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越学困惑越多,求《儿歌三百首》来指点

今天听了场开题报告引起了我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更多的是一些困惑,你们尽可以嘲笑我的无知和幼稚。我要说的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师兄师姐的意思。我翻看这几年的硕士、博士论文,先不管内容,单说题目,就是千篇一律的格式:《主标题——副标题(以xxxx为个案/为例)》。每个人都在做个案,每个人都在做田野,这些七零八落、形形色色的个案累计起来价值有多大呢?到底对我们的民俗学研究有多少实质性的贡献呢?是推动了学科的发展,还是使学科止步不前?   
    第一、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田野?在我没有正式进入民俗学的时候,凭着对田野的一腔热忱,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民俗学,尽管周围人说这个学科多么多么冷门,多么多么不好就业,可是田野作业深深地吸引了我。这完全不同于书斋学问,尽可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信马由缰。一开学来,上了老师的课,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月,老师每节课要提的一句话就是“民俗学是一门‘感受’之学”。我们不能把自己当作学者,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者;与民众交往的过程中,不要把民众当作研究对象,要与他/她对话,平等地对话。我同意。老师认为民俗学需要坐“冷板凳”的学者去搞理论,但田野不能丢,因此他批评了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我不敢轻易同意,或者我不能同意全部。老师对我们这些初入门的小菜鸟强调田野的重要性,没问题,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田野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田野是民俗研究的手段,还是民俗研究最终是为了去田野实践?  
    今天我向师姐们表达了我的困惑,她们竟然说,毕业论文必须有田野,这是一贯的规矩。你不做田野你学民俗学干什么?所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学民俗是为了去做田野。虽然貌似大家都在强调田野是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可是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田野好像被扭曲了。八九十年代,大家都在热衷于文本,鄙夷田野;而今时代,田野风行,文本研究反倒成了遭耻笑的对象,连田野作业都没做过,你是学民俗的吗?孰不知,今日你追随之物,明日亦能化为尘土。谁能保证文本研究不会再热起来?谁能保证田野是民俗学永恒的法宝?
    第二、个案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是多余,但细细考究起来则不然也。老师今天其实已经给了明确的答案,“在个案的特性和共性上做文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特性容易,世界上哪个存在不是独一无二?但你又如何从这么多个性的存在中找出共性呢?仅凭一个个案就能解决问题么?一个个案的普世价值体现在哪里?好吧,虽然我比较偏重后现代,不相信存在普世这样的东西,世界无非就是一个一个碎片的叠加,人都是“异化”中扭曲的独特存在。但作为这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我不能给它解构了,否则按照后现代来说,“人”都死了,那研究民俗学还干嘛?皮之不存,毛何附焉?民俗学在未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就是“公共民俗学”。公共民俗学更强调了学科的实践价值,或者再直接一点,就是费孝通的“富民”。那么我们如何让民俗学这门“认识”学科,逐渐走向实践呢?我忽然好像明白了,老师一直让我们看户晓辉老师的《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的意义了。我们要想让民俗学真的能“富民”,首先重要的已经不再是“认识”了,而是肯定它的“存在”。一个东西都不存在了,何谈实践?所以好的个案固然需要,而且是迫切需要,但也更需要有人来整理汇总这些个案,而不是让它们散在图书馆的角落里,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仅代表个人观点。

[ 本帖最后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23:01 编辑 ]

TOP

很深入!很有问题意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仲卿 于 2013-11-10 15:21 发表
很深入!很有问题意识!
我求的是讨论,不是点评。

TOP

田野的工作不能否定,同样的民族学、人类学也在田野基础上发展。我认为岳老师的功夫要很扎实,贴切了生活。并不是师姐说的必须有田野才能支撑。恰恰是某些方面被忽略了。比如历史、文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陈学霖的著作是很好的参考,包括赵世瑜老师的研究文章,从历史的角度,结合民间传说等,这样的研究更耐读也不显枯燥。有时强调了田野,却忽视了阅读。有阅读更多的时间给了本专业,却没有或很少的时间去旁观他者。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书更能获得认可,学术需要有精深之力的专业内的东西。至于与生活结合,田野内容。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可以阅读,另外就学术史之类如毛巧晖的两本书,虽然薄但却比较精到。
    之因口味不同,我喜欢阅读大量不同学科书籍来借鉴和吸收,而非仅限于老师或专业内的一些推荐书目。甚至于一些好的文章,这方面的识别力需要自己去找寻。导师之导在引导,拓宽思路。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之处风气开放,如此能成。文学和史学的基础如不打好,或者是被注意到,那么做再多的田野也是无济于事。最多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样子,还不如去推销非遗来的实在。刘禾《一场难断的山歌案》这样的文章我更愿意去阅读,同样是写刘三姐。要么就做到专业里去,要么就做成可读性强的文字。北师大有个写乡村医生的文章,以父亲为主角写的,应是不错。包括有些事物,对于其原因追溯和为何有这样的事情去探讨,那才更加有趣。如《钟九闹漕:变化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叙事》,央视播放的《仙女湖》,取材江西民间传说。为什么会拍摄电视剧,仅仅是利用民间传说那么简单吗?当我问过那边的同学才知道,当地的铁矿资源和企业面临转型,这其中政府部门需要找方向,拍电视剧,推广旅游景点,这一系列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走入我们的研究。而不是只去谈所谓的功能、如何操作、优缺点等等的。

