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叶韡明 ] 关于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及其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叶韡明 ] 关于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及其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闽南平和县春节习俗及其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叶韡明   来源:中国社会观察网
[摘要] 本文以属于“闽南文化区”的福建省平和县为个案,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研究了该地春节期间的各项活动、时间安排和该地区特有的春节仪式及文化现象。尝试以节日作为区域文化研究的切入点,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文化变迁理论”,从该地区传统节日变迁的过程入手,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 闽南;平和县;春节;文化变迁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Fujian province Pinghe county, which is part of “Minnan culture area”, with the primary method of fieldwork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n the material things, time arrangement, particular festival rites of this region and cultural phenomena during Spring Festival. From culture change theory of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takes the festival as a pointcut of region culture study, interprets the process of festival culture change in this region, and retrosp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 life style while reviewing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change on social life.
Key words: Minnan region of Fujian; Pinghe county; Spring Festival; culture change

前言

闽南地处福建省的南部沿海,在行政区划上包括漳州、泉州、厦门三市。其西北有山脉,东南是平原,内有九龙江、晋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文化区域,因为闽南地区适应于共同的背山面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自成系统、具有相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文化,即:“相邻或相近社会文化的趋同倾向造成地域中文化的相似性” 。闽南各地区在语言、习俗、民间信仰、器物、民间艺术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平和县位于漳州市的南部,境内多山峰、溪流。全县现有人口555906,汉族为主,常用语言为闽南语、客家话。经济结构以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种植)以及第三产业为主。据记载,平和地区于明正德14年(公元1518年)置县,历史上该县区划有不同的变化,现县政府设于小溪镇。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诸因素的影响,闽南地区内各市、县的文化特征有细微的差异,但其文化模式、文化特质基本一致,而平和县是闽南文化区域中的一个典型地区,其语言、地方风俗和文化特质反映了闽南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即是笔者在平和县小溪镇田野调查所获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春节这一典型的传统节日及其变迁入手,以平和县县城为个案,思考了节日变迁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求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视野下作出客观的解释。

一、平和县春节的主要活动、仪式及其变迁

春节在闽南地区俗称“新正”(闽南语音译),一般持续一个月,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持续到正月二十日。整个春节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十二月廿日至除夕夜之前属于准备阶段,人们进行打扫卫生、购置年货、祭拜祖先等活动;从除夕夜至正月廿日俗称“闹正”(欢庆正月之意),在这个阶段,每一天都有固定的传统活动,在饮食、祭祀、娱乐等方面也有特殊的要求。

在本人的调查中,记录到了在平和县县城流传已久的闽南语歌谣。歌谣描述了过去春节期间的活动安排,记录如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春节活动内容的安排。

“十六尾牙,廿十清沌,廿四神上天,廿五戽 塘鱼,廿六阪子圩 ,廿七杀公猪,廿八赶尾圩,廿九杀鸡鸭,三十过大年”;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初四再要早,初五隔开,初六‘展’ 肥”。

时间 名称 节日安排
十六 尾牙 (旧) 雇主给雇工安排年饭,并确定是否继续留用
廿十 清沌(清船) 打扫卫生
廿四 神上天 摆放香烛供品 送灶神上天
廿五 戽塘鱼 捕出池塘里的鱼,补充年货
廿六 阪子圩 当家人赶集,初步购置年货
廿七 杀公猪 (旧)宰杀一年来几家合养的猪,分配猪肉
(今)主妇到集市上购买过年所需的食物
廿八 赶尾圩 (旧)一年的最后一次集市,把春节期间需要用到的物品购买齐全
廿九 杀鸡鸭 准备鸡、鸭、香肠、五香杂菜等重要的过年食品
三十 过年 祭祖、围炉 、守岁
初一 新年 早起,拜年(旧)当家人“进(晋)头香”
初二 女婿日 早起,已婚女子携丈夫、子女回娘家
初三 赤狗日
(送穷日) 晚起,新年第一次打扫卫生,不串门,在家休息
初四 接灶神 把“上天奏好事”的灶神接下地“保平安”
初五 隔开 生活步入正轨,开始日常生活,农户准备春耕
初九 天公生日 拜天公,祈求新一年合家平安
十五 元宵 舞龙舞狮,燃放烟花爆竹
二十 天穿 吃甜粿,咸饭,到田间踏青,春节结束

