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民间文化守望者”的焦虑与希冀
2013-10-31 13:31
打印 字号:
非遗保护十年回望
到今年,中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是第十个年头。
冯骥才介绍,这十年来我国的“非遗”抢救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非遗”也从最初的无人知晓变得广为人知,但在非遗抢救和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取得的成果是,十年来“非遗”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确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把一部分最好的历史财富认定为国家的文化遗产,还确定了一批传承人,也有了一些资金支持。”
但是,冯骥才更多的担心则来自“非遗”面临的问题与不足。他说:“我常常有一种失败感和孤独感,尽管有了那么多举措,但是仍然挡不住第二轮对‘非遗’的破坏。过度的商业开发、盲目追求政绩、缺乏专家支持、城镇化过快等都是目前‘非遗’保护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
“首先是过度的商业开发。一些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后,成了当地的文化品牌。有些人出于商业考虑插手进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适合商业目的的部分人为地改变,致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比如剪纸和皮影,本来应该是纯手工制作的,但现在几乎都是机器压制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变了它的性质,使其不再具备非遗的特征了。”
“还有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一些地方政府动机不纯,只是一味地追求政绩。一旦‘申遗’成功,热闹几天后,就失去了兴趣,抛在一边不管了。时间一长,这些非遗就会被破坏,直至消亡。”
“再有就是缺乏专家支持。”冯骥才介绍说,“在日本,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被视为‘国宝’,一大批专家围绕着他转,给他做档案、建数据库,做影像资料等,可是我们的一些非遗传承人的身边缺乏这样的专家。没有专家扶持,一些非遗项目,尤其是只有一两个传承人的项目,其结局可想而知。”
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十年间,每天约有90个村落消失,既包括传统村落,也包括自然村。“如果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注意保护,这些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东西就会消失殆尽。”
谈起“非遗”保护的现状,冯骥才忧心忡忡,现实如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中,令他倍感无力与焦虑。
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从知天命之年开始,冯骥才身体力行地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着不懈的保护和抢救,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他说,虽然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我经常忘了我的年纪,我现在更多地在思考一些问题:在全球消费化的时代,我们知识分子需要有什么样的文化责任感,我们最需要反省的是什么?
冯骥才说,这些年的社会变化,使得我们缺乏历史情感、文化情怀,我们对我们的文化不太在乎。
“我曾经去凡尔赛宫的时候,有人请我看一间60平方米大小的屋子,这是以前皇室人员去大厅在这里短暂休息的地方。这屋子曾经漏雨,损坏很严重,后来开始修缮,我去的时候刚修好,在里面却不觉得是刚修的。我一问,才知道这屋子修了16年。60平方米,修了16年!屋子里椅子的垫布都拿出来研究,什么材料、什么方法织的,都有专门研究。这样对待文化的态度,就是敬畏。我们呢,却只是嘴里说着敬畏,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是真的热爱我们的文化吗?”
“我现在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冯骥才说,“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不是仅凭个人能力就能实现的,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放弃地把它做下去。”
“我觉得,我们民族那个根,那个最深的文化之根,仍然在。我有时失望,但不绝望,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