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网--2014-02-14
1、对比民国十一年与1952年出版历书中的婚礼仪式插画,可以看出时代的进步。
2、1959年出版的拼音新历书,体现出当时文化普及的潮流。
说起老黄历,也就是历书,人们想到的可能是风水、八卦、迷信。其实老黄历是一部时间民俗的史书,母亲节、儿童节等历书上的纪念日,有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的印迹;历书中“刻”的变化和时间精确到“分”,在一定程度上见证着西学对中国的影响。
壹
历书是古时候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一说老黄历,人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迷信和糟粕,其实这可真是冤枉了老黄历。老黄历中的传统文化很厚重,据史料记载,老黄历古称历书、宪书、皇历,产生于唐朝前期,上面记载了日、月、国家、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明代历书叫《大统历》,清顺治年间改为《时宪历》,到乾隆时因避讳,改为《时宪书》。历书上的内容丰富多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都被印制在上面,文字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为广大老百姓所喜爱。老黄历是一本生活文化实用书,里面有各种“尺牍”,对联、谢帖、呈文诉状、民间偏方、九九消寒图,可称“万事不求人”。所以,历书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是古时候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历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清代历书往往都在封面上注着“大清”年号,民国时期有传统风俗画、人物侍女、关公像等,新中国成立后有毛主席像、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东方红、大跃进等。各个时期的历书其版本也不同,清代以木刻为主,民国大多为石印,新中国成立后为铅印。比如,清光绪四年版的《十万大全》历书,内有世界各国国旗,增广贤文、二十四节气表等图文并茂,对研究清末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另外,“文革”时代的历书,虽然年代较近,但因特殊的历史原因,也很有研究价值,这些历书内容有重要节日简介、简化字、科学种田、革命英雄人物等介绍。现在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新的生活时尚日新月异,这个时期的历书内容更加现代。因此,历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相应的时代文化底蕴。
当然,历书从封建年代走来,风尘仆仆,其中也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抛开这些,汲取精华,它们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很吸引人。
贰
母亲节儿童节什么时候出现的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多是舶来品。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个别版本历书中的“国民革命纪念日一览表”里就有这些节日。那时候的许多纪念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叫法上已经和国际接轨。所不同的是,仅形式上有所改变,顺应了时代潮流,主要内容还保持着传统文化的底色。比较突出的纪念日——母亲节和儿童节,都是国民政府根据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日期和国际惯例不同。
一说母亲节,大家总会想起阳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那是西方的母亲节。1946年晋绥革命根据地出版的《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农历》中的节日部分,对中国的“母亲节”已有记载,时间是阳历5月8日。别小看了这本历书,它反映出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妇女解放”思想学说的影响,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确实提高了,母亲节这个时间节日就是例证。同时,把现在好多民俗学家困惑的“母亲节在我国始于何时”的问题给解决了。
民国时期的“儿童节”是4月4日,在历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农历》中有记录。80岁的老先生郭春宝说起老黄历中的儿童节很有感触,“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国家不太平,到处都在打仗,但4月4日儿童节一到,我们小孩子也要过的。当时我家在天津,平时我很期待这个日子,经常翻开家里的老黄历看,因为父亲做洋玩意的营生,免不了和外国人打交道,受他们观念的影响,儿童节这天父亲会送我一些礼物,以示祝贺。”郭春宝回忆,当时比较殷实的人家,一面翻着中国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繁体字竖排版的老黄历,一面想赶点儿时髦学学洋人怎么过节,很有意思。
民国时期的历书中还有许多重大的纪念日极具特色,5月9日“二十一条国耻纪念”、5月12日“护士节”、6月6日“教师节”、9月1日“记者节”等,都是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
山西大学教授、民俗学博士生导师段友文说,历书对这些纪念日的详细记录,弥补了部分民俗事项在传承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也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只不过因为乱世,这些纪念日很大程度上仅仅代表了一种美好和向往。
叁
西学东渐后,历书时间精确到“分”计时发生变化
历书由于皇帝每年参与编发,所以享受了任何一本书没有享受过的待遇。这本书既要为庙堂服务,加强集权领导,约束臣子的言行,又要让最基层的百姓了解,指导农耕生产,所以在时间的规范上更加严厉严格,比如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什么时间不能做什么。
当历书上的时间还是用圭表、日晷、沙漏等工具计时的时候,世界上最早的小时机械钟表于1335年在意大利米兰教堂内建造成功。西方正是用这种新奇的机械,打开了中国这个东方帝国的大门。1601年,传教士带着自鸣钟跨进了紫禁城大门,大表被安置在特制的钟楼上,小表让万历皇帝爱不释手。1634年(崇祯七年),我国著名的历法丛书——《崇祯历书》编纂完成,中西方计时文化发生着深刻碰撞。
历书上记载,我国古代有百刻计时制、十二时辰计时制等计时方法。十二时辰制把一昼夜等分为12段,与十二地支相对,每个时辰又分为初和正,前一小时为初,后一小时为正,如23时为子初,0时为子正。百刻记时制来源于沙漏或水漏,把一昼夜24小时等分100刻,每刻约合现在的14.4分钟。
而现在每刻15分钟始于康熙八年(1669年),因为当时皇宫中已使用了西方的计时钟,康熙皇帝又善于接受西方文化,在经过4年的激烈讨论后,最后把原来的一昼夜100刻改为96刻,这样一刻钟就成了15分钟,没有余数,省去了西方钟表时间与中国传统时间换算的麻烦。
时间“刻”的细微变化通过老黄历体现出来,极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那时候,老百姓家里还没有钟表,逢大事看时间就得看历书。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发达的媒介可以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只有历书可以发挥这个功能。所以,历书是最高统治者向广大民众传达时间信息的一种工具。历书从时间上见证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清初1小时改为4刻后,其名称分别为:初刻、一刻、二刻和三刻,如3时20分钟,对应的表述为三时一刻五分。这些时间在清代的历书中均有记载。比如,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立春”,在山西的交节时间是“正月初二戌正初刻十一分”。
张隽波说,西方时间的输入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社会生活、时代变迁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古老中国的大门是被西方用时间打开的,这是一种“软实力”。这与后来讲的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的“硬实力”打开中国的大门,并不冲突,它同样时时警醒后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
本报记者 郭志英
爱问老黄历
老黄历说的都是迷信?
古时的历书内容确实有很多封建迷信的内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国时期的历书有些得到了净化,比如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历书没有一点封建迷信的东西,有的是介绍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方面的科学知识,还有农谚、春联、应用文、政策法令等具体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积极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诸多活动,历书上的内容完全体现的是新社会的精神风貌,有很强的知识性。
是真的吗?
一天从半夜12点开始,是真的吗?
农历的传统规定并不是这样的。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段,并与12地支相对应,每个时段是现在的2个小时,由于每个朝代所采用的历法不同,农历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和正月初一都曾作为一年的开始,子时(23时至次日1时)、丑时 (1时至3时)、寅时(3时至5时)也都曾作为一天的开始。
现在使用的农历是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夏历,夏历新年开始的“一元复始”指的是正月初一寅时(3时至5时),古时也称平旦,而非零时。当然,阳历是现在世界上的通行历法,为了统计和应用上的方便,人们也就渐渐把农历的夜半定为一日之始,并得到了官方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