下面我们将按照时间顺序来看看平和县城春节的具体过程(由于篇幅所限,部分节日风俗有所简略):

1,年前的准备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访谈中,取得老者的描述:“本地有‘初二、十六牙’的说法。每个月的农历初二、十六两天是头家(即雇主)给伙计(即雇工)改善伙食的日子。十二月十六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牙日’。头家除了给伙计工钱,请伙计吃顿饭之外,还要决定是否继续留用。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讲,于是头家照样包红包、请吃饭,但是用摆放筷子来暗示。如果筷子头冲里就说明这个人还可以留下来,如果筷子冲外放,那明年这个人就识趣不要再来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老人所描绘的场景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十二月廿日:“清船”或“清沌” 。过年之前扫除晦气、弃旧迎新的习俗,小溪镇在这一天进行,闽南其他地区清船的时间不一,但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天,主妇会带着孩子清扫家里的所有角落,除了平时打扫的地方,还要搬动家具,清理卫生死角;刷洗家具、地板、窗户,用特制的长扫帚清扫天花板,把积了一年的灰尘和积垢清洗干净。今天这一活动仍然保持了下来,但笔者在访谈中得知:“以前,清扫完毕后每家每户会在厅堂挂上祖宗像,在春节期间摆放清水、茶酒和鲜果供奉,到正月廿日以后方才撤去。”现在很少有人家在厅堂里长时间供奉祖先,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仅仅是彻底清扫卫生的日子了。这时,平和县城已被节日的气氛笼罩住,各单位门前挂着“欢度春节”的横幅,街边巷尾和过年有关的商品越来越多,火红的春联,鲜艳的衣服,小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上班也渐渐松散,准备过年了。

十二月廿四日:送神(灶神)上天。民间传说在人间监督了一年的灶神在今天回天庭复命,所以家家户户会摆堂,供上香烛、清茶送神上天,祈祷灶神上天庭时多报好事。供品主要有糖果、饼干、红橘(取吉祥之意)、发粿 、萝卜 等。今天,活动和祭品没有太大变化。

节日准备过程中,除了卫生、祭祀以外,自然少不了食物,现在县城里的居民大多直接从市场购买鱼肉等食物,已不同于传统的做法了,而正像歌谣中所说的,准备节日食品在过去是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这里将变迁之前的节日习俗记录如下:

十二月廿五日:戽塘鱼。人们将池塘里的鱼全部捕出,作为年货改善生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等。

十二月廿六日:阪子圩。这天当家人去赶集,初步购置年货和礼物,比如春联、甘蔗 、孩子的新衣服等。平和县有这样的民谣:“孙吵要鞭炮,老某要黑裙,媳妇要花粉” ,形容当家人的家事繁多。

十二月廿七日:杀公猪。商品经济不发达时,往往几户人家合养一头猪,到这一天杀猪,每家平分猪肉,春节所需的猪肉便有着落。现在,主妇会在这一天赶集购办春节时需要的食物。

此外,城乡之间亲朋的感情、礼物、文化交流主要在这段时间进行。乡下的亲朋在拜年时会送一些家禽、农产品(冬笋、杨桃、甘蔗等)及自制的食品(如米粿、年糕等)作为礼物;而城镇的居民则用年画、挂历、毛巾、茶叶等物品回馈。一来一往时,聊家常,说年景,相互之间的感情得到表达和交流。在平和县,这样的习惯一直没有太多变化。

