论,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对黎族音乐予以多层次、立体式的观照。为海南文化建设提供货真价实的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撑。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