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读后感]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个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读《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个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
  -------读《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个村庄的民族志调查》
  书中作者以传播学方法和民族志表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电视在印度乡村变迁的独特作用。作者在书中,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背景内容也作了详细的叙述,以便让人们更清晰地分离出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电视似乎不再引注意,人们早已习惯了它的存在。在我家买电视之前,我也是隔壁邻居家的常客,为了看电视、看录像等。不过,我对电视印象倒不是特别深刻,当又一次完成阅读再去回想,作者的描述却也唤起了好多记忆,也让我重新思考电视带来的影响。

  日常生活的时间节点
  当电视走入乡村之前,大多数人们依然是遵循自然的作息时间,日出日落依然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即使时钟早已存在于人们生活之中。我不知道。我所在的村庄的第一台电视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也不知道当初他们第一次接触电视,看到电视节目之时是怎样一种心情,并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或许和作者所描述的印度乡村那样有很多相似。
  当电视走入我的生活之时,在印象中五点钟(大约)是看动画城、大风车之类的动画节目,此外就是七点钟准时开始的新闻联播,此外电视的整点报时成了人们重要的时间标准,家里会用它“对表”(校对手表、时钟的时间)。就如作者在书中所讲那样,人们会追着喜欢的电视节目观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深受电视的影响,几乎人们的一天一开电视开始,以关电视结束,各种电视节目的时间点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时间节点标志之一。此外,电视的出现延长了人们的处在非睡眠状态的时间。

  信息、观念与改变
  在作者的叙述中,电视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载体对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宗教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电视的介入人们日常生活,让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显得更为直接和方便,强化了信息的有效性,同时正在瓦解着传统乡村的口述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人们也有赖于电视获取信息,例如早中晚的新闻节目成为了解外界的渠道,法律节目也让那些不熟悉法律条款的人们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法律等。
  电视节目中丰富信息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塑造人们的观念。而这其中的利器就是广告,诚广告不能单独作为电视节目出现,则是与娱乐节目相捆绑出现。现在诸多风行的的娱乐节目,其多被冠名赞助,构成娱乐和商业广告的捆绑。此时,娱乐节目成了广告的冲锋陷阵的利器,电视荧屏中各种娱乐节目在让人们获取欢乐之时,也强势推销其赞助商的产品广告,娱乐和广告的结合共同构成了对观众的刺激和模仿,显然这种刺激是有效的。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和同学去超市,王老吉摆在很超市过到显眼的位置,而加多宝在货架上,恰好他要买凉茶,我说这有呀,他看了一眼,我喝加多宝。我想,这样的结果和加多宝通过中国好声音的传播是分不开的。当下,也是娱乐节目火爆之时,尽管有限娱令的出现似乎并没有缓解这种局面。
  当电视达到相当普遍之时,网络也在像电视发展的早期一样,准备占领人们的关注视点。我的电脑在2010年购买,更多的时候还是习惯的电脑的使用,对网络的依赖可能过于对电视的依赖,在家的情况下即使能接触到电视也习惯于网络的使用。此时,电视也趋于智能化、网路化,诸如小米盒子等诸多的网络机顶盒推广,也在电视的功能更加丰富,或许电视在将来某一天成为网络的另一种形式承载物。

  [美] 柯克·约翰逊 《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个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孟令法 宝葫芦 +10 好! 2013-10-26 23:31

TOP

一边看了纪录片一边写的,思维不连贯也有点混乱,不过还是想拿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TOP

这本书还没看!但从书名来看,觉得方法和对象应该很有借鉴意义!

TOP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回复 2# 的帖子

还有云大郭建斌老师的独乡电视,民族志传播研究,很有意思。包括阮艳萍的数字传承研究

TOP

引用:
原帖由 穆昭阳 于 2013-10-27 09:28 发表
还有云大郭建斌老师的独乡电视,民族志传播研究,很有意思。包括阮艳萍的数字传承研究
嗯呀 有时间去图书馆借来看看

TOP

引用:
原帖由 孟令法 于 2013-10-26 23:32 发表
这本书还没看!但从书名来看,觉得方法和对象应该很有借鉴意义!
主要是传播学和民族志调查相结合

TOP

郭建斌老师的独龙族看电视田野研究很哟意思。

TOP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下下个星期就该我 讲这本书了  唉

TOP

《思想战线》 2005年05期
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研究
李春霞  
【摘要】:通过把电视植入某个社区的过程视为该社区通过电视的仪式,可以将大众传播视为社区在现代宿命的、必然要“通过”的“仪式”,是在面临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和现象时,社区为标识、定位、解释这些现象和变化,进而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现象和变化而做出的种种社会性行为。展示一个彝族村落中“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表明:电视与村落的生活一直处于相互建构的过程中,村民按照自己的方式将电视纳入当地生活,同时村民们也渐渐调整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结构以适应电视。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关键词】: 电视 彝民 互动 文化建构 民族志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13-11-30 12:28 编辑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李春霞的博士论文是写这方面的。也可一参。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12# 的帖子

嗯呀,去读一下

TOP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通网络,接下来十年时间可能是因特网深入农村的一个变革。

而且网络进入农村是有选择性的,不像城镇那样全面覆盖。

在加快城镇化和土地流转的制度变革下,山区农村会逐渐出现聚居现象,即面向学校、医院、商店及公路、网络这类公共服务完整的准城镇靠拢。

电视的介入是私人生活的变革,与公共性之讨论尚有区别。但电视所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公共资讯及其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这个社会的再生产。

比如远在老家的父母每每看到新闻报道大学生就业难和公务员招考的比例问题时,就会产生疑问,你上了几年大学又几年研究生读出来之后,会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高分吗?这种逻辑是传播媒介引导的。他们原有的对大学的神圣性和对知识分子的崇拜感顿时化为灰烬。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3-12-3 16:59 发表
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通网络,接下来十年时间可能是因特网深入农村的一个变革。

而且网络进入农村是有选择性的,不像城镇那样全面覆盖。

在加快城镇化和土地流转的制度变革下,山区农村会逐渐出现聚居现象, ...
个人觉得相对电视而言,互联网对农村的社会既有秩序的冲击可能更大,尤其是qq等即时通讯工具,在扩张人们人际关系的同时带来的破坏性或许更大,对人际关系稳定性是一个很强的冲击,在我所在地方已经发生因为qq聊天而发生的夫妻关系破裂的现象。就我个人而言,也很难说,网络是不是真的利大于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