十二月廿八日:赶尾圩。在以前,这便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次集市,人们会把春节期间该用到的物品买齐,比如油、盐、菜、肉等,正常的供应会在正月初五之后才陆续恢复。访谈中得到老者的说法:“正月初五之前,只有急用的像鞭炮、香烛这些商品出售。连药店也只会开一个小缝!有一年初几碰到家里半夜有人生病,敲半天门大夫都不出来,急死人。东西也比平时贵很多,有时甚至贵出几十倍。”现今虽然不存在商品短缺的问题,商店从正月初三开始陆续营业,不过营业时间缩短而已,但人们还是习惯在廿八这一天把不易腐坏的食物购买齐全,给自家贴上新春联,到理发店整理妆容,并且准备好第二天要制作食品所需要的配料。

另外,平和县还一个习俗,即欠债的人会在农历廿七、廿八,自觉还债,如果没法还清,要与债主再商议来年还债的时间。无能力还债的人,到了大年三十年关到亲戚或朋友家躲债。

十二月廿九日:杀鸡鸭。春节期间较为重要的食品在这天必须准备停当。包括鸡、鸭、五香杂菜、自灌香肠、炸枣(传统的自制节日食品)等。鸡与鸭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说:“解放前由于卫生条件、养殖技术所限,鸡鸭很难养活,但是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一整只‘鸡’,人们常常会用成活率较高的鹅来代替鸡。”今天,食品丰富,人们只需去商场采购了。

到了大年廿九,外出工作、求学的游子大多已经回到县城。过去住在老房子的人家会在院子里和过道里支起大锅烧热水,设起流水线准备过节食品。有人操刀杀家禽,储鸡血和鸭血;把杀完的鸡、鸭在热水里泡过以后,人们一边围坐着拔鸭毛,一边说自己一年来的故事;有人接着给鸡鸭开膛剖肚,把内脏取出来清洗干净;还有人煮鸡鸭、抹食盐,冷却后挂在通风处保鲜;还有人准备需要用的蔬菜、肉食、海鲜等食物。家人团聚不仅仅是除夕夜围炉时的吃喝,在家务劳动中的分工配合更能体现闽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教育子女的观点。随着住在独门独户院子里的人渐少,单元房成为人们的主要住所;市场也越来越活跃,年前家人集体劳动的场景也很少见。主妇会从市场买回来杀毕、洗净或者烹煮好的过节食物,对于小家庭而言,这种方式更为干净、省事,远归的家人可以围坐喝茶、谈天说地,当然也很少体会到儿时一起劳动拌嘴的乐趣了。
春节前的最后几天,人们在期待的热情和劳动的疲惫中度过。

2、节日的仪式与活动

十二月三十日:过年。准备了十余天,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因为闽南人对说话的“彩头”与禁忌 很是重视,因此,年夜饭前,大人总会一边给小孩洗澡,一边再三叮嘱小孩不能乱讲话,不能骂人,要说好话;大人在春节期间也很少骂孩子了。
询问老者得知:“以前在年三十会有一个祭祖的仪式,或者去祠堂,或者就在家中祖宗像前祭拜,全家按长幼给祖宗行礼。一方面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不要忘本,希望祖先有灵佑护晚辈;另外,我们小时候关于礼节、长幼秩序、待人接物的观念就在这样的仪式中得到教育和巩固。”现在,在平和县城有人家在团年之前会到土地庙里祭拜、放鞭炮 、烧纸钱等,然而祭祖的景象已经较少见了。

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相当重要,在闽南地区也不例外。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合家包饺子,平和县有其他的习惯与讲究。从前“祭祖完毕撤走供台和供品以后,放过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崭新的红泥火炉,用木炭生起红旺的炉火,全家人团坐在桌边吃饭,又团圆温暖,又表达财气旺的愿望。饭桌上,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十二道菜,前一天做的五香杂菜、香肠都会上桌,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有条件的家庭在拼盘上有讲究:鸡头、鸡尾、鸡翅、鸡爪都不能缺,其他部位的肉也要整齐码放,就像一只完整的鸡放在盘里。而穷人会用鸭肉或鹅肉摆成整只家禽的形状,加上从邻居家借来的鸡头拼成一只鸡,称作‘凑鸡头’。他们常常要为保存鸡头费尽心思,借来的鸡头在每一餐围炉之后都要放在腌菜缸里,有客人来时才重新拿出来摆放。”

