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建丢失的仪式和礼俗,关键是重建公共生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建普通百姓的文化尊严”
2007年11月,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与春节并列四大传统节日。这是国家从文化战略、文化安全高度作出的制度层面的规定和保障,是我国传统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但是,一些传统节日更多地保留了饮食的风俗,比如,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节的月饼,许多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似乎在公众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如何让传统节日过得有意义、真正融入公众的生活?如何在传统节日中放入精神内容?已经成为一个日益被关注的问题。
传统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存在缺失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信仰与价值观念的结晶,是民族与国家凝聚和认同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重要性甚至关乎国家的文化安全,这个问题值得关注。”近年来一直关注传统节日传播问题的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周文对本刊记者说。
2007年之后,各地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庙会、灯会、诗会、游园、文艺演出等应有尽有。但在周文看来,这些活动大都处于分散状态,甚至芜杂凌乱,缺乏一个集中、统一、整体的形象,力量未能整合,未能出现一个精神文化的制高点。所以,热闹过后,节日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得到很好彰显,反而被稀释、弱化。
“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端午吃粽子、赛龙舟……这些‘生活化的仪式’植根于民间和大众,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流传,这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民间传播方式,非常重要。但是,现代传播是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前提,这个问题不是民间传播自己可以解决的,而是必须由国家传播来完成。”周文说。
他认为:“国家传播应当构建精神层面的节日仪式,否则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会缺少精神的方向和指引。精神层面的节日仪式,其价值核心在于,它不仅是信仰、价值观、文化等的表征和载体,更重要的,还是它们最简洁、最凝练的表达,是对它们的高度抽象和提纯,是剔除了杂质的纯粹的精神形式,它直接抵达心灵的最深处和精神的最高峰。”
周文说,值得参考的例子是奥运会。奥运会是现代传播的光辉典范,一项单纯的体育比赛经由一整套仪式的设计,被打造成了融合体育、经济、政治、艺术、文化的人类最大盛事。
受奥运会的启发,周文认为,传统节日的仪式不能仅仅是几个符号,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像奥运会不仅有五环标志、会旗、格言、会歌,还有采集火种、火炬传递、开幕式、点燃与熄灭圣火等。同时,必须借助电视等传媒,构造传统节日仪式与现代媒介仪式的完美结合,挖掘古有的、创造全新的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
周文建议,当前第一步的工作是,把有关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的节日符号与标志设计尽快提上日程。
然而,要想让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却不是那么容易。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陈临春说:“想法是好的,可是怎么实施?”
陈临春曾担任2008年、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当属春节,春晚自1983年首次创办以来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年俗,对公众来说也最有仪式感。可是,春晚毕竟只是一台晚会而已,其主要的功能是营造节日的欢乐祥和气氛。多年来,春晚也一直在琢磨,4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应当有一些庄严的、能够带来精神洗礼的内容,并且确实有过探索。2008年的春晚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前,策划过名为《天地交响》的节目,将2007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中国首颗探月卫星所拍摄的图片发回春晚演播室,航天工作者向全国人民拜年,还将杨利伟等航天员请到演播室进行国旗交接仪式。这样的节目,神圣和庄严都有了,可是它不是能年年搞的仪式。
1995年春晚的节目《黄河的渡过》给大多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年该节目是由海内外青年在黄河上中下游七个不同的地段收集黄河水汇聚在一起,非常有仪式感。但是,陈临春坦言,当年的节目其实也是源于一个企业的策划,后来企业希望能够把春晚上的水样保存起来,在黄河源头建一个景区,还在水前立了碑。但是,若干年后节目组回访发现,当年立的碑已经荒废,采集的水已经干枯。“没人在乎这个东西。”陈临春直言,“外界总批评春晚剧组闭门造车,其实是生活中传统节日文化的完整性已经缺失。”
“公共生活的建立越来越重要”
“仪式是真正的生活方式,仪式的丢失是生活方式的遗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陈默表示。
他记得多年前曾回母校参加校庆,但是校庆的方式却让很多同学失望。他回忆说:“当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母校生日的时候,学校的想法却是请明星办晚会。大家都渴望庆祝,可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庆祝!”
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后,民俗学者们也一直在推动传统节日的公众庆典。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萧放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传统节日礼俗大多强调家人团聚,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交往面越来越广,公共社会关系的建立、公共生活的建立显得越来越重要。比如,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再往下,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在长安街沿线搞灯展,或者在什么地方搞公众参与的大型活动,都是可以选择的途径。像许多国家的节日庆典,有的甚至有几十万人参与。”
今年初,萧放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讲“年节礼俗的复兴与传承”时说:“当代社会正处在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影响最深刻的阶段,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与传播,以欧美为主导的现代生活方式全面进入中国。因此,近百年来对自身的民族文化传统相当漠视,在现代公历时间制度威权之下,附着在农历时间上的传统节日与节俗遭到冷落甚至破坏。传承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曾经面临全面颠覆的厄运。在此背景之下,传统的年节礼俗被大量遗弃,本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年节,因为相关仪式礼俗的大量消失而变成浮泛的时间单位。在缺乏仪式的时代,人们容易失去对未来的预期与信心,这是目前中国社会遭遇的最现实的心理困境。”
他在讲座中谈到传统礼俗的重要性时,举例讲道:“我们今天的北京城,跟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相同。今天的北京是变化中的城市,很多人是新北京人。新北京人之间是陌生的,还没有形成共享的生活传统,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而老北京的传统因为城市改造、人口的迁移,保持起来很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与构建我们的年俗传统,需要强调社区、街道的邻里文化建设。当我们把城市看作自己的家园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归属感与幸福感。这样,城市才会和谐,社会才会稳定,国家才会安宁。”
“要重建丢失的仪式和礼俗,关键是重建公共生活,重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重建普通百姓的文化尊严。”萧放向本刊强调。
“还需要时间”
作为电视艺术的研究者,周文相信电视的力量,他说:“传播的最高意义是参与、交流和分享信仰与价值,那么,目前做到的仅仅是参与,而且只是通过观看参与,广大观众的参与本身构成了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交流与分享还远远不够,交流什么?分享什么?仅仅营造媒介事件和媒介仪式氛围是不行的,仅仅几个搞笑小品同样也还差得很远,它们必须由更加具体的有意味的仪式性节目来完成意义的负载。否则,虽然热闹,却是没有神祗的空空的舞台。”
近些年来,萧放也深切感受到了媒体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方面的力量。他告诉本刊记者,他记忆中大概从2002年起,每逢重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学者都会接受媒体采访讲传统、讲民俗。中央电视台的许多频道都请他做节目,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以及强国论坛、搜狐论坛、凤凰网等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络平台和许多地方的公众平台,他都做过讲座。而且从中国民俗学会的活动来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也是近10年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萧放建议:“下一步,媒体应当去寻找节日文化的精髓、寻找值得保护的传统,或者创造新的节日模式、形成新的传统,加以传播。”他相信,新的节日传统一定会慢慢形成,只是还需要时间。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温泉
文章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21/c_125040894.htm