TOP

1、博士论文一般都是小而精炼。不单单是你的师姐们,就算你权衡马林诺夫斯基、利奇等一大批人类学者,他们也明确告知你他们的田野调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既是合理的理论框架,因为我只要陈述了我这个田野点的普遍代表性和特殊性,就足够支撑论文。这也是田野调查方法论所带来的制约,因为你调查势必就不是全面的搜罗,时间上、精力上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2、没有任何人说民俗学一定是个案研究,也不是所有民俗学者都在做个案,更不所有学者都在做田野。前者的局限性已经由刘晓春和杨利慧两位教授做了非常到位的批评。后者也由萧放老师的历史民俗学给出了答案。
3、施爱东老师的《告别田野》看起来是告别,但是字里行间都没有贬低田野。他是明确指出田野作为一种方法,有其理论适用性和框架的选择性。他恰恰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去做田野调查,更强调民俗学的最终研究仍然是要抽象出理论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归有光 于 2013-11-10 15:10 发表
今天听了师兄师姐们的开题报告引起了我很多想法,当然,这些想法更多的是一些困惑,你们尽可以嘲笑我的无知和幼稚。我要说的这些问题没有针对师兄师姐的意思。我翻看这几年的硕士、博士论文,先不管内容,单说题目, ...
民俗学确实需要进行田野考察,但绝不是为了田野而去田野,田野是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之上的。
现在许多学民俗学的同学不下工夫认真读书,用所谓的“田野”作为挡箭牌,结果是田野做的也不扎实,理论分析更是不着边际!
说到底,田野只是民俗学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唯一的手段。民俗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最为密切的学问,二者都不可偏废。
另外,我实在不明白什么是“感受”之学。没有认认真真的读书,不去做扎实的田野调查,整天侃侃而谈,整天强调所谓“感受”,不要把同学们引入歧途啊!

TOP

施爱东喜好偏激,但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刘铁梁大概没有认真读《告别田野》,告别田野的本质是要重视对于田野成果的研究,尤其是要对三套集成的成果认真研究。不去认真研究三套集成的已有成果,打着所谓田野的旗号,做一些重复劳动,还自以为是做了“开天辟地”的事业,岂不令人可悲?这样的田野是不是应该告别?!

TOP

回复 6# 的帖子

感受的意思类似于理解,就是切身去体会,不要把民众当成研究对象,大概是这样……还有 刘老师不是侃侃而谈,一直在田野奋斗

TOP

田野調查固然很好
但遇到一些自以為是的老者也很頭痛
畢竟民俗是共同的記憶
不是個人的觀感

TOP

回复 9# 的帖子

第一,我尊重我的老师;第二,我尊重你的观点;第三,“感受”,并不只是个人的观感,是理解他人的理解,在个案中找出普遍的价值。我想现在只是我们这些学生还没有能力进行总结汇总。

TOP

回复 6# 的帖子

第一、我们学生有自己的辨别能力,还不至于盲从;第二,老师没有实际和理论脱节,所以他肯定了户晓辉老师的理论研究,并且让我们花了大半个学期来讨论;第三,三套集成的成果,到底是值得我们反思还是值得我们深度挖掘,这还是个争论;第四,对施爱东老师向来争议颇大,我不轻易评价;第五,老师可能没有读《告别田野》,我会跟老师进一步探讨求证。

TOP

引用:
原帖由 穆昭阳 于 2013-11-10 18:26 发表
田野的工作不能否定,同样的民族学、人类学也在田野基础上发展。我认为岳老师的功夫要很扎实,贴切了生活。并不是师姐说的必须有田野才能支撑。恰恰是某些方面被忽略了。比如历史、文学这样一门基础学科。陈学霖的著 ...
我个人也比较喜欢看岳老师推荐的书,涉及面很广,而且我觉得他比较有想法,很有意思。
至于研究,我觉得真的还是有很多局限性,当然我作为一个刚入门的菜鸟可能没资格这么说,但至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克服的。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就像你说的,很多信息其实是你所不能确定的,因此建议讨论还是围绕着发表的成果展开评述,否则就容易擦枪走火了。如果发生误读,也容易产生误会,对吧。

个人觉得,你可能误会了IP strouble这位朋友的发言。他所谓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并不是针对刘老师所发的感慨。其实是对于我们田野调查中那些比较活跃、又非常爱抢断话题和解释权的信息报导人。大家不要那么紧张,放轻松一点讨论。

当然,就事论事挺好。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引用:
原帖由 南池子 于 2013-11-10 23:24 发表
个人意见:在未征求老师意见、又无法保证内容是忠实于表述者本人的观点时,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进行讨论。
虽然说刘老师可能并不介意学术上的批评和讨论,但是有关观点的讨论本身可能对刘铁梁老师就是“不公平”的。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偏移了我的话题

TOP

看上面各位说的,好像有点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不明白对方的所指,又急于按照个人理解去辩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