现在,摆火炉的习惯已经不见了。以目前的生活水平,也不用“凑鸡头”了。但是,饭前放鞭炮,饭桌上拼盘保持鸡鸭原来形状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小孩和成年男子到室外燃放一挂鞭炮,说明开始围炉。主妇在开饭前盛出一整碗米饭,留待第二天食用;或者会故意多做米饭,年夜饭时吃不完,这都是“春饭”、“年年有余”的意思。全家人团坐在饭桌前吃喝说笑,小孩在这一天被允许喝一点酒,敬酒时互相祝愿,长辈对晚辈提新一年的要求,气氛很是热烈。本县近海,血蚶是很重要的一道菜。蚶洗净后用刚烧开的水烫过,半熟便可食用。 “以前,蚶壳很少扔掉,而是放在门后、地上,俗称‘蚶壳钱’,走路时踢到蚶壳有来年赚大钱的好兆头。吃完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在厅堂,由老人讲家事、传家谱,老人一般会给儿孙讲祖上艰苦创业、行善积德的故事。饭后,小孩到外头群聚放鞭炮玩耍。而大人则围坐在桌旁,品茗谈天,‘守岁’ 至凌晨,祝愿父母长寿。”调查者听过自家的一个故事:祖上家里穷,作佃户租地主的田。端午节地主来家里收租,当家的连忙给地主端上粽子和红糖,请地主食用,求地主暂时缓债。自家的孩子在厨房里用粽子蘸盐吃,地主看见了,误以为孩子吃的是白糖,佃户故意怠慢自己,于是地主大怒,逼债更紧。当家的交完租,教育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当佃户受人压迫。后辈果然发奋图强,到他的子辈就把没落地主的田地买过来。这样的故事传承下来,提醒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又鼓励晚辈继续奋斗。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受到现代娱乐方式冲击渐渐衰落。除夕夜合家聊天、长辈传家谱的惯例如今已被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所代替,人们吃完年夜饭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家族内文化传承活动的机会变得很少。老者感慨:“我讲的过节习惯,你父亲那辈人都不一定经历过,可能会有一点印象。你们就更不知道春节该怎么过了,吃的玩的也不一定非等到春节,平时都有。可能就是回家休息一下,看看亲人。现在不讲传统礼节、家族传统,这些习惯也越来越淡了。”

到了午夜十二点,平和县城里鞭炮、烟花大作,把整个夜空照得白昼一般。新的一年在烟雾缭绕和隆隆的鞭炮声中到来,守岁的人也陆陆续续休息去了。由于平和县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也延续至今。

正月初一:旧俗规定这一天应该早起。特别是当家人,需要在寅时至卯时(凌晨3点至7点)“进头香”,即敬天、敬神、敬祖宗,祝愿新的一年合家平安、万事如意,过后大放爆竹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大年三十人们熬夜看电视,初一早起、“进头香”的风俗也渐渐变成午夜临睡前进香,早晨睡觉。老人对这种现象颇为不满,“现在的人好命,过去哪能一觉睡到初一中午,都要早起进头香。起的早这一年才勤快,赚大钱。”

早饭时,旧俗规定要吃“长年菜”,即将整株青菜用盐水清煮素食。人们认为初一早晨素食会保佑一年出门不会淋到雨。今天这个习惯仍然沿袭下来。

饭后,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常会得到“红包”(压岁钱)。长辈给红包时祝愿小孩身体健康,听话,学习进步等;小孩收下红包除了道谢之外,也会说一些祝愿的话。虽然没有规定,但在给、受红包的两家互相之间得保持平衡,也就是说收下红包的家长要给对方子女相近数额的红包。因此,红包的数额不一定,具体看给、受两家的经济水平,但数额一定要是双数。另外,也有参加工作或事业有成的晚辈给老者红包的习俗。现在仍然保留了下来,只是对象和范围都有所变化。

