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刘晓峰 于 2015-8-22 12:51 发表
大飞你好。
文中并没提到春秋和勘测先后的事情。因为这时段没有任何文献可以依据。我回帖是讲古人的感受。在测日影前应当就对一年的春秋变化有感受。文献根据是没有的,有的只能是常理的推测。
你提出的问题是值得 ...
再次感谢刘老师的回复。刘老师说是“常理的推测”,我心里有一些释然了。因为起初看到刘老师的文章里并没有推测这样的说法,故发问求解,呵呵。
既然是推测,那么像王力、于省吾、商承祚、陈梦家等大家所认定和沿用的商代和西周早期没有四时的观点,我认为成为定论的说法应该值得商榷。(陈梦家对早识二时的观点也有推测的成份,所以他没有说的很绝对:“此前恐怕只有两季”。)
以现在农耕文明中对春秋的感触来拟测古人,我想,这可能也需要值得推敲。
虽然春秋的感触对于农耕文明的人们很明显,但是,冬天也一样很重要,尤其在哲辩思维下的“冬藏”概念。
即使是在采集狩猎时代,北方漫长的冬季依然是人们无法忘记的印记,就连动物的表现也是如此,比如北方的候鸟对冬天的反应就是一个例子。当然,人类是否和候鸟一样为了过冬而准时迁徙,这个目前也只能是猜测。
在农耕时代,东西方都对冬天种子的收藏有所感悟,赫西俄德说,冬天的种子不收藏好,来年将无种可播。东方的“冬藏观”也是如此想法,看来生活在北方的人们的想法是雷同的,对冬天在四季中的特殊作用也都有深刻的理解。
所以,以感受来说明古人没有夏冬二时的概念,有些立不住。
我还是比较靠向古人对四季中春秋一词大量出现是“错举”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