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北师大的“读书汇”活动挪到此板块,以方便与大家交流!欢迎讨论~~~~~~~~
--------------------------------------------------------------------
--------------------------------------------------------------------
卡勒瓦拉与芬兰民俗学
归有光
每周的阅读量都很大,很多经典的书目都不能一一认真地思考咀嚼,实在觉得遗憾。
在《西方民俗学史》中,作者梳理了芬兰的民族主义与《卡勒瓦拉》;在《folklore and nationalism in modern Finland》的序言中,作者见解了这本书的内容:民俗对芬兰民族精神形成的巨大影响;民俗对重建历史的作用;民俗在芬兰赢得独立之后,被别有居心的政治家利用以攻击政敌。结合这两本书,我有一点想法:
1、在很多国家,民俗学的兴起总是与政治相联系并最终被政治利用。当william wilson谈到在芬兰独立后,“左派”和“右派”利用民俗,去反映他们所谓的“真实的”民族精神,借他们需要的“原型”去攻击对方时,我想到了以前老师在课堂上提到的中国民俗学史上,A党与B通过对民俗的利用,来攻击对方和树立自己的威信。J在政权稳定之前,对S大加推崇,称之为“国父”,又是修建S公园,又是提倡植树节,通过占用大量城市空间重塑人们的意识形态,将S的地位“神圣化”,以此来将自己塑造成合法继承人。1928年,政府南迁后,J政权稳定,其对民俗的需要大大降低,这也就是杨堃认为民俗学在此时期衰微的原因之一,当然杨堃并没有明说。而洪长泰有一本书是《五十年代天安门广场十大建筑》(禁书),讲的就是B通过天安门广场十大建筑重塑自己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民俗学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科的优势和学科的危机。
2、最近很火的新闻是关于高考中降低英语成绩的比重,我比较赞同,但并非盲目赞同。作为一个研究生,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英语除了考试之外的巨大作用,很多一手资料必须依靠坚实的英文功底,掌握批判的武器,才能进行武器的批判。但不可否认,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对英语的盲目崇拜,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会不会像19世纪的德国一样了呢?人们都以说法语为荣,德语成为粗俗的语言。而现在在中国,很多人以说英语为傲,言谈间总喜欢蹦几个英文词汇出来,并且带有一种倨傲的态度。普通话取代了方言,英语又强势地压倒汉语,很多人都在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忽视了语言在这个快速同质的社会的消逝。上次看到一段话,记不大清数字,人类的语言原来有6000多种,在近几百年的时间却大概已剩下几百种,悲哉!前几年,很多人批评电视、电影里方言的“肆虐”,这除了娱乐之外,又何尝不是对方言地区人的自豪感的唤醒?无论是前面的德国,还是今天提到的芬兰,在挽救民族危亡时刻,知识分子们总是先拿方言、母语作为武器,这难道不是对我们的警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