正月初二:闽南多数地区都有“女婿日”的习俗,即已婚妇女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当地有民谣:“有孝女初二三,不孝女月半担”,即孝顺的女儿正月初二、初三就带着夫婿回娘家做客,给父母拜年;不孝的女儿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结婚头一两年的女儿回娘家必须准备8样礼物:鸡、鸭、猪肉、香肠、红柑、发糕、烟、酒。丈母娘把“女婿”送来的礼物收一大部分,鸡、鸭要切一半给女婿带回。岳家摆一桌酒菜请新女婿,请客时对座位顺序和菜肴都有所规定,新女婿和女儿在初二这一天要坐“大位”(重要的位置),桌上要有鸡肉、鸡头。做客时,女婿、女儿要给父母红包。如果是结婚若干年且生有小孩的女儿在正月初二、初三照样要回娘家。早上女儿全家到岳家做客,带些礼品(不是很严格),丈人也会设宴款待女婿一家,但没有座位次序的要求;女儿、女婿给父母红包;丈人有红包给外孙,到黄昏时回家。而不同家庭之间在这一天一般很少串门,以免打扰其他人的团圆气氛。今天,这一习俗也仍然保持着。

正月初三这一天俗称“赤狗日”,即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很少做客,也不喜欢有客人来。睡醒后在家里拿起好几天没动过的扫帚扫地,在芦溪乡还有把扫帚和垃圾一起丢掉的风俗,有“送穷日”之说。关于这一天,没有太多的习俗规定,其实经过十几天的酝酿准备和新年两天的狂欢高潮,人们从肠胃到精神都需要有时间休息和放松,也逐渐需要从节日的气氛中过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

到了正月初四又得早起,人们接回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灶神,供品和拜祭过程都没有多大变化。

初五日俗称“隔开”,日常的生活劳作开始步入正轨,农户开始准备春耕。

接下来几天民俗上没有具体的规定,访谈中得知:“解放后到七十年代以前,在正月里会有猜灯谜、说书、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都是民间举办的。大、中专学生假期返乡也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话剧公演之类的,传播文明思想。这样的活动在近十几年慢慢没有了。这几年,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等,对具体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很热心。

不过现在在农村,仍然保留着举行座谈会的习惯。参加座谈会的大多是外出创业有成、学业有成的本乡人。在会上,由主持人表彰努力拼搏的先进者,有一定财资的人也会捐资公益事业,像修桥、修祠堂这一类,回报乡亲。这些座谈会的主要是为了鼓励乡民继续发奋,创造更加进步文明的生活。”

初九日是“天公生日”,各家各户都准备好年糕、水果、清茶祭拜。旧俗规定,祭拜应当在凌晨四五点钟进行,供桌上摆放有鲜果、鲜花、炸枣、素菜、清茶等供品,主妇分三次将茶斟满,祭拜完毕后烧纸钱祭天,放鞭炮以示仪式的结束。整个过程大致要有半个小时。但是现在人们更容易接受初九凌晨拜完天公再睡觉的习惯,午夜祭拜天公时燃放的鞭炮很集中,大家心照不宣地将热闹的时段调整在一起,过后安心睡觉。

初九过后,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们要陆续回到岗位上,县城居民也渐渐安心进入日常生活。但传统的年还没有过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称为“过小年”。

访谈得到的信息:“以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姓祠堂都会张灯结彩,由新婚或添了男丁的家庭负责在祖祠内点灯。”平和县城里已经很少见这样的做法,反而可以见到比除夕夜丰富得多的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门口高悬红灯笼,县城有舞龙、舞狮、龙艺等活动。舞龙、舞狮与常见的龙狮队没有多大差别,这里不赘言。龙狮队伍会进到巷子里每家每户门前表演,每到一户,民众都放鞭炮迎接,并给龙狮队的小伙子“红包”。

