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和“民”,过去与现在,关于民间文学口头性的个人思考
本人备考生,纯属看书过程中的胡思乱想,读的书不多,请包涵
原始时期:在劳动等活动中民间文学的出现,而后文字的出现,作家文学的出现,从口头方面和文字方面承载内容和情感,从这里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开始算作分野的萌芽,但是受到物质生产水平的限制,无论是氏族首领还是普通民众,大部分都是使用口头作为表达方式。
封建时期:在这个时期,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出现明显的分野,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对文字和知识的垄断。
第一类的统治者和贵族,掌握有知识,作品为精英文学和作家文学,承载体为文字和绢帛、纸等媒介,第二类是普通平民,缺乏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只能用口头方式进行交流、传播和传承,承载体为口头,这两类是明显的“官”和“民”的区别,对这一阶段,两类人在知识和地位方面的巨大的鸿沟,使得研究和坚持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必要的和充满研究价值的。
最有趣的是第三类,从寒门士子跨向官场,获得巨大的成功和超越的地位,从“民”向“官”的转变,依靠着“官”那一阶级的特权——知识,也走向了特权阶级,同时,这些寒门士子也把自身的知识限制在了统治的特权阶级,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虽然这一类不是研究民间文学的主要对象,但是这一类的人接受了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熏陶,也接受着统治阶级知识的灌溉,这一点值得研究。(这些不重要,只是散扯)
现代:主要说的是这一个时期,分点叙述。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普遍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得认字率大大提升,文盲达到微不可计的程度,就算是农村老太太也总会认识几个字吧,在这个时期,人民的范围扩大了,大家都是人民,为人民服务,这也表示“官”的范围缩小了,并不指的是官职和人数之类的变化,而是“官”由“民”生,不算高层,就算基层的工作者,他们接受的一直是人民的教育,也没有统治阶级的知识垄断之说,那么“官”和“民”之间的鸿沟缩小了。对比过去,人民范围的扩大,知识的普及,“官”“民”的距离缩小,人民所使用传递情感的方式逐渐变为文字和纸张,口头媒介的使用率减小,所以,在这个时代最原始的文学分野的理由不在了,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考虑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存在和发展。
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下,电脑,手机逐渐取代其他,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众多的低头族和现今iPad等媒介在青少年中间的传播,歌谣和民间故事产生的范围逐渐缩小,民间文学口头性在城市等大部分地区丧失了主体的活跃性,现在我们可以发掘以往传承至今的民间文学,可是这一座大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厚重和无穷无尽,民间文学重要的是田野调查,对象是以往至现今动态的口头文学,但是民间文学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撇开现在正在活跃的少数民族的宝藏,其实算进去也可以,只不过时间较长,当现在唱着歌谣,讲着故事的一代人逝去,是否会有人愿意接下这样的一代传承,在钢铁的都市的蔓延下也限制了传承的环境,传承的链条的濒临断裂使我们必须思考以下的问题,一是现今调查和收集的急迫性和必须性,二是以后的民间文学的发展,当过去固有的大山限制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又怎么办,当没有可以调查的只能啃着过去的无味的甘蔗渣了又该怎么办。
三、电脑论坛的范围,(这是接着第一点的)有学者把电脑上论坛的部分算作是民间文学,其实这也不是真正口头的,无论怎样,即便有多像口语,多么隐含感情,也得承认,它的交流和传播经过的是电脑作为媒介,就像整理记录民间故事一样,总会少些什么,在写定时总会进行编改。让我们进行一些假设:如果不承认在网络上流传的是民间文学,那么算上在论坛里从一到多再到多的再创造,再次的传上网络,和网络上的集体创造,所承认的民间文学只能是,作品从一到多传向网络之后影响其他个体之后,是其他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所运用这种语言、作品和再创造的阶段,不能算上在网络中的交流;如果承认在论坛上的交流是民间文学,那么就要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进行再次的思考,去掉桎梏的口耳相传,注重于民众口头性创造的,通过各种媒介自由的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以及可以再次创造的作品和文学形式。过去的口耳相传转为现今的媒介,我认为其最重要的自由的创作和传播没有改变,所以口头性的文学定义可以再次思考。
说了一些话,中间吃个饭回来发现思路忘记了,有些想说的反而忘记了,有些跑题,不管这些,反正总体而言这个脑洞产生于读书发呆时的胡思乱想,也有个人的一些忧虑和见解,不喜欢的也别生气,看一看,笑一声胡言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