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学典:文明传承是关乎民族存亡的生命线

王学典:文明传承是关乎民族存亡的生命线

2014年09月29日 13:55 来源:齐鲁晚报 

  21世纪注定是儒学重焕生机的时代。全国各地“读经班”正如雨后春笋,多所高校争先恐后兴办国学或儒学研究机构,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2国合作开办了457所孔子学院和707个孔子课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的复兴已经呼之欲出。作为孔孟故乡、儒学发祥地,山东省在儒学复兴之途中,将承担起其他任何省份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使命。                      

  自古至今,斯文在兹

  作为整个中国学术文化的源头,山东提供了在几千年间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典范。两千多年前,秦用枪杆子统一了中国的制度和版图,而鲁则用笔杆子统一了中国的思想与文化。秦从表面上征服了六国,但从本质上,却是鲁用自己的“仁道”文化征服了当时的“天下”。只有文化才是不朽的。秦祚短暂,而孔孟享祀久远,“邹鲁之士”、“缙绅先生”所传承的经学,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着核心的思想资源,同时,先秦山东如姜子牙、管仲、孙武、左丘明、曾子、鲁班、墨子、孙膑、孟子、荀子等一系列杰出人物,也从各个方向上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文明的传承是关乎一个民族存亡的生命线,山东始终为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地提供滋养,保证了儒家文明的生生不息,在秦汉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山东的学术文化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两千余年儒学的涵养,确保了齐鲁文化从民国直到现代旺盛发展的强劲势头。在这期间,齐鲁大地孕育了诸多人文学界无可替代的领袖,如民国时期被称为学林霸才的聊城傅斯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栖霞牟宗三,著名史学家日照王献唐、荣成张政烺等,而当代执掌历史文化界牛耳的两大泰斗——临清季羡林与平原任继愈,这两位先生谢世以后所留下的空白,至今无人能够填补。山东文化遗产丰厚异常,地位特殊,我们完全可以说:从古至今,“斯文在兹”!

  儒学这面旗帜不能被别处抢去

  孔子之后至于今日的儒学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儒家文明为代表的齐鲁文化,由齐鲁大地走向全国、走向东亚、走向世界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济奇迹,已率先打破了曾经笼罩东西方学界的“儒家伦理无法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马克斯·韦伯式预设,而中国的大国化更使人们认识到,孔子思想可以成为重建世界的原动力。

  历史选择了山东作为文化时空的聚焦点,在这个时代大潮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毋庸置疑,此前山东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如成立“山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作体”等学术机构,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启动尼山书院建设以使儒学走进基层等,这些工作虽已走在其他省份的前列,但与山东儒学大省的历史地位还远远无法相称。

  儒学这面旗帜,不能也不应被别省包括京畿地区抢去。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曲阜孔子研究院时曾提出,孔子研究要“因势利导,深入研究,在东亚文化圈中居于主动”的期望,和“世界儒学传播,中国要保持充分话语权”的要求,时代已将儒学再次推上了历史舞台的聚光灯下。儒学之邦的齐鲁不冲在前头,更待何时?

  全世界众多的思想学说中,儒学是唯一以仁学为核心的学说,这一学说符合人类的基本伦理,高举这面旗帜,弘扬这一学说,永远不会有错误,对此不应有任何疑虑。9月24日,习总书记又出席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再次体现了中央对于儒学研究与传承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儒学的弘扬,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即主要领导人和民间与学界热,而中间系统冷。山东应该率先打破这一僵局,中间系统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更大一些,步伐也更大一些,把儒学这一旗帜举得更高一些,从而顺应时代潮流,担负起山东应有的历史使命。目前,我们至少可以在三个方向上付出努力。

  从书斋到民间: 儒学的复兴之路

  首先是儒学学术航母的打造。作为“硬件”的实体机构方面,可全面优化已有资源,进一步整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和“山东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作体”等分散各处的研究平台,汇拢强化力量,聚合拳头优势,构筑儒学文化高地。作为“软件”的工作方向上,可依托山东大学儒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儒学为基础资源,提炼、锻造公共学术命题,发起重大讨论,形成学术、思想、期刊、会议等方面的品牌;研究思想路上,应加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突破,以海纳百川的理论视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加强与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自由主义等思想流派的对话,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上的现代转化,同时还要重视基础文献整理,开展诸如“儒家基础研究大系”等重大基础学术工程,全面清理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知识体系,为儒学复兴夯实基础。

  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大力推动儒学走出书斋,融进生活,走出象牙塔,化入民间沃土。任何放逐现实的思想体系都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儒学不应仅是悬挂在学术殿堂上的明珠,或者学术沙龙中标榜学养的谈资,它本来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信仰,未来还应该由书斋重返民间,重新成为大众的儒学。目前可做的事情有,鼓励学者走进社区,走向民间,打破学术、教育与民间生活的壁垒,热切回应民间社会对于传统文化滋养的迫切需求。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大力推广“尼山圣源书院”模式,号召更多的学者深入民间,为民众面对面讲解国学;充分发挥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以“图书馆+书院”的方式,传承儒学,引领风尚;还可借鉴《儒学小丛书100种》样式,以小丛书,大制作;小文章,大手笔的形式,出版发行更多让民众喜闻乐见的儒学大众读物。

  大力推进“仁义山东”和“礼仪山东”的建设,把山东打造成儒学生活方式的样板。一种文化的魅力最终要体现在生活实践上,儒学的普及,也要落到实地。儒家文化最终能否全面复兴,就看在它的原则指导之下,能不能打造出一种更文明、更有教养、更富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攸关儒学复兴的成败。美国的生活方式是自由主义的典范,唐代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就是对这一点的明证。30多年前,我们曾创立了经济特区,当时的你如果想知道未来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样,可以到深圳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应当考虑儒家文化特区的创制,如何造就一个彬彬有礼,大家都很有教养的社会?“仁义山东”、“礼仪山东”便可为全国提供榜样和示范。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不但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全人类。中国崛起与其说是物质财富的激增,不如说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近期,党和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的重大论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正面临空前的历史性机遇。守先待后,弦歌不绝,儒学复兴,适逢其时。齐鲁大地能否如她在历史上曾一度做到的,再次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思想资源、道德动力、文化典范,全看我们今天如何思考与行动!

  文/王学典(作者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历史学教授,《文史哲》杂志主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