龙艺是平和县县城特有的民间娱乐项目,费用一般都由县里经济情况较好的乡、镇负担。“龙”的每一节用木版搭出底座和顶棚,底座上面放有竹椅,可供人坐;底座两边有木棍支出,用来扛在肩上;棚子上披着塑料薄膜。整条“龙身”都用塑料花、彩带、彩灯加以装饰。每一节有一个四、五岁小孩打扮成古代才子佳人的模样端坐其中,他们手执小伞,浓妆淡抹。到了元宵夜七点多钟,小伙子扛着龙艺在县城的主要街道游历,龙身上彩灯闪烁,孩子们装扮精致,每到一处,总有万人空巷的景观。在元宵夜的绵绵细雨中,马路边树上的彩灯,龙身上的花灯,临街的住户燃放的烟花爆竹,五彩缤纷,龙艺将春节活动推向高潮。

近几年,县政府组织县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在各主要街道上摆摊设棚,举行元宵灯谜活动。男女老少晚饭后结伴而出,从这个摊点逛到那个摊位,猜完谜再做游戏,边看烟花边聊天;而每个单位都会准备一些牙膏、洗发水、香皂、文具等奖品,送给优胜者。居民从前一阵的美食与忙乱中活动起来,到街上看人看景,收拾心绪,准备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正月廿日俗称“天穿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就在这一天。民间吃甜馃、咸饭 来‘补穿’。妇女们打扮一番,到田间地头‘走穿’,实际是踏青去了。”传统春节活动也在今天正式结束,新一年的生活到来。

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具有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特点,但是它同时也是处于范围更广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仍然具有整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闽南地区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由于地域条件的影响,该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差别也明显地反映在节日当中,具体表现为如上所述的节日活动安排,各种民间习俗和禁忌等;然而,在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上,闽南地区同样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特征。比如,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节节日过程的后半段,有祭祀神佛、祭拜祖宗,家庭团圆、家庭教育,串门拜年,娱乐休闲等活动,这些活动以及其中包含的种种习俗和禁忌,体现出中华民族共有的期冀未来、趋吉避害、勤劳行善、家族团结等社会心理特点。但是,从上文的描述也不难看出,春节的整个过程面临着变化,传统节日的许多构成因素正在消解,并且从不同侧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节日文化与文化变迁

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生物性差别不大,但文化却相距甚远。显然,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之中,变迁是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的一种永存的现象,文化变迁研究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在社会物质各方面剧烈变化的今天,以往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地区及传统文化,也进入了较为剧烈的变迁过程中。

1、文化变迁及其原因

对于文化变迁及其变迁原因,人类学、社会学的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大多同意,变迁既可能来自文化内部的发现、发明和长时期的变异,也可能来自外部的接触、传播和涵化。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认为大多数社会变革都是由物质文化的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引发的;一旦物质文化发生变革,非物质文化的制度文化即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社会结构等也发生变化。而克莱德.M.伍兹则认为,变迁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这里的社会文化环境指人、文化和社会;而自然环境指的是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当环境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通常会引起其他部分相应的变迁。物质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会导致传统文化日益卷入现代世界,并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民间信仰日益疏远。

闽南地区天然的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但是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认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在闽南地区的春节过程中,作为生活基础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没有太大变化,人们继承了传统观念和节日习俗的整体框架,比如节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节日食物的组成,大部分生活观念仍然能够适应闽南地区物质环境的要求。另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人们不愿意过大地破坏本地区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使自己都无法辨认,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间信仰也延续下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是,在节日习俗的操作层面,一些不适应现代经济方式和物质生产的习惯被人们放弃,比如“尾牙”的习俗、节日食物准备的安排等。由于与现代的时间安排冲突较大,传统活动中一些比较严格、繁锁的程序被人们减省或改装,以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随之普遍的速效心态,例如清晨“进头香”和初九凌晨放鞭炮的习惯。现代因素并非完全取代传统习惯,人们根据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有时调整传统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生活,有时将现代技术增添到传统操作中,文化便在这样的互动中变化着。在这个变迁进程里,个人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更复杂,技术上更加先进,变化更加急速的生活方式。

但文化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关变迁的内容、方式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很难用某种理论简单概括。因此,关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从其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物质技术环境的变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变化相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作为传统社会精神层面的一部分,无法逃避变迁浪潮的冲刷。另外,随着人口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交流传播,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接触,进而发生互相取代、增添和同化。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2、文化变迁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节日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出社会文化的特点。不论是一个地区的生活秩序,还是人们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都可以在节日中表现出来。可以说,节日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就正经历着“正在进行时”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共时存在对比,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变迁的动态过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变迁中的时间规律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年”为周期,春节正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在时间上处于承先启后的农闲阶段,人们在这个时段进行休息、消费和祭祀等活动。春节起到了调整生产生活、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传统春节的节日过程中,人们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安排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节日文化活动,家庭的休息、教育、娱乐功能得到更明显的发挥。此外,传统节日习俗中还包含着一系列传承文化的活动和仪式,比如上文所描述的节日准备阶段进行的祭祖、拜神、城乡交流、集体劳动等活动,使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如重视亲情、尊重劳动等),在带有仪式性的节日活动中得到肯定和继承,并在这个传承的过程里将社会成员纳入传统文化之中。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传统节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着改变,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在调查地点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以往家族交流的机会被现代大众传媒取代,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减少;其次,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传统观念对社会成员的影响逐渐淡薄,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渐减弱;以上种种观念的变化反映在实际行动中,便是节日习俗中传统部分的日渐式微。观念与实际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重视家庭结构和秩序、向上进取的精神和为目标付出的决心等等,在循环中渐渐丧失。当然,本文在强调引起节日文化变迁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发展,大众传媒普及,标准化教育普及等)的同时,也承认文化内部的发展导致变迁,以及文化变迁的内部整合与调适机制运行的过程。

然而,传统休闲方式、生活方式的衰微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而是意味着,要么先前存在的模式必须改变,要么人们必须采纳受到现代化影响较早的社区人群用较长时间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模式。比如,调查地居民对同处于闽南文化区域内的厦门、漳州等市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模仿,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安排模式,以及表达感情和信仰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实际相伴而生的还有社会成员对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适应,以及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未建立起来时,人们对休闲、消费方式的盲目选择。比如春节期间县城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明显减少,人们不再热衷于家庭交流和各种文体活动。而近三、四年来,春节期间大人们赌“六合彩”、小孩到网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以及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心理缺失。从节日文化的变迁反映出来的生活方式变迁让我们意识到,由于旧有文化正在瓦解,新的更适应于地区和人群的文化尚未确立下来,这种文化上的断层无法满足社会、居民在现代社会的需要,寻求可行的替换制度显得越来越必要。

传统文化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对待两者的态度。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引发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凝聚作用,也即文化的内核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引导以使其发挥功用。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重新解释和转换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物质、制度和文化的发展。认识社会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变迁,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系统平衡发展,这正是研究者面对文化变迁时需要反复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民俗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
[2]平和县志编委会编:《平和县志》[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年。
[3]王雄铮主编:《漳州掌故大观》[M]。漳州:漳州市图书馆,2001年。
[4]王作民:《谈古说今话漳州》[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1年。
[5]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绍明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9]威廉•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王铭铭:《山街的记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11]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金毅:《试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特征》[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 第85-87页。
[13]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西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王筑生,杨慧:《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人类学理论的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10月,第25-32页。
[15]克莱德.M.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6][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晓毅、陈玉国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17]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石峰:《“文化变迁”研究状况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8年第4期,第5-9页。
[19]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文章来源:三农中国

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9581/page-1.html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09-2-20 11:18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